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兔子四部曲》透视当代美国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田园将芜胡不归——《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存在主义解读作者:黄嵘, Huang Rong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刊名:电影评介英文刊名:MOVIE REVIEW年,卷(期):2008,""(19)被引用次数:0次1.劳伦斯劳伦斯散文精选黑马 19962.饶述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9883.王琼劳伦斯的拯救神话及其破灭 2006(12)4.邹诗鹏实践-生存论 20021.学位论文宋雅莉论《兔子,跑吧》中“兔子”的“荒诞英雄”形象2007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以其“兔子四部曲”而享誉世界文坛,其中的主人公哈里·安斯特朗(绰号“兔子”)深受读者的喜爱。
国外对厄普代克及其作品已有大量的评论及研究,但国内研究厄普代克的文学专著则相对较少,现有的多是一些专业期刊上刊登的评论性文章,而此类文章普遍是从小说的主题、写作技巧、宗教、女性及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要研究厄普代克,就必然要研究他的“兔子四部曲”及其主人公“兔子”。
对“兔子”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各评论的焦点,一些评论家把“兔子”称作是反英雄、非英雄或者是一无是处的人,而本文认为“荒诞英雄”一词能更准确地概括出“兔子”的特点并能体现出作者当时塑造主人公“兔子”的真实意图。
因此,本文基于阿尔贝特·加缪的存在主义理论及前人研究的成果,从另一个不同角度即“荒诞英雄”这一角度出发,以“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兔子,跑吧》为切入点,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主人公“兔子”在这一部中被塑造得最为典型的“荒诞英雄”形象,从而使对“兔子”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并深化。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其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简要介绍厄普代克及其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目的及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分别从四个不同角度来论述《兔子,跑吧》中“兔子”的“荒诞英雄”形象。
本文第一章论述“荒诞英雄”的理论基础。
文选课所遇到的挑战及其对策周小群(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高校外文专业的文学类课程大大缩减。
文选等课程是否还要开设?答案是肯定的。
文学作品学习可以与语言学习同步进行,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教学原则不能变。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教师还应精通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和语言。
关键词:语言学习文选课讨论时下“实用主义”颇为流行.英语专业的课程都要为“专四”、“专八”及“就业率”来设置。
于是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越来越遭边缘化。
在有些院校中,诸如英美文学选读(简称文选课)这样的课程的课时仅为过去的一半。
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授课吃力,学生也觉无味。
英文专业的文选课是否还要开设?这样的问题已经摆在人们面前。
如要继续开设,又如何解决诸如课时缩短的问题?一、文选课程是否还要开设我们知道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知道讲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要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
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学习文化、风俗与习惯,最佳途径是出国,到所学语言的国家去生活。
但对多数语言学习者,出国学习难以实现.因此阅读文学作品就成了较理想的方法。
狄更斯的小说是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由于他对英国下层人民生活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语言。
同时期的另一位作家萨科雷熟悉上流社会。
他的作品描绘了上流社会中的人物及他们的语言和思想。
读了当代作家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有助于了解二十世纪的美国史。
读了《愤怒的葡萄》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大萧条。
好的文学作品涉及的往往是人类的根本问题,其重要性与时共移,不会昙花一现。
德莱塞的《嘉利妹妹》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美国失地农民进城所遇到的生存问题。
有趣的是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他们在城市里同样也遇到生存和发展问题。
[莫迪亚诺下载]莫迪亚诺一:[莫迪亚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故事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将得到来自世界的关注和一笔丰厚的奖金。
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哪些“待遇”一、最普遍:作品销量“突破天际”对于作家而言,诺贝尔奖带来作品销量的增长大约是没有悬念的,尤其是中国读者,十分买账。
根据亚马逊中国在今年9月底发布的数据,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在亚马逊中国的销量获奖后一个月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74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销量在奖项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呈现240倍的增长;而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作品的销售表现更为突出,她的作品在获奖后一个月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倍。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在亚马逊中国公布的2022年1-8月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不过,新鲜出炉的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Bob Dylan),不知道唱片界买不买账二、最特别:命名一种甲虫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 mer,1931-2022)于2022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022年4月15日,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80岁生日之时,瑞典昆虫学家Michael S rensson宣布在瑞典Gotland岛上发现一种未知甲虫,并将其命名为“mordellistena transtroemeriana”(Transtr mer’s Tower Ram),以此为诗人庆生。
同年,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还展出了托马斯童年时期收藏的昆虫标本。
三、最“值钱”:发行纪念银币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1931- )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加拿大国籍作家,2022年获奖后,加拿大政府于2022年发行了她的纪念银币,2022年发行了纪念邮票。
(注:1976年的诺奖得主、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索尔·贝娄由于年幼时迁居美国,因而被视为美国作家。
填空和选择1.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自传性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反映作者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2.萧伯纳:被誉为“英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代表作《巴巴拉少校》,悲喜剧《伤心之家》。
1925年因其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令人激动的讽刺性”获诺贝尔文学奖。
3.高尔斯华绥: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
三套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戏剧》(《白猿》、《银匙》、《天鹅曲》)《尾声》(《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福尔赛世家》和《现代戏剧》是两部情节连贯的三部曲描绘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揭露资产阶级的“财产意识”。
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威尔斯:英国的科学家兼小说家。
代表作《星际战争》、《时间机器》。
他的科学幻想小说“用艺术和幻想而不是用论证和理由来吸引读者”。
他与法国的凡尔纳被并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前辈。
5.毛姆:英国的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人性的枷锁》(表现出对自然纯朴人生的强烈向往)与《月亮和六便士》。
6.康拉德:创作上强调讲故事的人,作品《吉姆爷》、《青春》、《黑暗的中心》。
运用象征手法写了《水仙号上的黑鬼》7.劳伦斯:英国最有个性、最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
以性爱为题材的代表作《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8.福斯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
代表作《印度之行》,谴责殖民统治的不公正和不人道。
有关小说理论的演讲集《小说面面观》提出“平面人物”和“浑圆人物”观点。
9.戈尔丁:50年代英国实验派小说家,“寓言编撰家”,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0.格雷厄姆·格林:英国作家,其小说分为两类,一类为“消遣作品”,即情节紧张、充满悬念的间谍小说,如《斯坦布尔的列车》《一支出卖的枪》《密使》《第三个人》。
《兔子,跑吧》的叙事策略研究约翰·厄普代克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作为“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兔子,跑吧》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并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这部小说描述的是一个绰号叫哈利·安斯特朗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离开家,试图逃离平庸的生活,摆脱社会的压抑去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的故事。
本论文分析了小说里的叙事策略从而去探索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产生的审美效果。
第一章主要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聚焦理论分析了小说中的内聚焦叙事策略。
内聚焦对人物刻画有很重要作用,它展现了小说主人公兔子的内心世界的挣扎与矛盾,并塑造了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
叙述视角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小说中的内聚焦映射出作者的意识形态立场。
此外,作者的道德立场的阐释也得益于内聚焦的使用。
第二章主要探索小说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分为意象的重复和场景的重复。
本章运用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理论分析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意象的重复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兔子的感受。
场景的重复展现了小说的一种动态的变化,并且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
第三章关注小说的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是该小说的一个独特之处。
小说的平行结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结构的平行;二是情节与人物的平行。
平行结构使小说产生一种节奏美。
它强调了平行人物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这部小说通过叙事策略的使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说在人物刻画,在展现小说美丽的叙事节奏,以及深化主题方面的成功都得益于内聚焦,重复,平行结构这些叙事策略的运用。
从《兔子四部曲》透视当代美国文化摘要:《兔子四部曲》是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创作的系列小说。
他在1960年创作了小说《兔子跑吧》,其后每隔十年,就推出一部关于“兔子”的作品,一共有四篇,主要讲述了以绰号为“兔子”的主人公哈里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程,以此反映了这个期间美国文化的更替,表现了当代美国文化的各种现象,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关键词: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美国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写实主义风格和表现题材的作家,因书写“兔子”系列小说而闻名于世。
约翰·厄普代克所著的兔子四部曲由《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歇了》组成。
作品通过主人公绰号“兔子”的哈里·安斯特龙姆人生历程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美国从50年代至80年代之间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在这期间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美国当代社会文化,描绘了一幅灿烂多彩的美国社会民俗民风画。
一以兔子作为代表折射的美国当代社会文化更替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将其自身存在划分为时间短暂的若干阶段,美国是最早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之一,将他们的历史感限定在十年为一阶段,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讲述的故事刚相隔十年,其内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兔子作为时代的代表,描绘了这段时间美国社会的历史变化,折射出美国社会转型间文化的更替。
1 美国50年代的寂静约翰·厄普代克所塑造的年轻主人公哈里生活的美国50年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和保守,而年轻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对他平庸的工作以及毫无生机的家庭生活产生厌倦、离家出走,并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断逃跑。
其实作家想反映的是这个时代的青年面临信仰危机,对社会生活表现得沉默冷淡,而于寂静中寻求反抗的途径。
他们在沉默中“爆发”,离家出走,通过另一种异常的生活方式:酗酒、吸毒、纵欲、过漂泊流浪进行发泄,以此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怒。
在某种意义来讲,厄普代克塑造的“兔子”哈里代表了当时时代的普遍现象,他所表现的兔子的逃跑正是不满于当时平庸社会生活而采取的反抗方式。
由于主人公不满足于现实生活,同时对茫茫人生充满了迷惑,因而决心去社会上去闯荡。
作家在此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生探索和追求的方式以及当时青年所存在的一种精神匮乏的真实表现。
通过主人公哈里对生活的压力无奈的感觉,加之自己工作的一成不变,生活毫无情趣,母亲的威严不可亲近,妻子的麻木不仁,让他无力面对各种家庭和生活责任,他最终选择了“逃跑”。
他追求自我的人生经历真实地表现了50年代年轻人精神上不知所措的苦闷,作家暗示了他们所面对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后遗症,面对完全变化的世界,他们感到生存失去了价值,信仰无所为之,进而生活失去了意义,抛却了自我意识,这使他们痛苦不堪,正如寻找理想却无从开始的现代不正常的畸形人,在时代舞台演绎着自己人生的悲歌。
2 美国60年代的惊慌与忙乱厄普代克用他所塑造的《兔子归来》中的“兔子”形象,揭示了美国60年代社会生活的事变很多的这一时期。
在这部小说中,动荡的60年代,通过作家锐利的手笔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肯尼迪遇刺事件、越战开始、发起的黑人、女权以及嬉皮士运动,性道德标准被摧垮,各种思潮纷纷向权威发起挑战,反映出这期间美国社会的某些侧面的风雨飘摇。
由于越战造成的不良后果,再加上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国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以及战后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似乎让美国人措手不及,使人们对民族、社会和亲人没有了信任感,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打破,使人们丧失了习惯了的精神信仰,迫使他们不得不找寻新的精神寄托和自由空间。
反正统文化对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极大的不满,于是开始向美国主流文化挑战,以寻求自己个性的解放。
如在作品中作家所叙述的兔子生活经历,他巧妙地将兔子与美国社会变迁结合,从兔子排版的报纸和收看的电视新闻中,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十年中其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从相对思想保守的整体社会变更为大家都为追求空前活跃、自由和独立的个性化社会。
作家通过《兔子归来》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美国动荡不安的社会,此时主人公已36岁,哈里的妻子离家出走与一个同事同居,兔子与12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并招来18岁的女嬉皮士吉尔胡混,吉尔又引来越战回来的男黑人流浪汉,四个人奇怪的组合家庭令白人邻居的愤怒,致使房子被人纵火焚毁,黑人流浪汉跑掉了,而吉尔却被烧死,兔子和儿子不得不寄居于亲戚家。
作家在作品中的叙述表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虽然看起来似乎丰富多彩,但伦理准则和道德约束却被人们抛之脑后,这个时代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青年时髦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如吉尔就是个典型的嬉皮士悲剧的代表。
她出身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思想活跃,蔑视金钱和物质生活,认为现行制度腐败透顶,她和兔子及黑人杂居,令种族主义分子愤恨,最后被不幸烧死。
她的悲剧其实是典型的代表,嬉皮士作为有产者的叛逆者,虽有高尚理想以及美好愿望,而其革命却只求标新立异,明显存在着空想色彩,而他们的行为的放荡不羁,使其下场极为悲惨。
3 没有作为的70年代在这个时期,作家创作的《兔子富了》将兔子哈里推到历史前台,兔子的没有作为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时46岁的兔子已经是阔气的经销商了,他代销的日本丰田汽车因耗油量少而销量非常好,他开始享受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
他这时为了减肥而开始跑步,不再像当年因思考而逃跑,他只是不停地计算着如何把钞票兑换成保值的金银,如何更好地享受物质生活,而不再想着精神上的追求,这时的兔子第一次觉得活着的幸福和生活的自由,他因此安于现状,精神上无所作为,所有的国家大事均与他无关,即便儿子要顶替他的位置,夺走他的财富,都不能影响主人公的生活。
7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以物质享受为代表。
此时的美国政治色彩减弱,社会风气平庸,叛逆的青年们重新回到家中继承父业,“嬉皮士”们又变身为“雅皮士”,社会又回归为“正统”的平庸,主人公哈里代表了众多曾经有着追求和反抗的人,由年轻时满怀的不明确幻想,到盲目追求再回归现实生活,与平庸的社会达到统一。
厄普代克认为:“这种无聊平庸的生活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比饥饿、战争、失业等等远为可怕。
”作者以故事的形式,通过哈里的经历给人们以警示,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意义可谓深远。
4 80年代走入了大众文化80年代美国发生了许多大事,而在罗纳德·里根最后一年任期中的美国社会里,所有东西都崩塌解体,四分五裂。
《兔子歇了》中的哈里老境颓唐,衰老得无法承受时间的压力,时常出现死亡的幻觉,正如他妻子认为的:“从他当年驰骋球场的光辉日子以来,她渐渐地看不见他了,他隐匿了。
”而哈里则认为,没有妻子他什么都不是:“我年纪太大,……我所有能做的就是做她的丈夫。
”当哈里和儿媳发生性关系后,他不得不远离家庭,这时,他的汽车销售店也倒闭了,他无法承受这些打击,最后死于心肌梗塞。
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冷漠的十年带去了他积累的财富,也让主人公走向死亡。
作家以主人公哈里的身心衰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和危机。
如毒品泛滥、家庭解体、道德沦丧……作家在《兔子歇了》对主人公兔子衰老死亡的叙述,表现了以兔子为代表的一代人文化解体。
而美国新的文化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它完全摆脱了战后的阴影,使人们生活于稳定状态,进而从文化上彻底将过去的精神和道德去除而走向大众化。
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哈里儿子的描写也暗示了80年代的美国人更讲究实际,他们通过一切方式和途径来证实自己的需要,通过大众化的文化,即文学、艺术、绘画、媒体、时装等实现自己的理想,并成为美国文化的主流。
二透视当代美国文化美国文化的蓬勃发展从欧洲文化的一个支脉开始,经过不断的努力,汲取了世界诸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精髓部分,从而构建出自己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在世界文化中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不断自我调适的文化脉络。
厄普代克通过《兔子四部曲》中的主人公哈里的生活经历,折射出美国当代文化的生活图景。
1 信仰衰亡与宗教的世俗化美国宗教文化最能代表美国的文化特性,而信仰危机则是宗教界最有深远文化影响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冲击巨大,它使很多美国人对传统宗教的信仰有所动摇,人们对所谓的“自由”不再信任,60年代的侵朝战争和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人们信仰更加岌岌可危,美国年轻一代的信仰危机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非常清晰地体现出来:作家理智明了地表现了在现代物化社会中宗教的衰落,而美国人的信仰不能如传统宗教一般放弃自我,如在作品《兔子跑吧》中,主人公望着窗外去教堂做礼拜的人们问露丝:“你什么也不相信吗?”“不信,难道你信?”作家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进教堂不是听神父之声,而是听魔鬼之声;在作品《兔子富了》中,教堂则成了谎言的标石。
厄普代克在谈到这部小说的意义时,指出:“《兔子,跑吧》有意试图从神学(宗教)的角度来审查人的困境。
”作家以兔子的形象代表了美国战后社会的“星期天上教堂现象”,揭示了60年代美国青年的信仰缺失以及追求人生意义的苦闷。
厄普代克在他的故事里塑造了世俗化的牧师艾科斯来调解兔子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联系,意图表达精神危机和宗教衰落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传统宗教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绝对统治地位已大势已去。
作品中描绘的牧师第一次出场就以救世主形象出现:“他嘴里叼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白色的香烟衬着白色的衣领……他住房的房顶上盖着石板瓦,像一条大鱼的鳞闪闪发光”。
所有的描写都表明了宗教已经被现实物化,就连布道都是以现代心理学方法感化和教育兔子,作家以此告诉读者现实社会的宗教已融入世俗生活,在世俗责任感的指引下,艾科斯的行为只是为了取悦于现实中的父亲。
而哈里为了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脱离了家庭和日益世俗的基督教。
2 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厄普代克善于表现家庭生活以及婚姻内外的复杂感情纠葛引发的文化现象。
从他的《兔子四部曲》中主人公哈里的家庭,读者能够感受到当代美国的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变故和心理状况,它代表了生活在美国小镇上的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情形。
小说中的兔子的家庭代表了一个普通家庭,兔子的工作是商店推销员,妻子詹妮斯在家照看儿子。
促使哈里逃离的原因很多,一是脏乱的屋子和失职的、无法沟通的妻子打碎了他对夫妻婚姻生活的梦想,体现了他一种理想的破灭,因此不得不带着对现实强烈不满和追求“逃跑”;另一方面,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与现代人价值观存在着冲突。
作品所表现的兔子的父母与儿子哈里就是代表。
在传统文化统治下,兔子一代人在观念上无法彻底摆脱传统道德,使其彻底陷入道德困境。
而兔子和儿子之间的冲突则进一步揭示了美国青年人中的信仰危机。
故事里哈里的儿子是个败家子:他大学没毕业,使女友普鲁怀了孕,并逃避责任。
在厄普代克的笔下,哈里的儿子属于“唯我的一代”,他极端自私并丧失道德信仰,并对哈里说“钱是狗屎”,主人公眼中的儿子是个十足的“祸患”,作家通过他们父子间的冲突表现了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