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台架试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台架试验规范》XX汽车有限公司编制校对审核1总则针对工程样车搭载的驱动系统进行的台架试验项目,提供有效数据执行此规范。
2试验准备2.1接收项目负责人及部门领导确认的试验任务书(委托单)2.2根据委托单要求搭建驱动系统台架2.3根据委托单要求选装测量仪器2.4启动试验设备试运转2.5根据委托单中试验项目要求进行试验3试验项目3.1系统联调试验3.1.1联合电机控制器MCU,整车控制器VCU,动力电池,油门踏板及其它辅助部件;3.1.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扭矩范围(0~FN.m),根据委托单设定转速步长(Pn rpm),扭矩步长(Qt N.m);3.1.3通过测控系统软件控制测功机恒转速模拟负载,调整油门踏板位置至测试工况点;3.1.4运转稳定30秒记录相关数据;3.2驱动系统外特性试验3.2.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3.2.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3.2.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3.2.4调整至油门踏板信号输出100%;3.2.5记录电机转矩与转速变化曲线和电机功率与转速变化曲线及相关数据;3.2.6根据试验要求继续调整电压测试;3.3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试验3.3.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3.3.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3.3.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3.3.4根据委托单要求记录电机效率随转矩变化曲线;3.3.5输出电机效率MAP图(电机效率、控制器效率、系统效率);3.4电机系统输出转矩标定试验3.4.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3.4.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3.4.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3.4.4根据委托单要求模拟踏板信号发送转矩命令;3.4.5记录电机输出转矩值,进行拟合比较输入输出转矩曲线;4试验人员4.1委托单集中体现相关试验人员信息4.2驱动系统、测量仪器台架的安装搭建由试验室负责4.3试验设备的操作由试验室人员进行4.4整车控制器额外信号输入由相关项目负责人指派技术人员进行5试验方法及依据5.1参考以下标准5.1.1GB/T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_第1部分_技术条件(见附录A)5.1.2GB/T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_第2部分_试验方法(见附录B)6输出文档6.1备案试验记录单6.2输出试验报告。
河北商务车电机驱动试验台测试标准一、关于河北商务车电机驱动试验台测试标准的一些碎碎念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河北商务车电机驱动试验台的测试标准这事儿。
你可别小看这个测试标准,它就像是商务车电机驱动试验台的“体检表”呢。
首先呢,咱们得清楚这个试验台测试的基本范围。
这就好比我们去医院体检,得知道要检查哪些项目一样。
对于商务车电机驱动试验台来说,像电机的启动性能就得好好测试。
比如说,电机从静止状态到正常运转,它需要多长时间呢?这时间要是太长,那可不行,就像人起床慢吞吞的,肯定会耽误事儿。
正常情况下,启动时间应该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这个区间就得根据不同的商务车电机类型来确定,一般来说,可能在 3 - 5秒左右。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那就可能是电机或者试验台哪里出了问题。
然后就是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这就像人走路,得稳稳当当的。
电机运转的时候,不能有那种突然的抖动或者转速不稳定的情况。
咱们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来检测,比如说转速传感器。
如果转速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对商务车的正常行驶可就有影响了。
就像人开车的时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坐着都不舒服。
正常的转速波动范围,比如说在额定转速的±5%以内是比较合理的。
再说说电机的功率输出。
这就像是人的力气一样,电机得有足够的力气来驱动商务车。
功率输出要达到设计的标准,如果功率不足,商务车可能就跑不快,或者爬坡的时候没劲儿。
比如说,一辆商务车设计的电机功率是50千瓦,那在测试台上测试的时候,实际输出功率应该接近这个数值,误差范围在±3%以内比较合适。
还有电机的散热情况也很重要。
就像人运动久了会出汗散热一样,电机运转久了也会发热。
如果散热不好,电机可能就会因为过热而损坏。
所以在测试的时候,要检测电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温度变化。
一般来说,电机外壳的温度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像在正常负载下,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摄氏度是比较安全的范围。
另外,电机的噪音也是一个考量因素。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防抱死台架试验方法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是指在制动过程中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然而,再生制动可能导致制动力的不稳定,并增加制动距离,对电动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再生制动防抱死台架试验来评估和改进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性能。
台架试验是一种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汽车行驶状态来评估和验证车辆性能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防抱死台架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准备工作:-确定试验目标和参数:包括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时间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台架设备:需要使用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台架设备,能够模拟不同路况和制动条件。
-安装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对车辆进行传感器的安装,如测量制动力、速度、制动距离等。
-车辆准备: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并充满电。
2.台架试验步骤:-车辆定位和校准:将车辆驶入台架,校准车辆位置和传感器位置。
-制动系统校准:校准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情况。
-刹车性能测试: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性能,记录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数据。
-再生制动测试:模拟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再生制动情况,记录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数据。
-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再生制动性能,并提出改进方案。
3.数据分析和改进:-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再生制动性能,包括制动力的稳定性、制动距离的变化等。
-与标准进行对比:将试验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再生制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提出改进方案: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再生制动系统的建议和方案,例如调整再生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的分配比例等。
-重新测试:对改进后的再生制动系统进行台架试验,验证改进结果。
台架试验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防抱死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评估再生制动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增强电动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台架试验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支持和指导。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噪声测试评价方法及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置噪声测试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其形式有管柱助力式(C-EPS)、小齿轮助力式(P-EPS)和齿条助力式(R-EPS)。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348GB/T 1869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 35360汽车转向系统术语和定义GB 50800消声室和半消声室技术规范国家标准QC/T 108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3术语和定义GB/T 35360中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噪声本文件中提到的噪声是按照信号的时间变化的特性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稳态噪声指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声,如转向系统的操作运行时产生噪声和电机阶次噪声等。
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如由于设计、制造、装配等原因造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合理间隙而产生摩擦、撞击等令人烦躁不安的声音。
3.2传声器把声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也称之为麦克风。
3.3声校准器一种能产生规定声压级和规定频率的正弦声压,用于检查,校正传声器灵敏度的装置。
3.4声压级声压p 的平方与基准声压p 0的平方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的10倍,用分贝(dB)表示: 2L p =10*lo g 10................................................(1)p p 02式中:p 0—基准值,p 0=20μPa3.5A 计权声压级用声级计或与此等效的测量仪器,经过A 计权网络测出的噪声级称为A 计权声压级,用L A 表示。
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引言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重要性、制定背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台架试验作为评估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普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制定仍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标准的统一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相关标准的建议和展望进行探讨。
最后,我们还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整个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概述。
随后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台架试验的重要性、相关标准的制定背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台架试验的重要性方面,我们将探讨为何台架试验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及台架试验在车辆性能、能耗、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在相关标准的制定背景方面,我们将介绍国内外关于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最后,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方面,我们将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所面临的问题,如试验方法的不统一、标准的缺失等,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最后是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出台架试验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相关标准的建议和展望。
在对相关标准的建议和展望方面,我们将提出如何完善和统一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重要性、背景、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新能源汽车台架试验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各大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
实训台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新能源汽车实训台架的设计、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训台架概述1. 实训台架的定义新能源汽车实训台架是指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设备,主要包括整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模块,能够模拟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运行状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2. 实训台架的分类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模块,实训台架可分为以下几类:(1)整车实训台架: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性能、维护等方面的实训。
(2)动力系统实训台架:包括电动机、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动力系统模块的实训。
(3)传动系统实训台架:包括变速器、差速器等传动系统模块的实训。
(4)控制系统实训台架: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控制系统模块的实训。
三、实训台架设计1. 设计原则(1)实用性:实训台架应满足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能够模拟实际运行状态。
(2)安全性:实训台架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3)可维护性:实训台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4)经济性:实训台架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满足学校经费预算。
2. 设计内容(1)整车实训台架整车实训台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性能、维护等方面的实训。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实车底盘:采用新能源汽车底盘,便于学生了解整车结构。
- 动力系统:安装电动机、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动力系统模块,模拟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运行状态。
- 传动系统:安装变速器、差速器等传动系统模块,使学生掌握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控制系统:安装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控制系统模块,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测评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一体化电驱动总成的检验规则、测试条件及要求、测试方法等。
本规范适用于新能源乘用车一体化纯电驱动总成,即高压控制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变速器模块的组合。
其他机电耦合总成可以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8-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10592-2008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 18386-2017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18488.1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 T 18488.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8655-2018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实验第5部分化学负荷GB/T 30038-2013 道路车辆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GB/T 36282-2018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1022-2015 纯电动乘用车用减速器总成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 1959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一体化电驱动总成 Integrated electric drive system新能源乘用车动力驱动总成单元,耦合组成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驱动电机模块,变速器模块,高压控制模块。
3.2高压控制模块 High-voltage control module电机控制器或多合一控制器。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1. 引言如今,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也日益受到关注。
对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检测和评估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2. 技术要求2.1 功能要求在设计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功能要求。
该测试台架需要能够对驱动电机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动力性能、效率、噪音、振动等。
还需要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输出等功能,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评估。
2.2 安全要求考虑到测试台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高电压和高速旋转的部件,安全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测试台架需要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装置,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3 精度要求在进行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测试时,测试台架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度要求。
这包括传感器的精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精度等方面。
只有具备较高的测试精度,才能准确评估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3. 试验方法3.1 静态试验静态试验是评估驱动电机系统静态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测试台架上,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负载,测量电机的静态响应特性,并据此评估其输出扭矩、效率等指标。
3.2 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则是评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方法。
通过在测试台架上模拟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匀速等工况,可以评估电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控制性能等指标。
3.3 耐久性试验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测试台架还需要能够进行耐久性试验,包括连续工作、循环工作等。
通过耐久性试验,可以评估电机系统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表现。
4. 个人观点与理解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下线测试台架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电机系统。
电机系统在驱动电动车辆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表现。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通过对标准制定背景、重要性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中关键技术要求及其实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其次是对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进行了定义、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概述。
接下来,将重点讨论了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的概念、国内外相关标准概述以及制定过程与意义等内容。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解释了主要测试项目及要求、测试方法与技术参数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
最后,通过总结主要考察内容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本文的结论部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进行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和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试验标准的概念、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制定过程与意义。
接着,对于主要测试项目及要求、测试方法与技术参数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进行了解释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帮助读者深度了解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标准这一领域中技术要求与实验方法,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 电动汽车电机系统:2.1 定义和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电机系统是指由电动机、控制器、电池组及其他相关辅助设备等组成的整体,主要负责驱动汽车运行。
其中,电动机作为核心部件,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来实现对汽车动力的调节和传递。
控制器则负责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其高效稳定地工作。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台架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设计依据 (3)1.2 用户需求 (4)1.2.1试验产品范围主要技术数据 (4)1.2.2试验项目 (8)第二章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8)2.1 系统组成 (8)2.1.1 系统组成简介 (9)2.1.2 系统主要部件 (9)2.1.3 系统结构示意图 (12)2.1.4 控制原理概述 (15)2.2 机械部分 (18)2.2.1 扭矩转速传感器 (18)2.2.2 负载电机 (18)2.2.3 传动轴 (19)2.2.4 防护罩 (20)2.2.5 被试件(电机及传动总成)支架 (20)2.2.6 测功机标定装置 (21)2.2.7 换挡装置 (22)2.2.8 铸铁平板及减震垫 (22)2.3 传动控制系统 (23)2.3.1 负载电机控制器 (23)2.3.2 双向直流电源(EVS电池模拟器) (25)2.3.3 电力测功机控制仪 (28)2.4 电参数测量系统 (30)2.5 温控系统(+冷冻水箱) (30)2.5.1被试电机及控制器冷却系统 (31)2.5.2变速箱机油器机油恒温控制装置 (32)2.6现场数据测试系统 (33)2.6.1 温度及压力传感器 (33)2.6.2 数据采集模块 (33)2.6.3 开关量模块 (34)2.6.4 振动监测装置 (35)2.7 上位机控制系统 (36)2.7.1 计算机硬件系统 (36)2.7.2 测控软件系统 (36)第三章售后服务 (44)3.1 系统调试 (44)3.2 技术资料及培训 (45)3.3 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45)第四章配置清单 (47)第一章概述本方案是XXXXXXXXX(以下简称:乙方)为XX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专门设计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台架及配套设施技术方案。
该方案涉及整个系统的技术设计、设备制造、设备配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XXXXXXX公司研制发动机、电机试验的系列产品,可以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所有产品结构灵活,设计合理,可以十分方便的升级,并且经过简单的设置,就能组合成功能强大的现场总线测试系统。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解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T/CSAE 117-2019《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该标准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和支持,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研究和编制,爱弛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浙江清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特时代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等单位参与研究与编制工作。
该项标准的发布,可以为动力电池系统温度适应性的客观、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热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热管理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热管理系统种类多,测试方法、技术要求不统一。
图1 热管理系统分类CSAE 117-2019《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从热管理系统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出发,在基本功能(包括系统阻力、密封性能、固体相变系统储热能力)、冷却性能(包括高温快充、高温工况放电、常温冷却)、加热性能(低温充电、低温放电)、保温性能、均温性能五大方面、十项关键项目提出了详细的测试方法。
图2 CSAE 117-2019《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关键项目图3 试验项目、测试条件和主要参数整体上,本标准针对目前行业迫切需要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所要关注的性能项目、参数指标、测试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分类整合,结合整车需求和电池特性,能够为行业提供基本的技术标准的参考。
但是电池热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行业需要以本标准为基础,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发展;此外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系统整体的复杂性,对其可靠性的考察评价也将是关注的重点,需要行业共同研究,持续推动电池热管理系统相关标准的完善和提升!。
实验一纯电动汽车整车台架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纯电动汽车整车台架测试平台硬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纯电动汽车整车台架测试平台软件工作原理;3.了解纯电动汽车整车台架实验测试流程;4.能用MATLAB处理数据。
二、实验设备纯电动汽车实验台架组成1、驾驶模拟器驾驶模拟器主要由方向盘、制动踏板,电子油门、仪表显示器、视景显示屏和真车变速器(包含前进档、倒车档、驻车档和空挡)组成。
真车操作开关包括: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应急灯、喇叭、点火开关、总电开关、远光灯、近光灯、远近光交替。
其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线控转向系统和线控制动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主要部件为转向伺服电机,电机可工作在两种模式下。
当驾驶模拟器处在自动驾驶时,电机为转角工作模式,随着指令转动固定的角度。
当驾驶模拟器处在人工驾驶模式下时,电机为转矩工作模式,并起到转向助力作用。
线控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伺服电机和丝杆机构组成。
模拟器采集制动踏板行程和加速度,将采集到的信号模拟量经过处理转成数字量发送给伺服电机,将伺服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杆直线运动,并对制动主缸产生制动压力。
由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将制动压力平均分到四个轮缸中,最终对制动盘产生制动压力。
2、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为台架提供动力电源,本实验台架采用144V的锂离子电池,并通过逆变器将电池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驱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通过DC—DC变换器将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以供应小功率器件如仪表显示灯、喇叭等。
3、轮速平台轮速平台主要模拟车辆行驶时车轮转动,油门信号传给驱动电机的同时也传给轮速平台上的四个伺服电机。
轮速传感器采集轮速信号并通过换算成车速。
4、传动系统由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产生的动力经AMT、主减速器输出给输出轴。
AMT加装了选档电机和换挡电机。
当车速变化时,选档电机选出对应的档位后,换挡电机执行动作进行换挡。
5、电气柜电气柜为该设备的总电气柜,包含了强电柜和弱电柜,用于电源输入和信号测试,电气柜至上到下,分别为工控机、PXI、接线盒和蓄电池。
qc t 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QC/T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代替JB3803—84本标准适用于载货量8t以下〔不包括8t〕旳载货汽车及其相应旳越野车和大客车旳驱动桥,不包括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1本标准使用旳符号和对试验负荷旳规定1、1本标准使用旳符号统一规定见表1。
1、2对试验负荷旳规定1、2、1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计算扭矩1、2、1、1按发动机最大扭矩按式〔1〕计算:1、2、1、2按最大附着力按式〔2〕计算:1、2、1、3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计算扭矩Mp旳选取:取Mpe 与Mpф之中较小旳一个。
1、2、2驱动桥总成齿轮疲劳试验和锥齿轮支承刚性试验旳试验计算扭矩1、2、2、1按发动机最大扭矩按式〔3〕计算:1、2、2、2按最大附着力算:计算公式同1.2.1.2。
1、2、2、3驱动桥总成齿轮疲劳试验和锥齿轮支承刚性试验旳试验计算扭矩旳选取:取Mpe 和Mpф之中较小旳一个。
1、2、3驱动桥桥壳垂直弯曲疲劳试验负荷旳选取1、2、3、1最大负荷旳选取:被试车辆作载货车使用时,按该驱动桥载货旳满载轴荷2.5倍计算;作越野车使用时,按该驱动桥旳越野满载轴荷3倍计算。
试验时按上述两种负荷下静态所测旳应力作为静态和动态旳最大负荷旳标准。
1、2、3、2最小负荷旳选取:应力等于零时旳载荷。
2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2、1试验目旳检查驱动桥总成中抗扭旳最薄弱零件,计算总成静扭强度后备系数。
2、2试验样品由托付单位提供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旳产品,取样3件,并附有必要旳设计工艺资料。
2、3试验方法2、3、1试验装置扭力机、XY记录仪、传感器等。
2、3、2试验程序2、3、2、1将装好旳驱动桥总成旳桥壳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
驱动桥总成输入端〔即减速器主动齿轮一端〕与扭力机输出端相连。
驱动桥输出端〔即半轴输出端或轮毅〕固定在支架上。
2、3、2、2调整扭力机力臂,使力臂在试验过程中处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并校准仪器。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台架试验规范》
XX汽车有限公司
编制
校对
审核
1总则
针对工程样车搭载的驱动系统进行的台架试验项目,提供有效数据执行此规范。
2试验准备
2.1接收项目负责人及部门领导确认的试验任务书(委托单)
2.2根据委托单要求搭建驱动系统台架
2.3根据委托单要求选装测量仪器
2.4启动试验设备试运转
2.5根据委托单中试验项目要求进行试验
3试验项目
3.1系统联调试验
3.1.1联合电机控制器MCU,整车控制器VCU,动力电池,油门
踏板及其它辅助部件;
3.1.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扭矩范围(0~F
N.m),根据委托单设定转速步长(Pn rpm),扭矩步长(Qt N.m);
3.1.3通过测控系统软件控制测功机恒转速模拟负载,调整油门踏
板位置至测试工况点;
3.1.4运转稳定30秒记录相关数据;
3.2驱动系统外特性试验
3.2.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
3.2.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
3.2.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
3.2.4调整至油门踏板信号输出100%;
3.2.5记录电机转矩与转速变化曲线和电机功率与转速变化曲线
及相关数据;
3.2.6根据试验要求继续调整电压测试;
3.3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试验
3.3.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
3.3.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
3.3.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
3.3.4根据委托单要求记录电机效率随转矩变化曲线;
3.3.5输出电机效率MAP图(电机效率、控制器效率、系统效率);
3.4电机系统输出转矩标定试验
3.4.1设定试验要求电压;
3.4.2由电机型号设定试验转速范围(0~F rpm);
3.4.3根据委托单要求设定转速;
3.4.4根据委托单要求模拟踏板信号发送转矩命令;
3.4.5记录电机输出转矩值,进行拟合比较输入输出转矩曲线;
4试验人员
4.1委托单集中体现相关试验人员信息
4.2驱动系统、测量仪器台架的安装搭建由试验室负责
4.3试验设备的操作由试验室人员进行
4.4整车控制器额外信号输入由相关项目负责人指派技术人员进行
5试验方法及依据
5.1参考以下标准
5.1.1GB/T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_第1部分_
技术条件(见附录A)
5.1.2GB/T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_第2部分_
试验方法(见附录B)
6输出文档
6.1备案试验记录单
6.2输出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