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大学生考证
- 格式:pdf
- 大小:165.26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一)工作内容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处理:撰写计划、总结、报告等;2.培训村民:电脑知识培训、英语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辅导孩子学习等;3.开办广播站、宣传栏;4.制作村庄网站、网上农产品销售;5.参谋:参与调解村民纠纷、引进致富项目等;6.值班:接待村民来访、承办上级政府交待事宜等;7.学习交流:参与政府组织的、村官之间自发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调研等;8.镇政府借调到镇上做其他工作;9.利用社会关系,吸引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村庄建设;10.举办文体、义诊等活动;11.参与村内劳动,帮助村民做农活。
(二)大学生村官职责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
工作期间,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3年。
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
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选择其他方式就业、创业。
为帮助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岗位,各地将组织他们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强化对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培训,掌握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
同时,乡镇党委、政府将负责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有以下六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工作内容和大学所学专业并不对口,不少大学生村官担心自身学业是否会荒废的疑虑。
【导读】马鞍山中公教育/为您提供:欢迎加入马鞍山国家公务员交流群:260238420。
轰轰烈烈的2014国家公务员笔试已经落下帷幕,相信大家对自己的笔试成绩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准备面试。
许多人说成绩下来再准备,那样就有点晚了,最好就是自己预估自己的成绩,认为自己差不多的,可以现在着手准备了。
那么接下来,就由中公教育专家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国考面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评要素——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定义: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
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与工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很多类题目,其中一类是遇到与领导交往的题目,对待这类题目,我们应该本着正确理解上下级关系和正确面对领导批评来处理这些事情。
(1) 正确理解上下级关系: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代表着整个团队,也只有领导能代表这个团队,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团队。
例题:你跟领导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出色完成。
但是在向上级汇报时,你的领导把你的功劳也算作了他的成绩,你会怎么办?【题目分析】首先,在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的是,领导作为此项工作的总指挥,把握着整个发展方向,没有领导的统筹和规划,我们这项工作也不会这么漂亮的完成,因此我们应该摆正心态。
其次,这道题目的重点就在于要正确理解上下级关系,领导作为整个工作的负责者,他要将整个单位的人力物资源统筹分配,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最重要的是在工作完成后要代表整个单位向上级汇报情况,他代表的是整个部门而不是个人。
而我们作为下属,是单位集体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作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协作好同事,高质高效的落实好具体工作。
因此,领导只是在汇报工作,并不是抢夺我们的功劳。
最后,这道题不仅考察我们对于这次事情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考察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做。
因此,我们要明确的说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并且要积极向领导汇报工作,让领导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提出好的建议,更好的完成工作。
2015.11“将来能让一个国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不是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不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而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这是人大校长纪宝成对于国学的论调。
国学近些年来甚嚣尘上,在社会各界和校园里都掀起了一股浪潮,我们称之为“国学热”。
一、国学的定义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狭义的讲,就是秦砖汉瓦;宽泛来说,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
至今为止,学术界也没有给国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可见,国学之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本文立足现实需要,着眼于“热”的部分进行探讨,即狭义的“国学”。
二.国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热”的原因首先,学界的大力倡导。
如编纂《儒藏》,出版相关学术著作;成立国学院,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每年召开各种国学研讨论会等,甚至还有数十名博士生联名抵制过洋节。
学界的这些活动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
其次,媒体的广泛宣传。
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的风行,使得大学生接收到大量国学信息。
甚至某些媒体带着商业化的目的进行炒作,如学术“超女”、“国学大师”、文化明星的推出,而那些尚不能完全辨别信息良莠的大学生,则在其中充当着粉丝、观众、接收者的角色。
最后,自身的精神需要。
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与塑造。
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难免存在着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比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诚信危机与诚实守信等等。
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大学生自身就需要一个突破口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心理战,或者说帮助他们找到信仰。
而之所以能从“国学”中寻到安慰,恰恰是因为国学中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观符合大学生对于“善”与“美”的追求。
三提高大学生国学修养的途径1.学界和媒体正确引导国学作为一门学问,是需要潜心钻研才能获得真知的。
面对浮躁的社会现状,学界要保持理智严谨的作风态度。
然而,某些媒体所谓的“国学文化”过于商业化、娱乐化,使得大学生的国学热情被商业娱乐所利用,成为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