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最新视频压缩格式的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最新视频压缩格式的对比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6-9-29 16:48 作者: 范文俊来源: DigiTimes Lab 查看: 2241次

在前篇报导中,各位不难发现,不论是Intel还是TI(Texas Instruments),甚至是Freescale所提出的示范架构,在设计上都大同小异,使得各家PMP(Portable Media Player)除安插的记忆卡规格、电视录制等附加功能外,较大的不同处在于编/解碼的格式支持程度,当然这也牵涉到选用的Codec芯片种类。尽管目前影音压缩标准,仍属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所制订出的各种规范最为当红。不过在MPEG-4问世后,部分拥有媒体技术的软件商均加入开发行列,形成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同时衍生出许多分支格式。

在诸多MPEG-4竞争要角中,当属微软最具影响力。微软实行如同当初IE浏览器击败Netscape(网景)的策略,凭借着PC操作系统庞大的占有率,将WMP(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程序『绑桩』在Windows内,让WMV、.WMA格式得以推广。另外,还有Real Networks、Apple等派系环伺在侧,支持MPEG License Alliance开放标准,与微软独树一格的MPEG-4相抗衡。不仅如此,Divx、H.264这些新进成员亦不容小觑,未来到底何者出线、成为业界标准,进而改变多媒体市场生态,目前尚在未知之数。

■MPEG阵营

由MPEG团体所发表的各项影音技术,由于是采开放式架构,在众多软(如:编辑工具)、硬(如:译码芯片)体厂商的支持下,使得普及度迅速扩展,影响范围不只局限在PC多媒体应用而已,也成为家电播放器上的共通标准。接着透过以下的分析,阐述各种MPE G设计的差异之处。

●MPEG-1

首部曲MPEG-1于1992年问世,是为了工业级规范而设计,质量等同于当时的VHS 录像带,并可适用于CD-ROM、VCD等不同频宽的装置上。MPEG-1特点为能够针对SIF 分辨率(有着NTSC与PAL的区别,分别为352x240、352x288)的影像进行压缩,取样率为1.15Mbps(不含音讯),每秒30张画面(NTSC),并提供Stereo CD音质。而MPEG-1的编码效率最高可达4~5Mbps,但随着速度的增加,造成译码后的画质受到影响。同时,

当画面放大或影像过于复杂时,会产生马赛克现象,因此MPEG-1无法符合当前的影音要求。

随着计算机运算效能的提升,尽管早已能满足MPEG-1的编/解碼工作,但却存在着档案容量过大的问题,因而导致储存设备的负担。相对地,由于MPEG1数据量高,故不适合网络传输,尤其在当时以调制解调器拨接为主的上网方式特别明显,就算后来ADSL、Cable Modem等宽带上网的流行,还是无法实现远程视讯传输。其实从家用市场看,虽说MPEG1曾是VCD的主要压缩模式,但在MPEG-2(DVD)、MPEG-4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后,MPEG-1不仅面临被取代的命运,且落入市场萎缩的态势。

●MPEG-2

由于MPEG1在影像质量、分辨率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接下来的MPEG-2于1994年诞生,并将传输频宽增加至4.6Mbps,为的就是要获得更佳的音讯与视讯质量。同时,MPEG-2还具有回溯既往的特性,以致于论是译码芯片还是播放程序的开发,多数都能兼容原先的MPEG-1。而MPEG-2所提供的720x480分辨率,以及5.1声道环绕音效(Surround Sound),不仅成为目前当红的DVD影片所属的格式,而且还能因应新一代的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规格,或是应用于有线电视与广播方面,连带让卫星直播也能达到广播的水平。

●MPEG-4

MPEG-4诞生原因,不外乎是随着无线网络环境成熟,使得网络视讯、家庭娱乐系统的需求逐渐跃上台面,且相关应用更成为新一代影像压缩技术成长的推手。其实MPEG4

共分为两个版本,初版于1998 年11月现身,第二版本则是在2000年经过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与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两组织认证后,正式成为国际影音标准。相较于以往MPEG所提出的规范,MPEG4不仅具备一定取样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甚至更强调多媒体系统间的交互与灵活,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交互式设计,简单地说,使用者不再只局限于影片观赏的被动角色,能够进一步与影音环境中,像游乐器即是属于这方面的应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MPEG-4在视觉效果意义上,试图将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相结合,

因此将AV(Audio Video Object)对象纳入,让交互概念得以实现。至于MPEG-4的另一项特点则是支持取样率调整,让影像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依循频宽变化,避免因为网络频宽不足而导致中断。这也就是说,MPEG-4会自动侦测影像的区域变化,基于对象来调整压缩模式,即便不是针对视讯监控而发展出来,但仍能符合CIF(352x288)格式或768x576等更高分辨率的视讯压缩,这也是MPEG-4的优势之一。而对软件开发者而言,亦能藉由MPEG-4工具的帮助,撰写出于网络上统一使用的编译码程序,省下在*.rm、*.mov及*.wmv 等不同格式上选择相对应播放器的麻烦。

最初,MPEG-4的主要是锁定影像邮件(Video Email)、视讯电话(Video Phone)及电子新闻(Electronic News)等方面的应用,由于频宽需求较低,约介于4800~64000bps 间,分辨率为176x144。MPEG-4利用很窄的频宽,利用画面重建技术,压缩与传输数据,以期能达到最少的数据采集更佳影像质量的境界。除无线传输上的运用外,在一般网络中也可经由串流视讯的作法来处理动态影像。由于是以对象方式对图像做编码,因此有效地增加动态图像的自主性,让使用者能够控制动态图像的内容,也就是为何前述提及特别有助于电玩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MPEG-4对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状况已有解决之道,并考虑各种格式的存取与强化容错能力,故较能抗拒有干扰的环境,使得MPEG-4在网络传输上更具优势。

与MPEG-1/2标准相比,MPEG-4是将视讯画面以object-based方式,划分为前景、背景,并记录动态轨迹。而MPEG-2则是属于Frame-based类型,将画面切割成Macro blocks,再处理多余(Redundancy)的部分,故MPEG-4的压缩效率较为突出。说得更深入一点,MPEG-4视讯编码是采对象导向概念,视讯对象经过编码传送后再加以合并,举例来说,也就是把场景中的主体与背景分开编码,并于译码时复原。

MPEG-4的压缩技术是透过DMIF(The Delivery Multimedia Integration Framework)原理,即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用来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和传输。藉由DMIF,MPEG-4可提供具有保证频宽(Quality of Service,QoS)的通道,以及面向每个基本串流的速度。

为了使基本流和AV对象于同一场景中出现,MPEG4引用了对象描述(OD)与SMT 概念。OD传输与特殊AV对象相关的基本流的信息流图。SMT将每一个讯号与一个CAT (Channel Association Tag)相连,让其顺利传送。同时,MPEG4定义了一个系统译码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