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态度与广告说服理论[知识发现]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49
广告心理学之广告说服的原理和方法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广告说服的原理和方法。
广告的目标是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这就需要采用一系列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影响和说服消费者。
1. 社会认同原理:人们多半会在做出决策时参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
广告通过呈现演员或利用名人代言的方式来塑造社会认同。
消费者看到自己尊敬和羡慕的人推荐某个产品,就会认为自己也应该购买。
2. 偏见和讯息失真原理:人类在处理信息时,会对不同选项进行偏见和失真,从而为某一选择提供有利条件。
广告会有意制造某种偏见,通过呈现有利的信息来引导消费者的选择。
3. 强化原理:广告在呈现商品或服务时,会强调其独特性、价值和功能,从而激发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和欲望。
使用积极的情感和语言,加强产品的吸引力,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会满足他们的需求。
4. 即时满足原理:人们往往追求即时满足感,对立即可获得的商品更感兴趣。
广告为了利用这一原理,会强调产品的速度、方便性和容易获取。
例如,快速配送、随时在线购买等。
5. 置换原理:广告会通过展示某一产品能够代替或改善现有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
这就要求广告表达清晰、具体的替代方案,让消费者相信换购这一产品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为了应用上述原理,广告制作需要遵循以下方法:1. 情感营销:广告通过诱发消费者的情感和情绪,使其与产品产生共鸣。
使用吸引人的图像、音乐、故事情节等手段来打动消费者的心弦,从而引起购买的动机。
2. 触动潜意识:广告经常利用潜意识暗示技巧来唤起消费想法。
通过使用隐喻、隐形信息和暗示,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欲望,使他们对广告商品产生兴趣。
3. 增加关注度:广告需要通过独特和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使用鲜艳的颜色、引人注目的图像等元素,将广告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度。
4. 强调不可或缺:广告经常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和独家功能,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是不可或缺的。
消费者态度改变新特点与广告有效说服策略广告策略的实质就是说服心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告说服也是一种相互沟通,即通过有效的广告信息改变消费者头脑中已形成的对某一产品或品牌的认知与情感,形成新的认知与情感,由此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
因此研究消费者态度改变特点对制定有效广告说服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几个特点・信念比追求利益更容易转变广告心理学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寻求转变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信念,进而实现转变消费行为。
也可以通过转变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观来转变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利益。
然而消费者追求利益比信念更持久、更根深蒂固和更内在化,因为它们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更为紧密。
例如,一家止痛剂生产厂商生产一种被消费者认为药效更强、见效更快的品牌。
然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得到医生首肯的产品温和性和安全性。
该生产厂家可以试图使消费者相信,该止痛剂是一种非处方药品,无需得到医生推荐,其安全性也无需考虑,并且它是一种药效更强的药品,完全可以被人们接受。
另一方面,该生产厂家也可调整其广告宣传重点,在继续强调见效快的同时,指出其完全符合FDA标准的安全性。
后一种策略将会比前者更有效,因为广告说服是在消费者现有价值体系下来转变其对该品牌的信念。
・品牌信念比品牌态度更容易转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信念)要比情感(态度)更容易转变。
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在高介入(参与)的情况下,信念变化要先于品牌态度的变化。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念抑制了其购买行为,广告策划就要试图在不转变其信念的情况下转变他们的态度。
・对享受性产品,态度转变比信念转变更重要当消费者基于情感购买某一产品时,他们依靠的是情感(态度)而不是认知(信念)。
对享受性产品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
例如沃尔沃试图将其冷酷、可靠的产品形象转变成一种欢乐与幻想结合在一起的形象,但其获得的成功相当有限。
沃尔沃为了达到其目的,不得不求助于态度转变策略,而非转变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