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 专题评估检测(四)(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8.00 KB
- 文档页数:19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综合测评4 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增白的食品会损害人体健康;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养鱼水库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2. 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D.NO和NO2均有毒3.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C.浓硝酸久置显黄色,说明浓硝酸不稳定D.向胆矾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白色的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4.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后没有沉淀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NO2不断通人FeSO4溶液中B.CO2不断通人CaCl2溶液中C.NH3不断通人AlCl3溶液中D.SO2通人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FeCl3、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少量S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可以生成白色沉淀6. 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7.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OH−===CO+H2OD.如图实验: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9. 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专题评估检测(五)专题6(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广州模拟)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2.(易错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Fe-3e-===Fe3+B.将钢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3.下列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不能产生气泡的是( )4.若将反应:Zn+H2SO4===ZnSO4+H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溶液是稀硫酸B.c溶液颜色变蓝C.b极发生氧化反应D.a极是铜棒5.(2012·廊坊模拟)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 2(g)CH3OH(g)过程能量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91 kJ·mol -1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 变小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 3OH ,则ΔH 增大6.(2012·延安模拟)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 2(g)+2O 2(g)===N 2O 4(g) ΔH =+8.7 kJ·mol -1N 2H 4(g)+O 2(g)===N 2(g)+2H 2O(g) ΔH =-534.0 kJ·mol -1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542.7 kJ·mol -1B.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 059.3 kJ·mol -1C.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 076.7 kJ·mol -1D.N 2H 4(g)+12N 2O 4(g)===32N 2(g)+2H 2O(g) ΔH =-1 076.7 kJ·mol-17.(易错题)如图装置中,U 形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中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综合评估检测(一)专题1~13(9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杭州模拟)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36 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5N A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2N AD.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 A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与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a+、Cl-、NO-3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2-3C.在c(H+)=10-12mol·L-1的溶液中:NH+4、Mg2+、SO2-4、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混合Ba2++2OH-+2HCO-3===BaCO3↓+CO2-3+2H2O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2ClO-+SO2+H2O===CaSO3↓+2HClOC.金属钾与水反应K+2H2O===K++2OH-+H2↑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4.多硫化钠Na2S x(x>2)在结构上与Na2O2、FeS2、CaC2等有相似之处。
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是( )A.5B.4C.3D.25.(2012·重庆模拟)水、双氧水都是由H、O元素组成的重要化合物。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为B.4 ℃时,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C.H162O2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D.273 K、101 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固态)>d(液态)6.(2012·长春模拟)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ΔH=-241.8 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 ΔH1=a、2C(s)+O2(g)===2CO(g) ΔH2=b,则a>bD.已知P (白磷,s)===P (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7.(2012·合肥模拟)0.3 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
浙江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阶段滚动检测(一)(苏教版)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B.配制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的硫酸溶液的浓度是不同的4.(2019·张家口模拟)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⑤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2019·海南高考)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产生的是( )A.NaHCO3和Al(OH)3B.BaCl2和NaClC.HClO3和K2SO4D.Na2SO3和BaCO36.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0-9~10-7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两种分散系,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氢碘酸溶液,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7.(2019·金华模拟)对于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钠作还原剂可以从锆的氯化物中制备锆B.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为液体,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苏打固体的pH大于小苏打固体的pHD.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去油污的作用8.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遇Al能放出H2的溶液:NO-3、K+、Na+、Cl-B.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为1×10-10mol·L-1的溶液:SO2-4、Cl-、K+、Ba2+C.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K+、Fe2+、NO-3、Na+D.含有较多Fe3+的溶液:Na+、SO2-4、I-、NH+49.(2019·宁波模拟)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2-3、④CO2-3、⑤SO2-4五种阴离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阶段滚动检测(二)专题1~4(9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用碘化银进行人工增雨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华裔科学家高锟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2.(滚动交汇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3.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全部4.(滚动单独考查)(2012·郴州模拟)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HSO4晶体中离子总数为3N AB.2.24 L 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0.8N AC.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N AD.标准状况下,将FeSO4溶液置于空气中,被氧化的Fe2+为0.2N A,吸收O2为1.12 L5.(滚动单独考查)下列反应:①Na+H2O,②NaH+H2O,③NO2+H2O,④Cl2+H2O,⑤IBr+H2O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6.(2012·金华模拟)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生产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7.(滚动单独考查)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 +6H +===2Fe 3++3H 2↑B.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4NH 3+Al 3++2H 2O===AlO -2+4NH +4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 ClO -+H 2O +CO 2===HCO -3+HCl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2-3+2H +===CO 2↑+H 2O8.(滚动单独考查)在下列给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0.1 mol·L -1 Fe 3+的溶液中:K +、Mg 2+、SCN -、NO -3B.室温下w c(H)K =10-13 mol·L -1的溶液中:NH +4、Mg 2+、NO -3、SO 2-4 C.加入Al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NH +4、K +、Cl -、HCO -3D.在H +、Na +、SO 2-4浓度均为0.1 mol·L -1的溶液中:K +、SiO 2-3、Cl -、CH 3COO -9.(2012·杭州师大附中模拟)往FeCl 3和BaCl 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 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用石膏粉制作石膏雕像C.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D.酸雨的形成2.(2011·上海高考改编)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 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①2Na2O2+2H2O===4NaOH+O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2+2H2O===4HF+O2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1·大纲版全国卷)1 mol Na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B.(2011·江苏高考)石灰乳与Cl 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2011·安徽高考)N(NO2)3(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2011·广东高考)1 mol Fe2+与足量的H 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5.(易错题)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Cl→H2B.CO2→COC.Fe2O3→FeD.Br-→Br26.(2012·金华模拟)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专题评估检测(五)专题9~1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B.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C.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灶具改烧天然气应调小空气入口D.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羊毛衫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球棍模型: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醛基可表示为:—COHD.羟基的电子式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C.CH2=CH-CH=CH2 1,3-二丁烯D.CH3CH2CH(OH)CH3 3-丁醇4.在1H核磁共振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峰的面积之比为3∶2的化合物有多种,下列不属于该类型化合物的是( )A.CH3CH2CH2CH3B.C(CH2CH3)4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B.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发生变性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反应为缩聚反应6.(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硫酸△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硫酸△C 6H 5NO 2+H 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易错题)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A.乙烷 B.甲苯 C.氟苯 D.丙烯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H 22O 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 3可以电离出H +D. 浓硫酸催化乙醇、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9.(2012·杭州模拟)以C 2H 5Br 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关系最合理的是( )A.C 2H 5Br NaOH −−−→水C 2H 5OH 0170C−−−→浓硫酸CH 2===CH 2B −−−→r2CH 2BrCH 2Br B.C 2H 5Br B −−−→r 2CH 2BrCH 2BrC.C 2H 5Br NaOH∆−−−→醇、CH 2===CH 2HBr −−−→CH 2BrCH 3B −−−→r 2CH 2BrCH 2Br D.C 2H 5Br NaOH ∆−−−→醇、CH 2===CH 2B −−−→r 2CH 2BrCH 2Br10.(2011·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于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11.(2011·北京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1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溴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Br-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加热C.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乙炔D.乙醇、冰醋酸和2 mol·L-1的硫酸混合,加热制得乙酸乙酯13.下列各组化合物,不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 )A.CH4、C2H6B.C2H6、C3H6C.C2H4、C3H6D.C2H4、C3H414.(易错题)碳碳双键的碳上所连的取代基对烯烃的加成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专题评估检测(四)专题5(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N+5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B.O2与O4属于同位素C.C60的质量数为720 g·mol-1D.N+5中含有36个电子2.(2012·保定模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①Na+的结构示意图:②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③HClO的电子式:④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⑤聚乙烯的结构简式:⑥CO2的比例模型: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⑤⑥3.(2012·秦皇岛模拟)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泄漏出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如131I(碘)、137Cs(铯)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7I与131I为不同的核素,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B.127I 是碘元素稳定的同位素,与131I 互为同分异构体C.127I 与131I 的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不同D.铯为ⅠA 元素,常温时,0.1 mol·L -1的137CsOH 溶液,pH<134.(易错题)某元素X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它的阴离子X n -核外有x 个电子,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物质的量为( )A.A(A -x +n)w molB.w(A +x -n)Amol C.w(A -x +n)A mol D.w(A -x -n)Amol 5.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A.XYB.XY 2C.Y 3XD.XY 46.(2012·苏州模拟)X 、Y 、Z 、W 、R 属于短周期元素。
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 的原子半径最大,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 ,次外层电子数为n ,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m +n ,M 层电子数为m -n ,W 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阶段滚动检测(五)专题5~12(9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化学用语,应用正确的是( )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B.乙炔的电子式是:C.乙醚分子的球棍模型是:D.甲酸中存在—CHO和—COOH两种官能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乙烷、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2019·舟山模拟)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B.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C.木糖醇跟葡萄糖、果糖一样,属于单糖D.木糖醇理论上可以分子内脱水生成环醚4.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2-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5.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B.苯C.乙醇D.乙酸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7.(2019·蚌埠模拟)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X,X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X的可能结构有( )A.3种B.4种C.5种D.6种8.丙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有机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
专题评估检测(一)专题1(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沧州模拟)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2.(2012·重庆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3.(2011·海南高考)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产生的是( )A.NaHCO3和Al(OH)3B.BaCl2和NaClC.HClO3和K2SO4D.Na2SO3和BaCO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Fe(OH)3胶体是纯净物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O3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7.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对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原子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8.(易错题)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含有Na +和SO 2-4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B.当1 L 水吸收22.4 L 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 -1,只有当22.4 L 氨气溶于水制得1 L 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 -1C.在K 2SO 4和NaCl 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 +和SO 2-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 +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10 ℃时,100 mL 0.35 mol·L -1的KCl 饱和溶液蒸发掉5 g 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 ,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 -19.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b g ,若N A 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 N A mol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 A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10.(2012·石家庄模拟)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 A②常温常压下,22.4 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 A③64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 A个电子④常温常压下,100 mL 0.5 mol/L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 A⑤标准状况时,22.4 L二氯甲烷所含有分子数为N A⑥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A.①②B.③④C.②④D.⑤⑥11.(预测题)如图所示,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C、A处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Y两种气体,且X、Y气体的密度相等。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评估检测(四)专题7、8(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重庆模拟)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g)+3H2(g)2NH3(g)ΔH=-92 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⑤增大NH3浓度⑥减小NH3浓度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③⑥2.在中和滴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滴定液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的液体溅到瓶外D.用蒸馏水冲洗附在锥形瓶内壁上的液滴3.(2012·金华模拟)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 a)mol·(L·min)-1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4.在18 ℃时,H2SO3的K1=1.5×10-2、K2=5.0×10-7,H2CO3的K1=1.4×10-7、K2=2.7×10-1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碳酸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碳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C.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D.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碳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5.(预测题)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和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气态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常温下pH=6的盐酸和pH=6的NH4Cl溶液,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x mol·L-1、y mol·L-1,则x与y的关系是( )A.x=yB.x >yC.x=10-2yD.x=102y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其不是自发过程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C.不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8.(2012·湖州模拟)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溶液后再充分灼烧(低于400 ℃),可得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B.小苏打C.硫酸镁D.亚硫酸钠9.(易错题)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A.①②⑤B.④⑥C.②⑤D.③④⑤10.已知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C.c(H+)=c(OH-)+c(SO2-4)D.无法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 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3 mol·L-1。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n<p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了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2.(2012·杭州模拟)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C6H5ONa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B.0.1 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C.上图中pH=7时:c(Na+)>c(CH3COO-)>c(OH-)=c(H+)D.上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OH-)=c(H+)+c(CH3COO-)+2c(CH3COOH)13.(2011·江苏高考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 ΔS>0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14.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
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和K sp(20 ℃)如下,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
滴定时,你认为该滴定适宜选用的指示剂是下列中的 ( )A.KBrB.KIC.K2SD. K2CrO415.(探究题)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5∶4(假设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4(C)c 2(D)c 3(A)c 2(B)B.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35%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C ,B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16.(2012·深圳模拟)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1。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D.N 2的转化率:②>①>③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8分)(预测题)(1)常温下,pH 为12的NaOH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 -)= 。
pH为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
(2)已知25 ℃下,某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0×10-8。
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1 mol·L-1,平衡时氢离子浓度c(H+)=,溶液的pH为(提示:平衡时c(HA)可以近似视为0.01 mol·L-1)。
18.(9分)(探究题)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3)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9.(11分)(2012·温州模拟)“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已知煤、甲烷等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主的合成气,合成气有广泛应用。
试回答下列问题:(1)高炉炼铁是CO气体的重要用途之一,其基本反应为:FeO(s)+CO(g)Fe(s)+CO2(g) ΔH>0。
已知在1 1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63。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1 100 ℃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 ol·L-1,c(CO)=0.1 mol·L-1,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向进行(填“左”或“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也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现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c(CH 3OH)c(CO 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B.再充入H 2C.再充入CO 2D.将H 2O(g)从体系中分离E.充入He(g)20.(12分)已知: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1,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的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450℃时,往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6 mol H 2和1 mol N 2,反应过程中对NH 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①5 min 内,消耗N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
②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H 2)=1.6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