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2023年全球及中国烧碱行业产能、产量、消费结构分析、销售收入分析、市场规模增长率分析及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析(1)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全球烧碱产能保持缓慢而稳定的增长。
2012年以来,全球烧碱产能增速保持在4%-6%之间,截至2021年底全球总产能达到10,001万吨,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烧碱生产国,截至2021年底产能达到4,507.5万吨,约占全球45%,除中国之外,美国、日本、韩国也是主要的烧碱生产国。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烧碱市场发展战略及投资前景预测咨询报告》中国烧碱行业参与企业较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截至2021年底,中国规模以上的烧碱生产企业共有158家,总产能为4,507.5万吨,企业平均产能为28.5万吨,CR5约为10%,暂未出现垄断或寡头竞争的局面。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烧碱生产企业中产能超100万吨/年的企业仅有中泰化学,产能为146万吨/年,市占率约为3.24%;年产能高于60万吨的企业共9家,除中泰化学外,还有北元集团、山东金岭、华泰股份、昊邦化学、新浦化学、氯碱化工、新疆天业、滨化股份等,市占率合计约16%,行业格局相对分散,属于竞争型市场。
自“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以来,氯碱行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显著的优化升级,行业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工艺技术水平、产业集中度方面均有了一定提升,中泰化学、北元集团等规模化集团初步形成,海湾化学、滨化股份等能源效率高、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优势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部分产能规模较低、能源效率不高的企业也退出了市场。
烧碱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基础化工产品,其经济附加值较为稳定,若运输距离较长,则会明显降低利润空间。
因此,烧碱企业往往会与上游或者下游产业链配套建设产能,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
综上所述,从地域分布来看,烧碱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集群现象。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思考——浅谈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XXXXXXX[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
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有限,要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只有通过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量来实现。
新能源是指能可持续使用或可显著提高能源效率的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又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现在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
但,目前的开发利用量与其资源量相比还只是冰山一角。
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替代煤炭,弥补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短缺,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关键字]能源消费,新能源一、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有限,要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只有通过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量来实现。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保证度的评价,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除了煤炭,将来可以依赖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tce,居世界第2位。
能源消费基本走出了1997-1999年的负增长和2000年和2001年的低速增长时期,出现高速增长,超过能源消费量的历史高峰值(1996年的13.89亿tce)。
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达10.6%,较2001年的9.1%上升了1.5个百分点。
表1、我国能源消费量在世界总量中所占比重从表1可知,我国是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可是,地球所含能源的总量是不变的,如果我们在无限制的向地球索取能源的话,地球的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
所以说,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认真考虑发展新型能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的分析(课件)我国能源现状及利用对策的分析以前,我们常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可是,我们同时拥有庞大的人口,各种常规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能源利用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以前传统的能源利用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
在对我国能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能源现状进行了解,我国现在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来的利用率低,不平衡等特点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影响因素。
我国现在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2。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的能源利用。
3。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蕴藏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而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由于经济,技术,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所有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呈现不均,所以才有现在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感谢聆听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虽然能源丰富,但是常规化石能源可以利用率低,开采难度大,例如煤很多需要深处开采,很少可以直接进行露天开采……正是由于我国能源自身分布等因素,再加上我国历史,经济条件影响,我国现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出现了与之相似的特点.我国现在能源利用结构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1。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常规化石能源是我国现在利用比较广泛的,限于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科技水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左文东发布时间:2021-07-28T11:53:02.35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左文东[导读]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生命线,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 301700摘要:能源是现代社会的生命线,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长期战略选择。
逐步减少化石能源需求和消耗,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率,减少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和我国能源形势,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趋势1、全球能源发展现状1.1石油消耗与生产据《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报道,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增长,石油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上化石燃料消费增长最慢的一项资源。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急剧下降,但是发展我国家的石油消费仍旧在保持增长,其中我国的石油消费增长率最高,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3.1%。
1.2天然气消费与生产近年来,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和日本也是如此。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3.9%,近年来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但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1.3煤炭消费与生产自2012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增长了2.5%,远低于过去10年4.4%的平均水平。
然而,化石燃料消耗量仍然是增长最快的。
1.4其他能源1.4.1核能自2012年以来,全球核能产量下降了6.9%,主要原因是日本核能消耗降低,目前,核能占全球能源消耗的4.5%。
1.4.2水电自2012年以来,全球水电产量增长4.3%,净增长完全由我国拉动,占全球能源消费的6.7%。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新能源的开发前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能源消费量越大,国民生产总值也越高。
反之,能源不足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分析,由于能源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到60倍。
由此可见,不论哪个国家哪一个时期,若要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保证能源消费量的相应增长。
我国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
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
我国农村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但农村所用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
而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供应农民生活用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干畜粪等,也还不能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分析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
从我国能源生产及消费的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现有的能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能源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定量的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能源结构,生产与消费,回归分析一、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及消费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其近几年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
一方面能源生产供应的持续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也为世界能源市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能源生产及消费总量总体上,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这导致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
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2008年生产量超过了20亿吨。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已经跃入世界前列。
如2006年我国生产22.1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2位。
原油生产总量为1.85亿吨,居世界第5位。
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为586亿立方米。
同时在能源生产的硬件设施上也加大了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如西煤东运铁路专线及港口码头的建立,西气东输大干线的建立,西电东送的实现等等。
(二)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油、气产量虽有所增长,但受资源储量的制约,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
90年代煤炭消费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3/4,加大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即使如此仍不得不扩大油、气进口,以适应交通运输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的问题(一)能源分布与能源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我国能源资源自然形成的分布特点,造成了资源分布与全国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的局面。
世界能源第三篇:全球15大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数据来源:BP(英国石油公司)-2019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能源消费结构指的是各种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将从全球,全球七大地区,全球15大国家三个层次介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并在第四篇做横向对比,本篇从全球15大国家层面介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全球15大国家指的是欧洲英法德,非洲南非和埃及,中东沙特和伊朗,独联体俄罗斯,亚太的中日韩,印度,澳洲,北美的美国,南美的巴西。
1.英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18年,英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192.3百万吨油当量,和上年(193.2)基本持平。
1.汇总结构o化石能源结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152.4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154.9)减少1.61%,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9.3%。
o清洁能源结构:18年英国清洁能源(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消费量107.7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106.1)增长1.51%,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56.0%。
2.细分结构o煤炭结构:2018年,煤炭消费量7.6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9.1)减少16.48%,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2.1%;o石油结构:2018年,石油消费量77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78)减少1.28%,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0.0%;o天然气结构: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67.8百万吨油当量,和上年(67.8)持平,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5.3%;o核能结构:2018年,核能消费量14.7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15.9)减少7.55%,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o水能结构:2018年,水能消费量1.2百万吨油当量,比上年(1.3)减少7.69%,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0.62%;o太阳能和风能结构:2018年,太阳能,风能等消费量23.9百万吨当量,比上年(21.1)增长13.27%,占比英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2.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作者:刘磊 金晶 赵庆庆 张盈文 刘娓 来源:《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年第01期
摘要: 根据《2012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按照能源种类,分析研究了世界和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同时对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对中国能源消费趋势作出了预测.预计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将上升至27%.为了缓解中国目前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研究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关键词: 一次能源消费; 化石燃料; 核能; 水电; 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 TE 02文献标志码: A 能源作为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消费也在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碳排放问题就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引起的.通过分析《2012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1]可得到客观准确的数据,从而了解中国及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1世界及中国能源消费 1.1一次能源总消费量 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总消费量达到1.227×1010 toe(1 toe=41.868 GJ),较2010年增长2.5%.其中,中国继续保持一次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地位,消费量达到2.613×109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1.3%.同时中国能源消费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年增长率为8.8%,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
按能源结构划分,石油依然是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最大的能源种类,消费量为4.059×109 toe,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3.1%.煤炭消费是三种主要化石燃料中增长最快的,消费量达到3.724×109 toe,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30.3%.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等)较2010年增长17.7%,消费量达到1.948×108 toe,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有自身的特点.煤炭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主导能源,2011年消费量达到1.839×109 toe,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70.4%;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共消费4.618×108 t石油,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7.7%;天然气目前的使用量依然比较低,仅有1.176×108 toe,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4.5%;可再生能源消费达到1.770×107 toe,较2010年增长48.4%,但是所占的比重依然很低,仅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0.7%.表1为2011年世界及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情况.
1.2石油 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只有小幅上涨,总消费量为4.059×109 t,较2010年增长0.7%.石油消费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第一位的美国消费了8.336×108 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5%.表2给出了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本文中提及的石油消费均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消费.
中国石油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0和2011年年增长率分别为12.8%和5.5%.2011年,中国石油总消费量已经达到4.618×108 t,占世界总量的11.4%.
1.3天然气 2011年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达到2.906×109 toe,较2010年仅增长2.2%.其中,欧洲及亚欧大陆(欧洲和前苏联国家)和北美消费量最大,分别为9.910×108 toe和7.824×108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4.1%和26.9%.按国家排名,消费量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国、俄罗斯、伊朗、中国和日本,如表3所示.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猛,2010和2011年年增长率分别为20.2%和21.5%,其中2011年消费量已达到1.176×108 toe,位居世界第四.
1.4煤炭 2011年世界煤炭消费量也保持快速增长,达到3.724 3×109 toe,年增长率为5.4%.这使得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了30.3%,达到了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产量相对应,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也是世界第一,为2.553 2×109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68.6%.消费量位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南非.表4给出了2011年世界煤炭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
中国煤炭消费量连续5年增长,其中2011年年增长率为9.7%,总消费量达到1.839 4×109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9.4%.
1.5核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受到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的影响,2011年世界核能消费量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只有5.993×108 toe,较2010年下降4.31%.日本和德国的核能消费量分别下降了44.3%和23.2%.从地区看,欧洲依然是使用核能最多的地区,共消费了2.715×108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5.3%.表5给出了世界核能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
中国在2011年共消费了1.95×107 toe的核能,较2010年增长了16.9%.中国作为世界第九大核能消费国,与核能利用第一大国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表6给出了2007—2011年中国核能、水电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
1.6水电 2011年世界水电消费量较2010年仅有1.6% 的小幅上涨,总量为7.915×108 toe.水电消费最多是亚太地区,消费量为2.481×108 toe,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1.3%.世界水电消费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如表7所示.
作为世界水电消费第一大国的中国在2011年部分地区受到干旱的影响,水电发电量较2010年下降了3.9%.但是发电总量依然达到了1.570×108 toe,占世界水电总消费量的19.8%.
1.7可再生能源 1.7.1太阳能 2011年世界太阳能消费增长远远高于其它能 源,年增长率为86.3%,总消费量达到5.57×1010 W.欧洲依然是世界太阳能消费的最主要地区,共使用了4.46×1010 W,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1%.同时该地区的消费增长率也是世界最高的,2011年年增长率为92.2%.表8给出了2011年世界太阳能和风能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
2011年中国太阳能消费飞速增长,较2010年增长218%.2011年总使用量已经达到2.5×109 W,位居世界第五位和亚太地区第二位.
1.7.2风能 世界风能消费在2011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消费量达到4.374×1011 W,年增长率为25.8%.世界使用风能最多的是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总消费量为1.820×1011 W,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1.6%.2011年亚太地区的风能消费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年增长率为37.2%,已达到1.151×1011 W.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风能利用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风能利用国.2007—2011年,风能使用量增长率一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2011年增长率为48.2%.2011年总消费量达到7.32×1010 W,占世界总量的16.7%.
1.7.3生物燃料 2011年,生物燃料产量的增长几乎停滞,年增长率仅为0.7%,总产量为5.886 8×107 toe.这主要是由于南美洲和欧洲的产量大幅减少.相反,北美地区生物燃料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生产总量为2.922 4×107 toe,年增长率为11.4%.目前北美是世界最大的生物燃料产区,占世界总产量的49.6%.表9给出了2011年世界生物燃料产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
中国在生物燃料方面一直增长缓慢,2011年总产量为1.149×106 toe,年增长率只有2.2%.不过中国依然是世界第六大生物燃料生产国和亚太地区第一大生产国.
2中国能源消费的预测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1%,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重将上升到27%[2-3].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11》中也预计中国在2035年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地位,并将比第二位的美国能源消费多出70%.届时中国能源消费将会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3%[4].
2030年,煤炭将依然是中国主导能源,不过所占比重将从71%下降到55%.同时天然气消费所占的比重会翻一番.而石油消费所占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可再生能源需求将会增长1 100%,到2030年将会达到5%.另外,中国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核能消费国,总消费量将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2].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2011年,世界碳排放总量为3.403 3×1010 t,较2010年增长3.0%.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的中国,碳排放量也是世界第一,达到8.979 1×109 t,占世界总量的26.4%.增长速度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达到9.4%.相比之下,第二位的美国2011年的碳排放总量为6.016 6×109 t,较2010年下降了1.8%[1].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将会占到世界的31%,人均碳排放量也将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3].
3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应对能源紧缺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能源消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能源总消费量巨大,同时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地增加. (2)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70.4%.与发达国家相比,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依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