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舒适护理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
两组均采用蓝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优质护理;应用效果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其发生原因多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增高所致[1]。
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蓝光治疗时由于母婴不同室,环境及喂养方式发生改变,新生儿易出现多种生理及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
因此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舒适度以及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就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黄疸,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符合蓝光照射治疗光指征;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儿。
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
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日龄(7.2±2.8)d;体重2.55kg~4.26;血清胆红素236umol/L~325umol/L。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日龄(7.6±2.4)d;体重2.58kg~4.45;血清胆红素226umol/L~323umol/L。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以期对同行朋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尚可引起核黄疸,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因母婴分离、喂养方式改变及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黑棉布遮着眼等舒适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患儿的身心不舒适,影响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2]。
所以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1患儿蓝光治疗前的护理1.1心理护理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患儿是裸体接受蓝光治疗,家属难免会有样那样的想法,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1.2 光疗箱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普通灯管式光疗设备使用时应注意,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急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
预热消毒处理过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
2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新生儿在光疗箱中,全身暴露,时有烦躁、哭闹或出汗,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
护理人员给新生儿翻身1次/h,左右侧卧位交替,单面蓝光者还须与俯卧位交替,并尽量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蓝光照射,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以及手部等处进行皮肤抚摸,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应用舒适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10-23T14:38:40.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张旭[导读] 体现了现代护理工作“人性化”的表现,提高了护理质量,使病人满意度增加。
张旭(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广西灵山 535400)【摘要】目的探讨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舒适护理后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100例(舒适护理组),2010年2月~2011年9月未采用舒适护理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出现哭闹、皮肤受损、泪囊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舒适护理组哭闹、皮肤受损、泪囊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舒适护理能降低蓝光照射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儿舒适度过蓝光照射治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舒适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09-02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主要为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
蓝光照射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舒适护理是使病人在心理上、生理上、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5月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中,使病人安静、舒适地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舒适护理后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100例(舒适护理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
2010年2月~2011年9月未采用舒适护理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
两组病人病情、日龄、胎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蓝光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双面蓝光箱,根据患儿的日龄、胎龄、体重调节箱温,相对湿度55%~65%,将新生儿全身裸露置入蓝光箱内,用消毒黑棉布眼罩遮挡患儿眼睛,用纸尿裤遮挡会阴部,然后打开蓝光灯,照射时间一般为24h~72h,观察组另外给予舒适护理。
蓝光治疗中的新生儿皮肤护理对策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在接受蓝光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8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分析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皮肤问题,进行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的严密护理,可以使光疗能顺利实施,最大限度保护患儿皮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新生儿黄疸在光疗过程中易出现皮肤问题,且发生原因比较多,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保证患儿皮肤完整性,提高蓝光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但治疗过程中舒适度的改变导致患儿出现哭闹、躁动等,极易出现意外。
针对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皮肤极易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皮肤干燥、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皮肤意外损伤,我院儿科新生儿病室制定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光疗前、中、后的系列护理对策,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光疗皮肤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1月~2014年6月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男52例,女28例;早产儿32例,低体重儿11例,足月儿48例。
通过查血清胆红素等方法确诊,血清胆红素浓度在13~29mg/dl之间。
血清总胆红素量在220~380mg/L。
2.护理对策2.1蓝光治疗前的皮肤准备:2.1.1患儿入蓝光箱前清洁全身皮肤,禁止在皮肤上涂爽身粉货油类,以免降低光疗效果。
2.1.2暖箱内置鸟巢,既能为患儿营造一个模拟子宫的环境,又能防止患儿手脚碰触暖箱边缘造成皮肤损伤。
2.1.3保证患儿床上勿遗留任何杂物,如棉签、针帽、电极片等,以免压伤患儿皮肤。
2.1.4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导致的感染,或为患儿戴上手套、脚套。
手套、脚套应剪去多余的线头以免缠绕患儿手指、脚趾。
2.1.5正确使用眼罩,我科使用了新生儿光照治疗专用的眼罩,由弹性绷带和眼部保护罩组成,可根据患儿头围大小选择适宜号型,且专人专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新生儿蓝光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都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哭闹次数、安静睡眠时间、体重增加量、黄疸下降值。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哭闹次数少于对照组、安静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量多于对照组,黄疸下降值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舒适新生儿蓝光治疗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蓝光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光疗时间长,光疗过程新生儿缺乏安全感出现不安、烦躁,哭闹等不适应症状,迫使治疗中断[2],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进行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蓝光治疗中应用效果,为新生儿护理提供借鉴。
1.1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所有新生儿黄疸指数都在206~320ummol/L,都符合诊断标准且需要进行蓝光治疗。
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日龄2~28天,平均日龄(7±1.5天)体重在2.5~3.59Kg,平均体重在3.05±0.56Kg,,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日龄2~28天,平均日龄(6.9±1.8天),体重在2.5~3.35Kg,平均体重在3.14±0.62Kg,所有患儿的性别、日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一般情况好,生后无窒息、无并发症发生,并且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分娩。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工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新生儿黄疸患儿23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
观察组120例,对比组110例。
对比组采用蓝光治疗。
观察组在蓝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观察工作。
对比两组患儿平均蓝光照射时间。
结果观察组120例,均痊愈,其蓝光平均照射时间为344小时。
对比组110例,均痊愈,其蓝光平均照射时间435小时。
对比结果,观察组蓝光平均照射时间短于对比组。
结论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44-01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的现象[1]。
其主要临床病理表现为皮肤、粘膜、巩膜黄染。
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患儿的死亡[2]。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以蓝光治疗为主[1]。
蓝光治疗的时间,由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
在新生儿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本文就讨论了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新生儿黄疸患儿23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
其中观察组120例,男婴67例,女婴53例;年龄10小时-31天,平均157天;早产12例,足月产108例。
对比组110例,男婴52例,女婴58例;1-31天,平均180天;早产9例,足月产101例。
p>005,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对比组采用蓝光治疗。
观察组在蓝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观察工作。
对比两组患儿平均蓝光照射时间。
121 蓝光治疗蓝光治疗采取连续或间断照射。
其中,间断照射分为:蓝光照射6到12小时后间断2到4小时后继续照射;蓝光照射8到12小时后间断12到16小时后继续照射[3-4]。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护士通过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有效保障了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风险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
病理性黄疸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胆红素升高性质的改变,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后遗症 [1],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2]。
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3]。
通过护士的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可有效保障治疗的效果。
1 风险因素1.1 患儿因素①患儿没有语言能力,身份核实有安全隐患。
②光疗采用的蓝光波长易对黄斑造成伤害 [4],故光疗时用黑色眼罩遮住患儿双眼。
由于眼罩固定不严或脱落,会造成伤害。
③由于过度哭闹,使患儿出现呕吐,增加窒息的风险。
④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复杂,其中新生儿早期热量摄入不足,可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加速病情变化 [5]。
⑤患儿蓝光治疗时,要暴露全身皮肤,由于小儿哭闹蹬踏或不适应,以及留有静脉留置针,会出现皮肤的擦伤。
蓝光治疗黄疸的临床护理论文蓝光治疗黄疸的临床护理论文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新生儿中最为普遍。
黄疸是由于婴儿肝脏无法有效地排出红细胞分解产物的结果,因而导致黄疸。
在黄疸患者的治疗中,蓝光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蓝光治疗黄疸的临床护理过程。
蓝光治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不同波长和色彩的光照射皮肤,使血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胆红素,以促进排除。
蓝光治疗通常采用具有波长和颜色光的LED灯光源。
理论上讲,蓝光治疗可减少黄疸的时间和治愈的必要性。
蓝光治疗的护理与黄疸的其它治疗手段有许多不同之处,护理过程中需要关闭周围的灯光源,以防止干扰治疗的效果。
负责治疗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准确地计算出治疗期间的蓝光治疗时间和有效的照射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控黄疸患者的情况,包括面色、心率、呼吸和其他反应。
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接受蓝光治疗。
蓝光治疗的护理过程十分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状况,对反应异常和过度焦虑的患者应该进行及时干预。
2.治疗前必须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身体输液、食物和吸氧。
3.治疗过程中应防止患者惊恐或过度唤醒。
4.对于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应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如补液、调整护理、补充糖果和维生素等。
5.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治疗时间和时间的长度,严格掌握照射的光强和安全距离。
6.需要定期监测黄疸患者的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黄疸等反应,以及出现其他不适的情况。
7.需在治疗后立即评估黄疸患者的身体情况,判断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身体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蓝光治疗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相关的临床护理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技术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护士们需要不断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当在专业水平和质量上不断进步,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蓝光治疗黄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护士必须时刻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且不可掉以轻心,毕竟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是至为珍贵和重要的。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5-0117-01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效果。方法对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采用双面蓝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舒
适护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不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
义。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断蓝光照射配合舒适护理治疗,具有良
好的降黄作用。
【关键词】 蓝光照射 舒适护理
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仅为成人的1%~2%,易出现黄疸,
若不及时治疗,其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的神经损伤。蓝光照
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但治疗
过程中因母婴分离、喂养方式改变及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黑棉
布遮着眼等舒适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患儿的身心不舒适,影响蓝光
照射的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
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
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本治疗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在
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观
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足月新
生儿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28d,平均15.5d,
入院时体质量2300~3900g。所有患儿血清胆红素值大于205μ
mol/l并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均符合光疗指征。随机分为治
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婴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ar
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措施
2.1 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每天都进行蓝光照射12~24h,连续3~
6d.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实施舒适护理方法。
每天观察两组患儿的安静睡眠时间,测量体质量、黄疸指数,3d后
总结。
2.2 舒适护理的方法:
2.2.1 光疗前的舒适护理:保持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室温
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3℃~
34℃,并以软棉布覆盖、固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
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光疗前给新生儿洗温水澡
1次,更换清洁尿布,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
肤。护士以轻柔的动作给新生儿戴上眼罩、会阴罩,松紧适宜,避
免新生儿烦躁不安,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
2.2.2 光疗时的舒适护理①卧位舒适 新生儿不可能自行变换
卧位、光疗时护士必须协助新生儿左、右侧卧位,俯卧位交替。②
心理的舒适护理 护士鼓励新生儿父母在新生儿烦躁或哭闹时以轻
柔的语调与之讲话,并通过对新生儿头部、背部或手部皮肤的抚触,
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③喂养的舒适护理 实行按需喂奶,每次以新生儿自觉饱感为宜,
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抱起拍
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易出现吐奶,因此喂奶时宜取侧卧位,
使奶水充盈奶瓶前部,避免空气吸入胃内。④皮肤的舒适护理 新
生儿初次接触光疗箱这一陌生环境,容易哭闹,出汗较多,护士及
时给予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定时更换尿布,
防止尿液浸湿脐部而引起感染。光疗时新生儿的大便呈墨绿色稀糊
状,注意清洁臀部,防红臀。⑤蓝光治疗时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 需
要光疗时给予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输注药物。采用bd第四代小
儿留置针穿刺头皮浅静脉输液,减少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的痛
苦,控制药物均衡输入。期间护士经常巡视,监视仪器工作状态,
测量新生儿t、p、hr是否正常,鉴别有无光疗及输液引起的副作
用。
2.2.3 光疗后的舒适护理在光疗结束前,将包裹用的衣服预热,
光疗结束后,包好患儿后抱出箱外,以轻柔的动作摘取眼罩,给患
儿洗澡或擦身,并检查全身皮肤颜色及有无破损,继续观察皮肤黄
染有无反跳现象和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四肢肌张力、吃奶等情
况。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 讨论
光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在各种波长的光源中,以蓝光
最为有效及常用。蓝光波长高峰与胆红素吸收波长相似。未结合胆
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行转化为异构型胆
红素,可以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内排除。从而使血清未结合胆
红素浓度降低,当血清胆红素低于100μmol/l,光疗不能进一步降
低胆红素,此时即达到饱和点。因此蓝光照射时间长短与黄疸治疗
效果为非正向比例的关系。最近有报道,蓝光照射时间延长,而导
致姐妹体染色体损伤。而间断光疗可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发生及光疗
的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贫血、青铜证等”的发生。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满足自己的
舒适需要,但新生儿无法自我满足,家长也无法在蓝光照射的特殊
状态下让患儿满足,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蓝光照射治疗过程
中,生理上的不舒适因素有躺的平硬、饮食方式的改变;心理上的
不舒适因素有离开母亲熟悉而温暖的怀抱,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
舒适护理能减轻患儿心理应激反应,使患儿安静、舒适,改善睡眠;
舒适护理能刺激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增加蓝光照射的效果,
使黄疸指数下降明显,体质量迅速增加。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断蓝光照射配合舒适护理,具有
良好的降黄作用。同时间断治疗减少了蓝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
了婴儿治疗质量,减少了患者家属的担忧及副作用的发生,值得临
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军营.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0,16(6):130.
[2] 龚梅,王月珏,徐悦. 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7,21(1):95-96.
作者单位: 235159 安徽淮北刘桥矿皖北煤电集团第二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