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
- 格式:doc
- 大小:46.19 KB
- 文档页数:6
中班科学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草莓,了解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养成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草莓,了解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草莓若干、盘子、牙签、湿纸巾、画笔、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草莓,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形状、颜色,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草莓:教师向幼儿介绍草莓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味道等。
3. 品尝草莓:教师将草莓分成小块,让幼儿品尝,感知草莓的味道。
4. 观察草莓: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草莓的形状和颜色。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草莓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观察其他水果,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与幼儿进行分享。
2.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草莓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品尝草莓时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正确描述草莓的味道。
3. 分析幼儿在绘画草莓时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准确描绘草莓的形状和颜色。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草莓采摘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草莓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草莓品尝会,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1. 幼儿对草莓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能正确描述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幼儿在绘画草莓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十、教学建议:1. 针对草莓的季节性,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其他季节性水果进行教学。
中班科学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好吃的果子》,详细内容为“酸酸甜甜的草莓”。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知道草莓的营养价值。
2. 学会观察、描述草莓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草莓生长过程的理解,草莓营养成分的认识。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草莓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营养成份表、PPT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颗新鲜的草莓,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外观,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吃草莓的经历,激发幼儿对草莓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草莓的生长过程:通过PPT展示草莓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草莓从种子到成熟果实的演变。
(2)草莓的营养成分:出示草莓营养成分表,简要介绍草莓的营养价值。
(3)观察草莓的特点:让幼儿分组观察草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画出自己喜欢的草莓: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草莓。
(2)草莓拼图:将草莓生长过程图剪成若干块,让幼儿拼图,巩固草莓生长过程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酸酸甜甜的草莓2. 内容:(1)草莓的生长过程(2)草莓的营养成分(3)观察草莓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草莓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
(2)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草莓,描述草莓的味道,分享给班级同学。
2. 答案:(1)草莓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草莓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PPT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活动目标:1.幼儿喜欢参加认知活动,能用闻、看、触摸的方法认知草莓的形状、颜色及内外结构特征。
2.幼儿能仔细观察、大胆操作,乐意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3.学会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新鲜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图片一张,塑料小刀,餐盘,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猜水果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来又像什么呢?幼:香蕉、苹果·······师:可是老师今天只带了一样水果来,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吃,下次老师再带其他的水果来好吗?幼:好。
师: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幼:想。
师:它呀红果果,麻点点,咬一口,酸又甜。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边说边将遮盖住的草莓让幼儿闻一闻)幼:草莓。
(若不能猜出,露出图片的一角,引导幼儿猜出草莓)师:对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认识草莓1.观察图片,说说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师:草莓和我们小朋友刚刚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幼:草莓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师: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呢?幼:草莓看起来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区别)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认知:(1)观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幼:有坑、有许多黄色的小点,还有黑色的。
2024年酸酸甜甜的草莓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2024年酸酸甜甜的草莓”。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营养价值;通过观察、品尝草莓,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学习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描述草莓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草莓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学会用观察、品尝、描述的科学方法,探究草莓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草莓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和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科学方法观察、品尝、描述草莓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草莓生长过程的图片、草莓营养价值的相关资料。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品尝盘、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品尝草莓,观察草莓的外观、颜色、味道等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草莓为什么会有酸酸甜甜的味道?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草莓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讲解如何用观察、品尝、描述的科学方法探究草莓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用观察盒、放大镜观察草莓,记录观察结果。
品尝草莓,描述草莓的味道,完成记录表。
每组分享观察和品尝草莓的过程及结果。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酸酸甜甜的草莓2. 内容:生长环境: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开花、结果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科学方法:观察、品尝、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草莓观察日记描述草莓的外观、颜色、味道等特点。
画出草莓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描述草莓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科学,提高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避免主观臆断。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草莓园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过程。
开展草莓美食制作活动,让幼儿了解草莓的食用方法。
《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莓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认识草莓:形状、颜色、味道。
2.草莓的生长过程。
3.草莓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教具:草莓实物、草莓图片、草莓生长过程图。
2.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3.其他:音乐CD、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草莓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形状、颜色。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吃草莓吗?为什么?2.认识草莓(1)教师讲解草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味道等。
(2)教师出示草莓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草莓。
(3)教师提问:草莓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喜欢什么味道的草莓?3.草莓的生长过程(1)教师出示草莓生长过程图,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2)教师提问:草莓是怎么样生长出来的?需要什么条件?4.草莓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教师讲解草莓的食用方法,如洗净、去蒂、切片等。
(2)教师讲解食用草莓的注意事项,如不要吃太多、不要吃未成熟的草莓等。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怎么吃草莓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5.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草莓。
(2)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胶水制作草莓贴画。
(3)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7.结束(1)教师播放音乐CD,组织幼儿跳舞放松。
(2)教师宣布下课,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排队离开。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面了解了草莓的特征、生长过程、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动手操作环节,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整节课氛围轻松愉快,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在讲解草莓生长过程时,可以适当加入互动环节,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认识水果》,详细内容为“酸酸甜甜的草莓”。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草莓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他们对水果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识别草莓,并说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重点:培养幼儿对草莓的认知,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草莓图片、草莓卡片、水果刀、盘子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调色盘、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去果园采摘草莓,让幼儿亲身感受草莓的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形状、颜色,并品尝草莓的味道。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草莓卡片配对游戏,巩固对草莓的认知。
4. 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关于草莓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表达力。
5. 画画环节(10分钟)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草莓,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6. 小结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酸酸甜甜的草莓形状:心形颜色:红色味道:酸酸甜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草莓,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草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草莓美食,培养幼儿的家庭合作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增强体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教学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安全性:确保草莓采摘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教师应提前检查采摘区域,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中班科学活动酸酸甜甜的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科学活动教程》第四章第五节“酸酸甜甜的草莓”一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品尝草莓的味道,以及通过实验了解草莓的酸碱性,让幼儿对草莓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正确描述草莓的外观特征,了解草莓的味道,以及通过实验观察草莓的酸碱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以及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喜欢探索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描述草莓的外观特征,了解草莓的味道,以及通过实验观察草莓的酸碱性。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草莓的酸碱性,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盐、糖、醋、柠檬、实验操作盘、滴管、试管、实验指导书。
学具:草莓、盐、糖、醋、柠檬、实验操作盘、滴管、试管、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拿一颗草莓,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讲解草莓的外观特征: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讲解草莓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品尝草莓的味道:让幼儿品尝草莓的味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讲解草莓的味道: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讲解草莓的味道,如甜、酸等。
5. 实验观察草莓的酸碱性:让幼儿用滴管将草莓汁滴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盐、糖、醋、柠檬等物质,观察草莓汁的变化。
6. 记录实验结果:让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7. 操作演练:让幼儿再次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草莓外观特征: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甜、酸酸碱性: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父母描述草莓的外观特征、味道以及酸碱性实验的结果。
2. 请幼儿回家后,用草莓制作一道菜品,并与家人分享。
答案:1. 草莓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甜、酸;酸碱性实验结果:草莓汁加入盐、糖、醋、柠檬等物质后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好吃的果子》,详细内容围绕草莓的观察、品尝和简单科学原理的探索。
主要章节包括:1. 草莓的形态特征;2. 草莓的生长环境;3. 草莓的酸甜美味;4. 草莓的科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草莓的形态特征,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 让幼儿品尝草莓,感受酸甜美味,培养味觉敏感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科学原理的探索。
教学重点:草莓的形态特征、味道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放大镜、PPT、实验器材。
2.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品尝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颗新鲜的草莓,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草莓的外观、颜色和味道。
2. 新课导入(10分钟)利用PPT展示草莓的生长环境,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大自然。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为什么草莓是酸酸甜甜的?”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草莓,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实验探索(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草莓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探索科学原理。
六、板书设计1. 草莓的形态特征:红色、心形、有籽。
2. 草莓的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
3. 草莓的味道:酸酸甜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草莓。
答案要求:描绘出草莓的形态特征,颜色搭配合理,画面整洁。
2. 作业题目:和家人分享草莓的生长环境。
答案要求:能够简单描述草莓的生长环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实验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草莓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味道。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草莓的科学探索兴趣,引导家长在生活中继续拓展相关话题,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中班科学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含反思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草莓为主题,通过观察、品尝、比较等方法,让幼儿了解草莓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来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词语描述草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词语描述草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盘子、刀、水杯、纸巾。
学具:每人一份草莓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盘洗净的草莓,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形态、颜色。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草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2. 自主探究(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草莓,用彩笔在草莓观察记录表上画出草莓的形态、颜色。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草莓。
3. 品尝草莓(5分钟)教师分发草莓,让学生品尝。
引导学生感受草莓的味道,并用词语描述。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草莓是什么味道的?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4. 比较草莓(5分钟)教师分发刀具,让学生将草莓切开,比较草莓的内部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种子分布,了解草莓的构造。
六、板书设计草莓形态:圆形、椭圆形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味道:酸甜内部结构:种子分布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词语描述一下你吃过的草莓。
答案:略2. 请画出草莓的形态和颜色。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比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草莓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品尝环节,部分学生对草莓的味道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酸酸甜甜的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好吃的水果》,详细内容为第三小节《酸酸甜甜的草莓》。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观察、品尝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品尝和表达,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草莓图片、生长过程图、水果刀、盘子、一次性手套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颗新鲜的草莓,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草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的外形特征。
(2)讲解草莓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草莓是如何生长的。
(3)介绍草莓的营养价值,让幼儿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颗草莓,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草莓。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草莓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草莓。
(2)组织幼儿品尝草莓,让幼儿学会分享和表达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酸酸甜甜的草莓》2. 内容: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外形特征:红色、心形、有小颗粒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预防感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草莓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草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观察、品尝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去果园实地观察草莓生长过程。
(2)开展“水果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其他水果。
(3)鼓励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制作水果沙拉,增加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草莓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的认识。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酸酸甜甜的草
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认知活动,能用闻、看、触摸的方法认知草莓的形状、颜色及内外结构特征。
2.幼儿能仔细观察、大胆操作,乐意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3.学会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新鲜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图片一张,塑料小刀,餐盘,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猜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来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苹果……
师:可是老师今天只带了一样水果来,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吃,下次老师再带其他的水果来好吗?
幼:好。
师: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想。
师:它呀红果果,麻点点,咬一口,酸又甜。
(边说边将遮盖住的草莓让幼儿闻一闻)
幼:草莓。
(若不能猜出,露出图片的一角,引导幼儿猜出草莓)
师:对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认识草莓
1.观察图片,说说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
师:草莓和我们小朋友刚刚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
幼:草莓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师: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来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区别)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认知:
(1)观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许多黄色的小点,还有黑色的。
师:恩,这些黑色的、黄色的小点都是草莓的种子,就是老师刚才在谜语里讲到的麻点点。
师:接下来,我们摸一摸草莓,告诉老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幼:XXXXXX
师:草莓很娇嫩,所以大家要轻轻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导幼儿使用塑料刀对草莓进行横向、纵向的分切)
(1)幼儿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内部结构,个别进行发言。
师:我们的小朋友切开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师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条白色的线。
师:谢谢你得分享。
这条白色的线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厉害。
它呀连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种子,就是那些小点点,给它们输送营养,然后草莓酒一点点的长大了。
三、体验活动
(1)谈一谈,说一说
师:你们想吃草莓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品尝吧。
(让幼儿集体去洗手,将洗干净的草莓发给幼儿品尝)
师:草莓好吃吗?
幼:好吃。
师:那我们来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红艳艳的、香甜可口。
师:刚刚我们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这样直接吃,还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师:哇,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今天也带了材料,想教小朋友们做一样美味的东西,看(将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现给大家),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吗?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师将装在餐盘内的切片面包、小沙锤、小砂罐,草莓分发给幼儿),小朋友们先不要自己弄额,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们中间都放着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们要有好合作额。
首先,我们把草莓放入砂罐内,用砂锤把草莓捣碎,然后举手告诉老师让老师给你们加入蜂蜜,最后我们用小勺子把草莓酱均匀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
像老师这样切开,变成三角形的形状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块(和配班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操作),开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