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集团品牌构建-提倡工匠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29.54 KB
- 文档页数:7
工匠锻造行动实施方案
一、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专业精神和职业态度。
我们将
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技术比赛等形式,引导员工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匠精神。
二、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将建立技术创新基地,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工艺方案和改进意见,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
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形象。
四、提升服务意识。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上。
我们将加强员工
的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弘扬工匠文化。
工匠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精神内核。
我们将
通过举办工匠技艺展示活动、开展工匠精神宣传等形式,弘扬工匠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激发工匠精神的重要条件。
我们将加强厂区环境的整治与管理,提升员工福利待遇,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以上即是工匠锻造行动实施方案的内容,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不断推进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实践,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制造业的振兴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论“工匠精神”徐耀强2017年05月25日09:52 来源:红旗文稿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
企业访谈|典跃郭君建弘扬⼯匠精神构筑民族品牌-郭君建-以⼯匠精神打造民族品牌以契约关怀赋能长效建设郭君建,上海典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典跃”)董事长,⾦磨⽯品牌⽂化创始⼈,上海地坪协会会长,中国磨⽯产业联盟主席。
在采访中,郭君建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匠精神和⼈⽂关怀。
在他眼⾥,⼯匠与⽂化是企业发展的基⽯。
“⼀元化多元打造民族品牌”2000年,新纪年翻开的第⼀篇章,万物⽣长的⼤好时节。
那⼀年,郭君建⼤学毕业,只⾝⼀⼈来到上海。
当他站在外滩眺望着黄浦江的那⼀刻,⼼⾥想着,上海之⼤何来容⾝之处,唯⼀可奉献的只有青春、努⼒和做⼈的品格。
那时,郭君建就下定决⼼,做事⼀定要先做⼈,这也为之后典跃“⽤⼯匠精神做事,⽤契约精神做⼈”的企业精神奠定了基础。
典跃企业始于2006年,历经数年,逐渐从⼀家致⼒于⼯业地⾯系统集成商的企业发展成为集研发、⽣产、设计、销售、施⼯于⼀体的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企业。
但典跃不满⾜于此,郭君建表⽰,随着⼯程经验不断累积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典跃逐渐开始探索多维的发展⽅向,只为满⾜各种地⾯需求。
2012年,典跃中国制造研发中⼼——宿州典跃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典跃开始专注于上游原材料的研发及下游项⽬完⼯后的服务延伸,⼒求通过产品制造和⼯程管控的双标准化进⼀步保障质量体系。
同年,典跃开始⾦磨⽯系列产品的学习与研发。
2013年,⾦磨⽯被列为典跃战略性产品,逐渐应⽤发展于各个领域。
2017年,典跃完成了数百项⾦磨⽯案例,致⼒于打造整体商业地⾯系统集成商,复兴磨⽯⽂化。
2018年,典跃开启了新⼀轮典跃产业园的建设,并计划⽤10年时间进⾏股份制改⾰,启动上市程序。
梳理典跃的发展过程,郭君建表⽰,典跃的每⼀步发展都是基于良好的品牌⼝碑,为打造民族品牌⽽努⼒。
在他看来,所谓品牌,由“三⼝”组成,即客户认可、⾏业的尊重和认可、员⼯对品牌的⾃尊⾃信。
品牌形成之后即⾃带知识产权,⾃带流量,客户⾃然随之⽽来,⾏业影响⼒随即上升。
发扬工匠精神,狠抓安全管理,打造过
硬品牌
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提倡以质量为本,以完美为目标,以细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它不仅可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财产,而且可以保护员工的
安全。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机制,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打造过硬品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客户的信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品牌管理,建立完善的品
牌策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价值。
发扬工匠精神、狠抓安全管理、打造过硬品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企业应该以质量为本,以完美为目标,以细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品牌管理,建立完善的
品牌策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价值,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只有
企业坚持发扬工匠精神、狠抓安全管理、打造过硬品牌,才能走向成功,获得更好的发展。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考察时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近一年来,长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和国际化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特别重视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工匠精神”,开展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使企业员工以更高的素质担当起自身责任使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托举起公司实现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
长客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源于自身产品属性要求以及企业60多年的发展实践,长客人对于“工匠精神”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准确把握“工匠精神”内涵及其要求“工匠”的字面意义,就是具备工艺专长的“匠人”,也就是俗称的“大拿”。
同样一个活儿,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凭借一身“绝活儿”,工匠们可以干别人干不了的工作。
细致讲究、严谨精细、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等,这些都是工匠们留给人们的典型印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锻造精湛技艺,打造■陈孝敏编者按: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省,深入农村、企业,深入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调研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时至今日,距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考察已近一年,总书记的指示言犹在耳。
近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不断朝着振兴发展的目标迈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考察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开辟“循足迹看变化”专栏,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考察时的足迹,逐一展示一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取得的新变化。
132016年第5期2016年第5期精品。
在大工业生产时代,机械化、规模化、模式化、智能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显著特征。
On the way to struggle, time always flies quickly.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s are many, but as long as you don’t forget your original intention and step by step towards your goal, the final outcome will be determinedby tim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最新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品牌精彩演讲稿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品牌演讲稿【范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演讲。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解一个人,他初中学历,却拿下130多项成果。
中国重汽集团高级技师马迎新用三十多年的严谨和敬业,为自己赢得了“最美汽车人”的称号。
在中国重汽桥箱公司齿轮部车间里,个子不高的马迎新却是这200多台庞然大物的“守护神”。
中国重汽桥箱公司齿轮加工部职工韩漪告诉记者:“无论是我们的机床有什么样的故障,只要马老师一到,马上就能修好。
”1981年,19岁的马迎新成为重汽的一名维修工,从此扳手、钳子、螺丝刀就没离开过手。
30多年,车间设备从国产到苏联造、德国造,马迎新的技术也是跟着一路高涨。
马迎新的徒弟山东省首席技师靳明刚说:“师傅能想到的很多问题我们想不出来,所以跟他学的东西很多,挺佩服他。
”尽管是响当当的维修“大拿”,但马迎新却认为设备要“零故障”管理。
他提出的“设备开动、润滑先行”理念,每年能为公司节省维修费用86万元。
对机器呵护备至,对自己却狠得下心,马迎新患有股骨头坏死,腿不能吃力,但为了迎合机器的角度,蹲着、跪着工作都是常事儿。
马迎新说:“以前也有过想调个工种,或者打个退堂鼓,但总觉得自己这么多经验了,干了这么多年了,割舍不下这些设备。
关于我市大力培育工匠精神的建议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5日在全国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我市近年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效,但还存在着工匠精神比较缺乏、大品牌太少而结构单一、品牌拉动经济提质增效作用有限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急需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经我们调查研究后,现提出如下我市大力培育工匠精神的几点建议:一、建立健全工匠精神企业培育机制(一)加强企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培育。
以深化新一轮企业改革为主线,在全市企业中把企业工匠精神培育与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统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培养企业员工精益求精、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企业质量标准化监控机构人员、质量标准制度和质量标准奖罚机制等,不断完善企业产品、工艺、技术、工程等质量标准认证、监测和管理体系。
(三)加强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文化培育。
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创新精神和企业文化之中,努力推进全市企业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从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创新-投入-创新”良性循环。
(四)加快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化工程。
壮大、培育、储备一批工商业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兰石重装、佛慈中药、水性科技材料、兰州牛肉面等产业。
努力打造《读者》、兰州太平鼓、黄河风性线等精品文化旅游产品。
农业上要积极推进原产地保护、商标注册工作和系列化深层多次加工产业开发,加快推进高原夏菜、兰州百合、兰州玫瑰等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二、建立健全工匠精神院校教育机制(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支持职业技术教育。
工匠精神文章匠心之美细节点亮品牌形象工匠精神文章——匠心之美细节点亮品牌形象工匠精神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它代表了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正是由于工匠精神的存在,许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展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和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工匠精神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以及通过细节点亮品牌形象的方法。
一、工匠精神对品牌形象的影响工匠精神蕴含了对卓越质量的追求、对细节的极致关注以及对传统工艺的承托。
而这些特质恰好是品牌塑造形象所关注的核心要素。
工匠精神可以赋予品牌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树立品牌的口碑和信誉。
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中,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高质量和可靠性的形象,从而赢得忠诚度和市场份额。
二、点亮品牌形象的细节点1. 追求卓越品质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卓越品质,品牌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通过精细的品质控制,确保产品在性能、外观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具备卓越的表现。
只有真正的卓越品质,才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和认可。
2. 强调细节设计细节决定成败,品牌形象的细节设计尤为重要。
通过在产品、包装和店面等方面抓住细节,品牌可以表达出它的工艺精湛和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这些细节设计可以是巧妙的图案、独特的装饰、精细的纹理等,它们能够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强调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品牌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产品和体验。
传统工艺能够传承品牌的历史和文化,赋予产品独特的情感和价值。
通过展示传统工艺,品牌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提升品牌形象和认同度。
4. 关注用户体验工匠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外在表现,更是用户体验的质量。
品牌通过强调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关怀和专业性。
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消费者中形成口口相传的良好声誉,进而树立品牌形象的绝佳口碑。
5. 建立社群与传播口碑在Internet时代,品牌形象的传播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体的限制。
深化集团品牌构建,提倡工匠精神
提升集团产品、服务品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之后,2016年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工匠精神成为年度热门词汇,更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这不仅是一个曾经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彰显出对于工匠精神的时代追求。
2016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以“大国之路,匠心筑梦”为主题理念,唤醒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一次全新认知。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
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和一种氛围。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经历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生产供给。
然而,在快速发展并创造充足供应的同时,大部分中国企业却丢掉了对供给质量的重视和保障。
如今,中国的社会消费需求侧日趋成熟,一个品质至上的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企业需要通过研发与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品牌影响力,而这一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工匠精神是支撑“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支撑因素。
2016年以来,作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全国大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消化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高
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加快推进,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XX集团作为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和全国城建系统百强企业,肩负建立新形势下城市运营和投融资体制的重大责任,承担做大、做强、做优XX市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
自成立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着力发挥“投资主体、融资载体、经营实体”作用,通过对所属产业进行深度整合,目前已逐步形成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建设、土地一级开发、专业地产开发、建筑业、环保产业等六大功能板块。
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利润2.1亿元,成为我市国有企业的领头羊。
集团提出了“城建品质,成就美好生活”的企业理念,各业务板块根据自身特点,深化品牌构建,提升产品、服务品质,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
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提倡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集团从起步走向成熟的动力源泉。
如何在集团内部提倡和弘扬工匠精神,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宣扬
企业文化是基业长青的基石,企业要践行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其纳入企业文化核
心理念,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企业文化,让员工树立“工匠意识”,把工匠精神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品质,让员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让敬业执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成为企业价值追求,为工匠精神厚植土壤。
二、将工匠精神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改进
企业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将其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投入人、财、物,让企业的生产、研发、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软硬件环境都能得到提升,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打造品牌。
以工匠精神引领研发与创新。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对原有技术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
此外,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要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既要对原有好的技术进行传承,同时也要进行改良与创新,最终目的是为品质的提升,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是对工匠精神的坚持。
以工匠精神引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需要质量文化引领与质量管理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
质量文化要让企业上下形成共同的品质理念,在全员中形成追求极致品质的精神。
质量制度以硬性要求,要强化提升产品质
量标准,推动质量理念在各个环节的落地。
以工匠精神引领品牌建设。
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的推动,品牌的好坏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立足。
品牌的竞争是产品品质的竞争,而工匠精神是品牌的内在价值。
工匠精神就意味着品牌对客户在质量、体验、服务等方面做出的一个长期而持续的承诺。
良好的品牌打造是基于对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和对产品品质的细致研究、提升,这是品牌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为工匠精神构建保障机制,科学激励
首先,组织机制的建设。
工匠精神能否有效地落实,关键看组织机制是否秉承工匠精神的精神理念与要求进行设置。
组织与机制的设置要重点考虑质量管理、研发与技术创新等职能的发挥,要求给“匠人”更多的责任与权力,要让各部门各司其职,从机制上保障全员把精力放到品质的提升与精益求精上。
其次,制度的建设。
工匠精神的本质是靠制度支撑起来的,某种程度上讲,工匠制度比工匠精神更重要,工匠精神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影响人,工匠制度不只从精神上引领,更重要的是它指导我们怎么去做。
第三,奖惩机制的建设。
企业发展不能简单以绩效定报酬,要让真正践行工匠精神的人得到应有的奖励。
要强化技术人才激励机制,要高度重视一线劳动者的上升通道,使他
们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目标动力。
第四,培养机制的建设。
当前许多企业并不缺技术,但缺真正有工匠精神的大师,培养一个大国工匠需要时间的积累,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匠培养机制,增加培训投入,遴选出一批“智造之星”、“技术劳模”,让工匠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里的明星,成为一种荣耀。
四、将工匠精神落到员工个人行为,知行合一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钻研的精神。
没有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品牌文化的负责态度,没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创新活力,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在创新领域推陈出新。
企业要通过文化的引导和制度的保障,最终将工匠精神的践行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上。
每个员工要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要求,要不浮躁、不妥协、静心做事、踏实做人,每人都秉持这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