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电网络运营行业概况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88.71 KB
- 文档页数:16
精心整理中国广电网络业务发展战略研究与探索2002-12-04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最流行词汇。
信息化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
信息流通的载体就是网络,自然而然,网络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广电网络经过近几年加速度的建设,己经取得了足以骄人的阶段性硕果:国家广播电视基础干线网达到全国联网(除西藏外);全国各盛市的省级网络公司均已成立并投入运营、区域内的干线网也基本建成;全国数千家地、市、县的有线电视接入网已连结1亿家庭用户,”等平台;工厂”,和解决的问题。
构筑网络的目的就是为了运营业务。
没有业务,网络何存?1广电网络的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信息网络时代,竞争日趋激烈,要想推出业务或提供服务,必先对自己的基础和条件有清醒、明了的认识,“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切忌一哄而上、“拍脑门子”地上业务,避免所推出的业务出现“修池子,养鲸鱼”(在广电网双向改造和机顶盒入户尚未完成时,就搞视频点播)、“葡萄园,种地瓜”(广电网络弃自己广播电视节目业务的优长不顾,楞要向话音业务中去抢口饭吃)、“磨钻石,做漂白粉”(投入几千万元,仅能为几百户的小区用户提供服务,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等现象。
1.1广电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广电网络势必走上产业化的不归途。
作为产业就必须面对市场的竟争,在竞争中,产业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产业方有立足之地,方能争生存、求发展。
广电网络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A.宽带网络——广电网络接入用户的网络结构以光纤同轴电缆(HFC)构成,拥有750兆——1000兆的带宽,完全符合现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要求。
与电信网相比,电信接入用户的双绞电话线仅有64k的宽带,广电网比电信网的带宽要高出几百倍,乃至上千倍。
带宽优势是广电网络在竞争中的“王牌”。
广电网络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分析1、广电网络的定义广电网络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音、图像、数据的传播网络.广电网络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达千家万户的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大众信息载体.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广电系统可以划分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相比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有线电视长期以来是电视传输和收视最主要的方式.有线电视(CATV)是利用光缆、电缆等实体介质承载电视信号,由电视台发送,经光缆、电缆传输,被终端用户的电视机接收,实现电视信号的闭路传输.有线电视网络就是传送广播电视信号到千家万户的光缆、同轴电缆组成的传输网络,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信号质量好、频带宽等优点.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电视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富裕容量承载诸如语音、数据、VOD(视频点播)、互动游戏、信息服务、远程教育、互动广告等多种增值业务.2、全球广电网络行业的发展状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全球网络逐步融合的趋势下,广电运营商积极抓住高速网络发展的机会,重点发展宽带业务,加速向融合化媒体转型.广电运营商通过技术的革新及多元化业务的丰富,持续稳固其在视频及宽带业务的强势地位,广电网络传输市场仍占据优势地位.(1)积极发展宽带业务为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用户对高速宽带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球广电运营商全力发展宽带业务.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运营商就已经投资1.2万亿美元用来建设和维护宽带网络.目前,美国已拥有全球最领先的宽带网络,85%以上的美国用户宽带速率可达100Mbps以上,美国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的用户覆盖率已达到99%.宽带业务已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重要的发展业务和盈利方式.据美国调研机构的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末,包括康卡斯特(Comcast),时代华纳有线电视(TimeWarnerCable)等在内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宽带用户首次超过付费电视用户的总和.2016年第二季度,美国前4名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宽带用户数均高于付费电视用户数,如下表所示:美国排名前四的有线运营商宽带用户数与付费电视用户数情况公开资料整理(2)广电媒体跨界融合发展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类似中国三网融合的工作.美国是最早实现广电媒体与电信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取消了电信和电视业务互相不准进入的限制,为广电媒体跨界融合解决了法律障碍,允许固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并容许各大网络运营商之间相互参股,营造了自由的竞争环境.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凭借其电缆及光纤传输的优势,迅速开拓电话及网络接入市场.原本属于不同行业的企业逐渐提供相似的服务,并不断向“视频+数据+语音+无线”的新模式发展,从而带动网络接入设备特别是FTTH等高速接入网络设备的快速增长.欧盟委员会早在1997年12月就发布了关于电信、传媒和信息技术部门融合及其管理的绿皮书,规划了欧洲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及应用方案,促进电信业和广电业市场融合发展.2007年5月,根据网络媒体发展实际,欧盟委员会颁布视听媒体服务无国界指令(AudiovisualMediaServiceDirective),并于2009年正式实施.视听媒体服务无国界指令从促进市场融合、管理融合和政策融合的目的出发,进一步细化媒体融合规则.面对新技术环境的急剧变化及在线视频用户不断增长,传统广播电视主动与互联网等进行媒介融合,向网络用户延伸.2010年底,以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为代表,推出了以广电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为主导的HbbTV混合广播宽带电视服务模式.该模式是立足现有网络技术、IP视频点播和数字电视机顶盒,向用户提供三网合一服务的宽带电视业务模式.目前,在欧洲大陆支持HbbTV的广播公司已经覆盖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比利时、荷兰等主要欧盟国家,英国则推出了与HbbTV模式相似的YouView 服务.(3)传统广播电视仍占据优势地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虽然受到了新兴互联网视频技术及年轻用户收视习惯改变的双重冲击,但是从全球有线电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广电运营商依然可以通过技术的革新及多元化业务的丰富,稳固其在视频及宽带业务的强势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为例,它不仅拥有卓越的网络基础、大量的用户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丰富的传媒内容资源,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体育赛事直播和报道方面,传统广播电视内容优势更为明显.另一方面,虽然新兴媒介为全球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选择,但人们在媒介消费时间分配方面更倾向于传统媒介.尼尔森公司报告显示,全美仍有95%的观众在客厅里观看传统电视,电视屏幕继续保持在客厅里的重要地位.3、中国广电网络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1)广电网络行业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中国广电网络行业总体态势良好,表现在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数逐年增长和政企客户业务的拓展两方面.在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方面,根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公报,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每年呈递增趋势,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总量25,376.90万户,较上年增长了468.90万户,增长率为1.87%.随着广电网络运营支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内容资源的丰富多样化,加之人口增长及城镇化的推进,有线电视用户数仍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3-2016年6月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统计公开资料整理有线电视在中国家庭收视格局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家庭电视用户数4.25亿户,其中,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数达到2.54亿户,用户覆盖率超过60%,遥遥领先其他电视网络技术,广电运营商以及广电网络设备供应商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2015年—2016年末中国家庭电视用户覆盖率公开资料整理在政企客户业务的拓展方面,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国务院)的要求,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新型城镇化应建设智慧城市,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广电网络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广电网络实名制的系统安全优势、完善的前端管理优势、全覆盖的入户资源以及丰富的内容优势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将业务范围从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拓展到政企客户,积极建设城乡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远程教育服务等,实现广电网络创新业务发展.(2)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与宽带业务空间巨大广电网络双向化是广电开展互动电视和“三网融合”新业务、新业态的网络基础.国家广电总局在CCBN2013主题报告中规划目标为:到2015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80%基本实现双向化.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下,广电运营商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投入巨资对现有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和NGB建设.2016年,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继续稳步推进,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均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规模接近1.4亿,55.07%的有线电视用户已实现双向网络覆盖.双向网络渗透用户数为5,798.2万户,网络实际的利用率超四成,环比有所提升,但网络利用率仍较低,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空间仍较大.2013年至2016年6月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用户规模公开资料整理根据国家广电“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目标中,在“十三五”阶段,广电要基完成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双向升级改造,实现有线宽带的全面普及,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的接入能力将要分别实现100Mbps和50Mbps.2016年上半年,各地广电网络运营商进一步加快推进宽带业务发展,宽带用户半年净增364.8万户,相比2015年同期增长45%,达到2,164.8万户,占数字电视用户的比重突破10%,宽带业务渗透率达到8.5%.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6年6月末宽带接入用户达27,809.80万户,其中,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达到11,800万户、中国联通固定宽带用户数达到7,394万户、中国移动固定宽带用户数达到6,451万户,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用户达到2,164.8万户.广电运营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用户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电网络宽带业务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2013年至2016年6月末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用户规模注:宽带业务渗透率=宽带用户数/有线电视用户数公开资料整理(3)广电网络深度整合,规模和资金优势明显增强与电信运营商全国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不同,中国有线电视源于闭路电视,此前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该政策虽在建设初期有效解决了网络建设带来的巨量资金投入问题,但也造成广电网络地区分割和各自为政,使得行业集中度不高,无法开展全程全网业务,严重制约中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的发展,成为广电网络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目前广电网络已基本实现“一省一网”,但仍需进行深度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国性的网络整合,实现全国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2014年4月17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挂牌,2016年5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颁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和授权其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两项基础电信业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电信业、广电业的双向进入有了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使广电行业在新闻出版内容资源丰富、传输网络覆盖广的传统优势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广电的互联网出口带宽、IDC等瓶颈限制,为广电宽带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支撑;有利于加快广电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和跨域服务能力,促进有线电视网络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同时,有利于加快全国广电网络的整合进程,有利于最终实现“全国一网”,使广电行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016年6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签订了关于共同投资建设“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电视网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订了合作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县)基础网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与内蒙、青海、宁夏广电网络公司签订了战略投资框架协议;与贵州等11家省级广电网络公司签订了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协议.目前已有歌华有线、东方明珠、广电网络、广西广电、江苏有线、吉视传媒、华数传媒、湖北广电、电广传媒等九家省级的广电运营商成功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另有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新疆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云南广电、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对外宣布上市计划.省级广电公司上市后将募集资金用于优化完善现有广电网络,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及对现有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扩容升级,为广电网络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4)数字化整体转换基本完成,高清数字电视快速增长有线电视用户包括普通有线电视用户、数字电视用户和高清电视用户三类.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已经基本转换完成,未来有线电视将向高清数字电视方向发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结构示意图公开资料整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中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中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广电总局根据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和格兰研究联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0,868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82.23%,中国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已步入中后期.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贵州,青海,云南,浙江等17家省级行政区及直辖市的有线数字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至2016年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情况公开资料整理近年来,高清数字电视保持稳步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达7,239.9万户,占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34.69%,占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的28.53%,较2015年末增加1,123.9万户,增长率达18.38%.高清电视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由于高清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16:9的更宽视野,具有1080高清晰度、杜比5.1环绕立体声等优势,因此高清电视已经被视为有线电视的未来发展方向.(5)三网融合竞争日趋激烈,广电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加速转型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已逐渐向随时随地收看、点播、分享和再造转变.用户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能实现多屏互动.因此,传统广电市场面临来自包括IPTV、移动电视、互联网视频、OTTTV等在内的新媒体的严峻挑战,尤其是IPTV和OTTTV的快速发展对广电的基本收视业务产生巨大冲击.互联网的普及分流了一部分有线电视存量用户.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仅2016年上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1.4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较2015年底增加1000万,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2.4%,成为互联网娱乐类第一大应用.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公开资料整理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转型压力,广电运营商必须迎合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转变,实现多媒介表达与制作、多平台播发,在内容、网络和服务等多方面提升用户体验.而实现电视、PC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跨屏互动必须加大对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和建设的力度,通过提高双向化网改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占据双向互动电视的市场,加快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有约50%的省级网络运营商开通DVB+OTT业务.另一方面,鉴于广电网络是完全实名制的、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的绿色网络,广电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广电网络中建立数据中心(IDC),为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广大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信息云存储、云处理、云分发,以及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建设广电网络这一安全可靠的绿色网络,可以支持对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报刊等海量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为银行、金融保险、税务等提供数据和业务备份的能力,实现从单纯的广电运营商向全面提供以广电有线网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数字家庭网络、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物联网等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例如,江苏有线以VPN覆盖,整合健康、医疗、计生、保险信息,着力家庭健康管理与智慧家庭建设;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突出旅游特色,在有线电视网络基础上,建设了敦煌智慧城市平台;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结合有线电视和移动入口,整合物联网、智能家居和社区基础设施,打造“互联网+”社区联网平台,覆盖城乡,开展城市和社会管理、社区金融、商贸专区、本地生活,民生服务、健康养老等服务;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的智慧社区建设立足平安城市、居家养老、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商圈、智慧教育、智慧党建、村务公开服务;浙江安吉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整合应用资源,部署公共Wi-Fi热点,开发“爱安吉”APP应用,统一布局了县域智慧产业,贴近百姓生活,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功能;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定分公司以“美丽乡村信息服务中心塔元庄分平台”推进“智慧乡村”,开发丰富的村村通信息云台、村村看视频监控、村村响应急广播应用服务;吉视传媒作为“吉林省国有林管理现代化局省共建示范。
广电网络的现状分析目了前电网络的现广状,单比简较几种流行了的带接宽技入,术绍广电宽介带两种接的方入式。
关键:词 CABLEMOD E;以M太网;ADS L1、广电网的现络状及发展所众周知由,于视电术技发的展有线电,网视络不从论状,现是未来的发还,都遇到展了许棘手的问题。
多如,比视被广播电为新一视革命的轮字化数,全在范围里面还国没较大有动作,就已经遇到了I的P电视的威;胁是作为电就视节目传的传输业统,也务到受了直卫星播小锅和头的威。
真可胁谓是前有,后有狼,有线网虎络似乎不到看什么光明前的途。
那么,了广电络应该网如何发呢展?俗话说知者人智,自者知,我明应该们面地看待广全电只有全,认清面己,才能扬长自避,找短一条适合到的发展路道。
么,广那电的势在优里呢?哪想我该在应下以几方面。
个先是首垄断的优,势是但断具有时垄性,间这优势已经慢慢地失,但毕竟为消我们取争一了些时和空间间其次。
是入户的优势广,电播视为党作政和府要的宣传喉舌和重城公共设市建设施的重组要部成分,在城市础设基建设、房地产施开发特,是城区管道和住别小宅区设建方,是面够能将为来发展提的供更好的铺垫。
具体的我市到广网电,络城区的在管道设方面建我,已们经设铺漫了的城长区下管网;在地宅住区方小,面我们有线电视的-线和5网上5类的已线进入各个经建新楼。
还有宇是就端的终势优,线有视电不仅物理在层面上接千家连户,而万在且众的群目中心,有电线视也是不缺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没有终端。
用,任户新业务何和新技都术以难化成市场的转优势和济经的收益。
掌握了端用户,同终也掌握了时通用户的营销渠道,这往个优势的潜是巨大的。
力现在,我们对广于网络电的现状有就了较比全面了的,对解将于的来发,思路展也就上够能加更晰和清确了准。
将来电视市场,的应该卫是星、线、无线、I有P电几家视处共的面,局谁也吃不掉。
我们谁就须必动出主,击到找己自发的空展,间真转型正为综业务运营合商首先,。
基本从业来务,就讲传统是有线的视,电直播卫星小锅头和侵的不可蚀转,但逆们最它大的限局性2个在方,面是本地化一目的节乏,缺是二营销络网未形还成所,以们的影它响还是限的有但。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1、引言广电有线网络是广播电视舆论宣传的传输主渠道,是通达千家万户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信息载体,是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三网融合和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广电有线网络行业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创新战略引领实践和发展,在支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信息和全业务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在实现广电有线网络双向化、宽带化,进一步提高业务聚合能力、优质音视频传播能力、全业务运营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广电有线网络关键技术主要包括:NGB、宽带接入、智能内容分发网(CDN)、IDC、融合业务平台、智能融合终端(DVB+OTT、网关、操作系统、物联网)、IPV4/IPV6共存与过渡、智能光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虚拟化、多屏切换及家庭网络、物联网应用、业务运营支撑及综合网络管理技术。
其中,最新进展综合体现在标准体系建立和新技术应用两方面。
2.1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快速启动AVS+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制定了《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258-2012)和《NGB视频点播系统元数据规范》(GY/T259-2012),制定了终端中间件和可下载条件接收(DCAS)规范——《NGB终端中间件技术规范》(GY/T 267-2012 )和NGB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GY/T225-2012),制定了智能电视终端操作系统(TVOS)标准。
TVOS集成整合了NGB终端中间件和DCAS,解决了终端标准化、智能化问题。
制定了三个有线宽带接入网标准:《NGB宽带接入系统HINOC传输和媒质接入控制技术规范》(GY/T265-2012)、《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规范》(GY/T266-2012)和《NGB宽带接入系统C-HPAV技术规范》(GY/T269-2013)。
广电网络情况汇报
近期,我部对广电网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电网络覆盖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电网络覆盖面广,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广电网络的建设和覆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二、广电网络建设情况。
在广电网络建设方面,各地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加大对网络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和设备,提升了广电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网络体验。
三、广电网络服务情况。
广电网络不仅提供了电视节目的播放,还涵盖了互联网接入、
宽带服务、网络电话等多种服务。
在服务质量方面,广电网络也在不断提升,保障了用户的网络畅通和服务稳定。
四、广电网络管理情况。
针对广电网络的管理,各地区也加大了管理力度,加强了对网络安全和内容监管的力度,保障了网络的健康和良好秩序。
五、广电网络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电网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广电网络将会更加注重智能化、高清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服务。
综上所述,广电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广电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投入,不断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体验。
同时,也将加强对网络安全和内容监管,保障广电网络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广电网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电调研报告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广电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广电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和在线调查等。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客观的结论。
现状分析市场规模广电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广播电视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
尽管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广电行业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
内容创新广电行业的内容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更新,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电视剧、音乐节目等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网剧、综艺节目以及一些新型节目形态如VR节目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广电行业也在探索和尝试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如电影、动漫等,以提升内容质量。
技术创新广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传统广播电视采用的模拟技术正在逐渐被数字技术所取代,数字电视、高清、超高清等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着广电行业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广电行业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节目,实现节目的多平台传播和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管理体制改革广电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开始进行改革,在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监管机制、频道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广电行业的效率、规范行业秩序,并打破垄断现象,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广电行业向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互联网与广电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
互联网与广电的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广电行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拓展传统的媒体边界,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摘要本文首先对网络电视的定义、分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网络电视是区别于传统电视的新兴媒体。
我国网络电视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收视需求的提高都息息相关。
目前,我们网络电视产业正处于上升期,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突显出来。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民营资本进军网络电视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中国网络电视台和PPTV网络电视为例,进行鲜活的个案分析,探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启示意义。
最后,对网络电视产业的发展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策略。
关键词:网络电视;发展问题;CNTV;PPTV;策略目录前言 (1)一、绪论 (2)二、网络电视台的概述 (2)(一)网络电视台的定义 (2)(二)网络电视台的产生 (3)(三)网络电视台的分类 (3)(四)网络电视台的特点 (3)三、我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过程与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过程 (4)(二)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四、我国网络电视的现状研究-以CNTV网络电视台为例 (5)(一)内容资源方面的现状研究 (5)(二)营销手段方面的现状研究 (6)(三)技术运营方面的现状研究 (6)结论 (7)注释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前言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电视的迅速兴起,冲击着原有的网络视频行业,不仅可能引发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改变行业的原有格局,更可能重新定义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整个行业再次洗牌。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以下称“CNTV”)正式开播,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在新媒体网络建设上迈进了一大步。
CNTV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依托,在央视网的基础之上创办的国家网络电视传播机构。
根据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主任汪文斌的介绍,“CNTV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国家综合网络视频公共平台,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渠道、多终端的立体化传播平台,是我国权威的网络视频集成播出机构以及开放的网民互动交流平台。
关于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发展的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我国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现状我国广电有线网络是指通过地面有线传输方式向用户提供广播电视信号的一种网络形式。
在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发展历史悠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广电有线网络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城市和乡镇,大部分的居民都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收看电视节目。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广电有线网络的传输和接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用户可以在家中享受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
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还发展了丰富的节目内容,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出现了各种专业频道和付费频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网络节目也可以通过广电有线网络传输到用户家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二、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广电有线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电有线网络的建设进度较慢,覆盖率较低。
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在节目内容上存在着一些单一和重复的问题。
由于国内媒体资源的相对匮乏,有些地区的广电有线网络只能提供相对较为单一的节目内容,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一些重复播放的节目也让用户产生了审美疲劳,影响了广电有线网络的用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广电有线网络面临着一些新的竞争压力。
许多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到更加丰富的节目内容,而且还可以实现自主选择和点播。
这使得传统的广电有线网络在内容获取和用户体验上面临较大挑战。
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在节目内容上的丰富度和质量将得到提升。
随着国内媒体资源的不断扩大和内容制作水平的提高,广电有线网络将提供更多的优质节目内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第 1 页 共 16 页
我国广电网络运营行业概况研究
(一)行业特点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公益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结合,规模效
应十分显著,兼具着政府喉舌、文化传媒、公用事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特点。
上述特点决定了行业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收视便利,
维护收视安全,确保主流媒体声音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需要在各种业态激烈竞争环境中
生存与发展,通过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和客户体验的不断提升,以提高公司的盈
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国内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起源于1964年,先后经历了共用天线、闭路电视等阶
段,在1990年国务院《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近十年来,在引进并转化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已
形成以双向数字化网络为主、覆盖全国的有线网络,拥有着庞大的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群体。
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2.45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9
亿户,数字化率达85.45%。
第 2 页 共 16 页
全国广电网络行业2017年主要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情况如下:
第 3 页 共 16 页
与2016年末相比,2017年末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总量下滑781.70万户,下滑幅度
3.10%,首次出现负增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全年下降93.10万户,下降幅度0.44%,
但缴费率从77.32%降至73.21%,缴费户数减少了930.60万户,幅度达5.73%。
双向网、有线宽带、高清电视的用户数和渗透率均有所提升,渗透率分别提高了6.71%、
3.9%、5.92%。智能终端持续高速增长,用户数量增长216.09%。
2017年,广电网络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有线电视用户持续负增长,数字电视缴费用户出现较大流失。
2、双向网络改造持续推进,网络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
3、IP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终端用户加速增长。
第 4 页 共 16 页
第 5 页 共 16 页
(三)行业竞争
1、有线电视业务的竞争状况
从国家大的战略布局看,目前直播卫星电视和地面移动数字电视仅定位于有线电视的
补充和延伸,与有线电视是相对分工、互为补充、互为备份的关系。目前发展较快并有可
能直接对有线电视及增值业务造成冲击的主要是IPTV和互联网电视(OTT TV)。
(1)有线电视与IPTV的竞争分析
IPTV是指基于IP协议的电视广播服务,是一种利用电信宽带专网向用户提供数字广
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和电子商务等多种交互式服务的
技术。目前,IPTV在电视直播、付费频道、点播、高清视频等方面与广电网络运营商主营
业务存在较大竞争,与有线互动电视存在较多的同质化服务。
电信运营商为全国一张网,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电信运营商宽带
业务和移动业务具有较广泛的客户基础,具有很强的网络产品组合推广能力,包括IPTV+
宽带,IPTV+手机等,IPTV在国内多通过捆绑实现销售,用户不存在价格感知,具有价格
上的相对优势,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用户数从2013年末2,843万户增至2016年末的
8,672.8万户,2016年当年用户增长率更是达到了89%。
第 6 页 共 16 页
在IPTV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为了保证宽带用户发展,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IPTV,
所提供的内容与有线电视部分重叠。随着带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IPTV内容的丰富(有
些地区已规划提供当地频道,甚至提供部分专业频道)和IPTV营销手段和价格感知上的
优势,近年开始挤占有线电视的市场份额。但从中长期来看,其网络适应视频向高清和超
高清发展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实行业务战略补贴的营销模式也存在效益压力。
电信运营商通过IPTV进入收视领域,打破广电网络运营商在该领域的垄断,是三网
融合带来的业务双向进入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样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利用现有的电视
存量用户,带动宽带业务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有线宽带用户增长率超过40%。
未来运营商之间电视用户和宽带用户此消彼长的拉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最终达到动
态平衡。在此期间,运营商受网络改造、终端升级、营销支出等影响,收视业务利润率将
有所下滑。
对于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首先,将更加注重用户的精耕细化,提升用户体验,从用
户数量增长向用户ARPU值增长的盈利模式转变;其次,将不断巩固广电视频服务质量领
先优势,适应未来超高清、沉浸式视频消费体验发展趋势,推进视频服务由高清向超高清、
4K、8K迭代演进,加强对AR、VR等新型交互式视频服务的布局,提供比IPTV更高清晰
度、更艳丽色彩、更稳定画质的超高清电视节目,满足受众日益提升的视频消费质量需求,
为用户带来家庭娱乐中心全新的视听体验和强大的功能拓展,包括360度全景视频播放、
全景虚拟展示、家庭健康监护、3D游戏娱乐等;第三,将提高广电网络的利用效率,在服
务对象上,由单一的公众客户,向政府、公众和产业用户多维发展,更多关注政府、行业
用户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服务需求,服务民生,积极在智慧城市、公安安防、大数据、金融、
养老、教育等方面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