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动态数列分析简答题1.简述动态数列与分配数列的区别。
(1)二者形成条件不同:动态数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基础上;分配数列,统计分组的基础上。
(2)二者构成要素不同:动态数列,时间和指标数值;分配数列,各组名称和各组次数。
(3)二者说明问题不同:动态数列,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分配数列,总体单位在不同组的分配情况。
2.什么是动态数列,主要包括哪几类?(1)概念: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它是将某种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统计数列。
(2)种类:①绝对数动态数列:指将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某一总量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
它反映客观现象在不同时间上达到的绝对水平及其发展变化情况,②相对数动态数列:把某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
它反映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或说明现象的结构、速度的发展变化过程。
③平均数动态数列:把某一平均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
它反映客观现象一般水平的变化过程或发展趋势。
3.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循哪些原则?①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具有可比性;②一个数列中时间的长短应该一致;③总体范围应该一致;④经济内容必须一致;⑤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4.什么是增长量?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有何不同?二者关系如何?(1)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2)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3)各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5.什么是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有何不同?二者关系如何?(1)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动态数列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态数列的编制方法,学会运用动态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并能够根据动态数列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实验内容1. 动态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学习动态数列的定义,理解其构成要素,包括时间指标和数值指标。
- 掌握动态数列的种类,包括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
2. 动态数列的编制- 以实际数据为例,学习如何编制动态数列。
- 理解动态数列编制的原则,包括指标可比性、时间可比性、总体范围一致性等。
3. 动态数列的分析- 学习动态数列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动态水平指标和动态速度指标的计算。
- 分析动态数列的趋势,识别现象的发展规律和波动规律。
4. 动态数列的预测- 利用动态数列分析结果,进行简单的趋势预测。
- 学习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更精确的预测。
三、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 收集相关领域的历史数据,如经济增长、人口变化、物价指数等。
2. 动态数列编制-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编制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
- 确保数列编制符合原则,如指标可比性、时间可比性、总体范围一致性等。
3. 动态数列分析- 计算动态水平指标和动态速度指标。
- 分析动态数列的趋势,绘制趋势图,观察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4. 动态数列预测- 利用动态数列分析结果,进行简单的趋势预测。
- 尝试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更精确的预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态数列编制- 成功编制了经济增长、人口变化和物价指数的动态数列。
2. 动态数列分析- 通过计算动态水平指标和动态速度指标,分析了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
- 经济增长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物价指数逐年上升。
3. 动态数列预测- 根据动态数列分析结果,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物价指数将继续上升。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动态数列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分析方法和预测方法。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数列各项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这一基本原则具体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总体范围与指标数值有直接关系,如果总体范围有了变化,则指标数值须经过调整,使
前后时间的数值能够进行比较。例如某市的行政辖区发生了变化, 其辖区的工业总产值指
标便应随之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进行前后对比。
二、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有时动态数列的指标,在名称上相同而经济内容各异,例如工业企业工资指标,按费用
要素分组的工资包括全部职工工资;而按成本项目分组的工资则只包括基本生产工人的工资。
如把不同经济内容的工资,混合编成动态数列反映工资的动态,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三、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在时期数列中,由于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因此,各指标所属时间不
等,就难以直接比较。但这一原则也不能绝对化,有时为了特殊研究的目的,还要求编制时
期不等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因其指标只反映一定时点的状况,一般不要求时间长短相等。
还须指出,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都存在指标与指标间距离的所谓“时间间隔”,如果这种
意义时间间隔相等,则更便于分析。
四、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算单位应该一致
指标的计算方法有时也称为计算口径,如指标计算口径前后不一致,则难以进行比较。
价值指标的计算价格有多种,如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收购价等,应统一按一种价格编
制动态数列,才能保证价格的可比性。 计量单位也要一致, 如吨、千克、市斤、公顷、亩
等,在统计资料中变化很多,要注意调整一致后,再编制动态数列。
态数列分析
(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__________
几何平均法 加权算术平均法 简单算术平均法
首末折半法
(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__________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
列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形成的数列
(3)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__________
总速度平均速度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4)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和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
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__________
(190+195+193+201)/4 (190+195+193)
/3
(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
环比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
度 定基增长速度
(6)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
算方法:__________
(102%*105%*108*107%)
-100% 102%*105%*108%*107%
2%*5%*8%*7%
(2%*5%*8%*7%)-100%
(7)平均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
数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增长速度加上
100%
(8)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__________
33次方 32次方 31次方 30次方
(9)增长1%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水平指标 速度指标
速度与水平想结合的指标 以上三种均可
(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
度:__________
年年下降 年年增
长 年年保持不变 无法做结论
(1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__________
逐年增加 逐年减少 保持不变 无法
做结论
(12)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__________
季节变动 循环变动 长期趋
势 不规则变动
(13)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
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合适方程:__________
直线趋势方程 双曲线方程 指数曲线方
程 直线或曲线方程均可
第四章 动态数列分析
动态数列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
种类及编制原则。掌握现象发展水平指标和现象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了解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掌握直线
趋势测定的各种方法。(本章是本课程的难点内容之一)
(一)动态数列
1、掌握动态数列的概念
2、掌握动态数列的种类
(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
(2)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3)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3、理解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
(二)动态水平指标
1、理解发展水平含义
2、掌握平均发展水平概念和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掌握每天数字资料时的计算、时点间隔相等时的计算、时点间隔不相等时的计算(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不作要求)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3)掌握增长量的计算(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4)掌握平均增长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动态速度指标
1、发展速度
(1)掌握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及相互关系
(2)掌握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计算
2、掌握增长速度的计算: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
3、理解增长1%绝对值的含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4、掌握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1)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几何平均法的计算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四)动态数列趋势分析(本部分内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不作要求))
1.影响动态数列的四个因素
2.直线趋势的测定方法
(1)时距扩大法
(2)移动平均法
(3)最小平方法
3.季节变动的测定(本部分内容由各教学班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特点选学)
(1)季节变动的概念
(2)按月平均法和趋势剔除法的不同特点
第四章 动态数列
动态数列是将同种指标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它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
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要坚持保证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时期长短应相等、
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等基本原则。
水平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水平。它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特别地
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方法,由时点数列组成的间隔相等时点数列与间隔不等间断时
点数列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
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种,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
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二发展速度一1,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一1。
动态数列的变动分析主要是研究现象发展长期趋势测定和现象季节变动的分析。长期趋势测定的方法常用
的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分段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等。而现象季节变动的分析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于季
节变动的影响,充分利用它的有利因素更好地组织生产、适应市场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最常用最简便的
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本章学习的难点有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平均发展速度的各种计算方法,最小二乘法的计算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