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格式:pdf
- 大小:302.68 KB
- 文档页数:10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指数6032 沪深300指数5337 上证指数3509 深证成指14507 中小板综指12778相关报告 1.《消纳权重护航碳中和,玻璃组件享大尺寸红利-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2.17 2.《硅片提价验证行业高景气,氢能下游持续开拓-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2.7 3.《光伏全年需求有望超预期,然企业表现将分化-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1.31 4.《并网超预期和储能补贴的热,市场化交易的凉-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1.24 5.《光伏潜在降价合预期,材料体系驱动电池进步-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1.17 姚遥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8621)61357595 yaoy @ 宇文甸 联系人 yuwendian @ 张伟鑫 联系人 zhangweixin @ 光伏涨价无论如何不是利空,电车建议左侧布局 ⏹ 新能源:产业链涨价更多反应需求强劲和竞争格局,再次重申近期核心观点:全年需求有望超预期背景下,产品价格及优势企业盈利均有望超预期。
⏹ 在年初以来持续上涨的硅料价格推动下,单晶硅片龙头继2月初提高硅片指导价0.1-0.15元/片之后,26日再次大幅上调硅片指导价0.3-0.39元/片(两次涨价累计传导硅料涨幅约25元/kg ),随后电池片龙头跟随上调指导价0.5元/W (基本传导本次硅片调价)。
产业链的接连涨价,令部分市场观点开始担心需求端承受力,我们认为:怕涨价影响需求的逻辑没错,但这完全不是看空股票的理由! ⏹ 首先从光伏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角度看,在产业链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价格完全由行业自身供需决定,既然价格能够涨得起来(部分环节需关注提价后实际成交情况),那自然是有对应的需求能够承受这种价格,反之,如果终端大比例需求无法承受,那自然导致采购意愿下降,并通过产业链的订单、开工率下调层层向上传导负反馈,并令价格回落到新的平衡位置。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行业研究周报新能源车换电模式风口来临 ——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投资摘要:市场回顾:截止8月21日收盘,该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下跌1.61%,落后沪深300指数1.91个百分点。
电力设备行业本周在中信30个板块中位列第26位,位于下游。
从估值来看,当前行业整体55.74倍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 子板块周涨跌幅:锂电池(-4.25%),太阳能(-2.97%),风电(-1.55%),输变电设备(-0.16%),配电设备(+0.01%),核电(+2.46%),储能(+3.94%)。
◆ 股价涨幅前五名:沧州明珠、坚瑞沃能、鸣志电器、经纬辉开、金龙羽。
◆ 股价跌幅前五名:中恒电气、赢合科技、能科股份、威尔泰、应流股份。
行业热点:新能源车:北汽、蔚来牵头起草,国内首个新能源车换电标准过审。
光伏:国网公布最新一批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合计8.27GW ,光伏6.2GW 。
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新能源车:7月新能源车销量9.8万台(+22.8%)。
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将推动中低端新能源车市场扩张。
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将进一步放宽。
本周圆柱锂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方形下降(-2~4%)。
前驱体原材料小幅上涨,其余原材料价格保持不变。
看好高能量密度、三元高镍化及锂电全球化,推荐关注宁德时代、当升科技、璞泰来、恩捷股份、欣旺达。
◆ 光伏:2020年上半年电池片出货排名,通威、爱旭、润阳分局前三。
本周光伏硅料价格继续上涨(+2.94~6.06%),国产电池片价格下降(-1.1%),高功率国产组件价格小幅上涨(+2%)。
进口电池片、组件价格保持不变。
看好疫情结束后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凸显趋势,推荐单晶硅料和PERC 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
◆ 风电:国家电网预计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突破30GW 。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政策下,西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及外送通道建设得到重点支持。
报告摘要:●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大增11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45.7和45.0万辆,环比增长15.1%和17.3%,同比增长127.8%和121.1%。
从品牌和车型来看,比亚迪汽车占据新能源汽车厂商榜首,造车新势力增量明显。
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电动车销量有望超过353万辆,同比增长164.02%+;预计2022年电动车销量达500万辆。
●磷酸铁锂装车量继续领跑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0.80 GWh,同比增长96.20%,环比增长35.10%。
整体来看,头部企业11月份装车份额维持稳定,宁德时代占据榜单首位。
从技术路线来看,11月磷酸铁锂累计装车量超过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磷酸铁锂再次主导市场。
目前特斯拉、大众和奔驰等主流车企“高镍+LFP”电池布局逐渐清晰。
排产方面,产业继续呈现高景气态势。
●充电焦虑缓解,充电桩布局再加速11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09.19万台,累计数据环比增长2.78%,同比增长57.06%;从充电电量来看,2021年11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充电电量达108.1千万KWh,环比上升6.50%,同比高增40.21%。
充电桩还是配电网中重要的可控负荷,对配售电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有望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2021年以来,各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电动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规划及意见,TOP10地区中,广东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与充电量均位列第一。
特斯拉、大众、蔚来等主要车企也纷纷配套完善充换电服务,叠加政策推动,我们认为充电桩相关产业链有望稳步成长。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1)电池环节受益于涨价叠加原材料价格松动带来盈利回升,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电子组覆盖)、孚能科技。
(2)产销超预期带来的产业链供给缺口环节:a、负极:中科电气、翔丰华、璞泰来、贝特瑞、杉杉股份;b、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c、铜箔:诺德股份、嘉元科技。
(3)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向LFP和高镍发展,重点推荐: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德方纳米。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指数5947 沪深300指数5263 上证指数3502 深证成指14412 中小板综指12869相关报告 1.《光伏涨价无论如何非利空,电车建议左侧布局-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2.28 2.《消纳权重护航碳中和,玻璃组件享大尺寸红利-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2.17 3.《硅片提价验证行业高景气,氢能下游持续开拓-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2.7 4.《光伏全年需求有望超预期,然企业表现将分化-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1.31 5.《并网超预期和储能补贴的热,市场化交易的凉-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1.1.24 姚遥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8621)61357595 yaoy @ 宇文甸 联系人 yuwendian @ 张伟鑫 联系人 zhangweixin @ 理性看待风光储政策,板块调整后性价比显著 ⏹ 新能源:能源局风光政策强化短中期风光规模超预期可能,存量项目减补换指标方案缺细节、执行难、阻力大,后续或有变数;短期产业链价格博弈加剧,需求负反馈调节能力强,对全年需求维持乐观。
⏹ 国家能源局本周就一年一度发布的“风光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时值我国风光发电市场从全面补贴向全面平价过渡的第一年,政策部分内容较往年变化较大,引起市场热议,我们与产业多方交流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判断,总结要点如下: ⏹ 1)进一步打开中长期风光装机空间:明确由各省级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执行的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自行确定新增规模,并首次提出“保障性并网”和“市场化并网”概念,意味着基于消纳权重测算的各地“保障性并网”规模仅为未来风光装机规模的“底线”,在未来风光储成本持续下降、碳减排目标明确的大背景下,“市场化并网”机制的建立从政策层面彻底打开了风光装机超预期的天花板。
报告摘要:●本周板块行情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0.01%,涨幅落后大盘。
其中,本周风电板块上涨2.27%、发电设备上涨2.06%、光伏板块上涨1.26%、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14%、核电板块上涨0.29%、锂电池指数下跌0.10%、工控自动化下跌2.55%。
●新能源汽车:年底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建议关注特斯拉供应链电动车10月销量高增长,预计年底需求将持续爆发。
特斯拉计划投资4200万元在上海生产充电桩,LG将为上海生产的Model Y供应NCM电池,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联合打造智己汽车,一线车企加快电动车布局,建议关注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电池及材料企业。
此外,六氟磷酸锂阶段性供应仍偏紧,建议关注六氟磷酸锂及自产六氟磷酸锂的电解液公司投资机会。
●新能源发电:光伏大尺寸迭代加速,风电抢装行情延续光伏10月新增装机4.17GW,同比增加309%,“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有望显著提升。
本周8家光伏企业联合倡议推进210mm硅片和组件尺寸标准,通威新增210mm电池片报价,大尺寸迭代加速,市场份额有望持续集中,建议关注各环节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
风电板块抢装行情延续,10月新增装机5.23GW,同比增加231%,明年风电装机需求预计仍有较好增长,建议关注风机零部件企业。
●工控及电力设备:制造业投资持续回升,工控行业需求旺盛进口替代加快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5.3%,较前三季度收窄1.2%,工控下游需求较好,我们预计四季度行业快速增长仍将延续,考虑到工控行业周期性,预计有望持续到明年。
国产工控龙头品牌具有较好的产品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进口替代将加速推进。
●本周建议关注通威股份:硅料业务供需紧平衡,电池片成本优势巩固。
隆基股份:硅片及组件份额快速提升,产能扩张加速推进。
孚能科技:软包电池龙头即将供货戴姆勒,国内外车企客户快速突破。
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供应紧张仍处涨价区间,公司成本优势扩大盈利提升。
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现状锂电池的原材料方面问题,一直都是锂厂家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锂电池生产厂家和大家谈谈关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问题,有兴趣了解这方面问题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如果我们拿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来比的话,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变会显得较低,并且目前负极材料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其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等,这些都是大型的个业,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深圳贝特瑞公司可能很多人对它都有所了解了,它是中国宝安(000009)控股55%的子公司,并且是国内锂电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
其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价格为6万元/吨左右,市场占有率高达80%,居全球第二。
客户包括松下、日立、三星、TCL、比亚迪等130多家厂商。
2008年,贝特瑞收购了天津铁诚公司,使其碳负极材料成本下降30%。
不过锂电池生产厂家们了解到贝特瑞宣传资料显示,具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500吨/年的产能。
而据其销售部门透露,目前贝特瑞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际产能为800吨/年,产量只有40多吨/年,主要给大型电池厂商实验供货,如天津力神、江苏双登等。
其产品价格比天津斯特兰贵,达到18万-20万元/吨。
据了解,其毛利率在60%以上。
据华普锂电池生产厂家了解到的加一个问题是中国宝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也从事正极材料的生产。
该公司主营钴镍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目前产量为800吨/年左右,销量650吨左右,2009年计划产能1400吨/年,增长来自于通讯电子类、笔记本等下产品中对传统高成本的钴酸锂的替代。
杉杉股份公司可以说是贝特瑞的个巨大的竞争对手.我们都知道杉杉股份是在1999年开始涉足电池负极材料时采用CMS(中间相炭微球)技术,之后为降低成本转用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此后,因为电池循环放电次数不高,又回到了CMS的技术上。
目前,杉杉股份的CMS 价格每吨在10万元以上,年产能为1200吨。
锂电池生产厂家了解到目前杉杉股份的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已达9.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2021年01月24日电气设备青海储能项目度电补贴0.1元,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势不断核心推荐组合: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国轩高科、东方日升、亿纬锂能、捷佳伟创、迈为股份、晶澳科技、汇川技术、当升科技、宏发股份、恩捷股份、中环股份、福斯特、上海电气、明阳智能、德力股份、福莱特 新能源发电:光伏:青海积极支持储能项目,储能项目有望享受度电0.1元补贴;光伏平价之后,光储项目获政策支持,光储平价可期。
2021年1月18日,青海省《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明确表示将积极支持当地发电侧储能发展,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储能容量不低于装机容量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对于在2021年和2022年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电量给予度电补贴0.1元,对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再增加每千瓦时0.05 元补贴,补贴时限暂定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随着国内风光逐步实现平价,同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需求提升,国内电化学储能需求逐步提升。
本次青海省的储能补贴政策或将为其他地方的储能发展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若后续各地储能补贴政策相继放开,储能经济性有望得到提升。
在光伏实现平价之后,光储项目获得政策支持,有望加速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替代,打开光伏后续装机空间。
推荐多晶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组件龙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光伏辅材:福斯特、福莱特、德力股份;技术路线的爱康科技、迈为股份、捷佳伟创、东方日升、中来股份。
风电: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71.67GW ,远超市场预期,“十四五”期间行业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2020年风电行业进入抢装,行业抢装热情高。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在71.67GW ,远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20年实际新增吊装容量预计在50多GW 。
证券研究报告|电气设备[Table_Title]新能源车政策通过众议院,美国下调光伏关税[Table_IndustryRank]强于大市(维持)[Table_ReportType] ——电气设备行业周观点(11.15-11.21)[Table_ReportDate]2021年11月22日[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2021.11.15-2021.11.19:本周电新行业涨幅为-0.25%,同期沪深300涨幅为0.03%,跑输沪深300指数0.28pct 。
在申万28个行业板块中位列第20位。
投资要点:⚫ 新能源汽车:近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拜登新能源刺激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优惠由当前的7500美元提升至最高1.25万美元,并且取消了20万辆的限制,改为当电动车渗透率达50%后补贴才逐步退坡,美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高增。
国内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持续火爆,海内外高景气,行业未来确定性强。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当升科技(300073)以及璞泰来(603659)。
⚫ 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11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宣布恢复双面组件内201关税豁免权、将201关税税率从18%降至15%、此前征收的额外关税将退还给相关企业,对美组价出口有望大幅增长,此外双面组件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0月国内光伏户用装机1.93GW ,低于9月的2.14GW ,主要是组件价格高企所致。
长期来看,明年硅料价格下行,组件价格有望恢复合理水平。
建议关注隆基股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晶澳科技(002459)、福莱特(601865)以及京运通(601908)。
风电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风电实现装机19.19GW ,海风抢装在即,全年风电装机有望维持高水平。
推荐金风科技(002202)、明阳智能(601615)和广大特材(688186) ⚫ 氢能:11月15日起,国内首批进口氢燃料电池车在辽港集团大连港以公路运输方式陆续发往北京市区、延庆及张家口冬奥组委指定的交通场站。
行业研究|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证券研究报告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2021年1月3日国产Model Y降价大超预期,持续看好锂电产业链——新能源车板块周报(2020-1-3)●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本售价34万,预计21年MY销量达到20万辆,全球总体销量有望冲击100万辆1)Model Y降价超预期。
1月1日特斯拉于官网开启国产Model Y 预定,长续航双电机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33.99万元和36.99万元,预计将分别于1月和Q3交付。
本次Model Y降价大超预期,定价较此前进口版本分别低14.81万元和16.51万元。
作为中型豪华SUV,Y入门价格较BBA低5万元左右,引爆市场,根据T esmanian,在Model Y降价消息公布后的10小时内,订单数量就飙升至逾10万辆。
2)预计Model Y21年销量有望达到20万辆,初期仍将使用LG化学电池。
从产能来看,Model Y与Model 3同平台,考虑10万辆在手订单,我们预计特斯拉上海工厂产线爬坡较快,全年上海工厂Model Y产能在21年有效产能达到25万辆,产销量达到20万辆。
类似中国版Model 3,我们认为Y在初期仍将使用LG化学电池,LG化学产业链受益明显。
3)预计2021年特斯拉全球销量达到90万辆以上。
特斯拉2020年共生产509,737台,交付499,550台,基本完成全年销量50万辆目标。
当前特斯拉在美国有50万辆3/Y产能、9万辆S/X产能;在中国有25万辆3产能,我们预计21年在中国增加25万辆Y产能,全球产能达到109万辆,销量达到90万辆以上。
●2020年4月,四部委文件规定21年电动车退坡20%,财政部公布的内容与20年4月文件完全一致。
●投资建议21年优质车型供给持续增加,新能源汽车迎来全球共振时刻,我们建议关注:1)受益ModelY放量的LG化学产业链,恩捷股份、翔丰华、天赐材料、星源材质等;2)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龙头企业与进入车企巨头供应链的二线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3)供需紧平衡的锂资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盛新锂能。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4月22日锂电产业链周评(4月第4周)联系人:李全行业研究· 行业周报电力设备新能源· 锂电池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产业链去库持续推进,锂盐降价趋势放缓证券分析师:王蔚祺S0980520080003投资建议【新能源车】•国内: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1-16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20.4万辆,同比+50%、环比-7%;零售销量22.3万辆,同比+89%、环比+13%。
•欧洲&美国:3月,欧洲八国新能源车销量共计24.06万辆,同比+21%、环比+82%;欧洲八国新能源车合计渗透率为22.0%,同比-0.8pct,环比+1.0pct。
3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11.62万辆,同比+40%、环比+6%;新能源车渗透率为8.4%,同比+1.8pct,环比-1.1pct。
【行业动态】•特斯拉发布2023年一季报,汽车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储能电池增长亮眼。
公司2023Q1实现营收233.29亿美元,同比+24%、环比-4%;营业利润为26.64亿美元,同比-26%、环比-32%;毛利率为19.3%,同比-9.8pct、环比-4.4pct。
汽车业务来看,公司2023Q1汽车销售营收188.78亿美元,同比+22%、环比-7%;汽车交付量为42.3万辆,同比+36%、环比+4%;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为18.3%,同比-11.4pct、环比-5.5pct,在生产效率波动、全球以价换量策略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储能业务来看,公司2023Q1储能电池安装量达到3.889GWh,同比+360%;接近于2022年全年的3.992GWh。
•电动车产业链库存降低持续推进。
材料端,容百科技、厦钨新能等正极企业一季报显示现库存水平较2022年末分别有12%/17%下降,产品库存持续优化;电池端,宁德时代表示2023Q1电池销量高于产量,原有库存在加速消纳;整车端,4月上旬国内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低于零售销量,厂商延续去库存态势。
【芯片半导体各种龙头】一、IC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兆易创新: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
2.国科微:国内广播电视芯片和智能监控芯片龙头。
3.韦尔股份:模拟芯片龙头、半导体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设计及分销龙头。
4.弘信电子:柔性电路板FPC龙头。
5.富瀚微: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设计龙头。
6.北京君正:嵌入式CPU芯片、可穿戴芯片设计龙头。
7.汇顶科技:电容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龙头。
8.瑞芯微:智能应用处理芯片领军者。
二、半导体材料企业1.阿石创:国内PVD镀膜材料行业龙头。
2.飞凯材料:芯片封装材料龙头。
3.南大光电:MO源材料龙头、国内光刻胶龙头。
4.雅克科技:国内光刻胶细分龙头。
5.江丰电子:国内高端半导体靶材龙头。
6.鼎龙股份:柔性基板材料龙头。
三、半导体设备企业1.北方华创:国内稀缺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
2.晶盛机电:国内单晶硅设备龙头。
3.至纯科技:国内高纯工艺系统与高纯工艺设备龙头。
4.长川科技:国内集成电路测试机和分选机龙头。
四、半导体产业链企业1.扬杰科技:国内稀缺的集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2.士兰微:国内氮化镓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封装等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3.华润微:国内第一家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测等于一体的优质代工企业。
4.中芯国际:国内芯片代工龙头。
5.通富微电:集成电路封测三大龙头之一6.华天科技:集成电路封测三大龙头之一7.长电科技:集成电路封测三大龙头之一(非芯片)基础核心元器件各种龙头【人工智能细分各种龙头】【数字货币各类小而精】1.卫士通:信息安全细分龙头,参与制定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行业标准。
2.金财互联:互联网财税服务先驱,有数字货币跨境结算和支付方面的技术积累。
3.新大陆:数字技术服务先驱,参与了深圳数字货币红包试点。
4.拉卡拉:金融支付龙头,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战略合作。
5.证通电子:国内金融服务以及IDC优质企业,储备有大量的数字货币相关技术。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指数 6219 沪深300指数 5211 上证指数 3473 深证成指 14471 中小板综指 12728相关报告1.《理性预期2021中国装机,关注龙头新电池工艺-新能源与电力设...》,2020.12.27 2.《光伏成长空间及龙头稳态地位获长期资本认可-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2020.12.203.《产能置换政策修订,光伏压延玻璃扩产松绑-光伏玻璃行业政策点评》,2020.12.184.《平价引领能源革命,龙头从周期走向成长-光伏行业2021年投资...》,2020.12.145.《光伏中长期趋势明确,丰田新一代Mirai 发布-新能源与电力设...》,2020.12.13姚遥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8621)61357595 yaoy @ 宇文甸 联系人yuwendian @ 张伟鑫联系人zhangweixin @抢装超预期支撑Q1光伏需求,Model Y 锁定爆款⏹ 新能源:12月光伏并网规模或超预期,支撑2021Q1组件补装需求;央企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收益率要求降低,助力平价时代需求释放。
⏹据光伏们、智汇光伏等多家行业媒体报道,我国12月光伏并网新增装机规模或超过12GW ,全年大概率超过40GW ,高于此前35-40GW 的市场预期。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光伏装机18.7GW ,意味着Q4单季新增装机将显著超过前三季度总和,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类光伏产品在Q4价格表现极为强势的原因。
⏹2020上半年国内疫情和下半年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环节生产事故导致的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都给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进度带来巨大挑战,能源局为保障新能源项目并网工作,在今年11月对电网公司发出通知,要求按照“能并尽并”原则,确保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按期并网,锁定电价和项目收益。
中汽协公布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辽西首个海风漂浮式测风塔完成施工安装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报告摘要1.新能源汽车中汽协公布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我们认为,在下游需求恢复叠加相关政策出台的推动下,电动车销量正逐步回暖,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环比均有所回升。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2.5万辆,同环比分别上升55.9%、28.7%。
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2023年2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渗透率为26.6%,同比提升7.36pct,电动化率提升态势有望延续。
随着原材料价格回归以及优质供给的增加推动电动车性价比不断提升,国内将进入电动化加速渗透阶段,渗透率提高的空间仍较为广阔,有望不断带动中上游需求增长,中长期高成长性不变。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我们认为,就中国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下充电设备需求也将同步大幅提高。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新增259.3万台,同比增加176.9%,车桩增量比为2.7:1,与2021年同期的车桩增量比为3.7:1相比,实现快速的提升,未来在政策以及市场的推动下,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完善。
此外,在全球电动化的背景下,充电桩等设施需求广阔,中国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仍然是充电桩市场重要的参与者。
核心观点: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
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
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
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1)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2)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行业周报特斯拉开售国产Model Y 车型行业周报行业报告新能源汽车2021年01月04日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证券分析师朱栋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6080002 *********************************.CN 余兵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4 ********************************.CN 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CN 陈建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20001 **************************************.CN曹群海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8100001 ***********************************.C N吴文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9100002 ************************************.CN⏹ 特斯拉开售国产Model Y 车型。
特斯拉全面调整在华产品体系,此次产品的变化主要有:1)Model Y 确定上市前的最终售价,四驱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分别为33.99万元和36.99万元;2)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价格维持不变;3)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下架;4)Model 3四驱高性能版降价7.99万元至33.99万元,实现全新内饰换装、电动尾门、方向盘加热、轮毂样式更新等配置升级。
此次国产特斯拉的产品体系调整进一步精简和优化车型配置,根据公司规划,后续Model Y 还将推出单电机后驱入门版,我们预计价格有望低于30万元。
受益于零部件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Model Y 定价相比同级别电动车和燃油车具有较大优势,性价比凸显,有望成为新的爆款车型。
我们认为特斯拉汽车新车售价不断降低是汽车新商业模式的典型表现之一,随着汽车智能化往纵深推进,硬件利润或将逐步让位于对车主在其车辆拥有周期内的服务收费,这将倒逼传统整车企业下定决心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2020年10月25日电气设备财政部明确风光合理利用小时数,特斯拉三季报再超预期核心推荐组合:当升科技、隆基股份、宁德时代、新日股份、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南都电源、爱康科技、宏发股份、恩捷股份、中环股份、福斯特、上海电气、明阳智能、亚玛顿、福莱特、汇川技术、安靠智电新能源发电:光伏:通威股份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Q3业绩符合预期;永祥多晶硅顺利通过灾后投料复产评审,受洪水影响产能开始复苏;公司持续扩张硅料产能,市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通威股份三季报,通威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16.78亿元,同比增长13.04%,实现归母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48.57%。
从单季度来看,公司单季度实现收入129.4亿元,同比增长8.73%,实现归母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增长193.07%,公司Q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36.2%。
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新闻,9月26日,公司邀请危化协会专家组一行对永祥多晶硅投料复产工作进行自评,并通过灾后投料复产评审。
公司受8.18特大洪水影响的硅料产能有望复苏。
中长期来看,到明年年底之前,国内多晶硅料新增产能有限,随着国内外光伏需求的大幅提升,多晶硅料价格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目前公司在建乐山二期和保山一期项目合计产能8万吨,包头二期项目拟按照2021年4月入春后开工,公司持续扩张产能,后续市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推荐多晶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组件龙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光伏辅材:福斯特、福莱特;和布局新技术路线的爱康科技、东方日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中来股份。
风电:可再生能源补贴细节逐步明晰,稳定市场预期,或将推动存量补贴问题得到解决。
本周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本次《通知》提出“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概念,以合理利用小时数来核定补贴资金额度,明确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理利用小时数和补贴年限。
Model Y正式上市,有望助力全球销量持续攀升事件概述:近日,国内Model Y正式上市销售,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产量及交付量数据。
分析与判断:► 国产Model Y上市开售,成本有望不断优化国内Model Y开售,价格大幅下调。
根据特斯拉官方信息,Model Y于2021年1月1日正式上市销售。
长续航版、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33.99万元、36.99万元起,分别下调14.81万元、16.51万元;同时取消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24.99万元、33.99万元起,分别保持不变、下调7.99万元。
国产Model Y成本、版本等有望持续优化。
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Y长续航版美国售价为30,190美元、42,190美元(折算人民币约19.7万元、27.5万元),具有约40%的价差。
而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Y长续航版国内售价价差约为36%,处于合理区间。
但对比中美售价,考虑国内规模化+国产化率提升以及Model 3原有3种版本配置,叠加Model 3与Model Y 共平台等因素,判断未来Model3+ Y国产版车型成本将持续优化,购置性价比优势将持续凸显。
►基本实现全球全年交付目标,看好未来销售表现近日,特斯拉公布2020Q4及全年产量及交付量数据。
根据官网,2020Q4,特斯拉实现全球产量及交付量分别为179,757辆、180,570辆,刷新历史最高的季度产量及交付量记录,同比分别增长71.4%、61.1%,环比分别增长23.9%、29.4%。
2020年度,特斯拉实现全球产量及交付量分别为509,737辆、499,550辆,同比分别增长39.6%、35.9%,基本实现全年交付50万辆的目标。
我们认为,随着国产版Model 3+Y的不断放量,以及美国、欧洲市场的持续深入,特斯拉全球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行业点评2020年11月03日证券研究报告强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朱栋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6080002电话************邮箱*********************.CN 余兵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1010004电话************邮箱********************.CN王德安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1010006电话************邮箱**********************.CN 曹群海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100001电话************邮箱***********************.CN 朱琨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010003电话************邮箱********************.CN闫磊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6电话************邮箱********************.CN研究助理李鹞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19070028电话邮箱*******************.CN王霖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18120012电话邮箱*********************.CN王子越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0090038电话邮箱***********************.CN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指引下一个15年事项: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从销量目标、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指引和定调未来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基调。
新规划在电动化之外,对智能网联化有了更大力度推动。
平安观点:⏹弱化量方面的硬性指标,重视基础设施和安全性建设。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发展规划正式稿在多个方面给予完善和改进。
在2025年愿景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5%降至20%,并且取消了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仅要求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删除插电车型平均油耗2L/百公里的目标;自2021年起公共领域电动化不低于80%;此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视程度提升,提出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行业研究|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证券研究报告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2021年1月24日龙头公司加速扩产,关注锂电池产业链——新能源车板块周报(2021-1-24)●行业: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1)据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
其中,三元与磷酸铁锂占比分别69%、30%。
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占比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增长8%。
2)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落地长春,项目规划引入PPE高端纯电动车平台,首个工厂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在长春投产。
●公司:思摩尔调整后利润同比增长70%,亿纬圆柱新产线投产1)比亚迪:H股配售1.33亿股,筹集约300亿港元。
1月2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将在H股配售1.33亿股,配售价225港元/股,配售筹集资金约299.25亿港元,经扣除佣金和估计费用后的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298亿港元。
2)亿纬锂能:联营企业思摩尔2020年调整后净利38.5-39.6亿元,同比增长70%-75%。
实际业绩预计24-25亿元(可转换优先股/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10.58亿、上市费用0.72亿、股权激励费用3.35亿,总计扣除14.65亿),同比增长10-15%。
此外,公司荆门圆柱电池产线扩建投产,年产能规模从2.5GWh提升至5GWh。
3)德方纳米:与宁德时代和江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约定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用地面积约447亩,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投资建议电池: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持续有客户突破的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
正极:铁锂回潮与高镍趋势共舞,乘用车铁锂渗透率回升,铁锂正极价格企稳,头部企业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实现快速增长。
高镍趋势确定,全球渗透率持续向上,供应格局相对较好。
证券代码:603659 证券简称:璞泰来 公告编号:2019-014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大事项提示: 以下关于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璞泰来”或“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后其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描述均不构成公司的盈利预测,投资者不应仅依据该等分析、描述进行投资决策,如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而造成任何损失的,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示投资者,制定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的相关要求,公司就本次可转债发行对普通股股东权益和即期回报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填补回报的相关措施。
一、本次可转债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测算假设及前提 1、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预计于2019年5月底实施完毕,该完成时间仅为估计,最终以实际完成时间为准。
2、不考虑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账后,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如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的影响。 3、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87,000万元(含87,0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的影响。
本次可转债发行实际到账的募集资金规模将根据监管部门核准、发行认购情况以及发行费用等情况最终确定。
4、假设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为50.34元/股,系根据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与前一交易日交易均价孰高者计算,该转股价格仅用于计算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最终的初始转股价格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在发行前根据市场状况确定,并可能进行除权、除息调整。
5、公司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9,425.7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9,465.91万元;出于谨慎考虑,假设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8年分别按持平、增长10%、增长20%来测算。
上述盈利水平假设仅为测算本次公开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不代表公司对2019年经营情况及趋势的判断,亦不构成本公司盈利预测。
6、2019年3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实施方案,公司拟以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34,695,5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4.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182,572,110.00元。假设上述议案能够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且现金分红分派日为2018年4月,上述假设不构成对派发现金股利的承诺。
7、2019年12月31日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19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18年度现金分红金额。
8、在预测公司发行后净资产时,不考虑除募集资金和净利润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净资产的影响。
9、不考虑募集资金未利用前产生的银行利息以及可转债利息费用的影响。 (二)对公司主要指标的影响 基于上述假设,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对比如下:
项 目 2018年/2018年12月31日
2019年/2019年 12月31日 2019年/2019年 12月31日 2019年/2019年 12月31日 业绩持平 业绩增长10% 业绩增长20% 2019年11月30日全部未转股 2019年11月30日全部转股
2019年11月30日全部未转股 2019年11月30日全部转股 2019年11月30日全部未转股 2019年11月30日全部转股
总股本(万股) 43,469.55 43,469.55 45,197.80 43,469.55 45,197.80 43,469.55 45,197.80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 290,833.07 332,001.63 419,001.63 337,944.21 424,944.21 343,886.79 430,886.7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59,425.78 59,425.78 59,425.78 65,368.35 65,368.35 71,310.93 71,310.9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49,465.91 49,465.91 49,465.91 54,412.50 54,412.50 59,359.09 59,359.0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37 1.37 1.36 1.50 1.50 1.64 1.64
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元/股) 1.14 1.14 1.13 1.25 1.25 1.37 1.3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2.39% 19.27% 18.83% 21.00% 20.52% 22.69% 19.6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8.64% 16.04% 15.67% 17.48% 17.08% 18.89% 16.36%
每股净资产(元/股) 6.69 7.64 9.27 7.77 9.40 7.91 9.53
基于假设前提和测算,本次可转债在发行时、转股前不会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摊薄影响,转股后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略有摊薄。但考虑到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入到募投项目后,长期来看,募投项目产生的收益将有助于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长期有助于提升股东价值。
同时,鉴于本次可转债转股价格高于公司每股净资产,故转股完成后,预计公司2019年底的每股净资产将有所增加。同时,本次可转债转股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也将下降,有利于增强公司财务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二、本次可转债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 可转债发行完成后、转股前,公司需按照预先约定的票面利率对未转股的可转债支付利息,由于可转债票面利率一般比较低,正常情况下公司对可转债募集资金运用带来的盈利增长会超过可转债需支付的债券利息,不会摊薄基本每股收益,极端情况下如果公司对可转债募集资金运用带来的盈利增长无法覆盖可转债需支付的债券利息,则将使公司的税后利润面临下降的风险,将会摊薄公司普通股股东即期回报。
投资者持有的可转债部分或全部转股后,公司股本总额将相应增加,对公司原有股东持股比例、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公司每股收益产生一定的摊薄作用。
另外,本次可转债设有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该条款被触发时,公司可能申请向下修正转股价格,导致因本次可转债转股而新增的股本总额增加,从而扩大本次可转债转股对公司原普通股股东的潜在摊薄作用。
三、本次融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概况 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7,000万元(含87,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资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额 拟募集资金投入
1 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用功能涂层隔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54,025.00 43,200.00 2 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炭化等主要工序)项目 45,776.10 23,300.00 3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500.00 20,500.00 合计 120,301.10 87,000.00
若本次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少于上述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总额,在不改变本次募投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如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二)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锂电行业政策支持 锂电负极材料和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和隔膜),其行业的发展更多受下游电池应用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影响。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和项目资助等方面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关键材料、关键设备技术攻关给予高度重视,列入政府重点支持攻关的项目。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中央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主要指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工艺、制造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同时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上述行业政策为锂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锂电市场前景可观 负极材料、涂覆隔膜等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运用在其下游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以消费、动力和储能三类,业务未来前景较好。 (1)消费类电池市场平稳发展 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无人机、VR、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移动电源等领域。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移动电源等出货量减少,但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蓝牙等小型3C领域应用量有所增加,弥补了手机等终端的减少量,消费类锂电池市场呈现存量需求规模大、行业平稳的特点。 (2)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动力类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消费习惯改变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动力电池成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2%和2.8%,产销量增速回落;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增长59.9%和61.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实现逆市增长,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55%。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潮流日渐清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达到56.98GWh,同比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