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09.18 KB
- 文档页数:2
桑树栽培技术桑树是我国历史悠久、经济作用广泛的农业作物。
桑树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品种、繁殖、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摘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地桑树适应性强,其生长条件相当宽松,但需选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通风良好、排水性好、土层及地层均不含盐碱的良田或优地。
桑树喜好土湿,土壤墒度应达40-60%。
若墒度过高,根系会泡在水中,引起根腐,土层过干,则使根吸收肥料和水分能力降低。
二、选品种中国有着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选桑品种是桑树栽培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根据气候、土地特征选择相应的桑树品种。
常见的桑树品种包括白桑、黑桑、红皮桑、大富桑等,但不同品种的生长环境要求略有不同。
三、繁殖常见的桑树繁殖方式有插枝法、嫁接法和接穗法。
插枝法是通过刺穿桑树枝条的方式将桑树生殖组织移植到合适的环境中,让其繁殖。
嫁接法是将两棵桑树嫁接在一起,使其合成一棵新的桑树,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
接穗法主要用来繁殖高产优质桑树品种,是目前国内桑树繁殖的主要技术。
四、育苗育苗是桑树栽培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常用的育苗方式有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
种子育苗是指利用桑树种子进行繁殖,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
扦插育苗是利用桑树枝条进行繁殖,先将枝条插入土中,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生根成苗。
五、栽植桑树的栽植应在土温达到12°C后进行,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栽植时需要注意种植深度,不可过深或过浅,要保持树冠、根深比为1:1.5-2,种植孔周围应该培以水土保持和保湿措施,栽后及时浇水。
六、田间管理桑树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桑树喜欢肥,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多次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施一次底肥,春季和夏季分别施一次追肥。
修剪主要是针对桑树冠部,促进光合作用、增加通风和营养的均衡分布。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对桑蚕和桑叶锈病进行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七、采摘桑树的采摘是为了获得桑叶或桑果,采摘时间应在桑叶完全展开之后进行,桑树采摘的主要方法是手摘法、掉叶法和机器采摘法。
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桑树是古老的文化艺术表示中的一种常见植物。
它生命力旺盛,易种易培育,适应性广泛,常用于养蚕和造纸等领域。
本篇文章将介绍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桑树的栽培技术桑树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特殊,但如果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桑树生长周期会缩短并提高桑叶产量。
桑树的栽培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掌握。
地理环境桑树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植物,适合在河谷地带的平原上进行栽种。
在选址时,应选择海拔低、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以便桑树生长健康,提高桑叶的产量。
苗木培育选用优良品种的桑树苗木,有助于提高桑叶产量。
因此,在苗木选择时应选用具备适应力强、抗病能力高、夏季有荫,冬季无冻害的苗木。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光线桑树喜欢光照,需要有充足的阳光。
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棚架遮阳网进行遮荫,以使苗木不受太阳曝晒。
2.土壤苗木培育地的土壤应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为确保苗木的生长,需要注意适时施肥。
枝芽修剪桑树生长繁茂,乱枝、枯枝、病虫害叶都应及时修剪。
还要定期修剪枝干,保持桑树树冠形态整洁。
适当的枝芽修剪有利于光线传导,保持桑树的生长势头。
病虫害防治桑树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
在预防疾病和害虫的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和化学药物进行防治。
除此之外,还建议在生长过程中应多加注意,及时发现有症状的部位并给予膳食上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桑叶的产量。
收获管理根据桑叶成熟度和生长周期,分别进行不同的收获管理,可以达到最高产量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桑叶成熟度达到80%-90%时进行第一次采收,再过10-15天进行第二次采收。
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或晒干,以确保桑叶的质量。
桑树的应用桑树除了用于蚕食和造纸等领域外,还有其他中药材和食品加工等多种用途。
中药材桑叶(茶),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并且常用于中药材中。
桑叶茶有清肝明目、降压降脂等功效,并且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桑树有哪些栽培技术,该怎么种植,才能将桑树种植好在农村,桑树栽植技术的好坏,不仅影响桑树成活率的高低,而且还影响新栽桑的生长发育,影响桑园的丰产速度。
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桑树栽培技术,严格操作,达到快速成林,快速丰产桑叶的目的。
一、进行栽桑的准备工作。
★土地准备。
①深翻栽桑的土地。
在栽桑前,要对栽桑土地进行深翻、施基肥和挖栽桑沟、穴,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活条件,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为桑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②深翻桑沟建议用拖拉机进行。
耕翻深度视劳力、工具、土壤而定,一般不能少于30cm,特别是土壤板结、土质黏重、结构差的土壤要尽量深些。
土地深翻最好用马力较大的拖拉机进行,一则翻地质量好,二则深度易达到标准,并且省工、省力。
③深翻时间越早越好。
早翻有利于土壤风化,有利于保蓄更多的雨、雪水。
湖北省栽桑可在秋冬季耕翻,生垦荒地栽桑更要适当早翻。
④结合深翻挖栽桑沟或穴。
成片桑园因株距较密,一般实行沟栽,非成片桑栽桑株距较稀,可实行穴栽。
一般来说,凡株距在60cm以下的应沟栽,70cm以上的可穴栽。
挖栽桑沟的方法:是在定好行距的基础上,以行距为中心进行挖沟,沟的深宽各50cm左右。
挖沟不可过浅过窄,否则将影响桑树生长。
挖沟时表土、心土分别放在沟的两边,等达到深度时再挖松沟底的土壤。
沟底和沟口大小相仿,沟壁不可铲平,以减缓水分下渗速度,增加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数量。
⑤挖丰产沟栽桑的办法。
栽桑沟挖好后,一般就可栽桑。
近年来,有些地方采用挖丰产沟栽桑的办法,值得推广。
具体做法是:在头年秋后整好栽桑土地,再按行距挖深70cm、宽80cm的沟,然后再隔15~20天填一层肥和一层土,先填表土,填完表土再填心土,一直填到沟深30cm左右为止。
这样使填到沟里的土壤能够得到充分的风化,第二年春季栽桑前灌一次透水。
等墒情合适时栽桑。
栽桑后再灌一次水。
这样桑树随土壤下沉很少,栽桑深度好掌握。
挖栽桑穴是在整好栽桑土地的基础上,按行株距确定栽桑位置。
2014年第7期现代园艺果桑的建园及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张海燕,李永刚(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林业局146600)从建园选择、栽培技术、树形培养、施肥技术、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总结果桑的管理技术果桑;建园;管理;丰产果桑的树型以低干养成为宜,剪枝形式采用一级留枝形式。
种植后离地25~35cm 处定干。
发芽后,新梢长到10~15cm 时,选留2~3个健壮新梢生长。
第2年采果后,离地45~55cm 处剪伐,养成第1级支干和第2级支干;剪伐发芽后每支干选留着生位置匀称的3~4个健壮新梢生长。
从第3年起,每年采果后离地50~60cm 处剪伐定拳,以形成每株留拳2~3个,留条8~12根的树型。
4施肥技术果桑应注重施肥质量,注意勿偏施氮肥,强调N 、P 、K 配合施肥,多施有机肥,提高果实品质。
4.1春肥一般在2月上中旬桑芽萌动前667m 2施复合肥30kg ,注意不偏施氮肥,以免营养生长过旺而造成落花落果;为促使桑果膨大和提高含糖量,3月底~4月初施复合肥,结果期可以进行根外追肥:一是开花结束后的初果期为使幼果迅速膨胀大,667m 2施复合肥15kg ,施肥时间约在3月20日左右:二是桑果膨大至转色成熟期,为满足桑果第2次膨大的需要,提高桑果含糖量和改善色泽,667m 2施复合肥15kg 或钾肥20kg ,施肥时间在4月15日前;三是每隔10天左右选用0.3%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施肥,对提高桑果含糖量和改善色泽有好处,根外追肥最好傍晚或阴天进行。
4.2夏肥夏剪后(6月上中旬),667m 2施腐熟有机肥500~1000kg 和以氮为主的复混肥30kg ,以利于果桑树体营养积累。
4.3秋冬肥8月中下旬667m 2施复合肥15kg ,生长旺盛情况下可以不施肥。
冬季以有机肥为主,配以饼肥,施肥1000kg ,在上冻前浇1次透水。
5修剪技术5.1摘心根据桑树生长情况,挂果后对营养生长旺盛的桑树枝条(20cm 以上的新芽)进行摘心,实践证明,摘心对增加桑果产量效果明显。
yuan yi te chan随着国家“东桑西移”计划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蚕茧价格持续上扬,云南经济发展将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重塑南方丝绸之路辉煌。
蚕桑产业的发展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姚安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发展又一次定位为继烤烟之后,农民经济增收支柱产业,提出“稳粮烟、强桑畜、兴果蔬”,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乘势而上,谋求姚安蚕桑产业大力发展。
蚕桑生产是太平镇既传统又具特别优势的支柱产业,自2010年以来,新植桑园逐年增加,但由于受立地、灌溉条件限制、栽植质量和桑园管理差等因素影响,全镇有桑园1350亩,平均亩产茧78公斤,与丰产桑园亩产茧252公斤相比,亩桑产茧较低,经济效益极不明显。
本文主要介绍太平镇冬春新植桑园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1新建桑园标准1.1栽桑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靠近水源,日照充足,通风良好,远离环境污染地区作为新建桑园首选地块,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山地、坡改梯地、山冲小箐、沟埂河滩地进行栽植。
1.2品种选择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产量高、品种优良、叶质好、抗性较强的农桑8号、农桑12号等早生中熟优良品种。
1.3整地及栽植栽桑前土地要全面翻耕,一般栽植密度为1500株/亩,规格为1.33米×0.33米,行距和株距采取宽行密株栽植。
按照确定的行距,行向进行统一放线,开挖宽、深度50厘米×50厘米的种植沟。
开沟时表土、底土分开堆放,每亩用2500~3000公斤农家肥作底肥,再用40公斤蚕桑专用复合肥与回填表土拌匀后同作底肥。
2栽植前桑苗处理及地膜覆盖栽植前桑苗要进行严格检疫,分级修根,例如桑苗失水较严重的,可将根部浸如泥浆水中浸泡12~24小时,定植时按株距拉线条栽,使苗正根深,株行对直,雍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埋根7厘米为宜,栽植后在离地面25厘米剪去苗梢,浇透定根水,履土平整后,每亩用3公斤80厘米宽地膜覆盖墒面,地膜四边和桑苗破孔周围用细土压实,保持有40厘米膜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桑树的栽培技术桑苗的繁殖1.播种繁殖(有性繁殖)。
将本地桑树上采集紫黑色的桑椹捣烂、漂洗、阴干贮藏后所得到的黄褐色饱满种子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播种,培育出实生苗来。
2.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嫁接育苗:一般是利用本地品种的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作砧木,利用产量高、叶质好的优良品种枝条作接穗。
在接后的10至15天检查是否成活,未活的需补接。
还要注意防病虫,摘除砧芽,及时灌水、施肥等促进新梢生长。
扦插育苗:硬枝扦插是利用春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4月初扦插,绿枝扦插是利用夏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5月下旬扦插。
扦插前将枝条剪成16-20厘米长,每枝上端剪口要横截,离剪口1厘米处要有一个饱满的芽,下端的剪口要接近叶痕并剪成一个平滑的斜面,然后放在室内砂藏15-20天。
具体方法为:将砂藏后的枝条根一捆,放在50ppm浓度的ABT生根粉液浸35小时,倒竖埋入细砂铺成的露天催根池中,上盖砂15厘米,再用尼龙薄膜覆盖,经天后取出枝条栽入苗床,栽后不露芽。
桑树栽培技术1、时期:桑树春秋两季可以栽种,秋桑在桑树落叶后即可种植。
春桑在2月下旬到清明前栽种。
2、整地:种桑先要整地,春季种植,先在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份深耕土地,经过一冬晒垡风化后,再依预定距离开沟掘穴。
3、栽法:深沟栽。
如土质粘硬,开穴要大,宽70厘米,深50厘米;土质较松或熟地的,穴宽各50厘米。
栽植深度以30厘米为宜,栽植株行距为:行距3~4尺,株距2.5~3尺,每亩500~800株。
4、水的管理满足桑树对水分的要求,是增产和改善叶质的重要措施,桑园对水的管理要掌握好两点:(1)防积水。
桑园积水后,土壤缺乏空气,根系呼吸困难,影响桑根吸收养分,光合产物减少,出现桑叶萎蔫黄落,同时产生有毒物质,桑根腐烂。
所以桑园要开好排灌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地积水。
(2)掌握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满足桑树用水。
这两个时期对水需求大,如缺水,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和降低桑叶质量,这两个时期可通过排灌沟灌跑马水满足桑树的用水要求。
桑树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桑树高效栽培技术桑树是一种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丝绸生产、食品加工和药材提取等领域。
为了提高桑树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应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质高效栽培桑树的技术和方法。
一、土壤改良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桑树高效栽培的基础。
首先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
通常可以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和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合理的灌溉管理和土壤保水保肥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桑树品种,是保证高效栽培的关键。
优质的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可以参考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建议,并与种植户交流经验,了解当地品种的表现和市场需求。
三、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疏植管理桑树的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密植可以增加产量,但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
种植时要注意留有足够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四、合理修剪和疏果及时进行桑树的修剪和疏果工作,可以促进分枝生长和花芽形成,提高产量和品质。
修剪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主要包括去除病死、老化和交叉的枝条,促进新梢的生长。
疏果要根据树势和果实数量来进行,保留适当数量的果实,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和树体的健康。
五、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桑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科学施肥。
在桑树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养分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进行施肥。
通常可以利用有机肥料、矿物肥料和生物菌肥来提供养分。
此外,要定期检查和管理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对桑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六、合理的灌溉管理桑树的水分需求较高,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保证产量和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桑树的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缺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有利于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新建桑园管理技术要点苗木,栽培技术
1、做好定干和摘芯工作。
栽植后未定干的桑园要立即及时进行定干扫尾,一般是离地面5-6寸剪去苗干。
桑树新芽长到5-6寸时,选留健壮芽3个,其余及时疏去。
为保证提早成园,缩短树型养成期,长势好的田块,可在6月上、中旬进行摘芯,确保当年养成二级支干,提早投产,尽早形成桑园的丰产结构。
2、做好桑园清杂工作。
据调查,新拓桑园中,前茬为麦田、油菜田的比例比较大。
如不及时清理桑树周围的麦苗、油菜,夏粮成熟前后,蒸发量太大,势必带走大量水分,严重影响桑树成活率和桑树的正常生长。
因此,凡栽植在麦田、油菜地的桑树,桑树周围至少必须清出1尺左右的空地。
空田栽植的可在新桑根部1尺外间作适宜的矮秆经济作物。
3、做好肥培管理工作。
凡是基肥不足的,要及时补施有机肥。
新拓桑园,根系少、扎根浅,吸肥能力差,要注意肥水管理。
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肥15-20公斤,人粪尿20担。
摘芯后,增施速效肥,保证肥水供应,满足桑树旺盛生长。
4、做好除草工作。
新桑园行间空旷,杂草容易丛生,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因而,必须及时清除新桑园中的杂草,在除草的同时雍土踏实新桑根部,保证新桑正常生长。
5、做好道路和水系建设工作。
排灌渠道与道路系统结合配置。
桑园中要留好通道,便于进出。
水系安排上要做到3行桑一条墒,墒沟深度不小于1尺。
做到深沟深墒,沟沟相通,保证雨后不积水,桑树不受渍。
第1页共1页。
桑树嫁接苗丰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树嫁接苗的栽植及快速养型丰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桑树嫁接苗快速丰产建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73 桑树种子和苗木NY/T 1027 桑园用药技术规程DB51/T 843 桑园肥培管理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桑树嫁接苗桑树某一品种的枝或芽接到砧木的干或根上,接口愈合后长成的苗木。
4 桑园地4.1 桑园地条件选择土壤立地条件好,光照充足、能排能灌、远离污染源的连片地块作为建园地。
4.2 土地整理准备定植的桑园,平整土地,高厢起垄,配套路、水、电等基础设施。
根据地势,开排灌沟,主沟深0.5 m~0.8 m,宽0.4 m~0.6 m。
深耕结合施肥,施用堆肥、厩肥等迟效性肥。
5 栽植5.1 栽植时间2月底或3月初从苗圃地起嫁接苗栽植为春栽,5月中下旬起苗栽植为夏栽,9月底或10月初起苗栽植为秋栽,桑树休眠期起苗栽植为冬栽。
5.2 栽植规格按“622”或“6215”规格呈三角形错窝栽植,即宽行2 m、窄行0.67 m、株距0.67 m或0.5 m,每亩定植750株或1000株。
5.3 栽植方法在栽植厢中按株行距挖栽植窝,窝宽20 cm~30 cm,深20 cm~25 cm,每窝施80 g~100 g有机肥,回填少量细土,将嫁接苗直立于窝中,细土覆盖,提苗踏实,施足定根水,覆盖黑色薄膜。
嫁接苗的质量应符合GB 19173的规定。
6 树型养成6.1 总体目标树型养成后,主干高20 cm~25 cm、一级支干12 cm~15 cm、二级支干8 cm~10 cm,树干总高度40 cm~50 cm。
春夏栽植的,栽后当年养成主干、一级支干,第二年养成二级支干。
秋冬栽植的,栽后第二年养成主干、一级支干、二级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