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武术教学法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3.43 KB
- 文档页数:8
《旭日东升》武术操有效教学方法探讨沤江二完小李涛《旭日东升》武术操是以中国武术为主要内容,以广播操为表现形式,以传承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达到丰富中小学生大课间操内容、增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锻炼形式。
武术健身操与广播体操相比,其动作形态多样,练习方法突破个人单练形式,在实现健身的同时具备自卫技能、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
操中将武术传承中强调的“始于礼,终于礼”的优良传统编入健身操中,这是以前的广播操所没有的。
本套操主要以长拳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入了“虎爪发声”等武术象形动作和象形发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对小学生对武术兴趣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形成了简洁、欢快有趣的特点,再加上音乐刚柔相济,寓意小学生像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茁壮成长。
笔者在认真学习、反复领悟的基础上,根据以往教操的经验并结合本套操的编排特点,总结以下教学方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加强武术基本功定位练习要想真正把这套操做到“神形兼备,内外合一”,学生必须具备武术的基本功。
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武术操中蕴含的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动作安排在练操前后8-10分钟进行定位和组合练习。
练习的侧重主要与所学内容的基本手型、步法相吻合,加强练习,规范动作。
这样,可使原来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能,对武术操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教师小助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教操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前面的示范学生观看不清楚,不便于学生模仿学习,而出现许多错误动作。
因此,要提前每班选拔4-6名领悟较快、动作优美,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给予培训指导,一一规范动作。
小学二年级武术课教案武术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以学生进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别同需求。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提高以及武术刚柔相济、张弛有致的艺术美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健身武术的热爱,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挑选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它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欣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在别断体验武术的精、气、神以及它独特的造型美、节奏美、动态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
三、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摹仿能力强;想象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自我表现。
由于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教大的差异。
所以,一些带有摹仿性、表演性、游戏性的练习内容及形式,非常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四、教学目标其要紧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及崇尚武德的精神为本次课的要紧目标。
正确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及五步拳的三个动作要领,并且进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和协调等躯体素养。
五、教学中难点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法和五步拳的动作要领。
难点:手型、步法正确到位。
六、教法1.说解示范法:教师能够经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说解,使学生获得准确的动作概念;以准确的示范,让学生去心生崇拜,进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2.启示式教学法:经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启示学生积极思索。
3.游戏法:用游戏法解决课堂中浮现的一系列咨询题,真正做到在“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
七、学法在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纳“听、看、想、练、咨询、比”的学习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经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照,师生讨论,观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考虑能力,观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武术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践研究【摘要】青少年学生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期盼,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学校武术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了实践研究,以丰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建构学校武术特色,实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武术教育小学生身心健康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晶,具有育体修德的双重功能。
开展“学校武术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践研究”,利用武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俱进的武德要求,对小学生进行内在品质的加强教育,再通过武术动作的外在训练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校园中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普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不多,已开设了武术课程的学校,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导致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武术教育认识有偏颇。
开展学校武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之一、是学校武术特色发展的需要。
开展小学武术教育,开发好小学武术活动特色课程,以提高师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增强凝聚力,打造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学校特色文化。
二、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优化与丰富1、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我们通过故事会观看电影等多种活动,用武林人物习武的毅力、恒心和刻苦精神来影响小学生,让武术教育既锻炼体魄又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艺术整合,可以让小学生给兵器宝宝涂色,制作简单的兵器宝宝等,还可以让小学生来鉴赏《中国功夫)等歌曲等。
2、创编武术操和武术游戏基于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特点,每学期创编各年级各一套武术操,在武术操精、气、神的展示中,达到强身健体目标的同时,凸显小学生的朝气和活力,并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武术操比赛,展示百幼神气武术娃的特质。
2024年小学生武术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武术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武术基础》第一章节:武术的基本概念、礼仪和基本功法;2. 《武术套路》第二章节:五步拳套路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五步拳的基本动作;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步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礼仪、五步拳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武术服装;学具:武术拳套、护具、海绵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2. 基本知识学习: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礼仪,示范基本功法;3. 实践环节:分组练习五步拳基本动作,教师指导纠正;4. 例题讲解:讲解五步拳动作要领,示范动作;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分组练习五步拳;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武术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武术基本概念、礼仪;2. 五步拳动作要领;3. 各组练习成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五步拳,录制视频;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 教学难点:五步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应详细讲解动作要领,通过慢动作示范、分解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作;2.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礼仪、五步拳动作要领。
教师应强调武术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武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五步拳的动作要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搏击·武术科学2008下4月笫5咎第4期【武术教学研究】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对策陶凌荣(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的现状做了分析和综述,展示了武术教学研究比较前沿的结论和成果,研究发现: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论文很多,从多角度论证了武术教学的科研成果。
但是科研成果多停留于文字阶段,没有体现于实践教学中,对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和提高武术教学意识研究欠缺。
关键词:武术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中图分类号:C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4删2---03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情。
体育教育也不例外,体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不言析喻的。
中小学体育课中进行武术教学,对中华武术的普及和提高,从小深化“未来武术人口”的传统文化意识,乃至更好的传播中国武术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巾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检阅了巾固期刊网(C N K I)全文数据库,对近十年来关注中小学武术教学教法、场地、器材和教师的武术教学意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如下梳理。
1中小学武术教学教法的研究现阶段,对武术教学教法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应用型研究的领域,广大学者大都采用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索合理的中小学武术教学教法,成果比较显著。
总的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武术教法研究大部分以经验的传授、动作的介绍为主.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较少。
中小学武术教法在武术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是否愿意学习这个内容取决于教师如何教授,好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接受较挟;相反则说明教学方法不当。
戚欢欢在《我H中小学武术教材和教法研究现状分析》中依据体育教学论中教学方法的层次,将武术教法的研究分为“教学方略”层次的研究;“教学方法”层次的研究;“教学手段”层次的研究。
并得fl:结论认为。
中小学武术教学法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中的一个瑰宝,而且还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和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作用,基于武术的重要作用,现在很多的中小学已经引进武术教学。 本文从武术的概念出发,对于武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对武术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了能够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为武术教学法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 民族文化;教学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Wushu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bstract: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a long history is not only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o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tect themselves and others,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rtial arts, and now a lo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en the introduc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martial ar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today's era made a simple introduction, and then to the martial arts becaus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expounded, and put forward to in the martial arts teaching can better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ethods, hope to martial arts teaching method to update and improve to provid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artial arts; national culture; teaching 目 录 引言................................................................ 1 1.武术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1 1.1武术概念..................................................... 1 1.2武术发展现状................................................. 1 1.2.1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 1 1.2.2对于武术认知状况 ....................................... 2 2.武术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2 2.1崇武尚德..................................................... 2 2.2爱国主义..................................................... 2 2.3自强不息..................................................... 2 2.4以和为贵..................................................... 3 3.中小学武术教学法对推进民族文化的运用.............................. 3 3.1游戏教学法................................................... 3 3.2情景教学法................................................... 4 3.3合作教学法................................................... 4 3.4多元化教学法................................................. 4 4.结论.............................................................. 5 参考文献............................................................ 5 1
引言 对于中小学的武术教学来说,武术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不仅包含了重要的教学意义,而且还包含了深层次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是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因此对于中小学武术教学法的运用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文化以及能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于中小学武术教学法与民族文化具有联系的特征展现出来,并且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促进两者的相互促进。 目前我国有关于中小学武术教学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论证关系的研究不多,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外,随着中小学武术教学的不断引进,这种武术教学和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明显的,如何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武术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1.1武术概念 武术作为一种运动来说,不仅能够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让人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掌握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社会的相处等礼仪与思想,因此可以说武术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中国文化,并且由于武术中所包含的竞争、健身、观赏等性质,能表现独特东方哲理内涵的多元素体育文化。它充分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展现出来。武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种具有内涵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开展,不仅能够保证学生良好的身体发育状态,而且还能够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成长,以及让他们更加具体直接的接触到中国文化在现实生活行为中的表现,因此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中国武术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拥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在当代,这种责任和使命就表现为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任。我们一定要经得住信息频繁交流,文化相互碰撞下,本民族的文化本质属性,发展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 1.2武术发展现状 1.2.1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我通过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曾教过我的中小学老师交谈中得知,大部分中小学中没有开设武术课程,只有极少数的中小学生可以在学校教育中认识和学习武术。就目 2
前而言,武术教学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中小学教育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此可见,武术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2.2对于武术认知状况 中小学生认知武术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兴趣补习班以及电视媒体等等。在众多的认识途径中,学生最多的是通过电视媒体的作用来了解和认识到武术的,其次是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对武术有所了解,而相对重要的学校教育对于武术的宣传功能并不十分明显,还有待加强。
2.武术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2.1崇武尚德 我国的武术和其他的竞技类搏斗等运动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首先就体现在中国的武术讲究崇武尚德,也就是在我国的武术理念中,武术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能够与人搏击的工具,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武术获得胜利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认可,在武术技能高低之外的更为重要的是习武之人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高低。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这是中国广为人知的《水浒传》的主题曲,就充分的说明了中国人习武的内涵是将高尚的道德准则通过更加强硬化的手段实现了而已,况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受到了儒家思想多年熏陶背景之下,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传承和保卫着社会道德的职责。 2.2爱国主义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一类词语的出现充分的说明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个方面有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岳飞。岳飞在历史上被人们“武圣”,他武艺高强并且怀有民族大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他勇于入侵者保卫家园,和岳飞一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还有中国著名将军戚继光,戚继光凭借自己高超的武功,严惩了倭寇对我民族的骚扰,重振了中国雄风,其实任何人,只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主义的心,就能够用正义的力量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以上两个代表人物都是使用武术作为自己的有力铠甲在战场上和敌人进行厮杀的,这都是武术所带给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现代中国来说,虽然现在国家越来越富强,但是我们并不能放松警惕,危险时刻都是存在的,因此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还是不能放松的,只有时刻灌输爱国主义,才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才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2.3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