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4
寺湾中心学校师生学练稿【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及电的应用,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内容及特点,培养阅读归纳能力。
2、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认识电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围绕电的发明【学习难点】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的影响。
【课前导学】一、走近生活,链接历史:你能说一说假若没有了电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将会怎样?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怎样发现的呢?二、预习检测:1、议一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2、什么叫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内容)是什么?3、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电力具有哪些优点?(三)★围绕“电”的发明:1、请同学说一说爱迪生的故事。
2、说一说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有何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3、查一查:中国进入电气化时代比西方晚了约多少年?从发生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停电现象,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课堂导学】一、展示预习成果:二、探究交流: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他取得成功对我们有何启发?★2、(1)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至今仍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和全球的盛会,请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分别谈谈我们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三■试一试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图:【课后导学】1、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 B.内燃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1931年,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哀悼一位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棼孙3、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水力----电力------蒸汽B、水力——蒸汽——电力C、蒸汽——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4、请你为美国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天才只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C、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D、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历史初三下华师大版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案课题: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班级:姓名:主备人:柳现菊集体备课人:曹继付组长签字:董立生学习目标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2.了解与电力的广泛运用有关的史实及其产生的影响。
3.了解与大发明加爱迪生有关的故事。
4.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自学指导,要点明晰: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2、开始的国家是、。
3.开始的标志:兴起一场以、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史称“”这场革命使人类由“”进入“”。
4.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创制分基本原理。
5.电磁学的日臻完善,为的创制和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背景下,发电机、及技术相继发明并广泛应用,作为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6.电力的应用影响⑴对人们生活领域的影响:。
⑵对人们生产领域的影响:部门迅速崛起,与、、一起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日渐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现代化的开始出现。
7.美国人被誉为“”,发明了电灯给世界带来光明。
他一生的发明成果累累,获准专利的项目就有余种,如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有声电影、蓄电池等。
1、马克思曾预言“蒸汽机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通知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2、我们今天的生活离不开电力。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在19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3、认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并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A、爱迪生B、富兰克林C、爱因斯坦D、福特4、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这次革命是【】A、以蒸汽机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5、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类以深刻启迪。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第2课工业革命大发展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发展课标内容:1、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3、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导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知识;再通过“检查归纳”,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是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蒸汽时代”导入)二、出示目标(小黑板)三、教学新课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学1、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其标志是什么?策源地是哪些国家?2、新能源“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作为新能源,比蒸汽动力有哪些优点?其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引起哪些结构性变革?3、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检查归纳1、P3;2、发现:P3小字;优点:P4小字;结构性变化:P5。
3、P7——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精神财富——(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归纳总结)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实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
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课堂讨论归纳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电气时代的到来与影响——历史教案解读2现代科技已经突破了前人的想象,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是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电力化技术的流行。
电气时代的到来需要全面的电气化设备参与,也拥有了先进的计算机.人们相信,电气化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
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我们的生产和工作,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电气时代的历史背景电气时代的到来是科技革命的必然,它与普通人的创新思维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叶,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使用蒸汽能源的工业生产模式已经到了极限。
当时,科技革命受到了来自电气工程领域的巨大冲击。
电气技术在引领着人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各种个性的的科技和繁复的电路,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真正的可能性领域,这是人类科技之路的大步向前。
二、电气时代的发展历程“电气时代”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逐渐形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才被取代。
(1) 开始于电气式继电器:“电气时代”的发展一般被标志性地认为是“电气时代”的开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通常被认为是机电式的继电器。
由于继电器可以控制或切断电路,它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种电器。
(2) 理念改变,技术提高:人们逐渐放弃了机电式继电器的传统思路,开始采用全电子元器件。
VLSI设计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发展让电路变得更加紧凑、功能更加强大,整体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加强,因而在现代电气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3) 集成电路的发展:当电路变得更加紧凑时,工程师们开始从电气控制向电子控制转变。
物理界面和软件模拟器的发展,夹层板和电路板的机械技术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帮助。
整体电路实现方式的变化,让电气工程的开发方式更加贴合整体电路控制的需要。
(4) 通信技术的发展:“电气时代”第一个进入一体化状态的领域是通信电气。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3 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3 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3 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新能源“电"的出现及电力的广泛应用与影响,发明家爱迪生围绕电的发明和他的发明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力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电能的出现,电力的广泛应用与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对电力技术对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媒体:幻灯片、图片、视频。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今天我们已习惯了借助了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我们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汽车来来往往,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
.这些都让我们自然的联想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人类发展历史的重大革命。
[教师引导]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在生产领域又有一次大变革。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相关的知识。
教学主要内容:电力的出现与广泛应用1、教师讲授当时社会蒸汽动力的不足,以及人类对新动力的渴望,让学生了解对新动力的强烈需求孕育着新的发明,新希望的脚步正在走来.2、教师简洁、生动、形象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3、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阅读与思考】①读:读课文,把你认为是重点的语句用红笔画上记号②思:深呼吸——想一想——刚刚读过的课文——能记住多少?③练:《导学案》中的“填空题”;《课堂作业》中的“选择题”。
【交流与研讨】①小组长召集: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收获与疑惑;②小老师主持:收集本组经过讨论都不会做的习题,向任课老师报告;③任课老师释疑:全班都不会做的讲台上讲;个性问题在巡视中进行点拨。
【巩固与提高】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
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一:新能源——“电”的发现、运用及影响1:电的发现电磁感应(英法拉第)——→发电机(德西门子)——→发电厂(法巴黎)2:电的运用、特点及影响二:发明大王——爱迪生活动摄影机 耐用电灯泡 改进电报系统 ↑ ↖ 爱迪生 ↗ ↓放映机 ←——有声电影 ——→留声机三:蒸汽与电气比较【学习与运用】一、选择题(将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改造和应用B.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2.人类在新能源的探索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煤炭和石油B.石油和电力C.电力和核能D.核能和太阳能3.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A.卡尔·本茨B.爱迪生C.亨利·福特D.莱特兄弟4.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原子能时代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煤炭B.石油C.电力D.核能6.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世界现代史学案上传: 李永华更新时间:2012-5-21 10:36:39(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①标志:②核心: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③策源地:④时代:⑤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2.——法拉第3.爱迪生——“”①成就:电报、白炽灯、留声机、摄影机等1300余种。
②精神: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百折不饶。
第2课工业革命的新发展1.汽车的出现(德国人)①汽车王国——美国;②汽车大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2.飞机的出现(美国人)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德、日)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飞跃;②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第3课科学的长足进步1.兴起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文艺复兴对神学的冲击;③科学家的个人因素。
2.三大科学家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力学)②达尔文——《》(生物进化论)③爱因斯坦——《》(核能)3.科学家成才的启迪:①刻苦钻研的品质;②质疑创新的精神;③科学探索的精神。
第4课欧洲启蒙运动1.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①中心:法国;②代表:;③性质:;④作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启蒙思想家:①伏尔泰:《哲学通信》;自然权利说、开明君主说;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说;③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
第5课文学艺术的繁荣1.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2.:《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3.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4.凡高:《》5.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三单元急剧动荡的现代世界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两大军事集团①组成:同盟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核心)、俄国、法国②主要矛盾:③目的:④影响:①进一步恶化了欧洲局势〃并使列强争霸斗争日益白热化;②导致了的爆发。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影响,爱迪生的发明成就。
2、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难点】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三、预习作业
1、第二次工业革命
核心:策源地:
标志:
四、自主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理论基础
3、技术支持
(二)过程
(三)电力1、应用领域
2、特点
3、新兴产业
4、影响
方法: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方法:
“发明大王”爱迪生
1、成功之处
2、人物精神
3、爱迪生发明电器的作用(或二次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作用)
七、小结
八、作业
完成《学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