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道:“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长江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诗人用吟唱来比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毫无关系B.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C.离开社会,个人照样能生存和发展D.人类非常渺小2.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B.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C.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3. 看电视新闻,轩轩为我国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而自豪,对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而忧心。
这说明 ( )①我们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为之分忧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结点”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 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列情形中,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 ( )①小欣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单独与网友见面②小琪上网查阅资料时,屏幕上弹出“点击有大奖赠送”的网页,于是他马上将其关闭③小明在网上用同学的名字发帖,发布了一些暴力信息④周末,小远在家玩游戏,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于是他马上退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人还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
”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交往中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③青少年上网有利无弊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抵制不良诱惑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A.要杜绝上网行为B.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C.网络空间是自由且无界限的D.取缔网络直播刻不容缓7.《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A.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很简单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从2021年5月1日开始,济南市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
暑假时,小杰在小区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小杰应该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③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④“垃圾分类”宣传只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2021年4月,济南市某中学积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山东省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等,这一活动①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②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成绩③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④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1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特大暴雨。
洪水肆虐、道路受损、人员被困……在受灾的河南人身后,很多平凡的身影伸出了援手。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冒着生命危险拉起落水者;他们积极组织捐赠活动,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行为①是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亲社会行为②是倾力奉献社会的行为,平凡中闪耀出伟大③是赢得社会赞誉,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彰显了人性的光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下列对漫画《网络问政》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③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④民意只能通过网络传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时可参考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及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某校布置的国庆假期作业中有一项为“采访为我们服务的人”。
布置该项作业旨在让同学们( )A.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B.懂得社会分工不同,待遇不同C.尽快放弃学业,投入社会工作D.感受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2.鲁迅先生曾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弃个人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冯贵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舒苑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光荣上榜。
从1993年起,冯贵珍开始为困难家庭、困难学生捐款捐物,30多年来,帮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
冯贵珍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 ( )A.勤劳俭朴,爱岗敬业B.助人为乐,无私奉献C.珍爱生命,勇对挫折D.不断探索,勇于创新4.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整理出下列三幅漫画。
若要为这组漫画归纳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网络丰富日常生活B.网络加速文化传播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网络促进人际交往55.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突出问题。
这警示青少年要( )A.远离网络,拒绝不良诱惑B.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C. “行己有耻”,限制信息传播D.加强监督,打击网络谣言6.左滑右滑、个性化问题设置、互选匹配……不少年轻人把交友软件作为扩展社交圈的主要工具。
但79.8%的受访者认为交友软件存在安全问题,71.5%的受访者存在难以确认对方信息真实性的顾虑。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下列同学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浩经常翻阅报纸,了解社会的发展,感受社会的进步B.小佳经常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刘奶奶打扫卫生C.小宇总是以作业多没时间为借口不参加任何公益活动D.小薇经常为社区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2.人是在社会生活中成长的。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只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大事②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关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成就,并为之自豪③只关注自己的学习,不必投身社会实践④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这说明()①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一切②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传播网络正能量③网络改变了世界,丰富了日常生活④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4.“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
”这句话说明了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区别对待C.网络是个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场所D.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5.漫画警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要()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②抵制诱惑,不要上网③拒绝交友,防止上当④保护隐私,避免泄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生吃茄子能刮脂排油”,“小葱拌豆腐不利于钙吸收”,“喝葡萄酒可减肥”等所谓的健康养生的伪科学“知识”疯传蔓延;各种言辞粗鄙,内容恶俗的不良信息屡有现身、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一再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A.利用网络发送的一切信息,国家均应严格审查B.制裁蓄意传播伪科学行为,科研部门义不容辞C.必须营造远离网络的氛围,回归传统生活方式D.公民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学会鉴别网络信息7.对下面两幅漫画,小王有以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社会公德缺失B.我们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C.要大力宣传社会公德,加强道德规范教育D.要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对违法行为予以刑罚处罚8.小杨经常辱骂同学,对老师视而不见,对长辈爱理不理。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 分)本部分共15 题,每题2 分,计3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2023 年国庆节期间,西安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秦参加了表姐的婚礼;陪爷爷在公园里晨练,看奶奶跳广场舞;和姑姑在农业合作社里参观现代生态农业,感慨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到叔叔工作的敬老院做义工,教老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在电脑上观看杭州亚运会直播,为中国健儿加油、喝彩。
据此完成1、2 题。
1. 小秦假期生活中包含的认识社会生活的方式有()①参加社会实践②参加公益活动③参观访问学习④通过互联网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 听完小秦分享的假期生活,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有()①小西: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小安: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③小康: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小阳:越走近社会生活,问题就越多,我们个人也无能为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
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A.优秀的家庭和学校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B.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只能依赖他人和社会环境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从社会中不断汲取养料D.只要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4. 为营造良好班风,八年级(1)班每天都会撰写班级日志。
下列改进建议最合理的是()A.树立诚信意识B.正确处理冲突C.懂得文明有礼D.遵守法律法规5. 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
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
这说明()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6. 2023 年6月,某科技网络公司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谣言信息21条,相关谣言被播放161万余次。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科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之余,投身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参加“水滴微公益”的网络倡议活动——“一个保温杯行动”B.在家通宵玩电子游戏C.观看揭阳“英歌雄狮耀古城巡游”活动,感受潮汕文化魅力D.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这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③社会的发展与青少年没有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当天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航天员的关系从建立的基础看属于( )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人缘关系4.在学习中,“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5.“活着的同志,要在有生之年替牺牲的战友去看望他们的亲人!”为了完成战友生前的一句嘱托,他耗费大半生精力,历经艰辛,行程数万公里,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寻访到26位烈士的亲属。
老兵施德华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事迹体现了( )A.团结友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B.孝亲敬长、关爱家人的传统美德C.道济天下、大公无私的价值准则D,诚实守信、坚持不懈的优秀品格6.“同饮一壶茶,四海同一家!”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于2024年在汕头举行。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36分)1.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三人组顺利进入太空,与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成功会师,同时神舟十六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小治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这说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②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在我国,雷锋精神作为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为我们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和行为榜样。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③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④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十一假期,小赣准备去长沙旅游,于是他提前在网上订购了车票,并根据网上的信息做了一些旅游攻略。
他还在网上认识了一名长沙的网友,网友给他介绍了当地的美食、交通和住宿等方面的信息。
小赣的长沙之行非常顺利。
这说明( )A.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B.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网络信息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D.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4.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
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有人说:“社会犹如一艘船,每个人都是乘客。
航行中,有时能看到美丽的风光,有时要经历汹涌的波涛,有时还需要你做一名掌舵者。
”这说明()A.亲近社会就能获得事业成功B.人的身份随年龄增大而转变C.人在社会中需要经历和成长D.社会的稳定决定个人的未来2.青少年应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亲近社会必须做到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③明辨是非,要坚持个人利益至上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这副对联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A.要参与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B.关心国家大事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C.要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D.中学生要勤奋学习,认真研究对联常识4.我们可以从下面漫画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要学会网络“信息节食”B.在网络生活中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C.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D.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建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5.某著名戒除青少年网瘾专家说,电脑不是洪水猛兽,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
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
这说明()①我们应注意浏览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②我们要沉溺于网络,不用“信息节食”③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九年级同学小明在复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时,用图示法对教材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掉,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墙上涂写;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好,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别人打破。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习能力检测题道德与法治说明:1. 全卷共6页,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再在考生号栏下写上考生号,最后用2B铅笔把考生号对应的地方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只交回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1. 复习第一单元知识时,为了便于记忆,小李总结了下列的重点知识,对应正确的是①你会对宅男宅女说;②“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这说明了;③“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同窗情谊”这里的社会关系属于。
A.成绩越优秀越好关注社会发展学习地缘B.书山有路勤为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地缘C.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业缘D.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地缘2. 2024年3月,某校组织初二级学生去丰顺大宝山进行为期三天的研学实践,体验茶园的采摘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烧火龙的工艺制作过程。
这旨在引导学生①树立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②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③提高学业成绩,减轻学习负担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3. 居民甲:我们小区新设便民服务点,就近能到买蔬菜水果等,真方便。
居民乙:社区公园里建了活动中心,闲余时间可去运动或看书,真舒心。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2. 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A.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B. 歪曲民族历史C. 侮辱民族宗教信仰D. 排斥其他民族A. 未满18周岁的公民B.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C. 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D.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滥用言论自由权?()A. 在网络上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B. 侮辱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C. 通过合法途径反映社会问题D. 参与政治讨论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社会保护D. 司法保护7.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A. 损人利己B. 见义勇为C. 弱肉强食D. 欺软怕硬A. 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人民法院D. 检察院9. 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A. 乱扔垃圾B. 节约用水C. 滥砍滥伐D. 排放污染物A. 科学立法B. 严格执法C. 公正司法D. 全民守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2. 请列举三种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3.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辨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 辨析:“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法行政。
”四、论述题(20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如何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材料:某地发生一起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请根据材料,分析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2. 材料:某中学生小明在课堂上公开发表侮辱老师的言论,老师批评教育无果。
请根据材料,分析如何尊重老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西方也有“礼节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的谚语,这表明
①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③文明有礼对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任何影响
④文明有礼有利于人们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2019年“十一国庆期间,小美与父母到广元旅游,通过网络,他们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广元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这说明
A.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B.通过网络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式
C.网络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问题D.网络空间里面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3 . 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被核实。
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①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远离网络、远离是非
③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 目前,江西省食品安全办等九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省部署推进“食品安全护苗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这次行动将持续到年底,着力解决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中小学食品安全问题。
国家维护公共利益的手段是()
A.道德规范B.法律手段C.教育手段D.行政管理手段
5 .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中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文明有札促进社会和谐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C.要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仪表整洁D.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6 .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
让网络既是“净土”,也是“乐土”,需要()
A.政府: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维护公共秩序
B.网站: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公民隐私
C.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公约,营造良好氛围
D.网民:加强自我管理约束,彻底远离网络
7 .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下列表述中对这句话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
A.当法律成为信仰时,才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B.如果法律不被信仰,就等同写在纸上的一纸空文
C.法律就是写在纸上的一纸空文
D.缺了法律信仰,再好的法律也难免沦为摆设
8 . 亲社会行为在()中养成。
A.家庭生活B.学校、社会
C.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D.国家
9 . 2018年3月13日,山东省栖霞市森林公安局破获一起野外用火案件。
经查,发现起火原因疑似有村民祭祀用火,最终确定违法人王某,经连夜询问,王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现王某已被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王某的行为违反了()
A.民事法律规范B.刑事法律规范
C.行政法律规范D.民法总则
10 .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一棵树木无法成活
B.集体力量最大
C.个人的一切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1 . 14岁的吴某在学校多次出手打人,老师和家长屡次劝说无效。
一次,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情急之下失手将同学致死。
最终,被法院判刑的他追悔莫及。
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提高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
③杜绝不良行为,遵纪守法
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 有期徒刑
①是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是主刑的一种
③是附加刑的一种
④是对犯罪分子实行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13 . 中国青年网消息,“武汉停车”正式运行以来,管理的泊位日均周转率732%,最高达到999%,意味着平均一个泊位一天内最高可供10名车主使用。
城投停车场公司希望广大车主共同维护武汉市停车秩序。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维护社会秩序不需要制定规则
④社会秩序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 . 小明的下列做法属于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①走进农村、工厂
②逛商场、参观博物馆
③去北京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
④外出旅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我们青少年应()
①增强网络安全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②不发表不实言论,以免产生恶意舆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
③凭自己喜好上传个人信息,增加粉丝数量
④轻信网络中奖、低投资高收益等信息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16 .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和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只有主动关心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变化的
17 . 2018年12月28日上午,一宗特大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宣判。
47岁的男子张维平,因被认定在2003年至2005年间持续作案拐卖儿童9名,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这表明
A.犯罪是具有轻微危害性的行为
B.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C.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D.拐卖儿童一定会被判处死刑
18 . 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行政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刑罚当罚性D.刑事违法性
19 .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不包括()
A.刑事违法行为B.违纪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
20 . 当前,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
防止网络谣言,公民应该()
①自觉抵制与举报网络谣言
②宣传网络谣言的危害性
③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④不发表任何网络言论
A.①③B.①②
C.①②③D.②③④
二、连线题
21 . 社会秩序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犯罪 B驱逐出境
诚信 C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行为
附加刑 D自由有界
网络无限 E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尊重他人 F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三、判断题
22 . 在网络上,我们是自由的,不用遵守道德和法律。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 放学回家经过街角无人处,朱赫看见歹徒行凶,悄悄溜走,拨打110.
判断: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4 . 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
有时他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2)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5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五、情境探究题
26 . 新交规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但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