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的由来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315知识点一、315是什么呢?315呀,就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啦。
这可是个超重要的日子呢。
在咱们日常生活里,消费无处不在,买个小零食、买件新衣服、租个房子啥的,到处都是消费行为。
可有时候呢,就会遇到一些糟心事儿。
比如说,买到质量超差的东西,像那种号称很结实的包包,结果背了没几次就破了个大口子;或者是吃个东西,发现里面有奇怪的东西,这多恶心呀。
315这个日子呢,就是为了保护咱们消费者的权益的。
它就像一个大护盾,让那些不良商家不敢太放肆。
在315这天,经常会有很多曝光的事儿呢。
那些坑害消费者的商家,可能就会被揪出来,在大众面前亮亮相,让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恶行。
二、315的历史由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历史还挺有趣的呢。
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
这咨文里面可是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就像给消费者的权利打了个基础。
后来呢,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从那以后呀,这个日子就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啦。
三、315对我们的意义315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意义可太大了。
它让我们在消费的时候更有底气了。
就好比你去买个手机,如果遇到商家骗你说这个手机有什么高级功能,结果根本没有,你就可以拿315来说事儿,去找商家理论,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
而且呀,315也让商家更注意自己的行为了。
他们知道要是做了坑害消费者的事儿,很可能就会在315的时候被曝光,那他们的名声可就臭了,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四、315常见的维权途径要是咱们在消费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那该怎么办呢?其实有好多维权途径呢。
首先就是和商家直接沟通啦。
你可以很友好地跟商家说,“亲,我在你们这儿买的这个东西有问题呢,你看能不能给我解决一下呀。
”要是商家态度好,愿意解决,那就皆大欢喜啦。
但要是商家耍赖,那就可以找消费者协会啦。
消协就像咱们消费者的娘家人,会帮咱们说话的。
315打假由来315打假活动是我国消费者维权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揭露和打击各种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一活动起源于2007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3·15晚会”,揭露了一系列消费者投诉中的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成为中国消费者维权工作的重要契机。
起源315打假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1年国务院颁发的《广告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求,并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愈发猖獗,给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2007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3·15晚会”,该晚会以揭露各种消费欺诈行为为主题,包括虚假广告、假冒伪劣、强制消费等,通过曝光这些问题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维权,倡导社会诚信经济的建设。
活动内容自2007年起,每年的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都会举办“3·15晚会”,通过揭露各种消费陷阱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晚会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食品安全、药品质量、网络购物、房产信息等,涉及了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晚会曝光的问题外,315打假活动还包括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消费者维权知识普及等内容,致力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
活动影响315打假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消费者维权活动,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揭露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了企业的自律和规范经营,提高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增强了市场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同时,315打假活动也推动了立法进程,促进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通过晚会曝光的问题,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及时介入调查,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解决方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315打假活动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是我国消费者维权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消费者、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315主题是什么2023年315主题是什么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
据悉,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2、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3、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315打假什么时候开始1、315打假是1983年开始的,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此后,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进一步发展。
2、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消费者权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2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
315打假日的由来1898年,全世界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
1936年,建立了全美的消费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反映消费者利益和要求的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
1960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宣告成立。
之后,消费者运动更加活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消费者组织,使消费者运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共300多个消费者组织在开展活动。
1962年3月15日,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有关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询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4项权利,即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事实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和呼吁的权利。
随着消费者权利保护工作的开展,肯尼迪提出的4项权利和国际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另外4项权利,即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和在健康环境中生活工作的权利,一并成为全世界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8条准则。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俗称315打假,以往浮现的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等,这些基本上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查出的有害食品,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一具爱护公民消费权益的纪念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在每年公历的3月15日,是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对消费者权益爱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以及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的合作与交往,更好地开展爱护消费者权益工作。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挑选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关。
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有关爱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闻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领实的权利、挑选的权利和呼吁的权利。
随着消费者权利爱护工作的开展,肯尼迪提出的四项权利和国际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另外四项权利,即满脚基本需求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和在健康环境中日子工作的权利,一并成为全世界爱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八条准则。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设立和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消费者权利爱护工作的开展。
各国纷纷出台各种爱护消费者权利的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法律、加强质量检验和设立特意机构等。
但目前世界各国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仍别断浮现,消费者权益爱护工作还是任重道远。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妨碍从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进行凉爽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
其中包括公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爱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经过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
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消费者的爱护意识。
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说竞赛、爱护消费者知识比赛或进行"一年最严峻的伤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爱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消费教育说座;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爱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事情检查;进行凉爽集会、演出、现场宣传问投诉和义务服务等活动。
315打假啥意思
315打假是指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打击虚假、欺诈和侵权行为的活动。
这个日期源自于1983年3月15日CCTV第一次播出“315晚会”,这个晚会从当年开始成为揭露和曝光各种消费者投诉的舞台,也让315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315打假活动中,各个行业都会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曝光,揭露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15打假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市场行为更规范、更诚信。
此外,这个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监管部门的更加积极主动,让市场环境更加透明公正。
通过315打假,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如何辨别虚假宣传,提高消费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同时,企业也需要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投诉和反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维护自身的口碑和信誉。
总的来说,315打假活动是一种通过曝光、批评和惩罚等手段,促使市场主体遵守法律规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正面行为。
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315打假活动,消费者和企业都能够共同促进一个良性、规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产品,企业赢得信任,实现共赢的局面。
315消费者日1. 引言- 315消费者日是在每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旨在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 本文将从315消费者日的背景和意义、宣传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国家层面的措施以及个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2. 315消费者日的背景和意义- 315消费者日始于1983年,最初是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倡议设立,后来得到了国家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 315消费者日的设立旨在提醒消费者关注自身权益,合理消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曝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宣传活动- 315消费者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宣传活动,通过媒体、网络、广告等渠道向公众传达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 宣传活动中,通常会公布一些典型案例,揭示一些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舆论的监督。
同时,也会鼓励消费者主动维权,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对市场的敏感度。
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它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能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够促进消费者的合法消费行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 国家层面的措施- 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在315消费者日都会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
- 这些措施包括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范围和力度,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6. 个人应对措施-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素质。
-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了解自身权益,学会合理消费,增强自己的消费决策能力。
-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维权渠道,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举报违法经营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7. 结语- 315消费者日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时刻,它的设立和举行,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维权靠大家,受益你我他。
有关315维权的作文为你献上!导读:本文维权靠大家,受益你我他。
有关315维权的作文为你献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为了扩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是基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2年3月15日在美国国会发表《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肯尼迪提出的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源于欧洲,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战后,各消费者组织便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1960年,成立了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简称CI)。
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国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大规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集中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组织的义务,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
篇二:我们在行动3月18日上午,为迎接第XX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管理学院20XX级人力班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团会,旨在加强同学们的安全消费意识,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选择健康的消费方式,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抵制。
首先,权益委员辛敏敏在PPT上展示了她精心制作的关于维权方面的法律问卷,借此来了解同学们日常的消费习惯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在权益受到损害时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次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同学们需要维权的事情大多集中在购物和兼职方面,对此,我们邀请了法学院的同学来专门解答他们要了解的问题,并告诉他们如果权益受到侵害要拨打12315进行投诉。
315事件作文400字英文回答:315 Event is an annual event held in China to promote consumer rights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It is organizedby the China Consumers Association and has been held since 1983. The event is typically held in March and involves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public awareness campaigns, media reports, and product testing.中文回答:315事件的全称是全国消费者权益日,是每年的3月15日。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
从198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315事件通常会在3月份举行,内容包括:公益广告。
媒体报道。
产品测试。
消费者投诉处理。
315事件对我国消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使消费者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也督促企业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具体事件及意义:1983年,首次举办315晚会,揭露了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91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315事件成为该法的宣传日。
2006年, 315晚会曝光了假冒伪劣化妆品,引发消费者恐慌。
2015年, 315晚会曝光了电子商务中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2023年, 315晚会聚焦食品安全和消费者隐私保护。
315事件不仅是一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动,也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社会监督行动。
它促使企业加强自律,政府提高监管力度,共同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英文回答:The 315 Even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promoting consumer rights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in China. It has raised public awareness about consumer rights, encourag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fair and equitable consumer market.总结:315 Event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China that promotes consumer rights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It has been held annually since 1983 and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in China.。
315消费者维权日的由来?为了扩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一日期的选定是基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2年3月15日在美国国会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获得消费安全的权利;取得消费资讯的权利;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合法申诉的权利。
从1983年以来,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国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大规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集中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组织的义务,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运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介绍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权利。
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督促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保护工作。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3.15给了我们什么年年315,今年又一年。
在大家的概念中,315是消费者维权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所有的商家都奉你为上帝,这让消费者感觉有点不自然了。
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在宣扬社会责任感?是心虚怕消费者投诉?还是微笑服务,顾客至上?我们不得而知。
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产品的质量。
每年 3.15,工商部门都会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似乎是什么盛大节日。
众多的商家也会被“邀请”助阵。
展示假冒伪劣商品,讲解商品识别真伪。
在3.15的日子里,总能感觉得到政府对于商品质量是如何如何的重视,而老百姓却总是雾里看花。
纪念活动上,熊熊大火,把查获的假劣化肥、种子、假饮品、劣质食品烧的一干二净,围观群众拍手称快;而3.15晚会,给我们曝光的种种问题商品却让我们触目惊心,也许大家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义愤填膺的揭露、谴责,然而气愤过后,却是更多的是茫然和恐慌。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伪劣商品充斥着市场,也许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是无可想象的,问题和隐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食品、药品、化妆品。
以后我们还能吃些什么,用些什么,相信些什么?3.15给了我们力量,还是给了我们安慰?警醒吧,消费者,维权要提高自己的意识,不能仅仅靠 3.15;警醒吧,商家,制售伪劣,终究伏法;警醒吧,政府,权力不只用在这一天;警醒吧,人类,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一.了解315消费者维权知识(一)由来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二)中国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体性社会团体。
它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
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各种方式介绍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2000年“3.15”标志的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3.15标志”。
它是中消协推出的一种信誉认证,是对所有行业,商品、服务质量上乘,接受消费者协会调节的骨干企业的认可和证明。
任何产品申请使用“3.15标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程序,从而确保“3.15标志”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3.15标志”以中国消费者协会会徽图形为上方图形,同时加注“3.15”字样。
此标志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优质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认可和证明,二是使企业履行做出的承诺:即发生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时,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协商不成,经经营者自愿接受消费者协会的调节意见,以避免小额争议久拖不决。
(三)消费者权益知多少1.作为一名消费者,您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吗?答: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面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1)安全保障权。
(2)知悉真情权。
(或称知情权、了解权)(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获得赔偿权。
(6)依法结社权。
(7)知识获取权。
(8)维护尊严权。
2.经营者的义务有哪些和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的途径?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负有以下义务:(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
(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
(3)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4)不作虚假广告。
(5)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6)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务。
(7)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
(8)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格权。
(9)履行“三包”或其他义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a)与经营者协商解决;b)请求消费者协会协商解决;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消费者协会处理投诉后的一般步骤有哪些?答:接受投诉后,即向被投诉单位或主管部门发出转办单,并附上投诉信,要求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在一定期限内答复,一般情况下在正式立案后的十五日内处理完毕。
超期未办的,再次催促或采取其它办法,直到办结为止。
对内容复杂、争议较大的投诉,消协将直接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处理。
需要做鉴定的,将提请有关法定鉴定部门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结论。
鉴定所需的费用一般由鉴定结论的责任方承担。
对涉及面广、危及广大消费者权益的,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情节严重又久拖不决的重要投诉,将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同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并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
消费者协会处理投诉收费吗?答:消协受理投诉不收费。
消费者投诉应提供哪些材料?答: 消费者向消协投诉要提供文字材料或投诉人签字盖章的详细口述笔录。
其内容如下:a)投诉人的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b)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c)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等;d)受损害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e)凭证(发票、保修证件等复印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答:1、凡接到消费者投诉,受理与不受理的,应力争于10日内告知投诉者。
2、处理当地一般性投诉,应要求被投诉方及时答复,一般在半个月内有明确结果。
3.消费者受到伤害应得到那些赔偿根据《消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则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应给受害者支付下列费用:a)医疗费。
包括治疗、检查、医药、手术、住院费等。
医疗费必须是受害人因消费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及疾病而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
b)治疗期间的护理费。
当受害人受害的程度比较严重,医院决定需要专人护理时,所支付的护理费。
c)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因伤不能正常工作而减少了收入,误工日期按实际伤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并参照出院后医院的休假证明等认定。
赔偿标准依照受害人的工资或实际收入的金额计算。
如国家或当地政府另有规定则依规定。
d)其它费用。
直接产生的如去医院所支付的交通费,因伤必须购买的营养费等。
营养费应根据医生的诊断而定。
4.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在不同情况下,消费者应向谁要求赔偿做了具体规定:(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2)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3)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4)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担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利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索赔,也可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索赔。
(6)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益利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索赔。
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索赔。
展销会结束后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求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5.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哪些投诉不予受理(1)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3)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和保证期;(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三.总结自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买卖关系,在人们的长久认识以来,“无奸不商”一直都是商人的代名词,然而利润是商人的唯一目的,在合法的前提下商人的“奸”其实是一种聪明,但是制造伪劣产品以牟取利益的商人就是真正的奸商了。
但不管是“无奸不商”,还是“无商不奸”,人们还是要向商人购买商品,或生活所需,或娱乐享受,这样,就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遇到这样的问题,多数消费者或感叹一下自己倒霉,或觉得投诉麻烦,或投诉了却不了了之。
消费者抱着嫌麻烦,想大事发小,小事发无的心态,使得商家的错误行为受到了纵容,这样不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还会使商家的信誉受到损害。
曾经美国政府想把一块地拆掉重建,然而却有一栋楼的主人不同意,于是把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法庭已“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由判美国政府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