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必刷卷
- 格式:docx
- 大小:180.31 KB
- 文档页数:10
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必刷卷
一、选择题(共17题)
1.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Na>Mg
B.卤素单质的氧化性:Cl2>Br2
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HClO4
D.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Mg(OH)2>Al(OH)3
2. 短周期主族元素 X 、 Y 在同一周期,且电负性 X>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与 Y 形成化合物时,X 显负价,Y 显正价
B.第一电高能 Y 小于 X
C.原子半径:X 小于 Y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𝑚Y 弱于 H𝑛X
3. 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 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𝑎 和 𝑏,则
𝑎 和 𝑏 的关系可能是
① 𝑎=𝑏+5;② 𝑎+𝑏=30;③ 𝑎+𝑏=8;④ 𝑎−𝑏=8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 H+<Li+<H−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 𝜎 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C. [Cu(NH3)4]2+ 中 H 提供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D.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 sp3 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结构
5. 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再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
A. NaCl B. NaCl 、 I2
C. NaCl 、 Br2 、 I2 D. NaCl 、 NaBr 、 NaI
6. 已知钍 Th90232 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Th90232→X88228+42α,生成的 X 是与钫 Fr 是同周期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 X 的推断错误的是
A. X 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 B. X 的碳酸正盐不溶于水
C. X 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层 D. X 的最高化合价为 +2 价
7. 元素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元素 X 、 Y 、 Z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依次增大
B.元素 X 、 Y 、 Z 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元素 X 、 Y 、 Z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元素 X 、 Y 、 Z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8. 某主族元素 R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由此可以判断
A. R 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2R
B. R 一定是 IVA 族元素 C. R 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 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9. XY2 是离子化合物,X 和 Y 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 X 、 Y 为
A. Na 和 Cl B. K 和 S C. Ca 和 F D. Mg 和 F
10. 如图表示 1∼18 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
A.电子层数 B.原子半径 C.最高化合价 D.最外层电子数
11. 下列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少的是
A.氧 B.硅 C.镁 D.碳
12. 某元素 R 的酸根 RO3− 所含电子数比 NO3− 中的电子数多 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和 N 为同主族元素
B. RO3− 和 NO3− 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
C. R 、 N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 RO3− 中 R 的化合价与 NO3− 中 N 的化合价相等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的离子半径比 O2− 大
B. F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
C. Be(OH)2 的碱性比 Mg(OH)2 强
D. NH4Cl 不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
14. 下列微粒半径比值大于 1 的是
A. Mg2+/Mg B. Cl/Cl− C. N/O D. Si/Al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 X 、 Y 、 Z 、 M 、 R 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 RX 中含有共价键 B. Y 、 Z 、 M 的氧化物均能溶于水
C.化合物 R2M 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显碱性
D.试管壁上残留的 M 单质可以用热的 NaOH 溶液除去
16. 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高温合金
17. Mg 、 Ca 、 Sr 、 Ba 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 IIA 族元素。已知:①
Mg(OH)2 难溶于水,而 Ca(OH)2 微溶于水;② MgSO4 溶于水,而 CaSO4 微溶于水。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 Sr(OH)2 溶于水
B. SrSO4 易溶于水
C. BaSO4 不溶于水
D. Ba(OH)2 比 Ca(OH)2 易溶于水
二、综合题(共5题)
1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表中元素 (填元素符号,下同)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
(2) 表中元素④⑨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填写化学式,下同)> ,写出④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这两种氢化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④的氢化物比⑨的氢化物易液化,其主要原因 。
(3) 表中元素⑩和⑪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 。
(4) 写出表中元素⑧的单质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 X 、 Y 、 Z 、 Q 、 R 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 Y 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 0;Q 与 X 同主族;Z 、 R 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
(2) X 与 Z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的分子式 。
(3)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 B 、 C 、 D 有如下转化关系:A⇌DCB 其中,A 、 B 、
D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 为两性不溶物,C 是一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D 的电子式 ;由 A 与足量 C 反应转化为 B 的离子方程为 。
(4) Q 的氢化物与 Z 的普通氢化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0.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根据 A∼J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氧化性最 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 A 分别与 E、F、G、H、I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4) 在 B、C、D、G、I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5) 元素 C 与 I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2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下列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3 的非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2) 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的金属元素有 。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3 倍的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 。
(4) 主族序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且具有 8 个中子的核素为 。
(5) 原子 K 层和 M 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与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
22.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 6 mol/L 的 H2SO4 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 6 mol/L 的 NaOH 溶液中,如图所示。
(1) 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2) 乙中负极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 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
一、选择题(共17题)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A
6. 【答案】C
【解析】方法一:
X 有 88 个质子,原子序数为 88 号,为第七周期 IIA 族元素,即碱土金属;所以A、B、D是正确的,C不对,应有 7 个电子层。
故选C。
方法二:
A. X 是与 Mg 同主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碱的碱性越强,X 的金属性大于它前边的金属(同一主族的金属),所以 X
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大于它前边的金属的氢氧化物(同一主族的金属),氢氧化钡是强碱,所以 X
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故A正确;
B.根据铍、镁、钙、钡碳酸盐的溶解性越来越小推测出 X 的碳酸正盐不溶液水,故B正确;
C. 86 氡在周期表第六周期,88 号应该在第七周期,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层,故C错误;
D. X 为第 IIA 族的元素,最高正价为 +2,故D正确;
故选C。
7. 【答案】A
【解析】原子序数 = 核内质子数,元素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也依次增大,A正确;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但不一定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C、D错误。
8. 【答案】A
9. 【答案】D
【解析】 XY2 是离子化合物,所以 X 失去的电子数是 Y 得到电子数的 2 倍,X 和 Y 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即均是 10 电子微粒,所以 XY2 是氟化镁,则 X 、 Y 为 Mg 和
F。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