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用法与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英汉委婉语不同点对比研究摘要:现代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人们的素质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人们越来越讲究得体,说话越来越委婉。
因此,委婉语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英委婉语的功能基本是相同的,但其中也有少许的不同之处。
本文旨在就汉英委婉语的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不同点,并且试着探究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
只有注意到这些差别并尽量避免冲突,跨文化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委婉语内容跨文化交际1. 引言委婉语( 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张曲,2007)。
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委婉语的使用。
委婉语就是用来淡化或美化一些人们通常认为是禁忌,或令人难堪的事物的词语,句子,或一段话(陈彦彦,2007)。
中英文中有很多委婉语,因为他们是一种语言学现象,因此存在很多相似点。
然而,文化能反映在某种语言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委婉语能够反映特定的文化现象。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国家的委婉语也有着其不同点。
国内外很多人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
然而,很少人对中英委婉语不同点进行系统地的分析。
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英委婉语都一样。
因此本文旨在试图对中英委婉语中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
2.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点一般说来,英汉委婉语中的相同点远远多于其不同点。
英汉语中在禁忌、说话的得体性方面就有着很大的相似。
除了这些相似点外,其的不同点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2.1 年长由于美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独立与进步这两个品质被给予极高的重视。
英语国家的人追求创新,因为害怕遭到歧视,他们害怕变老。
单词“old”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禁忌因为它意味着在思想或行动上缓慢。
因此,一些含单词“old”的英语短语都是贬义的,比如“ old-fashioned, old school, old gentleman”等。
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由于生活习惯或习俗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
委婉语从其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成功达到交际目的。
文章从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的视角,通过语言实例,对汉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和探析。
标签:委婉语文化内涵语用功能英语euphen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者善词令)。
在古汉语中,委婉语则称为“曲语”,指说话时,迂回曲折,含蓄隐晦,但达到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
委婉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
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禁忌的施使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或崇尚心理。
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了解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对于我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从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的角度,并结合语言实例,对汉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和探析。
一、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一)文化内涵的对比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每个民族、每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效果有宏观的制约与影响作用。
只有在文化背景同一性的基础上,交际双方的文化氛围才能沟通,交际效果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境界。
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中国文化有巨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固执一端、感情冲动和走极端。
在人事关系上,提倡谦和、雍良,强调和谐、中和。
不管在社交称谓还是日常交往中,扬人抑己,谈话委婉含蓄,被认为是有教养的表达形式。
于是,汉语中敬词、谦语十分丰富,委婉和禁忌的表达方式大量产生。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有两种表现形式:言语争非言语委婉语。
言语委婉语涉及死亡、性爱、个人隐私、教育、性别歧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牵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事件、国际关系、种族主义以及对人的称谓和大众传媒等领域。
非言语委婉语涉及人类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个方面。
委婉语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它的使用因受到人类所接受的不同文化以及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的影响而千差万别。
英汉两种语言对委婉语的使用正是如此,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关键词]委婉语;言语和非言语委婉语;文化现象;语言现象;相似;差异性一、介绍早在二十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就宣称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任何规则的系统都与其他系统有着各种联系,而不是完全封闭或相互独立的。
因此,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会与诸如社会系统或文化系统相互作用。
Lorry A.Samovar等人曾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写到,任何文化所使用的交际系统都采用了像口语、书面语和非言语行为等各种形式。
(1998:44)委婉语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最终表现为言语的和非言语二、言语的委婉语和非言语委婉语英语谚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 am thrifty,you are mean,and he is stingy.”我们注意到这三个词“thrifty(节约的),mean(吝啬的)and stingy(/b气的)”所表达的内涵实际上是相同的,但是当我们选择这三个词来谈论人的品质时却有微妙的差别,这其中就存在委婉语的现象。
说话人试图把自己和听话人说得好听一些.但完全没有考虑不在场的第三方。
由此可见委婉语在英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委婉语”源于希腊语中“euph6mismos”一词,其中“ell”意为“好好地”,“ph/!me”意为“讲话”或“说话”。
《柯林斯英语字典》给此词的定义为“委婉语是人们谈论某些令他们本人或其他人感到不愉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一种礼貌的用语或表达方式。
中英文委婉语的差异与翻译分析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越来越频繁,但由于语言差异性带来的翻译问题,往往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特别是在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以及处理敏感话题时,人们往往会使用委婉语来缓和语气、保护面子、避免冲突等。
中英文的语言都存在大量婉转的表达方式,其运用、阐释对促进有效的交流和增强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
尽管从外表上看,中英委婉语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习惯和人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和隐含含义的解读变化。
因此,中英委婉语翻译探究对改善中英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委婉语的内涵和在沟通中的意义委婉语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强调在交流中使用含蓄、委婉或间接的措辞,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中国语言学家陈望道在著作《修辞学发凡》中解释委婉语一词为“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通过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或者通过比喻、借代、借喻等修辞手法,描述一些听起来刺耳、不文雅的事物,或者代替禁忌语,克服这些概念给人们带来的不愉快、尴尬或者掩盖事实真相,起到美化粉饰的作用[1]”。
“委婉语”在英文中写作“euphemism”,衍生于希腊语;前缀“eu-”意指“good”,中文解释为“好”,词根“-phem” 意指“speech”即“言语表达”,从词的构成也能看出,英文委婉语与中文委婉语的出发点是大致相同的。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都常使用含蓄、委婉的词语来表达,例如,使用委婉的形容词或副词来修饰某个事物或情况,以减轻直接表达的冲击或负面情绪。
另外,还会通过转折和缓和的表达方式来降低语气的强烈度,例如,使用转折词语或短语来减弱表达的直接性,如“或许”“有点”等,英文中有“kind of”“a bit”。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常使用比喻和暗示的手法来传递信息或表达观点,以避免直接表达,通过借用隐喻、象征或类比等方式,达到间接表达的目的,也会使用虚化的语气,以降低表达的冲突性和直接性,例如,使用虚拟语气、条件句或假设语气来表达观点或建议,中英委婉语还常通过避免直接提及敏感话题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通过转移话题、拐弯抹角地表达,或使用含糊或模糊的词语来避免直接触及敏感问题。
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V1正文:
随着全球交往的增加,汉英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对汉英翻译和交际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汉委婉语比较
1. 委婉语的概念
英汉语言中,委婉语通常用于避免直接表达否定、争端等引起不愉快的话题,却又要传递相应信息。
委婉语可以起到缓和关系、保护自尊心等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和不明确的信息。
2. 英汉委婉语比较
在英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比较级”的表达形式,例如:“a bit difficult”、“not very good”等。
在汉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间接引述”的形式,例如:“听说他不太舒服”。
二、英汉禁忌语比较
1. 禁忌语的概念
在英汉语言中,禁忌语通常指的是一些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禁止使用的语言,例如“骂人的话”、“脏话”等。
禁忌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其表达方式和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2. 英汉禁忌语比较
在英语中,禁忌语属于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禁忌语的使用属于一种文化上的禁忌,常常与道德与文化价值观有关。
结论:
经过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英汉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于翻译和交际,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英汉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英汉书信委婉语的比较[摘要]委婉语的使用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本文试图从书信角度来对英汉委婉语的使用进行比较,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在书信中的异同进行尝试性的对比研究,并探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书信;委婉语;比较1 引言作为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由于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委婉语的应用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备受人们喜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英语委婉语已成为委婉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因此,针对人们在中英文书信交流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的研究也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委婉语《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为避免让人感到震惊或不适而用一个温和的词代替一个直接表达的词。
”委婉语是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邓炎昌,刘润清,1988)。
陈望道先生这样界定“委婉”:“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
”(2006)综合以上有关委婉语的定义,我们认为:委婉语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取代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委婉语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具有可接受性、间接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它具有积极的作用,深深地扎根于各种语言环境中,为社会各阶层所广泛使用。
3 委婉语在英汉书信中的使用和区别从委婉语的定义可以看出,委婉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进行交际活动,使对方感到说话人的友善和礼让。
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委婉语,能使对方觉得你在“礼”上做得周到。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汉语与英语在来源和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样地,这两种语言在书信中的不同部分对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异。
3.1 称呼语(Salutation)称呼语是书信中对收信人的称谓,置于收信人名称之前,应冠以尊称;在名字之下,则看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采用适当的称谓。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及文化解读中英文委婉语对比分析及文化解读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之一,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语言桥梁之一,在国际交流时流行着委婉的用语表达方式。
在中英文的语言翻译过程中,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人们常常可以在语言上看出文化根源的异同。
本文通过对比中英文委婉语句,尝试着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文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中的文化解读。
首先,要分析中英文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就要从两种语言的定义入手,从而有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
在英语中,“委婉”的定义指的是对话中表达出对对方的尊敬,表达双方之间的尊重。
委婉的用语含义会随文化而变化,但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均采用委婉态度,那么就可以强调他们之间的友好互动。
而中文中,“委婉”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就是“拐弯抹角地夸大或轻描淡写实际情况”;而第二个含义则是“为了表达某程度的尊重而使用的用语”,它更多的是指一种社会行为态度,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英文的委婉表达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更主观,更加侧重文字的艺术性,力求“含蓄”。
而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方式则比较直白,以客观论述为首要,更侧重表达双方之间的尊重。
此外,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中文中的“委婉”更多的表现在艺术性上,以“折中从容”的姿态来表达,而英语中,“委婉”侧重于直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追求交流的真实性。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中英文的委婉表达方式都处于一种“含蓄”的状态,表达的用意则不同。
最后,中英文委婉表达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现实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在表达时各执己见皆不缺。
因此,跨文化交流中,两种委婉语用法对于提升交流效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正确理解,应该掌握交际中的文化特点,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最大限度地汲取文化习俗,从而确保正确地借鉴。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我们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尝试使用不同的社会文化学习方法,结合个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构架新的文化含义,促进跨文化之间的理解。
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分析——从产生的原因及其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其共同的语言现象。
委婉语的使用能够使人们在交谈中避免尴尬与不快,从而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源于社会禁忌,既有宗教性、阶级性,又有时代性。
不同国家、地域或时代所认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差异性造就语言中委婉语的差异性。
英汉语中的委婉语固然也存在差异异。
“忌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
在各方面不发达的人类文明早期,人们对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灾害倍感恐惧,进而这类事物和现象就成了禁忌,人们不敢轻易提及,否则就招来灾祸。
委婉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说来,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避凶求吉。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涉及疾病,死亡等凶祸内容的委婉语,如关于“死”,袁本良在《汉语“死”的委婉语片谈》一文中收录了130 条“死”的委婉语。
常见的“死”的委婉语有:去世、离世、辞世、逝世、长眠、长逝、仙逝、仙游、归天、归西、亡故、献身、捐躯、牺牲、千古、老了、回老家、作古等等;英语中die 也有很多委婉说法:pass away; to depart one's life; to expire;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to breathe the last; to be gone; to go to the heaven; to be with God,等等。
此外,汉语关于疾病的委婉语有:软脚――脚气,霜露之疾――感冒,采薪之忧――生病等。
英语中医生借用拉丁语或希腊语来表述病人的症状和开处方。
由于多数人看不懂这些词,从而避免了给病人造成精神负担。
医生还用大写字母代替某些疾病名称:T.B----tubercle bacillus(肺结核)、Ca----cancer(癌症)。
2 避俗求雅。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不雅、不洁之事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如厕所、大小便、怀孕及分娩等方面的委婉语都是人们出于共同的羞耻感及求雅避俗的心理产生的。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1.英文委婉语: He is not exactly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job.翻译成中文:他不是恰当的人选。
中文委婉语:他可能并不是我们寻找的最佳人选。
2.英文委婉语: I'm afraid I must decline your invitation.翻译成中文:我恐怕必须拒绝您的邀请。
中文委婉语:恕我直言,这次我可能不能赴约。
3.英文委婉语: Can we delay the meeting for a few days?翻译成中文:我们能把会议延后几天吗?中文委婉语:能否麻烦您把这个会议的时间往后推迟一下?4.英文委婉语: The dress isn't quite my style.翻译成中文:这件衣服不太适合我。
中文委婉语:我觉得这条裙子款式可能有点不太适合我。
5.英文委婉语: I don't think it's a good idea.翻译成中文:我认为这不是个好主意。
中文委婉语:可能我们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这么做是否合适。
6.英文委婉语: It's not exactly what I was hoping for.翻译成中文:这不完全是我所希望的东西。
中文委婉语:可能这个方案还需要再进行一些改进。
7.英文委婉语: I'm sorry, but that's not quite what I had in mind.翻译成中文:对不起,但这不完全是我所想象的。
中文委婉语:我们需要更加详尽地考虑一下,这个方案是否能够得到最佳的效果。
8.英文委婉语: I'm afraid that won't be possible.翻译成中文:恐怕这是不可能的。
中文委婉语:可能我们需要再考虑一下其他的做法。
9.英文委婉语: It's not exactly what I had in mind, butit's close.翻译成中文:不完全是我所想象的,但很接近。
XXXXXX学院专科生毕业报告论文题目: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unction Between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年级:类别:分院:完成时间:AbstractEuphemism, cosmetic words, is not only a lingu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lik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values, aesthetic conceptions and moral concepts in some extent. Euphemism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It is like lube that avoids hurting the other party’s feeling. It oils the human relationship in communication and helps to save face of communicators. If people make full use of euphemism, it can accelerate and facilitate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feature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euphemism. And it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polite functions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means to harmon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uphemisms are widely us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b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different context, euphemisms perform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uphemisms,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with Chapter Four and Five as its core: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s of euphemism.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euphemism in many ways. The thir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euphemism from the angle of pragmatics. The fourth chapter form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research by connecting euphemism with politeness and face-saving theory. The fifth chapter centers on euphemism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The last chapter concludes the whole thesis. Appropriate use of English euphemism can contribute a lot to successful message exchange.【Key Words】euphemism, pragmatic functions, verbal communication摘要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美德观。
英汉委婉语之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运用广泛且历史悠久。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和丰富性,更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深层内涵。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委婉语的使用情况,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因素,以期加深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将首先对委婉语的定义和特征进行概述,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在各个领域(如社交、政治、经济、医疗等)的使用情况,揭示两种语言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英汉委婉语形成的文化根源和社会背景,分析影响委婉语使用的诸多因素,如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价值观等。
文章将总结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实际应用和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语言学和文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委婉语的定义与分类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之中。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使用柔和、含蓄或模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避免直接提及某些可能令人不适或尴尬的词汇或概念。
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对某些敏感话题或情境的回避和尊重。
定义:委婉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避免直接提及某些令人不悦、尴尬或冒犯性话题的语言手段。
通过使用委婉语,人们可以在不直接暴露或强调某些不愉快或敏感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流。
这种语言策略不仅在日常对话中广泛使用,也在正式场合和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分类:委婉语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分类方式主要基于其使用目的和所涉及的话题。
避讳性委婉语:这种委婉语主要用于避免提及某些令人不悦或尴尬的事实,如死亡、疾病、残疾等。
例如,在英语中,“pass away”或“depart this life”被用来代替“die”,而中文中则常用“仙逝”“过世”等词汇。
英汉委婉语的用法与比较 摘要: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既是人们所谈论的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说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传统的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像生、老、病、死、葬、性、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的话就会给人们以粗鄙、生硬、刺耳、无礼的感觉;反之,间接表达的话就会给人以典雅、含蓄、中听、有礼的印象,这是我们就要用到委婉语。然而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又决定了委婉语的表达和程度的深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委婉语构成方法 隐喻法 缩略法 替代法 模糊词语法 迂回法 情态动词法 一. 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词格,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目的,大量的委婉语运用了各式样的构成方法。 1. 英语中的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1.1 隐喻法 隐喻是在两个不同的对象之间的比喻,它与明喻不同的地方是隐喻不用比喻词,直接把文体说成喻体。 For example: to die: to pass away, to be with god, go to sleep forever Illegitimate child(私生子): love child(因爱而来的孩子) 在隐喻中人们通常能感受到力量,又能感受到鲜明,尤其是细节的力量和鲜明,而且往往伴随着感情和态度的表达。 1.2 缩略法 英国人在交流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和避免刺激会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并且拼在一起来表达所要说的话。 For example: BM: bowel movement BO: body odor WC: water closet 1.3 替代法 有时为了避免尴尬或是不愉快人们会使用褒义词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 For example:skinny: slim ugly: ordinary looking unwise:stupid 1.4模糊词语法 例如当讲一个未婚女孩子怀孕或生小孩时,人们可能会说:She has an accident. 用accident来模糊所要表达的话语,它可以指预料之外的事情。又如可以用affair来表示桃色事情,weasel word 来表达强词夺理。 1.5迂回法 人们对于无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通常会才用迂回法来拐弯抹角的表达意思,其目的主要是使谈话变得更加文雅。 例如: In order to substantiate our desire to accommodate our guests we would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to anticipate your credit requirements before departure. 其实主要是说如果你想要付现金的话请离开之前告诉我们。 又如:A girl sit near the window said: Is it cold? 从她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希望关上窗子。 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here.比Smoking is forbidden here. 来的更具有亲和力和建设性。 1.6 借助情态动词法 英语中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情态动词来构成委婉语,如:wonder, would, should等,是表达更易被对方接受以及采纳。 For example: 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idea. I wonder if you can pass the drink to me. 除此之外,我们通常还会使用儿语法来充当委婉语,因为孩子讲话天真无暇,当大人模仿儿语时,有时会更加幽默,委婉语除了被用在日常交际中还会被运用在广告中,如:Walking. To you, it is a simple matter of putt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another. 2. 汉语中的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2.1 隐喻法 在汉语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隐喻法,例如当我们说一个人死了我们会说某人长眠了,安息了或是说去见马克思了。用星星陨落来比喻某位伟大领袖的去世。这样表达可以使听着避免伤心或者惋惜的情绪。 2.2 缩略法 为了避免不愉快,或表示礼貌又或者是掩饰某些东西,人们通常就会省略一些词汇。 例如: 行将就木中“木”是棺木 2.3替代法 在汉语中我们会用美味亨调师来表示厨师,用家具装潢设计师来表示住房装修工,用相貌平平或者不太漂亮来表达丑陋,这样一来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些职位的地位却至少能够减轻心理上的不适。 2.4 模糊词语法 使用模糊词语法可以使一些不中听的话语变得抽象,笼统或者模棱两可。例如:我们用发福,富态来表达发胖;他出了问题来表示他出来意外。 2.5 迂回法 有时迂回法具有讽刺的效果,例如《孔乙己》中,人们常笑话孔乙己: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又添新伤疤”其实是迂回讽刺他又挨打了。 2.6 情态动词法 汉语中也会常常用到情态动词,例如可以、能够、希望等来表达婉转的意愿,希望对方与予肯定的回答。例如: 你可以帮我递一下架子上的书吗? 我希望你读书小点声。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歇后语来表示委婉的语气,当人们在做一些消极的评论时,常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 例如: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背”通“辈”。 二.英汉委婉语的比较 经过学习英语与汉语的委婉语的主要构成法,例如隐喻法,缩略法,替代法,模糊词语法,迂回法和情态动词法,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友许多的相似性,只是偶尔表达出来的褒贬性有些许差异,但总的来说都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色彩,而且通常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不同的宗教意识。 三. 结语 由英语与汉语中的委婉语的用法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共同的禁忌和委婉的说法,但是由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和语言的特点,委婉语又各有特色。有些人认为委婉语是虚伪的,太客套了,但从心里上来讲,它又是必要的,它伴随着社会生活的进行而存在,因此了解这些委婉语的相似处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中西方之间更紧密和谐的联系与发展。 参考文献:《英汉委婉语浅谈》 黄兵 外语教育出版社 《现代英语修辞学》 胡曙中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胡适中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词汇学教程》 汪榕培 卢晓娟 上海外国语出版社 《英汉委婉语的分析比较与翻译》尹彬、邓凯元 外语教学研究 The use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Euphemism Abstract: euphemism (Euphemism) i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language to use a universal phenomenon, not only those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unpleasant or embarrassing that use the more polite way, it is a rhetoric, it is a kinds of cultural phenomena.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euphemism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taboo words, such as birth, old age, sickness, death, burial, sex, pull, and threw other taboo things, if they would have to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 to coarse, blunt, harsh, no sense of ceremony; the other hand, indirect expression, they would give an elegant, subtle and pleasant to the ear, the impression of courtesy, which we will use the euphemism.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in turn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euphemism depth of express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eywords: Euphemism thumbnail method instead of method metaphor of Fuzzy Words of indirect method modal verb law One. English Euphemism methods: Euphemism as a word lattice, both a means and an end, a euphemism for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various styles of composition methods. 1. English Euphemism method 1.1 The metaphor Metaphor is the object in between two different metaphor, it is a simile metaphor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d metaphor do not directly say that the style Vehicles. For example: to die: to pass away, to be with god, go to sleep forever Illegitimate child (illegitimate): love child (due to love from the children) In the metaphor that people often feel the power, but also feel the sharp, especially the details of the strength and distinctive,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and attitudes. 1.2 abbreviated method British exchange process, in order to avoid the stimulus that will be polite and sensitive taboo words or the first letter of words taken out and fight together to express the say. For example: BM: bowel movement BO: body odor WC: water closet 1.3 substitution Sometimes in order to avoid embarrassment or unpleasant that people will use commendatory term to describe a person or thing. For example: skinny: slim ugly: ordinary looking unwise: stupid Fuzzy Words of 1.4 For example, when speaking of a single pregnancy or a baby girl, people might say: She has an accident. By accident to blur the words to express, it can mean something unexpected. Another example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the peach affair thing, weasel word to express a lame arg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