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江苏省各健康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74.71 KB
- 文档页数:20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1.13•【字号】苏卫办医政〔2018〕33号•【施行日期】2018.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苏卫办医政〔2018〕33号各设区市及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卫生计生委,省属省管医院、省卫生监督所、省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现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913号)转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加强准入管理。
各地要将健康体检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严格依据规划和标准开展审批。
现有独立设置的健康体检机构或已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对照《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的应当具备的诊疗科目、科室、人员、设施设备要求,不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要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高度,充分认训加强健康体检准入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准入和监管责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二、加强质控管理。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健康体检专业质控组织,将辖区内健康体检机构纳入本地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促进本地区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各类健康体检机构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要牢固树立依法执业意识,切实维护受检者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督导检查。
2018年11月底前,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围绕依法依规执业、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技术规范标准执业、试剂耗材使用、医疗安全、项目价格公示、服务项目收费等内容,对辖区内健康体检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督导检查,摸清底数,对检查中发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未经许可开展健康体检、超范围执业、出具虚假或者伪造健康体检结果、冒用他人身份或资质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2018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以下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发布,2009年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旨在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第5、16、18、21、24、28、41、44、57条款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发布,2011年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其中,第2、6、11、16、69、85条款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14年12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管理。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订,2016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从事劳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的全文不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年修订,2009年1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订,2013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修订,2011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发布,2005年12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旨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附件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指标体系架构见表1,指标解释见表2。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表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架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健康环境1.空气质量(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水质(3)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3.垃圾废物处理(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其他相关环境(6)公共厕所设置密度(7)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10)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占比健康社会5.社会保障(11)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6.健身活动(12)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7.职业安全(14)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8.食品安全(15)食品抽样检验3批次/千人9.文化教育(16)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10.养老(17)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11.健康细胞工程※(18)健康社区覆盖率(19)健康学校覆盖率(20)健康企业覆盖率健康服务12.精神卫生管理(2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13.妇幼卫生服务(22)儿童健康管理率(2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4.卫生资源(24)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5)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28)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康人群15.健康水平(29)人均预期寿命(30)婴儿死亡率(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2)孕产妇死亡率(3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16.传染病(34)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7.慢性病(3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36)18-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37)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变化幅度健康文化18.健康素养(3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9.健康行为(39)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20.健康氛围(41)媒体健康科普水平(42)注册志愿者比例※注释:将根据“健康细胞”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纳入评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10.16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
•【施行日期】2018.10.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质量
正文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
核指标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
为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指导各地做好改善医疗服务效果评估考核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对照考核指标(附件1、2),加强对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罗睿、王斐
电话:************、68791889
附件:1.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
2.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