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重点:利润问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十一年国考行测利润问题考情分析及真题解析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利润问题出现频率较高。
在2004年至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7年考查过,而且近5年均有考查,预计2015国考考查的可能性相当大。
利润问题题型其实难度不太大,有些考生难以掌握,原因是不会灵活运用公式解题并结合解题方法快速作答。
因此,考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利润问题公式,同时再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比如特值法、方程法等。
为了给广大考生在利润问题备考中提供高效的复习指导,专家特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利润问题作如下总结。
希望广大考生依据行测利润问题的考试规律做好复习计划和准备。
一、近十一年国考行测利润问题考情分析根据对近十一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国考行测利润问题属于常考题型,近年来难度稍有提高。
近5年考查过7道题,题量之大需要考生们引起重视。
专家预测,在2015国考中,利润问题非常有可能被考查。
考生备考时需要熟练掌握利润问题公式,正确理解利润问题中的概念,并运用特值法、方程法等方法快速解题。
二、近十一年国考行测利润问题真题解析2006年49.某原料供应商对购买其原料的顾客实行如下优惠措施:①一次购买金额不超过1万元,不予优惠;②一次购买金额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3万元,给九折优惠;③一次购买金额超过3万元,其中3万元九折优惠,超过3万元部分八折优惠。
某厂因库容原因,第一次在该供应商处购买原料付款7800元,第二次购买付款26100元,如果他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可以少付( )。
A.1460元B.1540元C.3780元D.4360元答案: A【中公解析】此题考查分类思想。
购买原料的数量不同导致的金额不同,存在不同的优惠政策。
若购买金额小于1万,不优惠。
第一次付款7800元,不优惠。
若付款超过27000元,是按照第③种方式支付,因此第二次购买付款26100元是按照第②种方式支付,第二次购买原料不打折时应该支付26100 ÷ 90% = 29000元,则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不打折情况下需要支付7800 + 29000 = 36800,应该按照第③种方式支付,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应支付30000×90% + 6800×80% = 32440元,可以少支付(7800+26100)- 32440 = 1460元。
利润问题如何求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数量关系部分中,利润问题一直是考试的常考题型。
对于利润问题,许多考生感觉难度较大,解题比较消耗时间。
但是,只要正确掌握利润问题的常用公式及解题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利润问题就可以快速求解,得到正确答案。
一、常用公式利润=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售价=定价×打折率=成本×(1+利润率)。
二、常用方法1.公式法有些利润问题的求解可直接利用上述几个公式进行求解:【例题1】商场为了促销,将原价75元的商品,先提价40%,再打8折,该商品实际售价是多少元?A.80B.72C.78D.84【答案】D【参考解析】由题意,根据售价=定价×打折率,直接列出算式:75×(1+40%)×80%=84元。
选择D项。
2.方程法有些利润问题要求某个未知量,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进行求解,列方程的核心是找出等量关系。
【例题2】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得利润84元,求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A.1500B.950C.840D.760【答案】A【参考解析】设成本为x元,根据售价=定价×打折率,利润=售价-成本,可得:x(1+20%)×88%-x=84,求出x=1500。
选A。
3.特值法有些利润问题中,针对某个或某些未知量我们可以通过不设未知数而设特值的方式予以求解。
在利润问题中,我们常常设特值较多的量是成本和销量,其中成本往往设为1或者100。
【例题3】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恤,在出售2/3后,已定价的8折将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该网店的预计盈利为成本的( ):A.1.6%B.2.7%C.3.2%D.不赚也不亏【答案】B【参考解析】设每件T恤的成本为100,总量为3。
定价为100×(1+10%)=110,销量为2,打折后售价为110×80%=88,销量为1。
则总售价为110×2+88×1=308,总成本为100×3=300,总利润为308-300=8,所求为8÷300×100%≈2.7%。
2014年河南政法干警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利润问题2014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群:71486046利润是商业活动的重点,围绕利润衍生出很多关于计算方面的概念,例如成本部分的额外损耗会影响利润;打折促销降低利润率却能提高总利润;银行的利润来自贷款的利息等。
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凡是涉及上述概念的问题都通称为利润问题。
学习这部分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公式,这是解决整个利润问题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利润问题主要研究售价、成本、利润(或利润率)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售价指商品卖出的价格;成本在一般情况就是进价;利润是售价与成本的差;利润率就是利润与成本的比值,并用百分数表示。
核心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 = = -1折扣率= 二、例题分析例1、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
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
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六天正好卖完,四天个各剩余25个。
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A.10850B.10950C.11050D.11350解析:该批汉堡包总成本为4.5×200×10=9000元。
全卖完的6天销售额为10.5×200×6=12600元;其余4天的销售额为10.5×(200-25)×4=7350元。
共赚了12600+7350-9000=10950元。
例2、一批玩具,比进价高200%销售,一段时间后,六一儿童节促销,玩具按定价6折销售,打折后这批玩具价格比进价高百分之( )。
A.20B.40C.60D.80解析:设进价为100,则打折前的售价为100×(1+200%)=300,打折后的售价为300×0.6=180元,比进价高(180-100)÷100=80%。
公务员行测利润问题作答技巧公务员行测利润问题在考试是比较常见的题型,那么有哪些可以使用的作答技巧呢?下面小编为你准备了“公务员行测利润问题作答技巧”内容,仅供参考,祝大家在本站阅读愉快!公务员行测利润问题作答技巧对于大多数公考考生来说,行测数量关系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板块,虽然在数量关系中确实有一部分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过程可能也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但是并不意味着数量关系中所有的题目都特别难,还是存在有部分题目比较简单,对于这部分题目,如果我们掌握了相应的解题策略,也可以很快的对这部分题目进行求解。
今天就重点学习在行测数量关系中具备固定的解题策略的一类问题——利润问题。
基本公式常用解题方法1.方程法:若题干中存在明显的等量关系或出现与利润相关的描述,则可优先考虑通过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问题。
【例题1】小李2007年买的一套房子现在价格上涨了80%。
因工作调动到另一城市,小李把房子按现价的九折卖掉。
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比买房时赚了26.95万元。
那么,小李买房子花了()万元。
A.53.9B.42.95C.50D.100【解析】C。
设小李买房子花了x万元,根据题意有1.8x×0.9×(1-5%)-x=26.95,解得x=50,故本题选C。
2.特值法:若题干中描述的主体数据是以相对数(百分数、分数等)出现的时候,则可以考虑将这些主体数据设为特值1或100等来解决问题。
【例题2】某产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的增加了20%,但销售价格没有变,导致每件产品的利润下降了40%,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A.70%B.75%C.80%D.85%【解析】C。
设去年的成本为1,则今年的为1.2。
由题可知去年成本的20%相当于去年利润的40%,则去年利润为0.2÷40%=0.5。
售价为1+0.5=1.5,所求为1.2÷1.5=80%,故本题选 C。
3.十字交叉法:若题干中涉及商品利润率的混合问题,则可考虑用十字交叉法解决问题。
利润问题之关系分析在不论是上海的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警察学员的考试中,利润问题往往是我们行测中最常见的一类题目,但是其题目难度不大,而利润问题中题目给到的条件与关系往往是大家难梳理的关键点。
往往结合题目的特点,大部分题目大家只要能够梳理清楚是哪几个量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式,那么题目就非常容易解答。
所以,当题目信息条件较多时,我们如何才能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呢?所以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快掌握利润问题之解题方法。
一:利润问题常见公式利润=售价-成本(进价)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售价 1 售价=定价x 打折率利润率=成本利润x100%=成本成本售价-x100% =( 成本售价 -1)x100% 二:例题展示1、某超市在临近春节前夕,采购经理采购进一批每袋进价为10元的思念水饺,以获得50%的利润率定价从而进行销售,但是由于疫情影响,水饺大量滞销,所以超市在节后进行打折促销活动以吸引顾客购买,而打折后每袋水饺只获得了20%的利润,问该超市每袋水饺打几折销售?A 9折B 8折C 7折 D7.5折题目解析:分析题干信息与条件,题目涉及到进价,定价,售价、打折与利润率几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用下图将题目中的已知量进行表示如下:所以结合上述关系分析可设每袋水饺打x 折,那么可以得到等量关系式为: 10x (1+50%)·x=10x (1+20%)解得x=0.8,所以超市打八折销售,选择B 选项。
2、阳光高中在修建学校体育馆时准备在看台安装一批座椅,现由A、B两家生产座椅的公司提供报价,已知A公司生产每把座椅为80元,并按照获得50%的利润定价,B公司的座椅每把卖100元,但是购买A公司座椅超过500把时可进行打折,而购买B公司超过400把时则每把可便宜10元,此时已知阳光高中共需要采购900把座椅,且购买A公司300把的费用是购买B公司200把费用的1.5倍,那么如果该高中要购买900把座椅时应选择哪家公司更划算?A B公司B A公司C A与B公司一样D 无法确定题目解析:由题干信息梳理相关量可得如上关系图,购买A公司300把与购买B公司320把花费相同即两家公司的总售价相同,所以结合关系图可以设A公司打了x折,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等量关系式:80x ( 1+50% )·x·300=( 100-10 )x 200x1.5 解的x=0.75,所以当该高中购买900把座椅时,A公司每把座椅只需要:80x ( 1+50% ) x 0.75=90元,而B公司此时每把座椅为100-10=90元,所以该高中的花费对于A,B公司而言费用一样多,所以应该选择A 与B公司一样划算。
利润问题是国家公务员数学运算部分的常考题型之一。
利润问题也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它主要考查进价、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
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利润问题涉及的几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简单的利润问题利润问题本身是从商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与进价、售价、利润相关,尤其是那些最简单的利润问题。
例题: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A.12%B.13%C.14%D.15%解析:此题答案为C。
为避免出现分数,这里遇到百分数,则设特值时可设为100,因此设上月的进价为100,则这个月的进价为100×(1-5%)=95。
设上个月的利润率为x,则这个月的利润率为x+6%。
根据售价相同可知:100(1+x)=95(1+x+6%),解得x=14%。
二、打折问题商家定完价格以后,往往不是按照最初的定价进行出售,一般都会通过打折这一方式,降低实际的售价,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买商品。
例题: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
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
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A.四八折B.六折C.七五折D.九折解析:此题答案为B。
方法一,商品的总定价为(1+25%)×10000=12500元,销售30%后,得到12500×30%=3750元。
由于整体亏本1000元,说明剩下70%的销售额为10000-1000-3750=5250元,然而剩下70%商品的原定价为12500-3750=8750元,5250÷8750=0.6,即打了六折,选B。
三、价格与销量反向变化问题价格上涨,销量就会降低;价格下跌,销量就会增加。
在公务员考试中,就有研究这类规律的问题,一般是求总利润最高时的售价或总利润的最大值。
2015国考备考:巧用十字交叉法解经济利润问题【陕西华图】经济利润问题是数量关系的重点题型,基本上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公务员考试都会对其进行考查,故掌握好经济利润问题的相关解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经济利润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赋值法、方程法、列表分析法、十字交叉法等。
在此我们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十字交叉法在经济利润问题中的应用。
由于十字交叉法主要用于解决加权平均问题,故在经济利润问题中,只要涉及到加权平均,一般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掌握了此方法,一些看似较为复杂的问题便可轻松搞定。
【例1】(2011年国考)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A.九折B.七五折C.六折D.四八折【答案】C。
【解析】此问题中,涉及到销售量的加权平均,故可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10000元为进价,可赋值每件商品进价为100,销售量为100。
题目中涉及到利润率问题,故可针对利润率来解决此问题,设剩余的70%利润率为x%,则根据题意可得总的利润率为-1000/10000=-10%,于是:故有,解得x%=-25%,后70%的利润率为-25%,即售价为75元;若前30%售价为125元,由于75/125=0.6,可知后70%的折扣为6折。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 【例2】(2014年江苏A )甲、乙两种商品,其成本价共100元,如甲、乙商品分别按30%和20%的利润定价,并以定价的90%出售,全部售出后共获得利润14.3%,则甲商品的成本价是:( )A.55元B.60元C.70元D.98元【答案】C 。
2014年国家公务员数量备考----经济利润问题河南华图陈艳蕊2014年国家公务员按照往年的时间,都是在11月份。
现距离11月份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公告也即将公布,所以备考势在必行。
数量关系在整个公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备考数量关系成为重中之重。
数量关系中经济利润问题又是常考题型,每次必考,每次至少一道题。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经济利润问题主要包括三种题型,利润相关问题,省钱方案,分段计价。
一、利润相关问题利润相关问题采用的方法,赋值法,列表法,列方程。
【2012年国考】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
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A.10B.12C.18D.24二、省钱方案省钱方案的题目采用的方法,还原原价,列表比较。
【2006年国考】某原料供应商对购买其原料的顾客实行如下优惠措施:①一次购买金额不超过1万元,不予优惠;②一次购买金额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3万元,给九折优惠;③一次购买金额超过3万元,其中3万元九折优惠,超过3万元部分八折优惠。
某厂因库容原因,第一次在该供应商处购买原料付款7800元,第二次购买付款26100元,如果他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可以少付()。
A. 1460元B. 1540元C. 3780元D. 4360元[答案]A[解析]第一次付款的7800元,属于第①种情况,扣除应打九折的(30000×0.9-26100)÷0.9=1000,剩下应打八折,这样,总共可以节约:1000×0.1+(7800-1000)×0.2=1460元。
三、分段计价分段计价采用的方法,分清区段,结合选项。
【2012年江西】某市出租车:起步价格为2公里6元,2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收取1.7元,6公里之后每增加1公里收取2元,不足1元四舍五入。
某乘客乘坐31公里,应该付( )元车费。
2015 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必考题型之经济利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关“收入、成本、利润、折扣”的问题,这类问题贴近生活,并且能够很好的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是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的热点,在湖北省考中每年都会出现,一般为 1—2 道,大家需要重点掌握。
掌握经济利润问题,首要要掌握以下的概念及公式:经济利润问题常用概念经济利润问题常用公式售价 =定价×折扣 ;总收入=售价×销量 ;利润=售价 -成本 =成本×利润率 ;利润率=利润÷成本 =(售价-成本) ÷成本=售价÷成本 -1;总利润 =总收入- 总成本 =单利润×销量一、基本公式类利润折扣是关于进价、售价、利润相关的基本问题,解题思路是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求解。
当题目中某些量没有确定时,可采用赋值法,以简便计【例 1】某产品售价为 67.1 元,在采用新技术生产节约 10%成本之后,售价不变,利润可比原来翻一番。
则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 ( ) 元。
A.51.2B.54.9C.61D.62.5答案】C【解析】经济利润问题。
设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 x 元,由题意可知:,解得。
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例 2】某服装如果降价 200元之后再打 8 折出售,则每件亏 50元。
如果直接按 6 折出售,则不赚不亏。
如果销售该服装想要获得 100%的利润,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多少元 ?( )A.90B.110C.130D.150【答案】B【解析】设定价为 x,可得( x-200 )*0.8+50=0.6x ,解得 x=550元,进价为0.6x=330 元,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330×2-550=110 元。
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例 3】受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 1/15 ,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
多维公式记忆2015国考利润问题公式不再头疼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利润问题和资料分析问题中要记忆大量的公式,这些公式是我们能够做好相应题目的基础,所以这些公式我们必须要记忆的非常清楚,这非常重要。
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无情的公式时往往觉得很头疼,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将他们记忆了下来,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又或者是死记硬背的,记住了也不会用。
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总结一些简单快记的方法,帮助大家考前记忆。
在我看来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们记忆公式的方式过于单一,这些公式在我们的脑海里仅仅是一些没有联系的点,虽然记住了,但是也会很快忘记。
如果我们能够丰富我们的记忆方式,那么就会将这些点连成线,让我们的记忆更加牢靠。
资料分析的公式与利润问题的公式时非常相似的,资料分析是增长量、增长率、本期量、上期量之间的关系;而利润问题是利润、利润率、成本、售价四个量之间的关系,大家将两组公式对照一下发现,形式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只需记忆一组公式即可,然后按照:增长量==利润增长率==利润率上期量==成本本期量==售价进行公式之间的转化即可。
本文将以资料分析公式为例进行公式记忆讲解,同学们可以自行按照上述转化公式转化为利润问题公式的记忆方法。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四种能够让大家在考试过程中不用再发愁不知道公式的方法,希望大家将他们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打好资料分析和利润问题的基础。
1.公式推导法(1)增长量=本期的量-上期的量(2)增长率=量/上=(本-上)/上=本/上-1(可以记忆为:增长率=倍数-1)(3)由(2)可以推出:量=率*上,所以:本=上+量=上+上*率=上*(1+率),从而推出:上=本/(1+率)(4)将上=本/(1+率)带入量=率*上得出:量=率*本/(1+率)红色部分是我们应该着重记忆的公式,这样的推导方式能够让我们将各个公式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加深对各个公式的理解与记忆。
2.联想记忆法我们发现资料分析的公式从根本上讲就是:量、率、本、上,这四个量之前的关系,只要给出四个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量,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资料分析公式的理解。
利润问题是数量关系专项的常考题型,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均有考察,利润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利润问题的知识点大体包括成本、进价、售价、定价、打折、利润、利润率等问题。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列举利润问题的基本公式和常用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公式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
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售价×(1+利润率)
售价=定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
二、常用方法
1.方程法: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老王两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市价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该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
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
A.42
B.50
C.84
D.100
中公解析:这是最基本的利润问题,设成本为x,根据题干中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可求得即该艺术品的成本为50万元。
答案选B。
2.特值法:经常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
例:某商店的两件商品成本价相同,一件按成本价多25%出售,一件按成本价少13%出售,则两件商品各售出一件时盈利为多少?
A.6%
B.8%
C.10%
D.12%
中公解析:设每件成本为100,则两件商品各售出一件时售价为125+87=212,成本为2 00,利润率为212÷200-1=6%。
答案选A.
3.经典例题
【例】太平商场1996年创利润比西北商场多20%,请问西北商场1996年创利润比太平商场少多少?( )
A.16.7%
B.20%
C.24%
D.25%
【中公解析】解法如下:
设1996年西北商场创利润为X,因为太平商场1996年创利润比西北商场多20%,所以太平商场创利润为1.2X。
而(1.2X-X)÷1.2X=16≈16.7%,故应选A。
【点评】本题为一个经济利润题,也可是一个比例问题。
可用代数法。
设1996年西北商场创利润为1,所以太平商场创利润为1.2。
而(1.2-1)÷1.2=16≈16.7%,故应选A。
【易错点分析】错误做法:因为太平商场1996年创利润比西北商场多20%,所以西北商场1996年创利润比太平商场少20%。
此类做法的错误在于混淆概念。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讲解的关于利润问题的基本公式和常用解题方法,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熟练运用中公教育版权。
希望大家经过全力备考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