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育苗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香樟种子的种植方法
1. 选择适宜的种子:选择健康、有光泽、没有病虫害的香樟种子。
2. 准备育苗盘:将育苗盘或种植盆填充透气性较好的种植介质,如蛭石、珍珠岩或河沙。
3. 温水浸泡:将香樟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有助于提高发芽率。
4. 播种:在种植介质上均匀撒播种子,然后轻轻覆盖一些种植介质。
5. 保持湿润:保持种植介质的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否则容易导致种子腐烂。
6.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将育苗盘放置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并提供适量的阳光或人工灯光。
7. 增加湿度:可以用透明塑料袋覆盖育苗盘,以增加湿度和保持水分。
8. 等待发芽:香樟种子的发芽时间一般在2-4周之间,耐心等待。
9. 移栽: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可以将其移栽到单独的花盆中。
10. 日常护理:保持适量的湿润,避免水分积聚,同时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
温度。
11. 定期修剪:在树苗长至一定高度后,进行适量的修剪,以促进树形发育。
L i n y e g u o s h u樟子松耐旱耐寒,成活率较高,被广泛应用至防护林建设与固沙造林工程中。
为了保证樟子松的生长质量,应结合其生物学特点,优化育苗、催芽、施肥、整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增强樟子松的适应性。
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樟子松育苗流程,明确了苗期的管理措施,以期为此后樟子松种植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一、樟子松育苗技术1、采种为了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樟子松育苗时对种子的要求较高,需要达到90%以上的纯度,发芽率保证75%-85%。
而樟子松结果时间为15年,甚至为20年,结出的果子必须在充分筛选后方可种植,可培育的种子数量较少,育苗难度增加。
对此,种植人员应采用科学的采种方法。
樟子松开花时间为6月上旬,种子成熟时为9月下旬,一般在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开始采种工作,母树树龄应达到20年以上,必要时也可以选择40年以上的母树。
其母树应健壮生长,无病虫害问题,结出的种子较多。
完成采种后,将在日光下暴晒球果,使其开裂。
若日光强度不够时,也可以将球果放置于50℃下烘干,4d后轻微开裂,在浸泡至温度为45℃水中,捞出后烘干处理,之后球果则全部开裂。
球果开裂后开始剥离种子,期间种植人员认真挑选,保证种子无霉变、光泽度良好、颗粒饱满。
采种后的第2年春季开始播种,因此应做好种子的储存工作,保证安全越冬,保持种植活性。
2、整地为了达到预期的育苗效果,种植人员应结合樟子松的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育苗区域。
育苗时应避免使用涝洼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白浆土、黑土等。
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形成菌类环境的松科苗床,保证土质疏松、深度适宜,具备优良的排水条件。
播种前的秋季应做好翻耕工作,疏松土壤,并施加腐熟农家肥,提升土壤的蓄水保墒水平,增加营养物质的含量。
完成播种后,应全面耕地,为了加快幼苗形成菌根,可以在育苗地中施加400kg菌根土,并深翻去除地块中的石块、杂草等杂物,耙细耙平。
整地之后还应根据樟子松的播种量确定苗床,床面宽度保持1m,高度保持15cm,为了便于管理,苗床之间留出步道,宽度为35-50cm。
园艺园林 612023.12樟子松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张丽新,李艳斌,马晓艳(长春市九台区国有林总场 ,吉林长春 130500)1 樟子松育苗技术1.1 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肥力较好、排水性好、pH 值7~8的碱性砂壤土,最好选取前茬为松苗的苗圃,将地表较大的石块和草根等杂物清除,施入基肥,深翻20~25厘米,制作长8米、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苗床边缘倾斜约45°,最适播种方法为条播,播幅在8厘米左右,行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走道宽度30~50厘米。
播种前一周喷施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播种,可有效防止樟子松幼苗发生枯病。
1.2 采种和催芽樟子松15~20年才可开始结果,且每两次结果至少间隔3年,种子数量较少,采种和育苗较为困难,多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采种,在30~40年龄的母树采种更佳,采种后需将球果晾晒干燥后脱粒,在采种和播种之间需精心保管,保持其活性,春天选择饱满、无霉变、光泽度较好的种子进行催芽。
可使用沙藏法、雪藏法或温水浸种进行催芽,催芽后使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消毒,清水洗去残留溶液后,在平整的地面将种子均匀铺开晾晒,并且勤加翻动,在有一半以上的种子裂口发芽后可进行播种。
1.3 播种通常在4月中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4.5公斤,播种后要覆盖0.6厘米左右的薄土,使用木板进行适度镇压,并且喷水。
若苗圃当地播种期间风速较大,且灌溉条件较差,喷水后就需要及时覆盖5厘米厚的秸秆或茅草,再使用较大块粒的土块将覆草压牢固,避免幼苗受到阳光灼伤和风沙侵蚀,1.4 苗期管理根据气候变化,少量多次地进行喷水,出苗前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除草,种子出苗率达到50%以上时可揭去三分之一的覆草,并将剩余覆草抖散,通常在晚上4点以后揭草,并喷洒适量的水;出苗率达到70%以上揭去剩余覆草的一半;全部出苗后揭去全部覆草。
每天喷洒3次水,每次至少每平方米喷洒3公斤的水,并且搭建遮阳网。
8月份樟子松苗木进入速生期,需要充足水分和养分,每2~3天浇一次水,每隔10天追施一次尿素,以每亩地施加0.4~0.5公斤为宜,直至8月末,其间可进行3~4次除草。
樟树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樟树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其养殖方法相对简单,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本文将介绍樟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养护樟树。
樟树(学名:Cinnamomum),属于樟科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
它的叶片状似橙,枝干修长,冬暖夏凉,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享受樟树的美丽,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樟树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养殖方法:1.选择合适的土壤:樟树生长适应性强,但对土壤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最适合樟树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酸性到中性的土壤。
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腐叶土或腐熟的农家肥。
2.适宜的光照:樟树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也能适应半阴环境。
因此,可以将樟树放置在室内或室外阳光较好的位置。
3.控制浇水量:樟树耐旱,但也需适量浇水。
一般情况下,夏季可适量增加浇水次数,以保持土壤湿润。
但在冬季,应减少浇水量,以免樟树的根部处于过湿状态。
4.适度修剪:樟树生长迅速,在日常养护中需要进行适度修剪,以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分枝形态。
修剪时应选择在秋季;剪掉过长、枯黄、病虫害叶子和枯死的枝条。
二、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通风:樟树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室内种植樟树时,要保证房间空气流通,打开窗户通风,并定期将樟树移至室外进行呼吸。
2.避免水渍积聚:樟树的根系敏感,不能长时间处于湿润的环境中,否则容易腐烂。
因此,在浇水后要尽量避免水渍积聚在根部周围。
3.及时除虫防病:樟树较为耐病虫害,但也不能忽视。
定期检查,如发现病虫害,可使用适量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来防治。
4.注意适应环境:樟树成活性比较高,所以在移植或改变种植环境时,需要给予一段适应时间。
通常需要1-2周的时间,樟树才能适应新的环境。
在了解了樟树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后,相信读者们已对这一美丽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按照上述的方法正确养护,樟树必将为我们带来无限欢乐和美丽。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杭州)、木樟、乌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叶樟。
原产中国南部各省,台湾、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樟树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绵阳市、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的市树。
1樟树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形态特征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
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
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的形态特征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弥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生态习性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龙脑樟等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及对策严法麟(平远县林业局,广东梅州514600)摘要:为解决阔叶树种植过程中空间利用率低、成活率低等问题,以实施龙脑樟等阔叶树育苗容器技术推广项目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使用育苗容器,在较小的空间内大量种植阔叶树苗木,有效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为实现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解决措施。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其他地区的种植者和相关机构可以积极推广和使用该技术。
关键词:阔叶树;育苗;容器育苗;技术推广中图分类号:S72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8-0010-03 0引言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林产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
林业事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探索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进行产业改革。
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可以有效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使得种植方式逐渐适应了种苗供应方式的变化。
这项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供应林木种苗方式,并在多年的实践中为造林抗旱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容器育苗技术是林业生产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1背景介绍1.1研究背景广东省平远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实施了龙脑樟等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生产优质苗木和提供先进育苗技术培训,加快龙脑樟等阔叶树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示范和推广,提高广东省林木种苗培育的技术水平,满足对龙脑樟和乡土阔叶树苗木培育的发展需求。
该技术的推广将有助于促进当地林业事业的发展,提高林木种植的成活率和质量。
轻基质容器苗相比传统育苗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结构良好、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和环保等。
采用轻基质容器苗进行造林,可以摆脱季节限制,提高成活率,并且施工也更加方便。
因此,推广使用轻基质容器苗,延长造林时间,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效率十分必要。
龙脑樟树如图1所示。
1.2龙脑樟等阔叶树的重要性龙脑樟等阔叶树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香樟栽培技术要点摘要:1.采种:采种宜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25〜50年生的否樟母树,香樟果实于10〜11月份成熟,农历为霜降,果皮由青转红呈紫黑色,熟即口落,应及时采收,落地时间过久就不能川,且易受鸟类危害,但采种过早,发芽率低,处理困难且不易贮藏。
果实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1. 米种:采种宜选择生K发育良好的25〜50年生的香樟母树,香樟果实于10〜11刀份成熟,农历为霜降,果皮由青转红呈紫黑色,熟即自落,应及时采收,落地时间过久就不能用,仇易受鸟类危害,但采种过早,发芽率低,处理困难月.不易贮藏。
果实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避免堆集发热而损伤种胚,浸水2-3天擦去果肉,洗净后拌草木灰脱脂12-14小时,再洗净晾干,出种率25-30%,种子千粒重120-130克,每公斤7, 600-8, 000粒,发芽率80-90%<> 种子混沙湿藏至翌年春播,兼有保持发芽力和催芽的作用。
2. 育苗:圃地以略具庇怕及避风的环境为好。
樟树的种/发芽极为迟缓,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种籽预备处理,T•藏的种子要催芽,可用温水浸种,混沙贮藏的种子最好用0.5%过镒酸钾浸泡二小时,这样发芽更好,播种的时间一般在二刀中上旬。
如春季气温低,冇晩霜的地区可推迟到三刀中旬,无霜地区可采后即播。
播种时可采用条播,一般沟深三厘米左右,每米氏播种40-50粒,每亩播种g 20-30斤,用腐殖土或火烧土覆盖,厚约1.5厘米,并盖草。
种籽发芽后复土二至三厘米为宜,条距25厘米左右,发芽所盂时间较长,一般播种后40-50 天才开始发芽,持续50-60天以上,幼苗出土。
发芽很不整齐,经湿藏的种了约20-30 X发芽而且很不整齐,可在播种前用温水间歇浸种催芽。
出土后不必遮荫,幼苗具数片真叶时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定苗,每米氏留苗10-12株。
7-9月为苗木生长旺盛期,注意追肥及抗旱。
一年生苗木高约30-50 (80)厘米,可出圃造林。
幼苗越冬时要设风障或在苗行中填塞碎草以防寒。
7.1种子及皂刺采收10月中下旬,皂荚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或棕色后,即可采收,剥去荚果皮取其中的种子。
皂刺在10月中下旬,选择较长、较粗的棘刺从基部割下。
7.2种子及皂刺保存种子晒干,装袋干藏;皂刺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切片一般厚2mm ,切面黄白色。
(收稿:2023-03-20)作者简介:包海峰(1978-),男,汉族,辽宁锦州人,专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果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推广。
樟树的栽培与养护技术温琴,罗嘉(樟树市林业局,江西樟树331200)摘要:樟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园林、药用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种,还是一种高品质的绿化树。
它在美化环境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人们普遍种植在城市绿化区中。
随着樟树受到人们广泛应用且被大面积种植,也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如成活率低、易遭受病虫害等。
本研究结合樟树的生态习性和樟树的栽培经验,归纳总结了樟树的栽培和养护技术要点,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樟树;栽培;养护;技术苗及栽培有极大的影响,导致培育出劣质的樟树苗。
选择种子母树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枝叶茂盛、无病虫害以及结果量大的母树。
种子要随摘随处理。
处理方法是:把采集好的种子放在水中浸泡2~3d ,在果皮果肉与种子分离后用手搓洗剥离出果核。
在剥离过程中注意一定不能破坏果核。
除去果皮和果肉后,将果核和草木灰搅拌脱脂12~24h ,然后洗涤并放置于阴凉的地方干燥。
通常采用沙藏法来存储樟树种子。
将湿度为30%的河砂与种子以2︰1的比例混合,露天埋放,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发芽更快,且苗会较整齐。
或者,将种子用30%湿度的湿砂层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直接将种子和混砂放置于塑料编织袋中悬挂在通风口亦可。
1kg 种子7000~8000粒(种子千粒重130~145g ),发芽率可达80%~90%。
2.2苗床选择根据樟树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灌溉和微酸的土壤作为苗床,避免水土和碱土。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对于提升樟子松幼苗成活率和适应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推广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对提升造林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樟子松的特性及其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樟子松是防风固土,绿化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樟子松的育苗直接关系着其成活质量,目前,随着防护林向生态林的转变,造林需要克服的困难越来越多,樟子松容器育苗以其极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了业界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容器育苗的优势分析所谓容器育苗就是采用容器的方式,在容器内装入已经调配好的基质或营养土等。
容器育苗的方式打破了季节对树苗成活的限制,提升了成活率,是苗木培育的首选。
这种育苗方式还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能够很好地防范裸苗在运输与栽培中遭遇失水、损害等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干旱少雨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我国很早就看是尝试运用容器育苗,并且在林苗、蔬菜及花卉等方面都有极为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容器育苗的诸多优点,容器育苗产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随着我国容器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在水源匮乏地区进行造林创造了条件,过去虽然也开展了在干旱分地区造林的工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且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对整体环境的治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樟树松容器育苗主要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其难点在于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苗木质量和造林的费用多少,是直接影响樟树松推广的主要条件,如何提高樟树松容器育苗的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低成本。
正是我国的樟树松育苗事业需要突破的瓶颈,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得出这样的方案:其一,对于樟树松容器育苗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不管哪个地区,都要遵照规划执行,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其二,育苗基质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保证基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首先育苗成本的降低;其三,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使育苗容器能够有执行标准,确保樟树松容器育苗走向规范化,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工程化、机械化。
香樟树种植技术
香樟树(名叫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热带树种,其材质常用于制作香料和药物。
以下是香樟树的种植技术:
1. 土壤要求:香樟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对于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2. 光照要求:香樟树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在种植时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
3. 温度要求:香樟树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
在较低温度下,它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减缓。
4. 浇水要求:香樟树对水分需求较高,尤其在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 施肥要求:在生长季节,可以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或控释肥料,以为香樟树提供充足的营养。
6. 修剪和整形:在树木生长旺盛时,可以适当修剪树枝,以保持树木的形态和健康。
7.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香樟树病虫害有蚜虫、螨虫、白粉病等。
可以定期检查
树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喷洒杀虫剂或用药物治疗。
8. 病株处理:如发现有病态或枯死的树木,应及时移除,以防止病害传播给其他植株。
以上是香樟树种植技术的基本要点,但具体操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来进行调整。
柽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引言柽柳,又称为樟树、香樟,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其叶子和枝干都有香味。
柽柳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合进行养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柽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柽柳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其次,要避开高压电线、道路等对生长有影响的因素。
三、育苗1. 种子处理将柽柳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2. 播种在育苗盘中加入透气性好的培养土,并在土面上均匀撒上种子。
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培养土,并喷洒适量清水。
3. 环境控制保持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70%以上。
每天喷洒适量清水,并保持育苗盘内湿润。
4. 移栽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
将幼苗小心地挖出,并移植到花盆中。
注意不要损伤幼苗的根系。
四、栽培1. 土壤要求柽柳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7之间。
在栽培前,应先进行土壤消毒。
2. 浇水柽柳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避免积水。
每次浇水时,应使土壤湿润至深层。
3. 施肥柽柳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养分。
可在春季和秋季施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
4. 剪枝对于柽柳来说,剪枝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剪除病虫枝条和过密的枝叶,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柽柳易受到白粉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疾病的影响。
可使用药剂进行喷洒治疗。
2. 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
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治疗。
六、注意事项1. 柽柳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及时修剪和管理。
2. 柽柳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定期换盆。
3. 在进行柽柳养殖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氯的水源。
4. 避免在柽柳旁种植其他树种,以免影响其生长发育。
七、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柽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柽柳养殖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管理,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樟树育苗技术 一、简介 樟树材质致密,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樟树是常绿乔木,喜光,主根强大,根系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最好。
二、育苗 1.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2.整地。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宽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 4.播种。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5.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 樟树1年生苗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0.7厘米以上。
三、移栽 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
病虫害防治 一、 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其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二、黑斑病 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 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叶蜂 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 四、樟梢卷叶蛾 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防治方法: 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五、樟果螟 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 六、樟天牛 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七、蚜虫 蚜虫多发生在春季,以危害嫩叶、嫩稍为主,吸吮汁液,以致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变色、脱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时,蚜虫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叶,诱发烟煤病。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喷洒,或用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喷2—3次, 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虫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此时,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剂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济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等,喷洒树冠1-2次。 ③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0.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樟树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香樟适应海拔高度:1800m以下 绝对最低温: -10.00°C 光照反应: 喜光 水分反应:喜湿 对特殊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不耐瘠薄 耐盐碱 忍受大气污染种类:多 地形条件:丘陵、 平原 土壤类型:砂壤土 树种分布区:浙江 、福建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云南 花期:第一次4月~ 5月,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 果期:第一次8月~ 11月 树高:可达3000.00cm 树高年生长量:100cm 胸径年生长量:2.40cm 繁殖方法:两性繁殖.
樟树移植技术 8.1.育苗 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植,移栽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左 移植香樟 [1]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cm左右截干,当芽长到10cm左右可定主干,剪去多余枝芽,留1个比较粗壮的枝。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培管工作。幼苗抚育第1年不少于3次,第2年可进行1~2次。樟树多萌生枝,头3年耍进行抹芽,主要抹去离地面2/3的嫩芽。冬季床面施厩肥30t/hm2。这样三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cm以上。出圃时就带沿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8.2.移植 应选择树干通直、树皮颜色新鲜、树势健壮且最近2年已经移植过的香樟树,其新生的细根都集中在树蔸部位,树木的成活率较高。尽量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几个月以后的香樟树苗,其根蔸处开始长出新根,根的活动比较旺盛,在不适宜的季节中栽植也比较容易成活。从苗圃挖出的香樟树苗,如果是用于反季节栽种,其土球应比正常情况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尽可能带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长,细根要多。尽量选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发根力强,移栽成活率更高,只要不急于很快获得较好的绿化效果,都应当使用小苗。栽植要及时,即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应马上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的话,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湿。栽植时间最好在上午1l时之前或下午16时之后,而在冬季则只要避开最严寒的日子即可。种植穴要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松肥沃。把香樟树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注意树的观赏面),填土后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苗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8.3.灌水 香樟树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对于带土球的樟树苗边灌水,还要用铁棒或木棒对树穴周边土壤进行搅动,以便通过水的作用使树穴周边能填满土壤。灌水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土围堰,土围堰中要灌满水,让水慢慢浸到种植穴内。为进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浇灌的水中加入生长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长。生长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将粉状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掺进清水,配成浓度为200mg/kg的浇灌液,作为第1次定根水进行浇灌。新移栽的香樟其冠2/3已被修剪,树叶减少90%,根系也有所损伤,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弱,因此只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即可。若土壤的含水量过大,会大大影响土壤透气性能,反而抑制了根系呼吸,若长时间积水会造成根部霉烂,严重影响根部促长。为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留设透气排水穴。但第1次浇水应透彻,以后视天气、土壤质地而谨慎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既浇即透”的原则,同时要防止地面水系过多滴入根部。另一方面,要防止下雨过后树穴内积水,即要保持每天检查排水、透气设施,发现有堵塞或积水时要及时清除,保证树体根部不积水,不干旱。在气温到OoC以下时。应停止在土球根部喷水,条件成熟时(最高气温回升到5"C以上)一般隔5—7d在中午时分对叶面进行喷水湿润。 8.4.整形修剪 栽植前应对其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大大减少。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分损耗,但应保持基本的树形,以加快成景速度。尽快达到绿化效果。 8.5.保温 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间低温天气较为普遍。这段时间正值植树造林、种植绿化树的黄金季节.由于香樟树耐寒性较弱。对香樟采取保温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对苗木防冻主要措施是对主干、分枝及土球树根的保护。由于香樟的移植一般是为了绿化效果,因此在防冻的同时又不能影响绿化的美观程度。可采用“3层防冻保护”的方法对香樟进行保护,即对香樟主干、分枝包裹3层外加物(第1层草绳,第2层麻布,第3层稻草)。“3层防冻保护”另一个含义指土球部位采用lOom厚的疏松山泥、塑料薄膜、再覆草包的办法保温。根据以往经验,树干不宜用塑料薄膜保温。因为冬季雨雪天气较多,一旦有水进入塑料薄膜,容易积水,常常诱发树干发黑并溃烂,而稻草的析水性好,不存在积水的问题。 8.6.虫害防治 卷叶蛾1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可用40%乐果200—300倍液喷杀幼虫,当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樟天牛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采用人工捕杀,或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药剂。樟叶蜂幼虫取食樟叶当年抽的嫩梢,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此虫在河南省1年发生1~2代,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为第1和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