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20.44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填空练题第一单元一、课文背记。
1)泥融飞燕子,飞到了天空。
2)夏天里,春江水暖鸭先知。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一身黄色,一双剪刀似的翅膀,一对大眼睛,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蜜蜂。
5)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春天来了。
XXX在脚下游过,告诉我夏天来了。
二、判断正误。
1)河北人把土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 √ )2)《三衢道中》是宋朝曾几的一首纪行诗。
( × )3)“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
( √ )4)“蒌”和“蒿”都有“艹”,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
( √ )三、教材回顾。
1.研究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燕子的飞翔,夏日荷花的清香,还知道了蜜蜂、蝴蝶等昆虫的秘密。
2.荷花已经盛开了,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从“冒”字可以体会到荷花的妩媚。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XXX,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的动物有蜜蜂、蝴蝶等。
2.一身黄色,一双剪刀似的翅膀,一对大眼睛的蜜蜂,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形象。
第二单元一、课本直通车1.读《守株待兔》中的句子,完成练。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解释加点的字。
因:由于;释:解开;耒:犁冀:希望;复:再次2)解释句意:因为农民解开了犁,却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3)指出故事中的农民错在哪里:农民应该耕田而不是守着树桩。
2.《狮子和鹿》的故事选自《伊索寓言》。
这本书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XXX所著,里面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民间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
出自这本书的寓言故事还有:《乌鸦和狐狸》。
二、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并填空。
①《池子与河流》——好心的池子②《北风和太阳》——太阳的温暖③《守株待兔》——农民的错误④《狮子和鹿》——狮子的威严我还读过的寓言故事有《老鼠和青蛙》《乌鸦和狐狸》《乌龟和兔子》。
第20课《肥皂泡》一、填空题(共6题;共39分)1.看拼音写词语。
féi zào pào tòu míng fēi yuèyīngěr xīw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娇________ 扯________ 渡________ 拌________轿________ 址________ 镀________ 伴________桥________ 趾________ 度________ 胖________3.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骄娇)________嫩(抑仰)________头拉________(扯址)长________(廊郎)(窜串)________联男________(婴樱)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①颤巍巍②软悠悠③轻飘飘④慢腾腾Ⅰ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头晕眼花,走起路来感觉________的。
Ⅱ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________地在空中飘游。
Ⅲ他做事总是像老牛拉破车,________的。
Ⅳ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________的,光影零乱。
5.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浮光________的小球________的肥皂泡________地吹_______地扇________地散裂________地飘过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肥皂泡、________肥皂泡和________肥皂泡,其中重点写的是________肥皂泡和________肥皂泡。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5分)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句子写具体。
①薄球就散裂了。
.②浮光在球面上乱转。
.(2)我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
(改为“被”字句).(3)小时候,我喜欢玩吹泡泡、滚铁环、西瓜等游戏。
第8课《池子与河流》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生涯(yāyá)贵妇(fūfù)忙碌(lùlǜ)尊(zūn zhūn)敬遵循(xún xūn)应验(yān yàn)2.形近字组词尊________ 脸________ 盾________ 涛________遵________ 验________ 循________ 滔________3.查字典“举”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向上抬;②举动、行动;③提出;④推选;⑤全。
“举世闻名”的“举” 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4.选序号,填空组词。
(1)①尊②遵 ________敬 ________守 ________循(2)①滔②蹈舞________ ________滔 ________天(3)①验②脸检________ 洗________ 应________5.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没有任何忧愁。
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________②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________③形容接连不断。
________④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
________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姐姐 ________的货船 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的生活 ________的池子 ________的木筏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池子以为自己过着________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________,负载船只的生活。
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________。
8.句子练习。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①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②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会读,我会连。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段落品析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f ù z ūn l ù t āo y á x ún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我们也要做像()那样的人,(),才能不枉为人生。
参考答案
一、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滔涯妇碌遵循
二、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步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
三、
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四、河流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部编版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6题;共32分)1.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tang dìng shíbài fǎng wán j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组词语论________ 辨________ 准________ 组________轮________ 辩________ 推________ 阻________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尽管……但……不是……而是……无论……都……①蜜蜂________飞到哪里,__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②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③________蜜蜂逆风而飞,离家两公里多路,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我能根据课文《蜜蜂》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
________我叫小女儿守在蜂窝旁,自己走出二里多,多放飞蜜蜂。
________我在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________蜜蜂四面飞散,我一边沿途观察,一边猜测思考。
________我在自家花园蜂窝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5.按课文《蜜蜂》内容填空。
《蜜蜂》这一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科学态度和________的科学作风。
6.修改病句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6分)7.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冲着我喊道_____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_____它们在2点40分的时候到达窝里_____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_____(1)在这段话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天涯妇女忙碌
遵守循环尊敬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滔(滔天)妇(妇女)循(遵循)碌(忙碌)
遵(遵守)稻(水稻)扫(打扫)盾(盾牌)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长串)的木筏(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安闲)地躺(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驮着(木筏)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保持(清洁)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铺满(青苔)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
(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漏》练习题(附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diào gān(____)bōdòng(____)mógū(____)biǎo dì(____)dǎn xiǎo(____)chóu rén(____)tòu míng(____)yīng ér(____)二、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松又软(ABAC式)又___又___又___又___又___又___不慌不忙(ABAC式)不___不___不___不___不___不___三、辨字组词。
壁(______)景(______)橙(______)合(______)偷(______)臂(______)影(______)登(______)盒(______)愉(______)四、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天高(__)(__)细嚼(__)(__)果实(__)(__)五(__)六(__)一(__)正(__)勃勃(__)(__)鸦(__)无(__)眼(__)手快我最喜欢秋天,不仅因为秋天(________),更因为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到处(________)。
看,河岸边的树木,换上了(________)的衣裳,火红的枫树、黄色的银杏树,远远望去,充满了(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保留保存1.老师把自己的学问毫无(____)地传授给了学生。
2.《清明上河图》现在完整地(____)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辽阔宽阔3.牛羊在(____)的草原上吃草。
4.(____)的马路两边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六、读课文,填一填。
《漏》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位_______、一位_______、一头______以及一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之间颇有趣味的故事。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卷(11)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看拼音写词语。
2. 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 比一比,再组词。
4. 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5. 课内阅读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的词。
①田中有株株:________②兔走触株走:________ 触:________③因释其耒而守株因:________ 释:________④冀复得兔冀:________(2)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_______(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4)《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5)《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将援弓射之________②竟斗而讼於社伯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________;弟弟的意见是________;社伯的意见是________。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7.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
②曝:晒。
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④禽:同“擒”,捕捉,抓住。
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quèwúwù()jiǎn shǎo zǔlì()bāo kuò()tuīcè()zhèng shí()二、读句子,给句中加点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2、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三、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
例: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1.他感冒那么严重,怎么能上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贝贝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能学习好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在括号里。
mēn mèn jījǐjǐn jìn1.尽()管蜜蜂被作者放了很远,又闷()在袋子里,但是它们还是回来了。
2.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闷()闷不乐的。
3、我写的的作文几()乎没有错别字。
五、阅读。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
为了酿(niànɡ)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
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
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
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用“____”画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2.蜜蜂通常利用_________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点,通过_________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积累与背诵》练习题(附答案)一、古诗词大赛。
(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
③日出江花,春来江水。
能不忆。
(2)从九宫格中识别诗句,再回答问题。
①我识别的诗句是:。
②这句诗的上一句是:。
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中“迟日江山丽,。
”写出大自然的景色美;《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抓住蒌蒿来写出春天活泼的画面:,;《三衢道中》中诗人描绘了梅子、小溪的美丽画面:,;《燕子》一文中,作者巧妙地勾画了燕子的外形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加上,凑成了那样;在《荷花》中,我们还会读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穿着,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雪白的衣裳;2.在杜甫笔下,春天是“泥融飞燕子,”的美好画面;苏轼在惠崇的画中看到了春天,他由“萎蒿满地芦芽短”想到了春天正是“”的季节;诗人曾几游春兴致高涨,他在归途中,看到的是“,听到的是“添得”;在白居易眼中,江南春天的景色艳丽无比,正是“,”。
3.白荷花在这些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
有的 ,露出。
有的还是,看起来。
4.凌晨四点,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了;下午三点,欣然怒放;下午五点,苏醒过来;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5.“兔走触株,。
因释其末而守株,冀。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段话出自寓言故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6.《滁州西涧》中描写“春潮不断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的诗句是:,。
7.宋朝,每当过春节,家家户户常会点燃爆竹,喝着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上,用来驱邪。
王安石就曾把这风俗写入《元日》诗中:“,。
”8.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正巧遇上了雨。
路上偶遇的羁旅行人个个落魄魂斯,这也让杜牧想到了自己的伤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