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第十一章知识点:股票回购
- 格式:pdf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2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知识点:回购股份
为了方便备战2013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中华会计网校论坛学员精心为大家分享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与前面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计算思路恰好相反,具体步骤为:
(1)假设企业于期初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普通股,以募集足够的资金来履行回购合同;合同日晚于期初的,则假设企业于合同日按照自合同日至期末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足量的普通股。
该假设前提下,由于是按照市价发行普通股,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入与普通股股数同比例增加,每股收益金额不变。
(2)假设回购合同已于当期期初(或合同日)履行,按照约定的行权价格回购本企业股票。
(3)比较假设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假设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作为净增加的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再乘以相应的时间权重,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1280277)答案: 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
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都希望公司能多派发股利。
剩佘股利政策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这意味着就算公司有盈利,公司也不一定会分配股利。
而其他几种股利政策,股东一般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股利收入,因此,剩余股利政策是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2.企业投资并取得收益时,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这一要求体现的是()。
A.资本保全限制B.企业积累限制1C.超额累积利润限制D.无力偿付限制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1280278)答案: B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企业积累限制。
企业积累限制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一定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
3.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使已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尽快地实现转换,或者为了达到反兼并、反收购的目的,应采用的策略是()。
A.不支付股利B.支付较低的股利C.支付固定股利D.支付较高的股利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1280279)答案: D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高股利政策。
2019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答疑:股票回购与资本结构
【例题】
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公司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的有()。
A.股票股利
B.股票分割
C.现金股利
D.股票回购
正确答案:A,B
【知识点】股票回购
答案解析: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都不会改变所有者权益,所以不会改变资本结构。
股票回购和现金股利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会改变资本结构。
【问题】股票股利会引起股东权益结构变化,股东权益结构变化不是指资本结构变化吗?
【答疑】
不是的,这里的资本结构是指的负债/股东权益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股东权益数额不变,这样资本结构是不变的股东权益结构是指的股东权益内部结构,这个是变化的,比如股本增加了,未分配利润减少,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变化了。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一章讲义4股票分割【知识点2】股票分割1.股票分割的含义及其影响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转换成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
例如,将原来的1股股票转换成2股股票。
股票分割不属于某种股利方式,但其所产生的效果与发放股票股利近似。
股票分割时,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额降低,每股盈余下降,但公司价值不变,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各项目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
【例11-6】某公司原发行面额2元的普通股200 000股,若按1股换成2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分割前、后的股东权益项目见表11-5、表11-6,分割前后的每股收益计算如下:[答疑编号3949110301]『正确答案』表11-5 股票分割前的股东权益 单位:元假设公司本年净利润为440 000元,则每股收益=44÷20=2.2元表11-6 股票分割后的股东权益 单位:元假定股票分割后的净利润不变,则:每股收益=44÷40=1.1元。
2.股票分割的目的(1)增加股票股数,降低每股市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2)股票分割往往是成长中公司的行为,给人们一种“公司正处于发展中”的印象,这种利好信息会在短时间内提高股价。
【说明】尽管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都能达到降低公司股价的目的,但一般地讲,只有在公司股价暴涨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而在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3.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020注会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章节习题: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
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都希望公司能多派发股利。
剩佘股利政策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这意味着就算公司有盈利,公司也不一定会分配股利。
而其他几种股利政策,股东一般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股利收入,因此,剩余股利政策是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投资者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2.企业投资并取得收益时,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这一要求体现的是()。
A.资本保全限制B.企业积累限制C.超额累积利润限制D.无力偿付限制答案:B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企业积累限制。
企业积累限制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一定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
3.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使已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尽快地实现转换,或者为了达到反兼并、反收购的目的,应采用的策略是()。
A.不支付股利B.支付较低的股利C.支付固定股利D.支付较高的股利答案:D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高股利政策。
支付较高的股利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使股价上涨,促使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尽快转换。
股价上涨可以达到反兼并、反收购的目的。
4.在下列股利政策中,股利与利润之间保持固定比例关系,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报酬对等关系的是()。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查点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含义。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第十一章营运资本管理第01讲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历年考情分析本章属于考试重点章节,内容独立性强。
考试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也有涉及。
近年考核内容与分值统计表如下:目录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第二节现金管理第三节应收款项管理第四节存货管理第五节短期债务管理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一、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一)流动资产的相关成本①短缺成本:随流动资产投资水平降低而增加。
(现金短缺导致的临时出售证券、临时高息借款、紧急抛售存货,etc)②持有成本:持有成本主要是与流动资产相关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二)最优投资规模流动资产最优的投资规模,取决于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
(三)投资策略1.适中型投资策略按照预期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增长,成本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最优投资规模,安排流动资产投资。
(持有成本&短缺成本之和最低)2.保守型投资策略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提供给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
表现为较高的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持有成本高,短缺成本低)3.激进型投资策略持有尽可能的少的现金和小额有价证券投资,少量存货。
采用严格的销售信用政策or禁止赊销。
激进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安排较低的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持有成本低,短缺成本高)【单项选择题】(2013年改)采用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的企业,其流动资产的()。
A.持有成本较高B.短缺成本较高C.管理成本较低D.机会成本较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就是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提供给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
这种政策需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主要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有时还包括其他的持有成本。
二、营运资本筹资策略(一)含义总体上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采用短期资金来源还是长期资金来源,或者兼而有之。
(二)衡量指标营运资本筹资政策通常用经营性流动资产中长期筹资来源的比重来衡量,该比率称为易变现率。
1.计算公式=×=×=×K+×=以上关系中的上限H、现金返回线=×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这个基本模型还可以演变为其他形式:每年最佳订货次数公式:N*=D/Q*=D/=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公式:TC(Q*)=最佳订货周期公式:t*=1/N*=1/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Q*/2×U=/2×U=×U(二)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扩展1.订货提前期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再订货点,用R来表示。
它的数量等于平均交货时间(L)和每日平均需用量(d)的乘积:R=L﹒d。
【提示】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在建立基本模型时,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
事实上,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
设每批订货数为Q。
由于每日送货量为P,故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期为Q/P,称之为送货期。
因零件每日耗用量为d,故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Q/P·d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最高库存量为:Q-Q/P·d平均存量则为:1/2(Q-Q/P·d)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为:TC(Q)=D/Q·K+1/2(Q-Q/P·d)·K c=D/Q·K+Q/2(1-d/P)·K c在订货变动成本与储存变动成本相等时,TC(Q)有最小值,故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公式为:Q*=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TC(Q*)=3.保险储备(1)概念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这称为保险储备(安全存量)。
R=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2)决策原则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一)股票回购股票回购产生于公司规避政府对现金红利的限制。
1973-1974年,美国政府对公司支付现金红利施加了限制条款,许多公司转而采用股票回购方式向股东分利。
而在我国,股票回购尚属新生事物。
兴起股票回购的动因和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区别。
我国《证券法》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已成为目前国家和许多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
股票回购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和途径成为我国近期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和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1997年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25条原则性规定了股票回购的三种方式:Ø是向全体股东按照相同的比例发出回购要约;Ø是通过公开交易方式购回;Ø是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方式。
股票回购——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途径购买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 ,适时、合理地进行股本收缩的内部资产重组行为。
通过股份回购 ,股份有限公司达到缩小股本规模或改变资本结构的目的。
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也可以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这些股票日后可以作为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也可以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二)股票回购原因股份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一般基于以下原因:一、维护公司形象。
股价低于价值,公司为了维护股价,采取回购的方式确保股价稳定;二、提振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通过回购增加了股东的权益,从而增加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三、一种投资理财行为。
当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已经具有投资价值,而公司又有比较富裕的现金流,通过回购增加每股的盈利水平,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
;四、防止公司在低价时被恶意收购。
控制权的争夺历来是上市公司需要防范的问题之一,低价的流通股如果被其它大资金或机构从市场中收购,容易造成大股东之间控股权的变化。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主讲老师:刘成举【考点1】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一、股利支付的程序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支付日。
二、股利支付的方式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
【考点2】股利理论一、股利无关论(一)假设1、公司的投资政策已经确定并且已经为投资者所理解;2、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3、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4、不存在信息不对称;5、经理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不存在代理成本。
(二)结论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二、股利相关论(一)税差理论税差:股利收益的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
1、如果不考虑股票交易成本,因为股利收益的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税率,企业应采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2、如果存在股票的交易成本,甚至当资本利得税与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股利收益税时,偏好取得定期现金股利收益的股东自然会倾向于企业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二)客户效应理论1、边际税率较高的投资者(高收入阶层和风险偏好投资人,税负高,偏好资本增长)偏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偏好少分现金股利、多留存。
2、边际税率较低的投资者(低收入阶层和风险厌恶投资人,税负低,偏好现金股利)喜欢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
(三)“一鸟在手”理论投资者更偏好于现金股利。
随着公司股利支付率的提高,权益价值因此而上升。
简言之,该理论认为“一鸟在手,强于二鸟在林”。
(四)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他们之间存在着代理冲突。
(1)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2)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3)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五)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外部投资者与经理人员对企业信息的把握是不对称的。
通过多分配股利,可以向外界传递经理人员企业对未来盈利充满信心的积极信号。
【考点3】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应该考虑的因素一、法律因素(一)资本保全限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任意减少资本结构中的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二)企业积累限制;(三)净利润限制;(四)超额累积利润约束(目的在于防止企业保留过多盈余帮助股东避税);(五)无力偿付的限制。
2014年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第十一章知识点:股票回购
知识点:股票回购
1.含义
是指公司有多余现金时,向股东回购自己的股票,以此来代替现金股利。
2.股票回购的意义
对股东的意义
股票回购后股价上升,股东得到的资本利得,当资本利得税率小于现金股利税率时,股东将得到纳税上的好处。
【提示】上述分析时建立在各种假设之上的,比如回购后市盈率不变等,实际上这些因素可能因为股票回购而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否对股东有利难以预料。
总体上来说,股票回购对股东利益具有不确定的影响。
对公司的意义
进行股票回购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价值
(1)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之一向市场传递了股价被低估的信号。
(2)当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明显超过投资项目所需的现金流时,可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有助于增加每股盈利水平。
(3)避免股利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公司剩余现金流是暂时的或者是不稳定的,没有把握能够长期维持高股利政策时,可以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利支付率的基础上,通过股票回购发放股利。
(4)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如果公司认为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的比例较高,可以通过股票回购提高负债比率,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有助于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减少外部流通股的数量,提高了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被收购的风险。
(6)调节所有权结构。
公司拥有回购的股票(库藏股),可以用来交换被收购或被兼公司的股票,或满足认股权证持有人认购公司股票;或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转换公司普通股的需要,还可以在执行管理层与员工股票期权时使用,避免发行新股而稀释收益。
3.股票回购的方式
【注】荷兰式拍卖回购首先由公司确定回购价格范围和回购股票数量;然后股东进行投标;最后根据股东提交的愿意出售的股票价格和数量,确定最终的回购价格。
分类标准类别说明
回购的地点
场内公开收购场外协议收购透明度比较低场外协议收购回购面向对象
资本市场上随机回购最为普遍
向全体股东招标回购
回购价格高于当时的股价,成本费用较高向个别股东协商回购必须保持回购价格的公正合理
筹资方式
举债回购
混合回购是指既动用剩余资金,又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来回购本公司股
票。
现金回购混合回购回购价确定方式
固定价格要约回购
荷兰式拍卖回购在回购价格方面给予公司更大的灵活性。
荷兰式拍卖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