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或为科大讯飞新增长点_125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人工智能: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未来之光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中国,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并为未来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人工智能赋能课堂:个性化学习与智能辅助教学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难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1. 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激发潜能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数据,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智能学习平台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内容、练习题、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网易有道词典笔: 针对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单词并提供翻译、例句、语音朗读等功能,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英语词汇。
猿辅导: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练习题,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学霸君: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 智能辅助教学:减轻负担,提升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减轻繁重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智能批改系统可以自动批改作业,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智能语音助手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例如点名、播放音频、控制投影仪等,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帮: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并提供详细的错题分析,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升学习效率。
科大讯飞: 提供智能语音助手,帮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例如点名、播放音频、控制投影仪等,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
好未来: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教学系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互动、作业批改等,提高教学效率。
二、人工智能拓展课堂:多元化教学资源与沉浸式学习体验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习兴趣。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8.1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
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
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
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
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
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
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
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
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溘.然长逝。
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科技公司OpenAI旗下的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火了,它能响应用户需求,做出“类似人类的反应”,能有逻辑性地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进行分析。
这款和以前不一样的聊天机器人迅速收获大量用户,被形容为“久违的现象级消费产品”。
产品火了,仿冒者也来了。
市场上已经冒出多种产品,每一个都宣称自己就是ChatGPT。
与真正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不同,仿冒者有的表示自己是调用了美国ChatGPT的接口,在免费对话额度用完之后,便开始提示用户需要收费,借此捞金。
有的则完全是打着ChatGPT旗号的“山寨”,聊天能力却和ChatGPT相去甚远。
这种山寨版聊天机器人质量低,用户体验也差,很容易让普通人对该领域产生误解。
节选自《科技日报》材料二:ChatGPT的训练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GPT3.5本身很难理解人类不同类型指令中蕴含的不同意图,也很难判断生成内容是否是高质量的结果。
为了让GPT3.5初步具备理解指令的意图,首先会在数据集中随机抽取问题,由人类标注人员给出高质量答案,把人工标注的问答和对话数据作为监督数据来微调GPT3.5模型。
第二阶段主要通过在数据集中随机抽取问题,使用第一阶段生成的模型,对于每个问题,生成多个不同的回答。
人类标注者对这些结果综合考虑给出排名顺序。
接下来,使用这个排序结果数据来训练奖励模型(RM)。
对多个排序结果,两两组合,形成多个训练数据对。
RM模型接受一个输入,给出评价回答质量的分数。
这样,对于一对训练数据,调节参数使得高质量回答的打分比低质量的(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打分要高。
第三阶段进一步采用PPO,近端策略优化)强化学习来优化策略。
这一阶段利用第二阶段训练好的奖励模型,靠奖励打分来更新预训练模型参数。
促智药奥拉西坦的研究进展Advancesinnootropicsdrugs:Astudyofoxiracetam齐洪武,王政刚,程建业Q1Hong—wu,WANGZheng—gang,CHENGJian—ye(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82)147【摘要】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促智药,是能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激活、保护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而本身无直接血管活性,也无中枢兴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是一种持久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ORC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理及毒理学、临床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调节、不良反应等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促智药;奥拉西坦;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6170(2010)05-0147-04促智药(nootropics)是一类能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与精神抑制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精神兴奋药和致幻剂等精神药物均不同,它是通过对脑细胞中生物能量代谢(如葡萄糖、ATP、蛋白质、RNA、类脂等)的同化作用,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保护、激活或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改善与精神行为有关的脑整合机制(如记忆、学习、回答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促智药是吡咯烷酮类,其代表性药物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是一种合成的羟基氨基丁酸(GABOB)环状衍生物,又称奥拉酰胺、羟氧吡醋胺,商品名有neuromet、ne・upan、健朗星等,由意大利史克比切姆公司于1974年首次合成,是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之一。
1作用机制奥拉西坦化学名为2一(4.羟基吡咯烷_2.酮一l一基)-乙酰胺,属吡拉西坦类似物,其药效为吡拉西坦的3~5倍。
人物PERSONAGE44刘庆峰: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生活“双创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
国家支持双创政策不断完善,激发了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
创新创业生态的繁荣,支持了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和健康度。
”9月15日上午,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文 / 本刊记者 段永利启动仪式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作为唯一的创新创业者代表发言。
科大讯飞的双创基因科大讯飞是双创的参与者,双创是讯飞基因的一部分。
1999年,作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成果,在挑战杯精神的感召下,刘庆峰和其他5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大学生创立了科大讯飞,立志“中国人的语音技术要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45科技创新与品牌好,中文语音产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改写我国语音产业完全由国外IT 巨头控制的局面。
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诸多困难后,科大讯飞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上市公司。
近10年来,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刘庆峰带领科大讯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彻底扭转了中国语音产业由国际巨头控制的竞争格局。
刘庆峰说,2014年底,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只有5.5万开发者,今天这个数字已达358.4万,单去年一年就新增了121万实名认证的开发者团队。
可以说,没有双创,就没有科大讯飞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国家支持双创政策不断完善,2015年,刘庆峰和科大讯飞研发团队让机器的语音识别在全球首次超过专业速记员水平,当时只有中英两个语种。
双创激发并加速了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今天,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全球69个语种,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为产业伙伴开放的多语种技术在2021年的调用总量就突破100亿次,有力支撑了我国产品出海和“一带一路”语言互通。
同时在自然语言理解、机器推理等认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果。
2018年至今,已在53项国际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冠军。
创新创业生态的繁荣,支持了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和健康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张亚茹聚焦科技前沿助
力大脑健康
朱琳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科技》
【年(卷),期】2024()5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卒中、痴呆、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脑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
原因。
2021年,我国发布《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
2022年,WHO正式发布了脑健康全球行动计划,呼吁接下来10年中将防控脑疾病、维护脑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脑健
康及脑疾病已成为当下的科技前沿研究重点。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朱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心系国政,钟情专业——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足踝亚专科介
绍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2000张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情况分析4.重症肌无力不
“重”是种可控的慢性病--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重波教授5.老年人需警惕药物性肝损伤——专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张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智能可否探索人脑的奥秘?一直以来,人工智能主要扮演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的角色,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远期目标是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功能。
的确如此,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人类越来越对自身的大脑产生浓厚兴趣,相关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一再丰富着大众对于脑科学的认知。与此同时,脑科学与教育实践相关性的研究也成为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借助脑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儿童青少年脑智的提升。如何通过搭建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习三个领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好地引领和促进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与发展,既是当前公共卫生健康和教育发展领域的工作核心,也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7月14日,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全国协作研究进展交流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科大讯飞携手其他联盟单位重磅发布“讯飞教育脑计划”,聚焦脑智科学前沿,分享年度研究成果,研讨未来重点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需求。
据悉,“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成立于2017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心理研究所、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等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心理学与脑科学学术带头人共同参与,联合攻关,以科学理解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规律,提升脑智发育水平,防治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问题等脑智发育问题。
“讯飞教育脑计划”到底是什么? 科大讯飞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联盟其他成员单位,发起了“讯飞教育脑计划”,该计划聚焦研究儿童青少年脑与心智发育和提升的新机制与新机理,探索个体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与新形式。
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牵头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说,“人的发展是脑不断构建的过程,因此遵循客观的教育规律就必须研究清楚儿童青少年的脑智发育与提升规律,以使教育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教育必须理解脑、适应脑、促进脑。
科大讯飞董事长、总裁刘庆峰博士说,“讯飞教育脑计划”依托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积极面向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需求和脑智科学研究前沿,以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智能技术推动儿童脑智发育规律的创新研究,并围绕学习者精准测评-分型-学习资源适配等教育应用的关键问题,协同开展教育应用转化,真正帮助教育管理者高效决策、教师减负增效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把教学相长、精准教学、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讯飞教育脑计划”着力围绕“一个平台、两条主线,N项应用”,与脑智研究全国联盟其他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努力为联盟其他成员单位的基础和教育应用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水平、推进基础教育的质量与公平提供关键技术、资源和大规模应用范式。
一个平台是指为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研究单位提供大规模协作研究的智能平台,在此平台上讯飞将向联盟成员研究单位提供采集、存储、计算以及分析等资源,联盟各成员单位将可以利用讯飞的资源便捷地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协作研究模式。
两条主线是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主线,基础研究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认知与学习以及情绪与行为调控等领域开展,并着力发展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问题发展评价、诊断和干预等应用技术,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大范围应用,推进教育质量与公平。
N项应用则是以产品或应用场景为导向的实用技术,讯飞与全国联盟其他各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分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主要研究感知脑、计算脑、语言脑、音乐脑、运动脑、情绪脑、道德脑和社会脑,面向正常儿童青少年群体研究支撑应用与儿童多元智能特征刻画、分型与预测应用。第二个阶段是以研究学习困难脑、情绪行为问题脑为主的障碍识别、干预应用与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儿童关怀应用。第三个阶段是以全面和谐发展的脑及身心健康应用为目标,探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身心和谐的教与学的脑科学基础,形成科学的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为推动“讯飞教育脑计划”的实施,科大讯飞将在未来十年内出资20亿元,用于开展关于儿童青少年脑智活动规律方面的研究,以及建立多模态数据管理中心,协助存储、清理、应用人工智能挖掘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多模态、多维度数据,培训数千名应用型教育脑科学人才。借助作为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之一的讯飞开放平台的技术优势,讯飞将向联盟其他成员单位按需开放大数据系统、云计算系统以及深度学习系统。
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最新工作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成立一年来在儿童青少年脑发育与智力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1、搭建大数据平台,初步建成中国儿童青少年脑发育轨迹多维度“数据银行”,绘制多模态标准脑模版和脑分区图谱。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数据采集,联盟确定了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和质控流程。基于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云平台,搭建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的统一平台,实现了标准化的在线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
联盟团队初步揭示了儿童青少年发育过程的一系列变化规律,构建了精细年龄分段下的学龄儿童脑发育结构和功能图谱,脑灰质、白质和脑脊液概率图谱,以及以1岁为年龄间隔的各个精细年龄分段下的动态脑结构模板。这些工作是脑发育研究的基础。
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团队密切合作在北京开展了儿童脑发育与学校适应的追踪项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西南大学等合作在重庆开展了多个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的追踪,深圳神经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华南师大、辽宁师大等团队已开始在不同地区开展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的心理行为与脑影像样本积累。这些工作将推动中国儿童脑发育常模参照标准建立,推动多模态人脑连接组学研究的标准化,为全国队列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脑影像、人脑连接组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已被哈佛、牛津、剑桥大学等800多个国内外研究机构使用。这些工作为大规模、多中心数据采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神经科学应用的落地提供了强大支撑。
2、早发现、早干预,建立儿童学习脑预警指标,透视儿童语言与数学大脑网络的秘密。
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联盟团队构建了基于脑白质的识别模型,实现了对阅读障碍儿童个体的高精度自动判别,仅通过扫描大脑的脑白质,就可能有效预测孩子是否具有阅读障碍。联盟团队发现,障碍儿童阅读的相关脑区激活不足、白质纤维存在异常、皮层厚度和表面积也有别于正常儿童。深圳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谭力海教授提出了大脑语言功能区文化特异性理论,由于表意文字与表音语言的可能差异,应研究适合中国儿童阅读脑网络发育规律的识别和促进工具。
联盟团队通过研究揭示,语言与数学学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学习除了涉及到视觉空间网络之外,还运用了大脑的语言网络。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离不开大脑的语义网络,而多位数的计算等则可能与大脑的语音网络密不可分。
脑智联盟在语言和数学学习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架起了脑科学与基础教育教学之间的桥梁。面向未来,联盟团队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深圳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正结合大脑扫描、行为分析、“基因植入”的模式动物等国际最新技术,试图从更广阔的层面探讨语言的起源、数学学习的本质、语言与数学学习障碍的预防诊断和干预等问题。
3、关注个体社会化健康发展,揭示儿童情绪神经网络发育敏感阶段。 联盟团队探寻到儿童青少年脑发育与情绪认知发展的重要关联模式,发现儿童期情绪相关神经网络正处于高度可塑性和易感性并存的关键发育阶段。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大脑对负面情绪信息的记忆经过睡眠固化后,会变得更加难于“被驾驭和抑制”。这项成果揭示了“隔夜愁更愁”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为家庭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了新启示。 联盟团队最新的脑电研究揭示,以愤怒面孔为代表的负性评价信息会破坏个体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但自尊可以缓冲潜在社会评价威胁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抑制。这表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可能帮助其有效应对社会评价威胁,从而保持心理健康。联盟团队关于儿童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等研究结果同样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对于指导儿童建立社交网络、适应社会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4、先天还是后天?揭示基因与环境对儿童脑智发育的交互作用。 大脑和心理发育同时受到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理解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将科学研究有效应用于教育实践。因此,联盟团队重点关注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学特质,着重研究心理发育和脑发育的基因基础。通过研究分别发现了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智力、语言学习、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关联基因。
联盟团队研究了基因、脑、行为、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发现了基因对海马和工作记忆关系的调节作用,脑在基因和人格之间、基因和语言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环境因素和基因对决策行为的交互作用。下一步,联盟计划通过全基因组-全环境组的研究,详细刻画影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个性化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5、监测儿童脑智发育,促进关键脑网络发育,科学训练助推脑智提升 以往儿童的脑智发育研究往往采用横断研究和小规模纵向研究,但每个孩子在不同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上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联盟团队将在全国尽快启动对我国上万名儿童脑智发育及提升机制的“长期追踪”,预期建立个性化的儿童脑认知发展测评、监控、干预体系,准确检测每个孩子的多种认知能力发展和脑发育水平,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核心认知能力是预测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全方位提升核心认知能力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可持续的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薛贵团队十年来在儿童认知发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研发了带有脑电反馈的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训练,这种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提高注意力的方案已经开始获得应用。同时脑智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秦绍正、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等团队针对各种情绪、行为问题和健全人格培养等,开发了个体和团体培训,针对不同维度的脑智训练也正在研发中,以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未来工作计划 与会代表对于各联盟单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前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第一,启动前瞻性学龄儿童脑智发育追踪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