天地超云:云生态下的另类生存
- 格式:pdf
- 大小:644.99 KB
- 文档页数:2
深入解读云计算与联想超融合深入解读云计算与联想超融合一、引言云计算和超融合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它们在企业IT架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解读云计算与联想超融合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二、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1.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模式,在不同层次上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服务。
2.云计算的特点a) 弹性和可扩展性:云计算允许根据需求快速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提高了系统的弹性和可扩展性;b) 资源共享:云计算采取虚拟化技术,可以将计算资源进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c) 按需自助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和管理所需的计算资源;d) 灵活的付费模式:云计算提供多种付费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付费。
三、联想超融合的概念与特点1.超融合的定义超融合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架构模式,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超融合的特点a) 高度集成:超融合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技术集成在一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b)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超融合架构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c) 简化管理:超融合架构简化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管理效率;d) 高性能:超融合架构采用硬件加速和优化算法等技术手段,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四、云计算与超融合的应用范围1.云计算的应用范围a)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基本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b) 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的平台;c) 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基于云的软件应用服务。
2.超融合的应用范围a) 虚拟化环境的构建:提供虚拟化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b)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大数据处理和分析;c) 企业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简化企业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流程。
云原生:架构设计原则及典型技术云原生概念定义云原生是面向云应用设计的一种思想理念,充分发挥云效能的最佳实践路径,帮助企业构建弹性可靠、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的应用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代表技术包括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网格、声明式 API 及 Serverless 等。
从产业效用方面来看,云原生极大的释放了云的红利,云原生充分继承云的设计思想,未来应用将更多基于云上进行本土应用开发,即云原生应用更加适合云的架构,而云计算也为云原生应用提供较好的基础支撑,如资源隔离机制、分布式部署、高可用架构等方面,通过新的架构、技术保障应用系统变得更加健壮,可以说云原生最大程度发挥了云的优势。
云计算的拐点已至,云原生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技术特征方面来看,云原生架构具备以下典型特征:极致的弹性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响应,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云原生技术架构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响应;服务自治故障自愈能力,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的平台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分发调度调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建,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随意处置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商的规模化复制部署能力。
从应用价值方面来看,异构资源标准化,容器技术有效解决了异构环境的部署一致性问题,促进了资源的标准化,为服务化、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云原生架构设计原则云原生架构本身作为一种架构,也有若干架构原则作为应用架构的核心架构控制面,通过遵从这些架构原则可以让技术主管和架构师在做技术选择时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技术往往是把“双刃剑”,容器、微服务、DevOps、大量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在降低分布式复杂性和提升迭代速度的同时,因为整体增大了软件技术栈的复杂度和组件规模,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软件交付的复杂性,如果这里控制不当,应用就无法体会到云原生技术的优势。
云原生关键技术及成熟产品容器:云原生世界技术爆炸的奇点1 安全容器容器技术的采纳率连年提升,已经开始进入企业的生产环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群体性孤独”:21世纪的网游玩家画像【摘要】网游是由算法驱动叙事和体验的算学文本。
算学文本的狭隘性决定了玩家只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而非创作者。
为了战胜对手,玩家们就要让算法成为自己的思考,其游戏操控行为须服膺于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
玩家不是被可见的“他者”剥削,而是向内自我剥削,体现出特有的“群体性孤独”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游戏算法/竞争群体性孤独21世纪流行的网游是一种算学文本,即由算法驱动叙事与体验的文本。
一般而言,算学文本是文化层与计算机层的双重构造,分别对应着符号秩序和算法秩序。
文化层是算学文本的表层与视听装置,包含网游的图文、场景、情节、音声等表征现实世界的象征性符号;计算机层是算学文本的深层与逻辑结构,包括像素、类型、图片规格、压缩标准等基于计算原理的比特(bit)。
二者一体两面,共同构织网游的意义世界。
算法秩序作为0/1的二进制语言,在被数字元件转换为十进制语言后,生成了具有可计算性、强制性的比较逻辑,如《飘渺西游》中的装备“精金剑”(物理攻击162;法术攻击203)比“正道剑”(物理攻击81;法术攻击101)更强大。
比较逻辑传导为玩家的互动关系,就形成了向上流动或向下压制的玩家间竞争,并发展出等级性、秩序性等现实特性。
算法秩序把一切意义统归于强与弱的功利判断,而缺乏伦理性的正邪之别。
在此意义上,算学文本展现出其狭隘性,即玩家无法从中获得超越计算原理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而只能基于计算结果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以至于被内在地压制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的思考可能。
换言之,玩家并非主导“算学叙事”的“作家”,而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
玩家在操控算学文本的过程中,往往自视为参与竞争的“经济人”,以“创业者”的勤勉态度尽可能地获取更多、更强的数字元件,其最佳方案就是让算法成为他的思考,从而在算学叙事中壮大自我、战胜他人。
DaoCloud Enterprise 云原生应用云平台介绍及解决方案技术的必然数字网(Digital Mesh)互通互联的设备,计算和数据,连接了商业与个人,创造了无处不在且持续迭代的用户体验。
智能机器(Smart Machines)数据通过万物互联收集,经过机器学习的沉淀,驱动终端智能化。
新IT现实(The New IT Reality)支持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全新系统架构,全新应用与服务架构,和与之配套的全新平台技术。
创新概念验证落地规模复制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机器学习软件定义容器虚拟现实超融合云计算技术原力迭代式创新「DevOps」的方法论为指引微服务架构异构基础架构/ 混合云敏态信息化「精益创新」的三原则为目标用户融合管理「数据运营」的理念驱动应用云平台对应用生命周期进行流程管理标准化交付模型以企业应用商店为交付中心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以服务目录为数据中心的能力企业级服务世界级开源技术研发团队支持商业需要技术变革自2000 年起,大约52%的财富五百强公司被颠覆破产、收购,或者,彻底消失……来自:凯捷咨询2014 年行业领导者正在悄然改变运输及物流汽车制造大众交通零售、电子商务酒店及旅游服务新闻媒体技术的转型之路重新定义商业的边界,源自不断突破的IT 边界Before传统After互联网2003 年,京东最早运行在Windows 平台上的.NET 架构。
刘强东自己写的代码,这是那个年代的「互联网」标准架构。
2011 年11 月1 日京东商城的图书促销活动中,由于仅限时1 个小时,消费者疯狂抢购导致服务器不堪重负,最终瘫痪。
刘强东在微博上表示:「重搞活动,增加3倍服务器,活动时间不能低于3小时。
」2012 年4 月12 日,何刚从亚马逊和盛大加入,拉开了京东内部IT 迈向云化,应用架构迈向SOA 化的序幕。
2013年,与VMware 合作,采用面向「第三平台」的虚拟化和容器技术,实现电商云平台化,应用架构分布式化。
浅谈云计算技术_分布式浅谈云计算技术_分布式引言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
它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进展。
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非本地或远程服务器(集群)的分布式计算机为互联网用户供应服务(计算、存储、软硬件等服务)。
云是一种思想,一种大规模资源整合的思想,是IT界进展的必定趋势。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超级计算方式,以数据为中心,是一种数据密集型的超级运算,在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云计算平台管理等多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
1、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从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进展而来的。
到目前为止,对于云计算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狭义的云计算:指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者企业客户供应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比如亚马逊数据仓库出租生意;广义的云计算:指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向各种不同类型客户供应在线软件服务、硬件租借、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广义的云计算包括了更多的厂商和服务类型,例如国内用友、金蝶等管理软件厂商推出的在线财务软件,谷歌发布的Google应用程序套装等。
2、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云计算系统运用了很多技术,其中以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模型、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
2.1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主要有谷歌的非开源的(GoogleFileSystem)云计算系统由大量服务器组成,同时为大量用户服务,因此云计算系统采纳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数据的牢靠性。
云计算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存储系统是Google的GFS和Hadoop团队开发的GFS的开源实现,GFS即Google 文件系统(GoogleFileSystem),是一个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大型的、分布式的、对大量数据进行访问的应用。
Communicatio ns World Weekly在近日举办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高调发布了iCloud 云服务,并将它称为苹果的“下一个伟大远见”。
据悉,在iCloud 服务中,当用户对使用苹果iOS 系统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系统会自动将用户的文档、购买的音乐、应用程序、照相簿和系统设置等进行云端备份,再自动推送到用户的所有设备。
笔者认为,iCloud 是苹果公司抢夺终端市场龙头交椅的关键利器,苹果布局iCloud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目的。
首先,重新定义终端内涵外延。
在移动终端快速成长、台式计算机逐步衰退的今天,计算机和手机之间的界线已经越发模糊,以往手机只能用于通信的“条条框框”已经被彻底打破,而手机的可移动性和便捷性更让传统台式计算机和便捷式计算机难以企及。
由于手机智能操作系统的不断推陈出新,原来苹果公司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已经被竞争对手逐步赶上,苹果只有将竞争层次从原来的“终端性能+外观”到“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再提升至目前的“客户体验+综合服务”的层次,才有望继续保持领先。
其次,用封闭式的泛终端云服务对抗的“群狼战术”。
尽管乔布斯也承认的诞生必将降低M 的地位,但这种牺牲对于占领未来市场却是值得的。
iCloud 的交互性、实时性、智能性以及处处用心打造的用户体验,让苹果公司的各种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地互动起来,让客户无需学习复杂操作即可“傻瓜式”地在不同终端上享受无缝服务。
尽管依旧采取了封闭式的运营策略,但iCloud 应用却让不同的苹果终端能够发挥到极致,这一点是目前Andr oid 的“群狼战术”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采用封闭式运营策略也有助于促进用户购买更多的苹果产品。
再次,最大限度地释放用户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够让用户更好、更快、更充分地释放需求,谁就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苹果公司对客户的使用行为进行拆解和分析之后,又很好地通过iCloud 进行整合,目的就在于抢占客户的需求释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