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的副作用及用量用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52 KB
- 文档页数:3
丹参川芎嗪关于《丹参川芎嗪》,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丹参川芎嗪一般是制做成注射液的药物中药制剂,即然是注射液,那麼全是去医院或是门诊所里边才可以看获得。
丹参川芎嗪里边含有的紫丹参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好的中草药材,具备改进心脏作用,抵御血栓的形成,改进血液血循环,软化血管,提升心脏的血容量等不错的功效。
丹参川芎嗪是医治心脑血管病层面病症的药物,殊不知心脑血管病层面的病症例如心绞痛,冠心病等所造成的发病原因也是各有不同的,因此病人不可以私自服药,更何况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对药品的消化吸收和融入水平也不会一样,建议最好是到医院做全层面的查验,在了解了发病原因以后遵从医师的服药分配。
1适用范围心绞痛,冠心病,脑缺血脑卒中,脉管炎,心脑血管病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2使用方法使用量静脉滴注,每一次5ml,每天1~2次。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液。
3副作用少许有皮疹。
4忌讳脑出血及有流血趋向的病人不宜。
5常见问题静脉滴注速率不适合过快。
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病人服药应按少年儿童及老年人使用量应用。
糖尿病人谨慎使用。
6药用价值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大冠脉,减少血液黏度,加快血细胞的水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并具备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功效。
7药动学关键成分紫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品在身体消化吸收彻底,遍布普遍,关键遍布于心、脑、肺、肝、胆、脾、结肠和肾脏功能等人体器官,在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液丰富多彩的组织人体器官药品浓度值最大,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长久存有。
药品消除快,关键经生物转化消除,绝大多数经肾脏功能从尿里排出来,非常少许从排泄物排出来。
当机体处在病理学情况时可使身体遍布速度及总清除率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增加,溶出度明显提高。
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人体器官,因此在应用跟心脏有关系的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遵医嘱应用。
丹参川芎嗪这类药物的价钱相对而言并不是十分划算的,也会依据规格型号和包裝总数不一样有一定的差别,在应用的全过程中也要储存恰当。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川芎的主要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治疗妇科疾患及风寒湿所导致的痹证。
此外,本品兼有祛风止痛之功,为治头痛要药。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1.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闭、难产、胞衣不下等。
本品入血行气,气行则血活,故可用于治疗这些病证。
川芎加入补血剂中,能行血滞,并能行血中湿气。
例如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中即利用川芎的行血散湿气以防止熟地黄、白芍的黏腻滞碍,而促使补血药物能更好地发挥补血作用。
但用量要随证增减。
可配伍当归,取川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
相配有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痈疮肿痛及风湿痹痛等症。
与熟地黄、白芍同用,可养血调经;与党参、黄芪同用可益气生血;与乳香、没药同用可活血止痛;与桃仁、红花同用可活血破瘀;与香附同用则活血行气止痛。
2.用于治疗风寒湿所导致的痹证。
风寒湿凝阻,血滞而运行失畅引致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不仁、手足拘挛等症,川芎可入血行气,气行则血活,血行则风寒可散,并且能燥血中的湿邪,故风寒湿所导致的痹证均可应用。
治疗中风偏瘫,肢体麻木,与黄芪、地龙同用,活血补气通络,如补阳还五汤。
3.用于诸风上攻,偏正头痛,本品能入肝、胆经,为治偏头痛的引经药。
配伍防风,取川芎辛温走窜,祛风活血止痛;防风辛甘湿润,
1。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在我国,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让许多家长担忧。
作为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川芎嗪、盐酸阿托品和维生素B1。
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盐酸阿托品能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维生素B1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三者协同作用,使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临床实践案例1.病例选择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0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病程在1个月至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将川芎嗪注射液稀释至20ml,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哮喘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改善明显;有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无明显改善。
4.结果与分析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P<0.05)。
在观察组中,治愈3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在对照组中,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
三、安全性评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盐酸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盐酸川芎嗪是医院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具有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改善体内微循环、活血化瘀、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与作用,常常被用于肩周炎、胰腺炎、瘢痕疙瘩以及术后粘连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此药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盐酸川芎嗪的半衰期非常的短,从而导致该药在人体之中的作用时间也非常的有限,影响了该药治疗效果的发挥,因此对此药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医药行业的重点项目。
基于此本文将对盐酸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川芎嗪,又被称为甲基吡嗪,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类药物,它是从一种名叫川芎中的绿色伞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生物碱,所以此药使用时的安全性较高,产生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少,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十分广泛。
川芎嗪的药理活性非常强的,能够对自由基的产生、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也能够使人体内源性超高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同时还具改善人体血液流动。
调节体内脂质代谢等多项功能,并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药的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并且治疗效果表现十分良好。
所以对盐酸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1盐酸川芎嗪的药理作用1.1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是盐酸川芎嗪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也是该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的因素之一。
其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1)川芎嗪能够使人体的血管得到扩张,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该药还能够对人体中前列腺素I2和血栓素A2之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2)该药可以对乳酸过氧化物酶的生成产生抑制,并且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SOD的活性,进而加快了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
(3)。
盐酸川芎嗪能够直接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并且提高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能力。
(4)该药进入人体的循环血浆中,可以使其中的一氧化氮浓度得到提升,同时川芎嗪还可以使血浆中内皮素的含量减少,并且该药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和血组织中NO/ET1的释放的产生的抑制效果非常的好,从而使得患者体内的微循环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增加患者体内局部的血流量,进而使患者的缺血组织能够有血液的供应,防止患者的缺血组织因长时间缺血而出现坏死的情况发生。
川芎嗪结构式-回复“川芎嗪结构式”是一个化学结构式的标记,用于表示川芎嗪这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川芎嗪的结构、特性以及它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
1. 川芎嗪是什么?川芎嗪是一种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异维草酮类似物。
它的化学名为3,4-二氢-7-甲基香豆素。
川芎嗪是一种中药,在中医理论中被用于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等治疗目的。
2. 川芎嗪的结构式是什么?川芎嗪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H3C=OOCH3这个结构式显示了川芎嗪中甲基基团和香豆素的酮基结构。
3. 川芎嗪的化学性质是什么?川芎嗪可以被氧化为对应的酮衍生物,如川芎酮。
此外,它也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和核磁共振。
4. 川芎嗪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是什么?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川芎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和瘀血等妇科疾病。
川芎嗪具有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
此外,川芎嗪还被研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5.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川芎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活化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来起作用的。
川芎嗪被认为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内皮-血小板细胞间的黏附等作用。
6. 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川芎嗪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构成药代动力学的关键步骤。
川芎嗪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经肝脏代谢生成代谢产物,最终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
7. 川芎嗪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如何?川芎嗪作为中药成分,虽然被认为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此外,由于川芎嗪具有活化血液循环的作用,与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需谨慎,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总结起来,川芎嗪是一种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表示为3,4-二氢-7-甲基香豆素。
川芎嗪结构:结构特点:甲基在体内易氧化,使得代谢快、半衰期短所属类型:属吡嗪类生物碱化学名:四甲基吡嗪Tetra methyl pyrazine ,TMP别名:川芎嗪1号碱来源:从伞形科植物川芎和姜科植物温莪术根茎及大戟科植物通风麻风树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因其含量极低,现为人工合成理化性质:无色针状结晶,熔点80~82度(显微测定),沸点190度。
具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易溶于热水、石油醚,溶于氯仿、稀盐酸,微溶于乙醚,不溶于冷水稳定性:其固体脂质颗粒热力学不稳定,应低温冷冻干燥生物效应: 具有扩张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并可透过血脑屏障。
毒副作用: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迟缓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严重低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剧烈疼痛、严重胃肠道反应、其他反应。
药代动力学: 口服磷酸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健康志愿者男女各3名, 年龄30.3 2.7岁,体重60士6kg ,早上空腹取空白血后,口服300mg 磷酸川芎嗪胶囊(相当于川芎嗪174.5mg ),于服药后0.25,0.5,1,1.5,2,3,4,5,8,12h 各取静脉血3ml ,静置凝血,离心3000r/min,分离血清,置冰箱中待分析,由每份样品中精密吸出血清0.50ml 各二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MCPKP 药代动力学程序和IBM 微机处理,自动选择房室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权重选择w=1/(g*2),结果见图研究结果表明, 六名健康志愿者口服300mg 磷酸川芎嗪胶囊(相当于川芎嗪174.4mg)后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 由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认为,口服磷酸川芎嗪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比较快, 30min 左右就达到血药浓度的最高峰3.114士0.902ug/ml,随即药物由中央室向周边室快速分布,半衰期为0.48557士0.188h,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为17.76L, 总表观分布容积为66.77L,说明川芎嗪在人体内分布佼广, 同时药物在体内迅速消除, 其消除半衰期为2.894士0.558h,说明川芎嗪排泄及/ 或代谢校快, 给药后3h , 血药浓度就降到约0.5ug/ml, 随后药物浓度下降缓慢, 此时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基本上达到平衡。
丹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一般是制作成注射液的药品制剂,既然是注射液,那么都是在医院或者诊所里面才能看得到。
丹参川芎嗪里面所含的丹参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中药材,具有改善心脏功能,抵抗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心肌的血流量等较好的作用。
丹参川芎嗪是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药品,然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心绞痛,冠心病等所引起的病因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患者不能擅自用药,况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对药物的吸收和适应程度也不会一样,建议最好去医院做全方面的检查,在了解了病因之后听从医生的用药安排。
★1适应症心绞痛,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脉管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2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5ml,每日1~2次。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
★3不良反应偶见有皮疹。
★4禁忌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5注意事项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应按儿童及老年剂量使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6药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7药代动力学主要成份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肝、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持久存在。
药物清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清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
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在使用跟心脏有关系的药品时一定要谨慎,遵医嘱使用。
丹参川芎嗪这种药品的价格相对来说不是非常便宜的,也会根据规格和包装数量不同有所差异,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存储得当。
川芎嗪[中文读音] chuān xiōng qín [英文名称] Ligustrazine[别名] 四甲基吡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Z)[化学名称] tetramethylpyrazine[分子式] C8H12N2 [分子量] 136.20[物理性质] 无色针状结晶, 熔点80-82°(显微测定),沸点190°。
具有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
易溶于热水、石油醚, 溶于氯仿、稀盐酸,微溶于乙醚, 不溶于冷水↑[1]。
Uvλ(H2O)maxnm(logε):294(3.91),285(sh);IRνKBrmax[药理作用]有对抗肾上腺素和氯化钾引起家兔离体动脉收缩的作用。
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
可通过血脑屏障,家兔静注可观察到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加, 故有增进微循环的作用。
能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 当1mg/ml时, 其抑制率可达94.3%。
大鼠静脉注射 60mg/kg时, 对静脉分路血栓有抑制作用, 而对家兔耳缘静脉中由凝血引起的血栓则无抑制作用,因此, 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阻止动脉血栓的形成。
TMPZ的抗血小板功能通过诱导抑制细胞内Ca++ 动员,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来增强细胞内cAMP,同时减少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的 GP IIb/IIIa的暴露. 在CPB,TMPZ 有维护血小板的形态的完整、以及数量和功能的作用[17] 在高切应力下,血小板血栓形成被认为是由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与血小板受体蛋白GP Iba and GP IIb/IIIa,相互作用发生的。
TMPZ发挥抗血小板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vWF-介导的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
此外,通过定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到P-selectin 表面表达和微粒释放可被TMPZ抑制[18]。
TMP有直接扩血管作用,针对SKCa (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的K通道特异的阻断剂或KATP(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可以阻断TMP的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谢液的作用及成分,你知道多少?丹参川芎嗪注谢液是常见的一种注射用药,其中的成分以丹参为主,丹参的功效是能软化心脑血管,同时可以治疗多种供血不足,所以本品的主要功效是对脑供血不足,血栓以及脑栓塞,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有治愈的作用,用量用法比较简单,一般每天一到两次,具体的用量可以咨询医生,少数患者在使用本品后,可能会有轻微过敏的症状,除了这个症状以外,还是没有其他不良反应的,但是针对部分有脑出血和有皮肤出血的患者不能使用丹参川芎嗪注谢液,因为药物的特殊,再加上本身是注射药,需要到医院去检查,才能给予对症的用药,在用药前都需要到医院,做合理的措施。
【成份】主要成分为:盐酸川芎嗪、丹参;辅料为甘油、注射用水。
【性状】浅棕红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5-10ml,每日1-2次。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
【不良反应】偶见有皮疹。
【禁忌】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药理毒理】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规格】5ml/支注意事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应按儿童及老年剂量使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3.如有结晶析出,用温水加热溶解即可。
药代动力学/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份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肝、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持久存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作用与相关用法川芎入药部位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
川芎有哪些作用呢?川芎的用法是什么?接下来我为你共享一下川芎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川芎的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川芎有明显的冷静作用。
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冷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
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脏的作用讨论发觉,川芎有增加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
而且,川芎有特别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加,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4.抗痉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Lactone)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
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
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5.抑制肺血管收缩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
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特别相像,推想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川芎的用法1、荨麻疹有人用川芎茶调散治疗荨麻疹患者57例,结果经用药1~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者52例,有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8%。
用法:川芎茶调散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7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逝为止。
丹参川芎嗪注谢液有哪些作用
现在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色以及脑血栓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生命的威胁,所以应该注意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以及应对的措施,药物使用是不可缺少的,丹参川弓嗪注射液对这些病症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应该注意患者的用药,尤其是儿童用药,更应该讲究剂量。
★一、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二、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静脉滴注,每次5-10ml,每日1-2次。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
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应按儿童及老年剂量使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3.如有结晶析出,用温水加热溶解即可。
★三、药代动力学
主要成份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肝、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持久存在。
药物清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清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
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分析临床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液,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精神损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和医学实践的角度,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川芎、薏苡仁等中草药制成。
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主要成分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等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等作用;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调节血脂等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通过这些药理作用改善脑血管供血,促进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发挥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三、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疗效1. 改善脑血流灌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血管、增加脑血流灌注的作用,能够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供氧情况,从而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减轻脑组织损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组织的水肿情况,有助于减少脑组织坏死范围,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3. 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残疾率,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存在的问题1. 疗效观察标准不一致目前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存在疗效观察标准不一致的情况。
不同的临床研究对疗效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较差,难以进行准确的比较分析。
第 1 页 川芎的副作用 我们都知道川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植物,对热天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一般被用来治疗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川芎主要生长于四川,河北,云南,广西,湖北,内蒙古等地,虽然,川芎在治疗疼痛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那么,服用川芎会不会有副作用呢?我们大家来了解一下“川芎的副作用”吧。
川芎作为中药植物中的一种,具有很好的药物作用,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明显的镇静作用,同时对于病菌也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包括大肠、痢疾(宋内氏)、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辐射作用,另外,调查显示,川芎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下就是关于“川芎的副作用 ”的介绍:
★宜忌: 阴虚火旺, 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毒副作用: 本品及其有效成分毒性很小.川芎水溶性粗制 第 2 页
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与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5.86g/kg和66.42g/kg.川芎嗪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39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连续给药4周(每天5~10mg/kg), 在实验犬未见中毒表现及明显病理变化.川芎提取物1.5g/kg 或3g/kg给大鼠灌服21天, 投药1周后发现竖毛、鼻孔四周有血液样的附着物, 有流涎现象.高剂量组尿中乙酰葡萄糖氨基酶活性下降, 血液中Hb和红细胞比积值显著降低而平均血小板容积值显著升高.
临床应用本品,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一般认为比较安全.极少数妇女可有经期提前、月经量增多.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川芎的副作用”也有了新的理解,虽然川芎作为中药食材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很好的作用,但是,患者还是需要多加注意,以免误食给健康造成伤害。
第 1 页
川芎嗪的副作用及用量用法
如果常年服用中风,头痛药的患者,可能知道川芎嗪这一味
药。川芎嗪提取自川芎之中,是一种结晶体状态的生物碱。由于
川芎嗪具备川芎的基本药效功能,且无色无味,被广泛添加进入
到药剂或者处方药片之中,以提高药品的疗效。川芎嗪具有一定
副作用,食用的时候要控制用量。
★一、川芎嗪的副作用
嗜睡:从事精密活动或高空作业人群不宜使用此药;
口干:使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反射性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应
多喝水。
出血:由于是抗血小板的药物,对止血是不利的,很可能会
有出血的发生。
第 2 页
★二、川芎嗪的作用
1、川芎嗪主要有治疗缺血性中风、胸胁刺痛、跌打肿痛、
头痛、高血压、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偏头痛、缺
血性脑病等等病症的功效与作用。
2、川芎嗪对心脏有着保护的功效与作用。其中川芎嗪对离
体豚鼠心脏有抑制心肌收缩的功效与作用,另外还可使其心率减
慢,增加心脏灌流量及降低全血粘度,缓解兔和大鼠离体主动脉
痉挛性收缩,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保护作用。
3、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有保护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嗪可以减轻神经元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改善神经体征,
对完全性脑缺血有短期改善效应,并且有一定程度的促进脑复苏
作用。
第 3 页
★三、川芎嗪的用量用法
川芎嗪用法可以是口服使用,用量一般是每次两片,1日3
次,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川芎嗪还可以食使用肌肉注射,一般
是是一次50-100毫克,一日1-2次,以15天为一个疗程。注射
法还可以是穴位注射,一般是选3-4个穴位,每穴注射磷酸川芎
嗪12.5-25mg或盐酸川芎嗪10-20mg,隔日1次,一个月为一疗
程。最后还有静脉滴注的用法,一般是次磷酸川芎嗪100mg或盐
酸川芎嗪40-80mg,用5%葡萄糖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一日
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