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市场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321.82 KB
- 文档页数:10
2024年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简称DMAC)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纺织、塑料、涂料等。
本文将对当前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市场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DMAC市场规模将超过XX亿美元。
亚太地区占据了DMAC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1.应用领域扩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广泛用于纺织、塑料、涂料等行业。
随着这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扩大,对DMAC的需求也将相应增加。
2.环保要求:DMAC是一种低挥发性溶剂,对环境的污染较低。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DMAC作为替代溶剂的选择将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市场挑战尽管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DMAC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丙二醇、甲醇和醋酸等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性可能导致DMAC的生产成本变动,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2.竞争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DMAC供应商数量增加。
这种竞争可能导致价格竞争和盈利空间的压缩。
3.环保压力:虽然DMAC相对环保,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其使用仍存在限制。
环保标准的提高可能导致DMAC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DMAC制造商正致力于开发更环保、高效的生产技术。
同时,也在研究开发替代品,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2.区域市场发展:亚太地区DMAC市场份额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欧美地区的市场份额可能略有下降。
3.持续需求增长:各应用行业对DMAC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纺织和塑料行业,对DMAC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结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和不断增长的需求,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各制造商应关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并谨慎应对市场风险。
年产2万吨1,3-丙二醇(PDO)项目
1、产品性能及用途
1,3—丙二醇(PDO)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粘稠液体,与水、醇、醚等互溶,难溶于苯、氯仿等。
它无腐蚀性,有中等毒性,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影响较小。
PDO现主要用于生产新型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该种聚酯纺丝可用于织造新型地毯。
2、市场概况
据有关部门估计,2005年我国化纤地毯,需各种化纤原料70~90万吨,若5%的化纤地毯原料以PTT来代替,约需PTT3.5~4.5万吨,折1,3-丙二醇的需求量为1.3~1.6万吨。
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地毯业需各种化纤原料290~350万吨,其中PTT约占10%,折1,3-丙二醇的需求量为10.4~12.6万吨。
3、工艺技术
本项目拟以环氧乙烷为原料,采用两步法生产1,3-丙二醇,即先合成3-羟基丙醛,然后用常规的镍催化剂加氢制成1,3-丙二醇。
4、经济效益
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8亿元,年均销售收入3.6亿元,年均总成本3.0亿元,年均利税总额6000万元。
2024年1,2-丙二醇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1,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简称P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化妆品、食品、医药和化工等。
本报告旨在对1,2-丙二醇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态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1,2-丙二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1,2-丙二醇市场年均增长率稳定在X%左右。
预计到2025年,全球1,2-丙二醇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 市场趋势3.1 市场驱动因素•化妆品和个人护理行业的快速增长是1,2-丙二醇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随着人们对个人形象的重视程度提高,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了1,2-丙二醇的需求增长。
•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是1,2-丙二醇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1,2-丙二醇作为植物油替代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剂和增稠剂等方面。
随着食品行业需求的增加,1,2-丙二醇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3.2 市场挑战•环保问题是1,2-丙二醇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1,2-丙二醇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对1,2-丙二醇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高产品价格是1,2-丙二醇市场发展的另一大挑战。
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1,2-丙二醇的市场价格也呈现上升趋势。
这对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市场竞争态势4.1 主要生产企业目前,1,2-丙二醇市场上存在多家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 等。
这些企业在1,2-丙二醇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2 市场竞争策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1,2-丙二醇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创新:不断开发新型1,2-丙二醇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1,3-丙二醇调研报告1 概述1,3-丙二醇英文缩写1,3-PDO,是无色、无味的粘稠液体,可溶于水、醇、醚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聚合物单体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不但可以使聚酯塑料具有自然循环的可生物降解特性,而且是制造性能优异的新型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重要单体原料,可替代乙二醇、丁二醇生产多醇聚酯。
2 国际生产技术概况目前1,3-丙二醇主要有三种生产方法:丙烯醛法、环氧乙烷法、微生物发酵法。
其中前两种方法已经实现工业化,后一种方法正由美国Du Pont(杜邦)公司进行工业化开发。
全球1,3-PDO的生产基本上被德国Degussa公司、美国壳牌公司和美国杜邦公司三家垄断。
三个公司各自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
Degussa公司采用的是丙烯醛水合氢化法,壳牌公司采用的是环氧乙烷碳基化法,两个公司走的都是“石化合成路线”。
另一家1,3-PDO生产商杜邦公司采用的是自己创新的生物工程法。
2.1 Degussa公司的丙烯醛水合氢化法路线简析丙烯醛水合氢化制备1,3-PDO工艺申请专利最多的是德国Degussa公司,其次是德国Hoechst公司。
Degussa公司以丙烯醛为原料生产1,3-PDO的工业化路线主要的生产步骤是:(1)丙烯醛水合制3-羧基丙醛;(2)3-HPA催化加氢制得1,3-PDO。
丙烯醛水合制备3-羟基丙醛,最早采用无机酸作催化剂,但其产率低,选择性差,并伴有副反应发生。
丙烯醛遇酸容易发生缩合或聚合反应,生成二丙酸醚等,为解决这些问题,Degussa公司采用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来提高3-HPA的选择性,丙烯醛水合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可以大幅度提高。
美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含有磷酸基的酸性螯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H-CH2-PO3H2作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80℃的范围内,可使丙烯醛转化率保持在85%~90%,3-HPA选择性可达80%~85%,Degussa公司Arntz等采用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用少量钠、镁、铝离子改性,如含0.53%Na,0.06%Mg,0.3%Al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釜式反应器中于50℃反应4h,丙烯醛的转化率达88.9%~90.5%,3-HPA选择性为80.4%~82.8%。
2024年PCTG市场规模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对PCTG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PCTG的定义和特性,然后探讨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接着,我们将对全球PCTG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PCTG定义和特性PCTG(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一种高耐热、高透明度的热塑性塑料。
它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可加工性,因此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CTG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食品容器、医疗器械、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市场需求和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PCTG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优异的特性使其成为许多行业的理想选择。
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医疗保健和电子消费品领域,对高品质塑料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对PCTG这种可回收材料的需求增长。
全球2024年PCTG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PCTG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XX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XX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PCTG市场将以每年X%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有望达到X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行业应用增长:食品包装、医疗保健和电子消费品等行业对PCTG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2.技术创新:PCTG材料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3.地区市场发展: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是全球PCTG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加。
发展趋势展望未来几年,全球PCTG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有望出现以下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PCTG这种可回收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
2.新兴应用领域: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兴行业的发展,PCTG有望在航空航天、能源储存等领域寻求更广泛的应用。
3.地区市场增长: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成为全球PCTG市场的重要增长驱动力。
1,3-丙二醇的生产和市场分析河南化工HENANCHEMICALINDUSTRY2009年第26卷1,3一丙二醇的生产和市场分析毕生雷,杜玉超,银会娟,马焕新(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摘要:介绍了1,3一丙二醇的国内外生产现状及生产技术进展,对国内1,3一丙二醇市场需求及消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关键词:1,3一丙二醇;生产;市场中图分类号:TQ223.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09)10—0026—02 ProductionandMarketAnalysisof1,3一PropanediolBISheng—lei,DUYu—chao,YINHui—juan,MAHuan—xin (HenanTianguanGroupCo.Ltd.,Nanyang473000,China)Abstract:Theprouductionstatusandtechnologyprogressof1,3一propanediolareintroducedathomeandabroad.Themarketdemandandconsumptionof1,3一propanediolathomeareanlayzed.Themarketprospectispredicted.Keywords:1,3一propanediol;production;market1,3一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油墨,印染,涂料,药物,润滑剂,抗冻剂,还可以作聚酯和聚氨酯的单体,替代1,4一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中间体,用于生产多醇聚酯以及作为碳链延伸剂….1,3一丙二醇可以与对苯二甲酸聚合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是新一代聚酯产品,因而1,3一丙二醇在纺织,地毯以及工程塑料领域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3一丙二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和市场前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技术进展1.1国际技术进展在1999年之前,Degussa公司是全球唯一的1,3一丙二醇生产商,采用的工艺为丙烯醛水合加氢法.20世纪9O年代初Shell公司开发了环氧乙烷羰化加氢技术,与此同时,DuPont公司购入了De. gussa公司的工艺并建了一套工业装置.之后Du—Pont公司便将开发力量集中在生物法工艺上,并于2l世纪初取得了成功,建立了世界上首条发酵法1, 3一丙二醇工业化装置,该工艺采用基因工程菌转化廉价的葡萄糖或粗淀粉为原料,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目前生物法制取1,3一丙二醇技术,Du. Pont公司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发表文献表明该公司的发酵水平在150g/L左右.为了进一步降低1,3一丙二醇的生产成本,人们对化学法生产的催化剂进行了改进,并积极开发新的工艺路线,其中韩国三星/Davy开发了经3一羟基丙酸甲酯制1,3一丙二醇工艺;Cargill和Codexis 公司正采用Codexis专有技术开发将玉米葡萄糖转化为3一羟基丙醛的微生物工艺,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该工艺开发成功,3一羟基丙醛转化为1,3一丙二醇同样是一种节能,廉价,环保的生产工艺.1.2国内技术进展我国1,3一丙二醇技术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以来,各工艺路线均有院所进行了研发,并拥有了一定的专利.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对丙烯醛水合加氢技术进行了研究,经两段加氢后,1,3一丙二醇选择性大于99%,产品收稿日期:2009—05—22作者简介:毕生雷(1981一),男,助理工程师,从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应用研究,电话:(0377)63036854.第10期毕生雷等:1,3一丙二醇的生产和市场分析?27?纯度可达99.9%.黑龙江石油化学研究院采用丙烯醛水合加氢工艺的转化率为96.6%,1,3一丙二醇的纯度为99.6%.另外,中国石油兰化分公司也对该工艺进行了开发.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探索了环氧乙烷羰化加氢法工艺,1,3一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58.4%.除采用石油提炼物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外,我国许多高校近几年还开展了采用可再生原料进行化学合成来生产1,3一丙二醇,如皂化甘油,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等.南京工业大学采用一种金属/固体酸双催化剂的方式来转化甘油生产1,3一丙二醇;大连理工大学采用Cu—Cr金属氧化物来催化甘油氢解制取1,3一丙二醇;清华大学采用钌一铼催化剂催化甘油氢解制1,3一丙二醇.目前这些方法处于试验阶段,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生物法方面,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开发了玉米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工艺,即首先将玉米淀粉转化为糖化液,经发酵生成甘油,然后经厌氧发酵制得1,3一丙二醇J.清华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以葡萄糖或粗淀粉为原料,采用双菌种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并在国际上率先将电渗析脱盐技术引入发酵液的脱盐中』.该技术通过一步膜过滤,电渗析脱盐,浓缩精馏后取得成品,该产品纯度达到99.6%以上,收率达到80%以上.经在仪征化纤,辽阳石化等单位进行试用,与国外进口产品聚合生产m比较,结果表明,清华大学的生物法1,3一丙二醇聚合的m特性粘度,色泽等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进口产品,可以满足聚酯合成和纺丝等应用的要求.2生产概况2.1国外生产情况1,3一丙二醇于20世纪9O年代初被开发出来,下游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印染和纺织品;工程塑料;涂料和油墨行业),但真正推动该产品发展的是聚酯纤维,它作为PrITI,聚酯纤维的重要原料,具有不可替代性.纵观整个发展历程可发现,它的工业化发展始终同PTT聚酯的市场发展联系在一起: 1991年P1Tr聚酯产品在欧洲实现工业化生产;1995 年,Shell公司将P1Tr产品进行商业化,建立生产能力为10万t/a的生产装置;1999年,Shell公司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产能为7.2万t/a的1,3一丙二醇生产装置;2002年,Shell公司和SGF公司合资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建立了产能为9.07万t/a的PrITr 生产装置;2003年,DoPont宣称采用生物转化法将1,3一丙二醇产品大规模生产,并于2006年建成年产4.5万t的生产线.2009年3月,由于经济危机及市场情况,Shell公司对外宣布关闭其旗下的1,3一丙二醇生产企业,并停止生产1,3一丙二醇.2.2国内生产情况我国目前尚未有万吨级1,3一丙二醇生产装置,最大且最早的生产企业为山东邹平铭兴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t,采用环氧乙烷羰化加氢法工艺(属于化学合成法).生物法方面,1,3一丙二醇的生产企业有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公司, 采用的技术均为清华大学技术,其中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一条年产1000t的中试线并投入运行;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公司建设的年产4000t1,3一丙二醇的生产线;清华大学在湖南益阳还有一条年产300t的试验线.同时安徽立兴化工公司则采用江南大学开发的生物法技术,生产1, 3一丙二醇.另外,还有个别试剂厂和科研单位进行小批量的生产,采用缩水甘油酸乙酯经氢化铝锂还原制得试剂产品,其产量极小.3市场分析目前,全球1,3一丙二醇的生产能力为l5.2万t/a,主要生产企业有Shell公司,Degussa公司及Du—Pont公司.随着P,IvI'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宽,P1Tr产能将不断扩大,预计2010年P,Ivr纤维需求量将达100万t/a.因此未来1,3一丙二醇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国内1,3一丙二醇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药,纺织纤维行业,化工领域以及科研单位.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聚酯纤维需求量不断增加. PTT作为未来聚酯纤维的重要替代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PrIYI1纤维产业化生产已经起步,只要PTT生产成本与国外相当, 国内P1Tr市场将会获得重大突破.另外,许多科研机构购买1,3一丙二醇进行P1Tr等下游产品的开发.据预测,我国近年的1,3一丙二醇需求在2.5~3万t/a,长远需求超过10万t/a.对于国内1,3一丙二醇生产企业而言,未来的任务是考虑如何利用国外已开发成熟的生产工艺,结合自身原料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国内外P1Tr市场发展的需求.河南化工HENANCHEMICALINDUSTRY2009年第26卷开发与研究?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改进方法探讨于鲁冀,孙向鹏(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针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启动时间长,上升流速小,混合效果差等缺点,提出了对反应器的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装置进行了气含率,循环液速等动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试验装置可提高上升流速,优化混合效果,有利于培养颗粒污泥.关键词:UASB;气含率;循环液速中图分类号:TQ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09)10—0028—04 StudyonTheImprovementMethodof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ReactorYULu—ji.SUNXiang—peng (SchoolofWaterConserwancyandEnvironment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 gzhou450002,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disadvantagesofUASBreactor,suchaslongtimeinstarting,smal lupflowve—locity,badmixingeffect,amethodtomodifyreactorispointout,thekineticparamatersofunita fterim—provedsuchasgasholdupandliquidcirculationrateisdetermined.Theresultshowsthattheun itafterimprovedcanincreasesupflowvelocity,optimizesmixingeffect,itisbenefici~toculturethegranularsludge.Keywords:UASB;gasholdup;liquidcirculationrate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是Lettinga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效厌氧处理反应器….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厌氧反应器类型之一,但该反应器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的突然变化比较敏感;反应器上升流速小,且难以控制,难以培养出颗粒污泥;反应器内易出现短流现象,使泥水不能充分混合接触,影响处理效果等.针对上述缺陷,国内很多学者提出了改进方法.如方战强设计的外循环UASB反应器,屠展等开发的气升式自循环厌氧反应器等.但这两种反应器仍属于外循环反应器,都没有充分利用沼气产生的动力.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Ic反应器内循4结论1,3一丙二醇作为一种优良的抗冻剂,溶剂和新型高分子材料P1Tr的原料,其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为促进1,3一丙二醇的发展,必须尽快开展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Shell公司的停产,市场对生物法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在未来几年,产品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参考文献:[1]Witt11,MullerR—J,WiddeckeH,eta1.Syntheses,prop—ertiesandbiodegradabilityofpolyestersbasedon1,3一propanediol[J].MicromoleChemPhys,1994,195:793—8【)2.[2]张从容.新型聚酯工业现状及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2000,(5):49~52.[3]修志龙.两步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的方法[P].CNZLO1138769.6,2004—09—08.[4]唐宇,刘德华,等.1,3一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的中试研究[J].化工进展,2004,23(1):84—87.。
二丙二醇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二丙二醇,也被称为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二丙二醇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 二丙二醇的性质和用途2.1 性质二丙二醇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挥发性。
它具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和与多种有机溶剂的相容性,使得其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用途二丙二醇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以下是二丙二醇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二丙二醇作为一种保湿剂和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如面霜、乳液和洗发水等。
•医药和医疗器械: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和低毒性,二丙二醇在制药工业中被用作溶剂和稳定剂,并广泛用于制药中的液体制剂、外用药和注射剂等。
•塑料和聚合物工业:二丙二醇用作聚醚、聚酯和聚氨酯等合成材料的重要原料,用于生产塑料制品、涂料和粘合剂等。
•气体防腐剂:二丙二醇具有吸湿性和抑菌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防腐剂中,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和仪器的可靠性。
3. 二丙二醇市场概述3.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二丙二醇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体系。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二丙二醇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受到医药、化妆品和塑料工业的推动。
3.2 行业竞争格局当前,全球二丙二醇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多家重要的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二丙二醇生产技术成熟,新进入者的进入门槛较高。
3.3 地区市场分析二丙二醇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地区差异。
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二丙二醇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此外,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显示出较高的市场需求。
4. 二丙二醇市场的挑战和机遇4.1 挑战虽然二丙二醇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当前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二丙二醇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1,3丙二醇市场调研报告报告关键信息项:1、调研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研时间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研区域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调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1,3 丙二醇市场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1,3 丙二醇市场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1,3 丙二醇市场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1,3 丙二醇价格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主要生产厂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主要应用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市场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影响市场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1,3 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市场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为了深入了解 1,3 丙二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特进行此次市场调研。
2、调研目的21 全面了解 1,3 丙二醇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
22 分析 1,3 丙二醇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包括主要消费领域和生产企业。
23 研究 1,3 丙二醇的价格波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24 评估 1,3 丙二醇市场的竞争态势和主要参与者的市场份额。
25 预测未来几年 1,3 丙二醇市场的发展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3、调研时间范围本次调研的时间范围为具体时间段 1至具体时间段 2,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调研区域范围41 全球范围涵盖主要的经济体和化工产业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亚太地区等。
丙二醇市场概述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1,3-丙二醇市场概述 1,3-丙二醇的生产技术及垄断概况
目前全球1,3-丙二醇的生产基本上被德国Degussa公司、美国壳牌公司和美国杜邦公司三家垄断。三个公司各自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Degussa公司采用的是丙烯醛水合氢化法,壳牌公司采用的是环氧乙烷羰基化法,两个公司走的都是“石化路线”。另一家1,3-PDO生产商杜邦公司采用的是自己创新的生物工程法。 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丙烯醛水合氢化制备1,3-PDO工艺申请专利最多的是德国Degussa公司,其次是德国Hoechst公司。Degussa公司以丙烯醛为原料生产1,3-PDO的工业化路线主要的生产步骤是:(1)丙烯醛水合制3-羟基丙醛;(2)3-羟基丙醛催化加氢制得1,3-PDO。专家认为该生产工艺技术比较成熟,成本低,原料也比较广泛便宜。但存在催化剂选择性低、产物分离过程复杂,质量较差,污染厉害,且丙烯醛易燃易爆,难以贮运,生产危险性较大的缺陷,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该工艺的难度在于催化剂的选取,目前国内该工艺还处于中试阶段,技术有待完善。 环氧乙烷羰基化法 由shell公司创造,该生产工艺优点是成本低、技术先进和产品质量好;但同时也存在前期投资大,反应困难的不足。该工艺存在复杂的加氢精制体系,且在工艺中多次使用低压蒸汽吹扫,因此投资成本和操作成本较高,若能开发出有效地加氢催化剂,减少反应中过量氢气使用量,并提高催化剂活性,则该工艺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催化剂的选择,目前国内在该方面的处理还不成熟,影响国内该生产工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科研经费和技术交流。
生物工程法 由Do?Pont公司最早开发,主要通过菌种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1,3-PDO,该工艺国内外均处于研究阶段。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当前研究较多的菌种是克雷伯氏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弗氏柠檬菌三种菌,它们具有较高的1,3-PDO转化率及生产强度。国外有些研究机构通过采用基因技术,对所选菌种进行DNA重组,来提高1,3-丙二醇的产量。由于目前世界上采用转基因工程菌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只有杜邦一家,因此杜邦通过专利申请将相关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了严密的保护,形成了高度的技术垄断。 国内技术进展
国内科研单位1996年开始关注1,3-丙二醇生产技术发展;1997年国家开始同Du?Pont等国外公司进行技术转让谈判,但遭到拒绝;1998年我国可以向国外企业高价进口1,3-丙二醇,国内大型石化公司也开始看好PTT聚酯项目,这促使国内一批科研单位开始研发1,3-丙二醇。 目前国内开展丙烯醛法的研发单位主要有上海石化、兰州石化、黑龙江石油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开展环氧乙烷法的研发单位主要有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开展微生物发酵法的研发单位主要有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安徽科苑集团等。但目前绝大多数研发单位还处于小试、中试阶段,没有实现工业化。
由于看好1,3-丙二醇市场前景,国内不少企业在积极开发1,3-丙二醇项目,主要是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天冠集团公司等。最初天冠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部门联合攻关的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成功进行了500吨/年工业性试验,为微生物法1,3-丙二醇的工业化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发酵工艺路线。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于2009年投资6742万元,完成了国内首套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装置的建设,其中100吨单体发酵罐是1,3-丙二醇行业内单体设备的最大规模。2011年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与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年处理甘油200吨发酵生产1,3-丙二醇中试技术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菌株,确定了包括发酵、代谢调控、分离提取及产品精制在内的完整工艺。值得一提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目前也正在进行年产千吨级1,3-丙二醇工业示范化项目的调试。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副产甘油制取1,3-丙二醇技术具有菌种优良、发酵效率高、产品收率高和能耗低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最为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 1,3-丙二醇的产业化情况
国外产业化现状 表1列出了国外1,3-丙二醇的生产情况,截止2010年,全球1,3-PDO产能为20.27万吨。生产方法有:丙烯醛法、环氧乙烷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主要掌握在壳牌、德固萨和杜邦公司手中。 表1?截止2010年国外1,3-丙二醇的生产情况 公司名称 产能 工艺 生产地点 德固萨 5 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Shell 7.26 环氧乙烷 路易斯安那州 杜邦与德固萨合资 0.91 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DuPontTat&Lyle 4.5 生物发酵法 田纳西州 DuPontTat&Lyle 1.6 生物发酵法(2011年二季度完成扩产) 田纳西州 合计 19.27 国内产业化现状 国内2002年开始实现1,3-丙二醇工业化生产,首家生产企业是山东邹平铭兴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化学合成法,规模在千吨级。2004年,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成微生物发酵法1,3-丙二醇试验装置并投产对外销售。截止到2010年国内1,3-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和产能如下表。 表2?截止2010年国内1,3-丙二醇的生产情况 公司名称 产能 工艺 山东邹平铭兴化工公司 6500 环氧乙烷法 黑龙江辰能生物工程有限公2500 生物发酵法 司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 1000 生物发酵法 上海德茂化工有限公司 - 生物发酵法 上海石化 - 丙烯醛法 安徽立兴化工有限公司 10000 生物发酵法(目前到中试)
此外上海德茂化工有限公司宣称自己可生产含量在99.8%以上的生物法1,3-丙二醇,其工厂位于安徽。产品的应用领域方向主要为医药合成和化妆品领域,但未获知其生产能力。
国内外市场 1,3-丙二醇主要用来做PTT(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DO和PTT的合成技术主要被杜邦和壳牌公司垄断。而目前,1,3-丙二醇主要市场还是在PTT的应用上,PTT未来市场的发展将决定1, 3-丙二醇的市场前景。 PTT国外状况
1995年壳牌化学公司正式向市场推出PTT树酯,商品名为“Conem”。1996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Point?Pleasant建成了一套2万t/a的PPT装置,2001年在墨西哥建有11.5万吨t/a的PTT工厂。2003年在加拿大完成9.5万t/a装置的投产,该装置生产特性黏度大于0.9dl/g的PTT。与美国公司Kosa公司,日本旭化成、东丽、东洋纺等公司,中国台湾省华隆公司,韩国SK化学、韩泰合成、晓星、可隆、三养、高丽合纤和泰光等公司以及西班牙An-rex公司合作共同开发PTT纤维。 杜邦公司2000年推出PTT树酯,商品名为Sorona。在美国金斯顿Sorona?PTT纤维的生产装置产能为1.2万t/a,另外,杜邦公司计划将5.9万t/a闲置的PET装置也改产PTT。宣称韩国的新韩工业,日本的帝人和东丽,以及中国台湾的远东纺织等公司合作共同开发PTT纤维,巩固其在弹性纤维市场的优势地位。 日本的旭化成公司从壳牌化学公司购买了3GT(PDO聚合物家族的通称)的聚合体生产技术,制造纤维出售。2002年,旭化成与帝人公司合并他们各自的PTT纤维业务成立合资公司Solotex,推出纤维的商品名为“solo”。Solotex公司负责2家公司PTT聚酯及其纤维的产销,PTT产能约为5000t/a。新公司销售额将达10亿日元/年(800万美元/a).2006年可望提高到100亿日元/年。 2002年东丽工业公司和杜邦达成综合性协议,杜邦公司将转让其先进的杜邦Sorona聚合体技术,东丽公司将在日本生产其纤维并在亚洲市场上销售。东丽也将生产PTT与涤纶形成的双组分纤维和共纺纤维,由东丽杜邦合资公司在日本国内销售。 PTT国内状况
中国台湾省华隆公司、工业技术研究所和纺织研究中心三家合作开发成功了PTT纤维商业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为5000t/a,预计年销售金额900—1200万美元,为避免与涤纶和尼龙竞争,主要生产是82.5dtex以下的特殊品种。 2000年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壳牌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开发PTT纤维及纺织品,旨在成为全球最大的PDO和PTT生产商,抢占氨纶和尼龙等弹性纤维的市场。目标是2010年壳牌公司将有11—12套PTT聚酯生产装置投产运行,产量达到110万t/a,其中55%用于地毯纤维,45%用于纺织纤维。 2004年,泉州海天轻纺集团经杜邦公司正式授权使用杜邦Sorona?聚合物开发、生产和销售PTT短纤维、纱线及其织物。该项目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杜邦公司许可的PTT短纤维生产厂。 2012年盛虹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年产3万吨/年PTT聚合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打破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对行业核心技术的垄断。盛虹集团已经攻克了PTT纤维纺丝技术,PTT聚酯合成技术,记忆纤维染色技术。集团和清华大学刘德华老师合作开发5万吨/年生物法1,3-丙二醇技术,项目投产后将迅速形成PTT产业链的国产化技术,形成具有生物质纤维特点,集PDO生产、PTT合成、PTT纺丝、PTT面料印染技术和产业化一条龙。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具有完整产业链生产此产品的公司。标志着我国在PTT领域方面进入国际一流水平。 限制国内PTT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价格因素,核心是生产原料1,3-PDO的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