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631(蒙)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570.32 KB
- 文档页数:6
本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考中央民族大学的,本人也是付出了考研的艰辛。
在努力程度上,不输给什么人。
希望我的经验建议,对后来的学弟学妹有帮助。
专业课:现代汉语(黄廖本)、作文学习现代汉语的真理方法就是多翻教材,因为好多真题都来自教材后面的课后题或者书上的例子,现代汉语复习的越早越好,看个三遍以上。
按照我复习现代汉语的经验,在你仔细阅读的情况下,包括小小的细节,第一遍一般是不会留下什么印象的,不过没有关系。
复习第二遍后,就有点框架意识了,这个时候你要本科课上笔记去背,了解了每一章,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并且能抓住书里重点表达的意思。
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多参考下学姐的经验贴,毕竟大家复习习惯不同,有些成功上岸的学姐方法是很可取的。
作文分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两种,一般的命题作文有点和高考作文类似,写成议论文最容易得高分,当然结合时事政治我感觉也会有加分。
所以政治背的语料可以适当地夹杂进作文里。
准备作文是从11月份开始的,我真的很慌张,拿着高考真题作文想练练手的时候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没有想到考场上看到题目逻辑还挺清晰的,或许是大学几年的一点点积淀支撑我完成了作文吧。
语言学和文学概论无论是哪本专业课看书还是很重要的,理解了才能背得更快。
文学概论的书我没有完整的看一遍太后悔了,后期背的时候被车轱辘话绕得差点崩溃!还得感谢上一任学姐那里买来的笔记,现在正在考验机构新祥旭代课。
另外就是朋友给我发的北师大的文学概论复习材料。
举例子是答题时非常必要的一点,本科老师就给我们讲过,别看是一个名词解释,它的完整性决定了你的得分水平。
比如某一种抽象名词,它提出的时间,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尽量都包括进去。
简答和论述更加要求完整。
语言学概论也是至少翻三遍书,在第二遍的时候背知识点,像有些题可以与现汉联系起来背,声调阿音位变体之类的定义差别不大,你要找到最完整的材料背,完整的材料指的是王远新的语言学教程,这本书解释得很详尽、周全,况且民大本科教材好像有这本书,当然要以王老师的观点最为权威啦~因为民大语言学真题重复率比较高,把每道题出现的年份标在后面,这个题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然后对所有真题的把握也有轻有重了,所以专业课方面我在整理真题方面下过一点功夫。
2020-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北电央美北舞等艺术类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0年对艺术类考研院校分析发现,艺术类考生报考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专业选择,即艺术类专业报考时一定要和本科专业相匹配,不能跨度太大,过去几年见过很多非艺术类考生非要执着的报考北影这样的院校,原因就是为了梦想,但是,考研是一个很残酷的战场,这里拼的不只是梦想,还有实力;第二,外语水平,艺术类考生一般来说,文化课水平都比较薄弱,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外语学习放在首位;第三,答题技巧,不只是艺术类考生,对于很多非艺术类考生,由于专业课大多数是主观题,所以答题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个育明辅导都会帮助大家解决,首选是高校老师给大家做规划,然后就是专业课主讲老师给大家讲授考点及命题趋势。
每年育明学员有10个艺术类考生,就能考上七八个,其原因无非就是成功的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
2018年育明学员专业课最高分289分(满分300).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艺术类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艺术类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专业课考试科目】1.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2.现代汉语,作文【参考书目】1.《现代汉语》上下两册(黄廖版)2.《文学概论》(童庆炳)3.《语言学纲要》(徐叶版)4.《语言学教程》(王远新版)(ps.这个版本一定要看啊,考试会出现上面的很多内容)1.【现代汉语】复习第一遍的时候我首先对课本进行了通读,对知识有一个大概地回顾。
中央民族大学内部考研辅导班: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考试大纲—633(哈)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3科目名称:(哈)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哈)语言学概论部分:1考查目标(返回目录)考查考生在3个方面把握语言学知识的情况,即从外部看语言这一现象的本质以及语言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内部看语言的内部结构、系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考查考生的语言观,所掌握的语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与语言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合格的考生应该清楚语言是什么、它有哪些结构、什么性质特点,其地位作用;语言学是什么,它有哪些不同类别,其任务和研究对象,有哪些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什么研究方法,语言工作者的任务与使命。
2试卷设计(返回目录)2.1试卷分值:满分150分2.2考试时间:180分钟2.3答题方式:闭卷、笔试2.4试卷结构2.4.1选择答题自由度类型结构1)必答题:90分2)选答题:60分2.4.2形式结构1)概念简述:5分/题×6题=30分2)分析型题:10分/题×3题=30分3)能力检测题:30分4)论述题:30分/题×2题=60分(可出3题让学生任选2题回答) -1-3考查范围(返回目录)3.1序言部分3.2语言的起源与功能3.3语音3.4词汇3.5语义3.6语法3.7语言学的发展3.8语言的类型与语言的分类3.9文字3.1序言部分(考查范围)纲目考查内容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角度语言研究小史:推测,语文学阶段语言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内部、外部2)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学与自然、心理学科的关系语言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语言学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的属性3)语言学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对象类别: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时间维度类别: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研究目的类别: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体系类别: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3.2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的功能(考查范围)重点:(1)语言起源于劳动;(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3)从交际、思维、促进生产力发展等不同角度来为语言的功能定位。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4 科目名称:文学理论Ⅰ、考试目标朝鲜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之一文学理论考试涵盖文学的基本原理、性质、特点等学科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文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评价和判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结构(一)必答题为135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编导论约占10分,第二编文学活动约占30分,第三编文学创作约占35分,第四编文学作品约占40分,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收约占20分。
(二)必选题为15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一道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能力,第二道题考查运用批评理论进行文学研究能力。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一道试题的成绩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辨析题2小题(必选一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Ⅲ、考查范围第一编导论【考查目标】了解本学科的性质、整个体系、研究对象、任务及表现形态;把握“文学理论的性质”与“文学理论的形态”、文艺学的五个分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识记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等基本概念;了解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理解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与任务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多样化的依据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艺术生产论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二、中国特设三、当代性第二编文学活动【考查目标】理解和掌握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2019年招生目录:006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50101文艺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2019年报名人数:录取分数线:2018年:55 83 345 2017年:58 80 345;2016年:55 83 350;2015年:52 78 345;2014年:55 83 350;历年招生录取人数解析:2018年:报名人数27人,一志愿进入复试4人,实际录取4人,分数353-389;2017年:总录取5人;(一志愿录取1人,调剂考生5人);2016年:报名人数12人,总录取4人;(均为一志愿);2015年:报考人数8人,总录取2人;2013年:总录取6人;2012年:报考人数19人,总录取4人;备注:从历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基本的复试分数线是在350,录取人数实在个位数的人数,大概就是5人左右,其实每个学校的招生也都是个位数,所以难度都是一样的,只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硬件设施,考好分数才是录取的一大可能;推荐使用参考书:《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2000年《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备注:汉语言文字学参考书籍基本就是这么多,但是每个学校专业都是自主命题,会有自己出题的侧重点,所以复习的时候基础要把扎实,在之后呢跟着代课老师好好学习就好;民大考的比较全,专业课科目就详细指出,所以复习的时候要全面复习。
2020-2021中央民族大学014蒙古语言文学系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参考书目、考研经验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本学科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有些还可以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开发人员,特别是在多文种网络应用软件与信息机构谋取职业。
确定要考研之后,选择什么专业和学校就成了最重要的事儿。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要在两个方向选择,语言和文学(此处不包括跨考其他专业同学)。
语言类逻辑性较强,与其他理工类学科联系密切,应用性强,因此就业前景很好,但分数要求高。
文学类应该是大多数女生考研时倾向选择的方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也是许多学校的传统学科,名牌大学文学实力都各有长处。
中国语言文学类的考研分数历来是所有学科中分数要求最高的,招录人数又相对少(此处,就不禁想抱怨一下,极个别理工科学生总是倾向性认为文科考试总是很容易,但实际来说,无论理科、文科,学习的过程都是不断积累,而理科遍于刷题,文科遍于背诵,也仅是落于实际行动之中所采取的途径不同,最后的目的都是追求熟悉、积累以求内化于心。
)选择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本人是少数民族,对于少数民族文学有倾向性兴趣,二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相对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来说,热度没那么高,就业竞争压力没那么大。
确定选择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后,我从网上收集了全国开设少语硕士点的高校,最后选择了该专业最好的中央民族大学。
在选择专业学校时,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一、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动力;二、学校招录比、专业目录等基本报考信息;三、学校地理位置和物价水平;四、学习能力。
二、复习历程1、政治我政治复习是从九月份开始的,用的书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基本方法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一千题。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与专业有关的新闻、历史、哲学、艺术、计算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文书学、逻辑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有关民族文献资料的查询方法,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01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2蒙古语言文学03维吾尔语言文学04哈萨克语言文学05朝鲜语言文学06藏语言文学07民族语文翻译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攻读博士学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企业。
二、专业目录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招生年份:2023年所属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所属门类名称:文学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01]中国语言文学拟招生人数:9学习形式:全日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④830现代汉语、作文三、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1 科目名称: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I. 考察目标本大纲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语言学概论与文学概论均为上述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语言学考试内容涉及语言的本质、功能、演变和发展、接触、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文字、语用等,初步涉及语言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等。
文学理论考试内容涵盖文学理论性质与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等学科基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