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批后公布)主要图纸
- 格式:pdf
- 大小:10.72 MB
- 文档页数:11
制图规范1 总则与符号(1)一般实线表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轮廓与地面的交线(除桥梁、坝、水闸、架空管线外),虚线表示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线表示地类范围线、地物分界线。
(2)两地物相重叠或立体交叉时,按投影原则下层被上层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
(3)一般绘制顺序:房屋-道路-水系-地类界-其他。
接边的地物、地类应做共线处理。
(4)路名注记应该是图上距离15-20cm。
(5)注记图示执行附录一《1:500 cass地形图注记对照表》(正在进一步修订中,有建议请及时反馈)。
(6)面状要素采集应注意使用捕捉采集,并且必须闭合成面状结构。
围墙与居民地之间也要捕捉采集。
(7)设计书中未提及的要素按“图式”要求表示。
(8)内业不能确定的问题,应用圆圈圈出,并简单注记问题,以方便外业调查。
(9)数据分层执行《附录二:数据库数据字典》。
2 居民地和垣栅(1)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
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采集;房屋沿房檐采集,房角应准确无误。
不同层次的房屋、不同结构性质及分户线应分割表示。
能够分割的商铺楼房均应分割表示。
每个房屋应形成闭合的面。
房屋拐点务必保证垂直。
(2)房屋基脚轮廓线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0.2米),简易房屋小于图上0.6mm (0.3米)时,可适当综合取舍。
(3)1层房屋为砖,2-6层为混,7层以上为砼。
房屋底层为车库的,其高度高于2.2米的,计算一层,小于2.2米的,不计算车库的层数。
房屋的内部天井区分表示,并加注“天”字。
(4)建筑中的房屋按地基的外轮廓描绘,房屋外轮廓不能完整绘出、已经拆迁、推土、在建或停建的地块按“施工区”表示。
“施工区”的范围用地类界准确表示。
(5)居民院内高度不超过正常围墙高度的房屋,破坏房屋,面积小于2㎡的房屋,临时性的围墙、工棚,可搬移的售货亭不表示。
居民地院内的简易厕所、猪舍、柴房不表示。
居民地外围独立的正规厕所应表示。
(6)房屋与围墙相关位置的表示方法:①实地明显有围墙的,则围墙应完整的表示出来,且房屋边线与围墙内墙或外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内时,则屋边线与围墙内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外时,则房屋边线与围墙外墙重合)。
Standard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 1:500 1:1000 1:2000 t opographic mapsof 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例标准沈阳金建数字城市软件有限公司二○○六年七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2总则 (2)地形图图例 (6)3测量控制点 (8)4居民地和垣栅 (9)5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15)6交通及附属设施 (29)7管线及附属设施 (43)8水系及附属设施 (47)9境界 (59)10土貌和土质 (61)11植被 (69)12注记 (77)附录A (82)附录B (86)附录C (87)附录D (88)附录E (91)Standard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 1:500 1:1000 1:2000 t opographic mapsof 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例标准1范围本标准对在UMIS建设中,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中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图例和注记做出了相应规定,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2总则本图式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的共性要求制定的国家标准。
在使用时也可根据不同专业、地区特点,按用图需要增补符号。
为利于数字化测图,要素分类、分级与GB一14804《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协调,符号设计力求几何图形化,符号尺寸尽量归偶。
1.1.符号的尺寸2.1.1 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1.2 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 mm(当采用绘图机绘图时.线划粗可放宽至0.2 mm),点大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 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 mm,虚部为1.0 mm。
曲数据35页)附件1《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 版)2019年2月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缩略语 (5)5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5)6数据库结构定义 (7)7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6)8数据交换内容和格式 (30)9元数据 (31)附录A (资料性附录)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样本 (32)附录B (资料性附录)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元数据示例 (3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28407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53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TD/T 1028-201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XXXX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版)3术语和泄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GB/T 13923-2006]。
八路镇总体规划时间:2011-12-01 11:19来源:邳州市规划局村镇科前言八路镇坐落在邳州市的南大门, 地处邳睢交界处,南与古邳镇相邻;北依陇海铁路、连徐高速公路;东临徐洪河;西靠省道邳睢公路,交通便利,入境快捷,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同时八路镇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城镇。
枣庄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受邳州市八路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了八路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八路镇人民政府和邳州市规划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八路镇进行现场踏勘,系统地收集了规划基础资料,并就规划编制的原则问题广泛听取了地方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设想和意见,对八路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等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经过实地踏勘、方案设计、修改完善、规划论证后,产生了本次规划的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各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值此规划编制完成之际,谨向关心支持规划编制工作的专家领导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八路镇总体规划项目组2010年10月八路镇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文件目录前言八路镇总体规划文本………………………………………………………1-14 八路镇总体规划技术管理规定……………………………………………15-19 八路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58 八路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八路镇总体规划图件八路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重点、依据和指导思想 (1)第三章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第四章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3)第五章镇域规划 (3)第六章镇域旅游规划 (3)第七章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 (7)第八章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7)第九章各类用地规划 (7)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9)第十一章绿地系统和空间景观规划 (10)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11)第十三章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规划 (13)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5)第十五章远景发展设想 (15)第十六章附则 (16)八路镇总体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17)第二章城镇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17)第三章镇域用地及农村居民点控制 (18)第四章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18)第五章城镇道路控制 (19)第六章市政设施控制 (20)第七章景观环境及绿地控制 (20)八路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修编的背景与思路 (22)第一节规划总论 (22)1.1 总体规划修编的依据 (22)1.2 总体规划目标 (22)1.3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 (22)1.4 城市规划区范围的界定 (22)1.5 规划指导思想 (22)1.6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23)第二节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3)2.1 主要相关规划 (21)第二章功能定位、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23)第一节规划背景 (24)第二节八路发展的SWOT分析 (24)2.1 优势 (24)2.2 劣势 (23)2.3 机遇 (23)2.4 挑战 (24)第三节功能定位 (25)3.1 区域上——邳州南大门、邳州郊区的生态居住区 (25)3.2 产业上——邳州市旅游产业重要一环 (25)3.3 文化上——八路文化品牌基地 (25)第四节城镇发展目标 (26)4.1 发展思路 (26)4.2 经济社会目标 (26)4.3 经济发展战略 (26)4.4 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27)4.5 各项产业布局 (27)第三章镇域规划 (28)第一节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28)1.1 镇域村镇发展现状 (28)1.2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29)1.3 村庄布局调整 (29)1.4 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30)1.5 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30)第二节空间利用规划 (31)2.1 镇域空间利用条件与现状 (31)2.2 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31)第三节镇域配套设施规划 (31)3.1 镇域社会设施规划 (31)3.2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32)3.3 镇域旅游规划 (32)第四章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 (33)第一节城镇性质 (33)1.1 大力打造生态城镇 (33)1.2 着重发展旅游及配套三产 (33)1.3 巩固完善商贸业 (33)第二节城镇规模 (33)2.1 人口规模 (33)2.2 用地规模 (34)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34)第一节镇区用地现状 (34)1.1 镇区建设现状概况 (34)第二节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35)2.1 用地评定 (35)2.2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35)第三节镇区用地空间布局 (35)3.1 空间规划的目标 (35)3.2 总体空间结构 (35)3.3 用地空间布局 (35)3.4 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36)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42)第一节规划原则 (38)第二节对外交通 (38)第三节道路广场 (38)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景观规划 (44)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39)1.1 现状分析 (39)1.2 绿地系统规划 (40)第二节空间景观规划 (40)2.1 空间景观特色 (40)2.2 景观风貌规划要素 (40)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41)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41)1.1 给水工程现状 (41)1.2 给水工程规划 (41)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42)2.1 排水工程现状 (42)2.2 排水体制规划 (42)2.3 污水工程规划 (42)2.4 雨水系统规划 (43)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3)3.1 规划原则 (43)3.2 供电负荷预测 (43)3.3 供电电源 (43)3.4 电路敷设 (43)第四节邮政工程规划 (44)4.1 邮政现状 (44)4.2 邮政规划 (44)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45)5.1 电信发展现状 (45)5.2 电信工程规划 (45)第六节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46)6.1 用户预测 (46)6.2 线路规划 (46)第七节环卫工程规划 (46)7.1 规划目标 (46)7.2 规划内容 (46)第九章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规划 (51)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51)1.1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47)1.2 规划目标 (47)1.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8)第二节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51)2.1 消防工程规划 (48)2.2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48)2.3 防震工程规划 (49)2.4 人防工程规划 (49)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指引 (50)第一节规划期限与规模 (51)第二节规划布局 (52)第十一章远景发展设想 (52)第一节远景发展规模控制 (52)第二节发展方向 (52)第三节空间结构 (5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52)八路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八路镇总体规划图件邳州市八路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八路镇总体规划》是八路镇域及镇区城镇建设、居民点布局的指导性文件,在该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执行本规划。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内容与要素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基础地理数据库数据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为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互换格式,促进城乡一体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标准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1.1要素 feature客观世界中的事实或存在。
Standard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 1:500 1:1000 1:2000 t opographic mapsof 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例标准沈阳金建数字城市软件有限公司二○○六年七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2总则 (2)地形图图例 (6)3测量控制点 (8)4居民地和垣栅 (9)5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15)6交通及附属设施 (29)7管线及附属设施 (43)8水系及附属设施 (47)9境界 (59)10土貌和土质 (61)11植被 (69)12注记 (77)附录A (82)附录B (86)附录C (87)附录D (88)附录E (91)Standard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 1:500 1:1000 1:2000 t opographic mapsof 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例标准1范围本标准对在UMIS建设中,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中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图例和注记做出了相应规定,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2总则本图式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的共性要求制定的国家标准。
在使用时也可根据不同专业、地区特点,按用图需要增补符号。
为利于数字化测图,要素分类、分级与GB一14804《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协调,符号设计力求几何图形化,符号尺寸尽量归偶。
1.1.符号的尺寸2.1.1 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1.2 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 mm(当采用绘图机绘图时.线划粗可放宽至0.2 mm),点大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 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 mm,虚部为1.0 mm。
1 总则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
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
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的编制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
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