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7
红外报警器设计方案红外报警器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主要通过红外线感应人体或物体的移动来发出报警信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红外报警器的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计:1. 红外传感器:选择一款高灵敏度、稳定性好的红外传感器,可根据需要选择单向、双向感应器。
2. 控制电路:使用单片机来控制红外传感器和报警器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工作。
选择适合的单片机并编写相应的程序。
3. 报警器:可以选择蜂鸣器或闪光灯来作为报警器。
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同时使用蜂鸣器和闪光灯。
4. 电源:选择适合的电源供电,可以使用直流电源或锂电池进行供电。
二、软件设计:1. 红外传感器控制程序:编写红外传感器的驱动程序,用于控制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2. 报警逻辑程序:编写报警逻辑程序,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或物体移动时,触发报警器的报警信号。
3. 报警器控制程序:编写报警器的控制程序,用于控制报警器的开关和报警信号的输出。
三、硬件连接:1. 将红外传感器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以读取传感器的信号。
2. 将报警器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引脚,以触发报警器的工作。
3. 将电源连接到单片机和其他电路的相应引脚,以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
四、功能扩展:1. 灵敏度调节:根据需要,可以在电路中加入灵敏度调节电路,以实现对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调节。
2. 报警延时:可以在报警逻辑程序中加入延时功能,即当触发报警后,可以设置一段时间内不再重复触发报警,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五、测试和优化:1. 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后,需要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红外报警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可以通过改变灵敏度、延时等参数来对红外报警器进行调试和优化,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红外报警器设计方案,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等因素,确保红外报警器在使用中能够准确、可靠地发挥作用。
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红外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红外报警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它通过感应红外线辐射来检测目标物体的存在。
下面是一个红外报警系统设计的方案。
1. 系统框架红外报警系统主要由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用户界面组成。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控制器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当检测到异常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2. 红外传感器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是设计系统的基础。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广泛的监测范围。
一般常用的红外传感器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红外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来检测目标物体,而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则只接收红外线。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
3.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接收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器应具备快速响应、可靠性高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化。
建议使用微控制器或嵌入式芯片来实现控制器功能,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编程和功能扩展。
4. 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是系统的功能之一,当控制器检测到异常时,会触发报警装置发出声音或光信号进行报警。
一般常用的报警装置有声光报警器、警报灯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报警装置类型。
5.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方式。
用户界面可以使用LCD显示器或LED灯来显示系统的状态和报警信息。
同时,还可以添加按键或触摸屏等输入设备,以方便用户设置系统参数和查看报警记录。
总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红外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监测和及时报警。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用户界面等组件。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发生。
消防红外对射设计规范篇一:红外对射系统概述目录1. 概述2. 系统组成3. 系统设计依据4. 系统控制中心5. 系统控制中心技术要求6. 系统技术要求7. 售后服务及培训8. 建成后应达到的效果9. 整体工程预算表1.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打击各种各样的经济刑事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采用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各种犯罪将会成为安全防范领域的发展方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各种新型安保观念的引入,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居民小区纷纷建立起了各自独立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联网报警系统。
在银行、通讯、电力等国家重点部门,联网报警网络已基本形成,对预防和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
根据“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设计指导思想,同时根据天一方中商业楼安全防范系统的实际要求:对大楼周边进行有效的监测。
通过实施该红外监测系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同时,保障整个大楼的安全运作。
设备选型应实际考虑大楼的实际要求和客观条件,在现有条件和承受能力上首先选用性能可靠的设备和器材,同时严格避免重复购置或无用购置。
基于以上要求,初步确定了此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应及时交于甲方或工程承接商进行审定,并按照甲方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该方案的最大可实施性。
2.系统组成2.1前端设备位置分布:<请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红外对射器位置分布图> 2.2主监控室2.2.1物业的传达室设置为主监控室。
主监控室配置报警主机设备进行监控操作。
(2023)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报告:2023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性的需求逐渐增强。
防盗与报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因此,本课程通过学习红外线技术,设计并制作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二、课程目标1.了解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电子器件的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通用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电路搭建和编程;4.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并能实现相关功能;5.增强对安全防范的意识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红外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3.红外线传感器的选用和电路设计;4.防盗和报警电路的构建;5.MCU程序设计与调试;6.实际调试和优化。
四、课程步骤1.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电路知识和编程功底;2.搭建防盗报警器电路板,调试电路连通性;3.编写MCU程序,实现防盗报警功能;4.完成实验调试并进行优化。
五、预期成果1.成功制作并调试出红外线防盗报警器;2.实现相关防盗和报警功能,反应准确;3.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升编程能力;4.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加科技创新能力。
六、课程评价方式根据学生课程表现、作业、实验票据及实验成果进行评价。
七、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硬件、软件以及传感器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结合实践,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通过研发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加强了对安全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认识和掌握。
八、课程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应用技能,可以在本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例如: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继续深入学习物联网技术、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拓宽应用方向;2.关于红外线技术的其他应用,如远程控制、遥控器等;3.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研究和论文发表,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经验。
九、课程参考资料1.《电子工程基础》;2.《单片机应用设计》;3.《红外线技术原理与应用》。
一、任务与要求:本设计(论文)课题来源及应达到的目的:红外线具有隐蔽性,在露天防护的地方设计一束红外线可以方便地检测到是否有人出入。
此类装置设计的要点:其一是能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其二是尽可能大地增加防护范围。
当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追求的重要指标。
至于报警可采用声光信号。
本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查阅防盗报警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此方面的发展状况;★掌握红外发送与接收技术;★采用脉冲式发射以尽量增加作用范围;★考虑抗干扰措施;★采用合理的声光报警方案;★设计、实现该系统;★撰写设计报告。
二、分析此类设计的要点在于红外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部分,由于目在市场上常用的红外线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都具有频率选择性,因此要想得到较好的传输距离和稳定的性能,必须将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工作的振荡电路频率调整在红外发射器件的工作频率附近,现大部分产品的频率为 38KHz,我们在设计该电路时,也是让其555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工作在38KHz附近。
至于接收电路,作为报警工作的话,没有像红外线通讯那样要精确地还原出发射端发射的每一个数据,因此相对来说,要求可以放宽一些,设计时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加倍压整流等措施,将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转变成用于控制的直流控制电压,可以理解为:当有红外线信号收到时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如果有人阻断了红外线信号,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后续电路通过这个低电平信号启动报警。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报警信号必带有锁存功能,即当有人进入设防区域后报警信号就被锁住即使人离开,报警也将继续,直到人为的按动复位键才停止报警。
三、原理图图片1555电路作为发射振荡器方案电路图[点击原始大小查图片1555双音报警电路红外线探测防盗报警器电路设计发布:2011-09-01 | 作者: | 来源: luliangchao | 查看:593次 | 用户关注: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目录第一节客户需求 (2)第二节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依据 (2)第三节:系统概述 (3)3.1设备布置 (4)3.2设备连接 (4)3.3系统供电 (4)第四节:系统功能 (5)4.1报警功能: (5)4.2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5)第一节客户需求周界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要求做到:1.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2.探测设备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强;3.防区划分适于报警时准确定位;4.报警中心具备语音/警笛/警灯提示;5.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可实现同时发出警笛/警灯、警告;6.报警中心可控制前端设备状态的恢复;7.进行报警中心报警状态、报警时间记录;8.可对事件记录进行打印。
第二节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依据我公司设计的周界报警系统设计完全符合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条例和规范,包括: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 72.954、系统接地分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935、 IEEE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民用建筑闭路技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7、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A/T70-94第三节:系统概述报警子系统主要由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对射安装支架、报警控制主机、控制键盘、地址编码器、警号、报警电子地图管理软件、电脑以及管线组成。
各报警点可以任意控制其布撤防,该子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传感技术和信号分析技术,对企图翻越围墙的行为实施打击控制,以确保小区住户的安全。
3.1设备布置目前根据实地情况,在周界安装室外三光束红外对射探测器,共计12组,全部选用艾礼富ABE三光束对射,室内采用光电烟雾探测器。
当布防时如果有人侵入或者室内发生大量可燃气体时则发生报警,实时的将本防范区域的报警信号、警情类型显示到报警主机键盘上,并触发报警信号,使操作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警情,及时调动保安人员进行处理。
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的设计當前,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其设计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红外线传感器控制的无线报警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期望能为其他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设计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家居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报警系统在人们家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起到了防盗、防火、防泄漏的重要作用。
其中,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此,笔者对红外线传感器控制报警系统的设计展开了介绍。
1.系统模型系统电路是由红外对射电路和无线收发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主要组成部分有红外对射电路、放大整形电路、编解码电路、无线收发模块、信号锁存及报警电路如下图1所示。
在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假如中间无遮挡时,则接收端就能收到正常的信号;假如有人经过布防区域时,信号被挡住,此时接收端便无法接收到信号,此时就可产生一个报警信号并经过放大整形电路放大、编码电路进行编码和发射等环节发射出去;而接收报警电路则是通过解码电路对信号解调、译码和声光报警等电路,将电信号转为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达到无线报警的目的。
2.系统分析2.1 红外对射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如下图2所示。
它由多谐振荡器(VT1、VT2)作为红外线发射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IR204向布防区内发射红外线信号,接收端利用专用红外线接收管PT202C对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
2.2 放大整形电路放大整形电路如下图3所示。
该放大整形电路主要由VT21、VT22、D21、D22等元件构成,当红外接收管正常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经VT21、VT22两级放大,并经D21、D22、D23倍压整流后形成一个直流控制电压,驱动VT23饱和导通,如果红外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VT23就产生截止。
2.3 编解码电路及SP无线收发模块编解码电路通常采用8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此时编码电路PT2262和解码PT2272的第1~8脚设定为地址脚,可供选择有三种状态: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状态,故地址编码不重复度为6561组(3的8次方为6561),只有发射端PT2262和接收端PT2272的地址编码完全相同,而且振荡电阻必须匹配才能配对使用。
红外对射系统方案红外对射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传感器来检测物体的存在或移动的安全系统。
它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发射红外光束,接收器接收到光束后触发报警或其他操作。
红外对射系统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可以用于防盗报警、入侵检测、门禁系统等领域。
1.设计要求根据实际需求,明确红外对射系统的设计要求。
例如,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监测的距离、防水要求、系统灵敏度等。
2.选择红外传感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
传感器应具有适当的工作距离和角度,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到物体的存在或移动。
3.系统布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红外对射系统的布置方式。
可以选择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同一位置,或者将它们安装在要监测的区域的两侧。
4.红外光束校准在安装好发射器和接收器后,进行红外光束的校准。
确保发射器发射的光束能够准确地命中接收器。
5.报警触发设置设置报警触发条件。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在物体进入或离开监测区域时触发报警,或者在物体停留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触发报警。
6.报警信号处理设计报警信号的处理方法。
可以选择将报警信号连接到报警器、监控系统或其他设备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系统调试和测试在完成系统搭建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确保红外对射系统的工作稳定,并能准确地监测到物体的存在或移动,并触发相应的报警信号。
8.安全性考虑考虑安全性问题,例如防水、防尘、防干扰等方面,加以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总之,红外对射系统方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调整系统的布置方式、灵敏度等参数,以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或移动,并及时触发相应的报警信号。
同时,也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提高系统的使用价值。
目录摘要 (2)第1章引言 (3)1.1设计概述 (3)1.2设计目标与意义 (4)1.3章节安排 (4)第2章方案论证与选型 (5)2.1方案论证与选择 (5)2.1.1方案一 (5)2.1.2方案二 (5)2.2方案确定 (5)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6)3.1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6)3.2硬件所用芯片及元件介绍 (6)3.2.1555的介绍 (6)3.2.2发光二极管的介绍 (8)3.2.3LM358的介绍 (11)3.2.4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介绍 (12)3.2.5BJT开关电路的介绍 (13)3.2.6Multisim仿真软件的应用 (15)3.3硬件各部分原理 (16)3.3.1红外线发射电路设计组成 (16)3.3.2红外接收电路 (18)3.3.3LM358电压比较电路 (19)3.3.4三极管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19)3.3.5报警电路 (20)第4章产品调试 (23)4.1调试的设备 (23)4.2调试步骤 (23)4.3故障分析 (23)第5章产品使用说明 (25)5.1功能描述 (25)5.2使用说明 (25)第6章心得体会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
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防盗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一种智能报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了居民家庭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红外线发射机和接收系统来感应是否有人闯入,如果探测到有人闯入,那么系统的声光报警电路会发出警鸣声给人们以提醒。
该系统以时基电路NE555为核心,采用红外发射二极管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头为发射和接收装置,由电压比较器间接控制时基电路工作。
红外线报警器设计(000002)1 绪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治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非凡的保护。
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防盗报警器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防盗报警系统,负责建筑内各个点、线、面和区域的侦测任务。
它一般由探测器、区域控制器和报警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1)探测器探测器负责探测人员的非法入侵,有异常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向区域报警器发送信息。
光束遮断式探测器:目前用得较多得是红外对射式,它由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当罪犯跨越门窗或其它防护区时,遮断红外光而引发报警。
为确保此类探测器的准确需配置频率和相位鉴别电路。
2 产品的整体设计及原理2.1设计原理这一台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具有以下特点:用当今最流行的AT89C2051单片机控制,体积小,成本低;用红外线收发管进行检测,安装隐蔽,不易被发现;探测信号采用脉冲信号,节能且抗干扰;当有人试图闯入室内时,能自动进行声光报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设计总计毕业设计(论文)50 页表格 2 个插图27 幅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外线防盗报警器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拥有了更多的奢饰品,因此防盗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报警系统的基本概念当不法分子入侵防范区域,区域发生煤气泄露、烟雾火灾时,能够及时将这些信号告知主人、家人、邻居或接警值勤人员并能起到阻吓、防范的技术系统统称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由探测器(含紧急报警装置,如紧急按钮、脚挑、脚踏等)、信道和报警控制器(报警主机)三部分组成。
1)探测器俗称探头,它的作用是将入侵探测信号变成能在信道中传输的电信号。
常用的探测器有被动红外探测器、主动红外探测器、磁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煤气泄露探测器和烟雾火灾探测器等。
2)信道,即传输信号的媒介。
其作用是将由探测器发出的携有报警信息的电信号及时准确地传至报警控制器。
信道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有:双绞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无线信道即在自由空间传播的无线电波。
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报警系统专用的无线频率有三组:第一组36.050Mhz 36.075Mhz 36.125Mhz第二组36.350MHZ 36.375Mhz 36.425Mhz第三组36.650Mhz 36.675Mhz 36.725Mhz并规定了发射功率在一瓦以内,经批准最大不超过10瓦。
1999年1月1日起又有两个微功率频率开始使用,即315.0—316.0Mhz 430.0—432.0Mhz,并限定无线报警设备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6000uv/m。
3)报警控制器俗称报警主机。
能接收由信道传送的携有报警信息的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出报警部位的装置叫报警控制器。
探测器、信道、报警控制器即构成了最简单的报警系统,根据需要报警控制器可以和各报警中心连接,这就组成一个更大的报警系统,即报警网。
二、有线产品与无线产品的区别1、有线产品的优点、缺点A、优点: 因其是专线专用,所以报警信号传输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B、缺点: 影响美观,施工工作量大,操作复杂、维修不便,须专人维护。
2、无线产品的优点、缺点A、优点:不会破坏防范区域的整体美观,安装简单,操作简便,老人、小孩一学就会。
题目: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财产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现在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有的可以保障人身安全,有的可以保障财产安全,本次设计就是根据这种显现设置的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住宅防盗报警器,可以实现对家里面的财产安全。
本次设计的红外防盗报警器主要是实现在家里面没有人的时候可以把设别开启,使家里处于一个监控的状态,当有小偷进入家门的时候传感器会检测到有人进入,控制系统会控制报警设备进行报警提示。
在设计的设计过程中通查找相关的文献总结思路,在设计上把本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内容:在硬件设计上主要是根据设计任务设计了系统的整体的硬件框图,根据框图中各个模块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图,主要包括单片机模块电路、热释电传感器模块电路、报警器模块电路、按键设置模块电路等组成。
系统在软件设计上主要使用C语言技术进行软件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设计了相关的程序流程图。
经过硬件和软件的测试最后设计了实物电路板进行功能演示。
本设计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而且设计的成本低,体积小,可以灵活的使用。
关键词:单片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电路;智能防盗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ecurity issues on the property, now life also have a wide range of security products, some can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of others can protect the property safety, the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show set a microcontroller based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burglar alarm, can the house property safety.Intelligent anti-theft alarm system of this design is mainly realized in the house when no one can set don't open, the house is in a monitoring state, when a sensor detects when someone enters the thief into the house, the control system will control the alarm device for alarm. Through searching related literature summary ideas in the design process design,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in the design: in hardware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esign task of the hardware diagram of the whole system design,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iagram of each module, including the MCU module circuit, pyroelectric sensor module circuit, alarm circuit and key module setting module circuit etc.. The system mainly uses the C language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debug the software control program. After the test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physical circuit board is designed.This design has the important use value in the life, and the design cost is low, the volume is small, may use flexibly.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alarm circuit; intelligent anti-thef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防盗报警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 (1)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1.5本章小结 (3)第2章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4)2.1 系统功能 (4)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3 单元模块的选择 (5)2.3.1 单片机模块的选择 (5)2.3.2 人体传感器模块的选择 (5)2.3.3 显示模块 (6)2.3.4 键盘模块设计方案 (6)2.3.5 报警模块 (6)2.5本章小结 (7)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8)3.1.1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8)3.1.2电源电路的设计 (9)3.1.3晶振电路的设计 (9)3.1.4复位电路的设计 (10)3.1.5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 (10)3.2 LED指示灯电路与设计 (11)3.3热释电传感器电路 (12)3.4显示模块电路的设计 (13)3.5 按键电路设计 (13)3.6 报警电路设计 (14)3.7本章小结 (15)第4章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16)4.1 程序编程语言的选择 (16)4.2 keil编程软件的介绍 (16)4.3 主程序 (19)4.4中断服务程序 (26)4.5 报警服务程序 (27)4.6 本章小结 (28)第5章系统的调试与仿真 (29)5.1系统的调试 (29)5.3程序下载 (30)5.3仿真分析 (30)5.4 本章小结 (33)总结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附录1 原理图 (39)附录2 PCB图 (40)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目前中国的经济越发展越快,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家里边的贵重物品也就越来越多,为了保障家财产安全等不受到威胁,人们越来越注意家庭的防盗工作。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红外线探测防盗器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设计主要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前方人体辐射的红外信号后,探测器将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比较,延时,发出报警声音。
关键词:红外线;放大;报警一、系统设计方案一:红外线探测防盗器即将检测到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转化成声音信号发出报警声。
因而可以用简单的放大电路就可实现此功能,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即只要红外探测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就发出报警声,否则不发出报警声。
该方案具有立即响应的功能,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但该报警器离开了红外信号源就无法发出声音,因而起不到真正的报警作用。
方案二:此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报警延时电路,即当报警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后发出报警声并让报警声持续约一分钟。
该方案有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并增加了开机延时电路,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方案功能更加完善,能起到真正的报警作用,不选用此方案。
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下: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1、信号放大模块:在此单元电路中,当红外线探测传感器J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U1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运放的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能够对信号进行放大。
2、电压比较模块:在本单元电路中,U1B作为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U1B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U1B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查看U1B的⑦脚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3、报警延时模块: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后,经过放大,比较Vin将为低电平,LM393的2脚也变为低电平,1脚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发出声音开始报警,同时R14和C6开始充电,当2脚的电平超过3脚的电平时,比较器1脚输出为低电平,蜂鸣器停止报警。
第一章绪论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安防意识的提高,现代化的安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防止非法的入侵和各种破坏活动,传统的防范手段己难以适应要害部门、重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
人力防范往往受时间、地域、人员素质和精力等因素的影响,亦难免出现漏洞和失误。
近年来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所以众多的红外产品也逐渐应用到小区的安保之中,但大多数都应用在夜间照明,以提高监控性能。
同比国外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
利用科技手段和有效的物业管理,改变人们安全防范的方法和手段,从单一封闭式、被动型安全防范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化、电控化以及红外报警处理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是主动红外对射总线制报警主机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易扩展、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等优点。
1.2 红外报警分类红外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反警。
在温度异常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误报警的情况。
本设计是基于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光,接收管接收光线,当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的时候,而使红外接收电路电流发生变化,红外管和限流电阻之间电位变化,然后经过三极管将变化的信号放大,从而可以驱动继电器。
红外报警器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报警器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针对红外报警器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探讨,包括红外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报警器电路设计、灵敏度调节以及应用场景等。
一、红外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红外传感器是红外报警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感知人体所产生的红外热量。
在选择红外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感应距离、检测角度、工作温度范围等因素。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较长感应距离和广角度范围的红外传感器,以确保监测面积的充分覆盖。
红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高处安装,倾斜角度一般为30度左右,以便获得更广阔的监测范围。
同时,应避免将红外传感器直接安装在门窗等易受干扰的位置,以免发生误报。
二、报警器电路设计红外报警器的电路主要由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触发器组成。
红外传感器通过感知人体产生的红外热量,将信号传递给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经过触发器进行处理。
当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内时,红外传感器将产生信号,触发器将输出触发信号,从而启动报警器。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适当的滤波电路来减少干扰信号,同时加入稳压电路来保证电压的稳定输出。
三、灵敏度调节红外报警器的灵敏度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旋钮或开关等方式进行调节。
在进行灵敏度调节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确定合适的灵敏度。
如果灵敏度设置过高,容易引发误报;而灵敏度设置过低,可能会导致报警延迟或无法及时报警。
四、应用场景红外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中,包括家庭、商业建筑、仓库等。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将红外报警器安装在入户门或窗户附近,一旦有人闯入便会触发报警。
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选择安装在贵重物品附近,当有人企图盗窃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
在仓库中,红外报警器可以设置在通道或重要货物的周围,增强库房的安全性。
总结:红外报警器是一种有效的安防设备,通过设计合理的红外报警器方案,可以提高警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1 / 27 第一章 绪论 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单光路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双光路由两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5]。两对收、发装置分别相对,是为了消除交叉误射;多光路构成警戒面;反射单光路构成警戒区。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1.2 两种红外线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比较 1.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存在红外线,只不过红外线的频段是用人眼看不到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就是通过采用对人体体温辐射的红外线频段敏感的元件为核心,在感应到立体空间内的热源时产生报警,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而言存在以下弱点: 1).容易受到动物体温辐射、阳光照射、热气流温度辐射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引发误报警; 2).当气温与人体温度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这一类探测器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因以上技术层面上的原因,所以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相对于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较容易产生误报与漏报。不过随着现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只要您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选择使用适合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 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以数字通讯方式通过CPU的程序控制,使主动红外线对射探测器具有智能性,可精确区分每条射束,以便采用多束红外线射束构成多线束的密集防卫;同时还可通过调整CPU的程序,设定在规定的若干束红外线射束被阻断时产生报警输出。由于其工作特点,可以构成对窗、阳台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形成封闭式的防范,为现代化建筑防盗方案提供“御贼于户外” 、住户自由活动于户内的高度人性化的安全防护。 所以,本课题打算设计一个主动式红外报警器。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 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 红外线声先报警器……[6] 防盗报警系统是在探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的专用电子系统,一般由探测器(报警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探测器检测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到意外情况就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送入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或其他报警信号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7]。探测器(报警器)的种类很多,按所探测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微波、
红外、激光、超声波和振动等方式;按电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8]。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时红外线报警器的简易、灵敏度高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为大多数需求者所利用,在人们的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本课题尝试用价格低廉、应用普遍的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电路来设计一个主动式对射式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期望达到方便、实用的效果。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第二章 总体设计的方案 该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系列为核心,采用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为发射和接收装置,由反相器芯片反相间接控制CPU工作。在CPU程序运行以后控制输出口电平使得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同时进行声光报警。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方框图 采用AT89S52单片机,直流可调开关MC34063,反相器74LS14D等芯片[9]。其中,AT89S52的P1.2~P1.7为输出口,而P3.0~3.5为输入口。P1口连接红外线发射电路,P1口为低电平时,红外线发射电路导通,正常发射红外线[10]。P3口输入经接收红外线电路接收并由反相器反相的电平,当电平到达单片机CPU后,若各口均为低电平,则CPU不做任何反应,此时不报警;而当红外线被认为挡住而使接收电路无法接受到时P3输入口就会输入高电平,此时当在一定的时间内检测到位于不同位置的光束被遮挡时,由P3.7口输出报警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电源电路 红外线发射电路 单 片 机 反相器
声光报
警电路
红外接收电路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第三章 硬件电路各部分电路设计 AT89S52单片机式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S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的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11]。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有效的解决方案。
3.1 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 单片机P1口与红外线发射电路相连,P3口与红外线接收电路相连,P3.7口连接声光报警电路输出方波脉冲信号驱动声光报警。X1、X2脚与晶振相连,用于定时计数,以形成一秒周期的方波脉冲信号[12]。
3.1.1 主控芯片的性能以及标准功能 主要性能: 与 MCS-51 单片机产品兼容 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 1000 次擦写周期 全静态操作:0Hz~33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32 个可编程 I/O 口线 三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 八个中断源 全双工 UART 串行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 标准功能: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两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15]。
3.1.2 主控芯片的主要结构及引脚功能 主体单片机芯片AT89S52的引脚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方框图 各主要管脚介绍如下: VCC : 电源 GND: 地 P0 口:P0 口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的双向 I/O 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 8 个 TTL 逻辑电平。对 P0 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 口也被作为低 8 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P0 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 flash 编程时,P0 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TTL 逻辑电平。对 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 和 P1.2 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 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 2 的触发输入(P1.1/T2EX)。 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TTL 逻辑电平。对 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 16 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 MOVX @DPTR) 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