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汇总(doc 43页)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2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农业生产对天气气候的敏感性很强,在农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灾害防治等方面都需要准确的气象信息来指导生产。
提供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业气象服务需求1.农业生产生产中的需求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天气预警需求:农业生产对气象灾害(如台风、干旱、暴雨等)的预警需求很强。
及时准确地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可以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损失。
(2)农作物生长期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对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有着不同的要求。
农业生产需要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以便安排农事活动,如种植、施肥、灌溉等。
(3)病虫害防治需求: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农民需要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2.农业经营管理的需求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农业企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农业企业需要利用气象信息优化农业生产计划,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进行农业风险评估和农作物保险,保障农业经营利润等。
3.农业政策决策层面的需求政府部门也需要利用气象信息来对农业政策进行决策。
在确定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制定灾害救助等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政策决策等各个层面,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是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需要加强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还需要加强气象观测网络的建设,完善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和传输系统,提高气象数据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简析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秋实孙文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7期气象服务是一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出行方式的选择还是日程的安排,都需要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进行参考和做出决定,气象服务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服务的水平也在相应提高。
但当前,在气象服务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1、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①缺乏针对性气象服务以其服务对象划分,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气象服务。
这四个服务对象,可以完全体现了气象服务的全部功能。
但气象服务部门在提供气象信息产品时,没有进行细分,未能针对以上四个服务对象分门别类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提供的信息过于笼统,内容基本类似,在气象信息中对于时间、区域和品种的指向性不明确,缺少有针对性的提示。
②管理水平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一些气象服务部门的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气象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由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制约,气象服务部门缺少灵活性,阻碍了各项的开展,影响了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多年来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一直延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缺少规范化、创新性不足,在进行专业化、针对性较强的气象服务时,固守陈规、依然采用陈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预报和评定,对新技术、新的管理手段引进不足,信息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服务的客观要求,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服务。
③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作为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气象服务部门必须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发展。
很多的开展、基础设备建设、必要的维护等,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资金不足,严重的限制了气象服务的发展速度。
政府应提高对信息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气象信息服务支持力度,使气象信息服务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④经济效益不高在气象服务方面,由于理念和体制的限制,气象服务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充分的利用市场,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的经济效益。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现状1、优势明显:农业气象服务在气象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相当显著,能够及时提供气象预报、防灾减灾信息等服务。
2、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不高,很多农户仍然倾向于操作经验和传统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大型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则相对广泛地运用农业气象服务,这造成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不平衡。
3、覆盖不足: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率相对较高,但对于像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农业生产却覆盖不足。
4、信息不准确:因为预测模型与实际环境不完全一致,预测准确度有待提高。
二、发展对策1、加强技术支持:政府、气象部门及行业协会应该建立技术支持体系,推广新技术,帮助广大农民更好地运用农业气象服务。
2、提高应用水平:应该建立系统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户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认知和应用水平,激励农户运用农业气象服务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3、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需要制定相关标准、政策及法规,规范农业气象服务机构的经营行为,加强服务质量监管。
4、拓展覆盖范围:为了完善服务,农业气象服务应该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政府可以探索联合公益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以期实现覆盖更广的农业生产区域。
5、提高预测准确度: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预测准确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可以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预测模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预测准确度。
结论:农业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的发展和气象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好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引领。
相信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农业气象服务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建议与对策摘要:通过分析河南县气象局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县气象部门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一些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建议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对气象服务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县气象局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等中心任务,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为当地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信息。
[1]本文分析了河南县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一些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1公共气象服务的含义和定位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按公共气象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可划分为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和专项服务。
县气象局是气象服务最基层单位,是气象服务工作最前沿的阵地。
[2-3]所以,县气象局业务人员要有公共气象服务的前瞻性和敏锐性,要认真分析气象工作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准确把握公共气象服务切入点,想尽各种办法把公共气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
2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2.1服务产品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有待于提高。
在新形势下,气象观测能力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天气预报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覆盖面及科普宣传力度等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业务员对气候条件的分析、评估及发展优势农(牧)业、种(养)植业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远远达不到人民群众的需求。
2.2业务人员现状无法适应公共气象服务需求。
以河南县气象局为例,业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员的第一学历都为中专,气象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很少。
而且,普遍存在业务员身兼数职的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共同的感受为钻研业务时间、精力都不够,导致了“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不精”的现状。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信息预报、气象服务技术支持等内容,对于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种植、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一、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现状1. 气象灾害预警需求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气象灾害如干旱、水灾、冻害、风灾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农民急需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2. 气象信息预报需求农民需要获得气象信息预报,如降水量、温度、风速等数据,以便科学安排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气象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而气象信息预报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时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气象服务技术支持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越来越依赖于气象服务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1. 提高气象设施设备建设水平为了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需要加大对气象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
加强气象观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
还需要改善农村气象服务设施,让气象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给农民。
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还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指导。
3. 加强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是农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
建立健全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信息,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
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气象服务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不仅可以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种关于天气、气候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农户做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可信的气象知识,这对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那么,农业气象服务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以及对策应该如何制定呢?一.需求分析1.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气象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今,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形态,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比如果树生产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以及耕种和灌溉的气象需求,还有渔业、畜牧业、林业等众多农业领域的气象需求,都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农业生产中,气象的变化不可避免,一旦遇到各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就需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并对农作物、果树、畜牧等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实践,以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3.农业气象服务的精准度和全面性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各种精准的技术和信息,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过程需要各种复杂的气象信息。
因此,在提供农业气象服务时,必须保证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提供的气象资料、数据和预测信息都是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的。
二.发展对策1.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气象服务监控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多样,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气象服务监控系统。
该系统需要包括气象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与预测、资讯发布等一系列内容,保证农业气象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和全面性。
2.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研发农业气象服务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技术研发,以保证气象服务的准确和有效。
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生产的气象需求,加强作物、灌溉、耕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探索新的农业气象服务方法,开发新的气象信息技术,以此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管理和监督农业气象服务的监督和管理至关重要,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发布。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加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到进行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都是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
首先,加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是农业气象服务的核心需求。
农业生产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气温、降水和日照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能帮助农民减少损失、规避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进行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也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需求。
通过对农业气象环境的监测和预测,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预测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便调整农业生产策略。
最后,加强农业气象科普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也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需求。
通过开展农业气象科普和技术培训,可以让广大农民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同时,引导农民通过科学的农业气象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应加强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提高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气象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农民的培训和科普,提高他们的气象自觉性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推动农业气象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生产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气象服务通过对农业气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气象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气象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时间、施肥、灌溉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业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益和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气象灾害频发,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气象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2 现状分析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和预测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施肥、灌溉等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气象监测网络覆盖面不足、监测设备陈旧落后,导致气象数据不够准确、及时。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是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缺乏及时有效的气象数据支持,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农业气象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传统的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大部分农民依靠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但这种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实现信息的精准传递和个性化服务。
农业气象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不高,缺乏针对性的气象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虽然我国在气象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将气象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加强研究和应用的结合。
当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在监测网络建设、信息传播方式和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需要加强综合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
2. 正文2.1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1. 技术支持: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
2024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问题与策略一、气象服务现状概述气象科技服务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政府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的服务。
近年来,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内容拓展、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象科技服务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技术发展不足问题技术发展不足是制约气象科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在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一方面,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导致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气象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
三、服务模式单一局限当前,气象科技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灾害预警为主,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同时,服务内容也较为局限,未能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限制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信息传递效率问题信息传递效率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气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或信息传递方式落后,导致气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用户;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也影响了气象信息的有效利用。
五、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气象科技服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现有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
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技术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升级和发展。
一是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气象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能力,提升气象预测和预警的精度和效率;三是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推动气象信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
库车石油气象预报服务指标分析和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在库车将建成21世纪新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和能源基地的新形势下,针对石油生产、安全和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需要,利用本站历年气候资料、灾害天气个例中的地面和高空实况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利用天气学和气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从提高对石油化工项目设计、施工、生产、安全方面有重大影响的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对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索,总结得出对石油生产、安全有重大危害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沙尘暴、大到暴雨等,找出了有指示意义的预报服务指标,并提出了防御对策和建议,以便拓宽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石油气象服务水平和针对性。
标签:灾害天气;安全;预报指标;防御对策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库车将建成21世纪新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和能源基地的新形势下,以油、汽等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主的石油相关产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亮点,这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各环节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与以往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很不相同,本文通过70年代以来的灾害天气个例分析,总结得出对石油生产、安全有重大危害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沙尘暴、大-到暴雨等,尤其大风较多且持续时间长,通常冷空气翻山后下滑等作用造成风速较大,影响范围广,对企业财产和人员、设备安全方面造成的灾害损失较严重。
本文针对石油生产、安全和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需要,从灾害天气对石油生产、安全的影响,及预报服务指标和防御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便拓宽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石油气象服务水平和针对性。
1 大风灾害给石油化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大风能刮断电线竿、折断树木,使围墙倒塌。
大风还能吹倒井架及烟囱等细高直立的物体,它们在倒落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砸伤人、砸毁房屋或设备,以及折断电线引发火灾等事故,更大的风力还能直接摧毁建筑物及大型设备,2003年春季4月塔化公司的冷却塔曾经被大风刮倒、歪斜,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二章 林业气象服务指标指标与对策
■ 第三章 水利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四章 供电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五章 工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六章 交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七章 仓贮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八章 保险事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第一章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和关键性天气 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 2、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 ■ 第二节 农业气象服务各季节要目 1、春季气象服务要目 2、夏季气象服务要目 3、秋季气象服务要目 4、冬季气象服务要目 ■ 第三节 主要粮食作物气象服务指标 1、 小麦 2、 玉米 3、 大豆 ■ 第四节 经济作物气象服务指标 1、棉花 2、油菜 3、西瓜 ■ 第五节 粮食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指标 1、小麦病虫害 2、玉米病虫害 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 灾害性天气 影响指标 危害程度 春 旱 4-5月总雨量50毫米,4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 小麦抽穗灌浆不利,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春播困难
晚 霜 冻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4℃,地面最低温度≤0℃。 冷枯麦棉叶茎,山药叶,并危害油菜出圃定植。
春季倒春寒 4月下旬温度比4月中旬低4月下旬≥3天日平均气温≤12℃ 春播粮棉出苗不全,严重时时烂种毁种。
小麦干热风 5月中、下旬气温≥30℃,相 对湿度≥30%,风速≥米/秒 小麦叶片干枯,影响灌浆,减产10-30%。
大 风 5月风速≥12米/秒,6月上中旬风速≥17米/秒,7-8月雨后风速≥17米/秒。 小麦倒伏减产,小麦籽粒脱落减产,夏秋季作物倒伏减产。
麦收期烂场雨、连阴雨 6月上中旬连阴雨3天,过程雨量≥30毫米。 麦子不能按时收获,麦粒发芽或霉烂,损失严重。
初 夏 旱 6月中、下旬无≥20毫米的降雨过程。 夏播困难,播期推迟,玉米、谷子、高梁等晚熟。
伏旱(卡脖子旱) 7-8月总降雨量<280毫米,其间有一段≥15天无透雨期。 谷子、玉米、高梁等夏秋粮作物正在孕穗,干旱使植株调萎,严重减产。
暴 雨 (洪涝) 涝灾与土壤温度基础有关,在干燥前提下,日降水>100毫米出现积水,>200毫米出现涝灾300毫米出现严重洪涝。 芝麻及豆类淹死,棉花蕾铃大量脱落,严重洪涝灾害出现,农作物绝收,平地起舟
冰 雹 1、直径>3毫米,密度≥100粒/米;2、持续时间>5分钟。 夏秋作物叶子打碎,茎杆打折,果实落地、绝收。
秋 旱(麦播期) 9月下旬-19月中旬无≥30毫米的透雨过程。 影响小麦播种。晚秋作物减产。
秋季低温连阴雨 9月15日前日平均气温<20℃,9月15日后至10天阴雨雨量≥95毫米以上。 秋作物晚熟,影响腾茬播种,秋季作物凉晒。
初冬强寒潮 最低气温由0℃以上降至-7- -8℃,有冬冻,过程降雪量≥5毫米。 大白菜、萝卜不能及时收获大白菜冻烂在地理,菠菜、香菜受冻。 2、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 关键季节关键性天气 关键性天气指标 效益与影响情况 春播期第一场透墒雨 4月中、下旬一次强降水过程,降水量≥20毫米。 棉花等春播生产顺利,出苗全,节省大量水电能源。
小麦灌浆雨 5月中旬-下旬降水量≥40毫米。 小麦籽粒饱满,增产明显,玉米等麦垄点播出苗顺利。
夏播期透墒雨 6月中、下旬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20毫米。 夏播顺利,出苗齐全,注意带茬抢播,节省水电。
棉花催棵水 5月底-6月初一次降水过程,降雨量≥20毫米。 棉花提前现蕾,增加伏前桃控制伏天疯长。
夏季孕穗期降雨 7月下旬-8月上旬秋作物孕穗期,20天内雨量≥80毫米。 有利于夏粮作物生长发育和增产千粒重。
麦播透墒雨 9月20日-10月15日有一次过程降水量≥25毫米。 对麦播有利,可节约大量水电资源和节约经济费用。
封地越冬雨 11月下旬-12月上旬有一次降水量≥15毫米的雨雪天气。
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春季气象服务要点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夏季气象服务要点
3月份: 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4、春播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一场透墒雨预报,特别是棉花播种专业天气预报。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 ,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 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 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6、加强棉田管理,对棉花进行灌溉施肥催棵,促使提前现蕾。 7、作好小麦成熟和三夏期间有无连阴雨、烂场雨的中长期预报和服务工作。作好汛期降水的长期趋势预报和服务准备工作。
秋季气象服务要点 9月份: 1、做好大秋作物灌浆期的后期管理,防旱衰,争取高产棉花整枝打杈、喷肥浇水。 2、棉花打顶的积温指标,≥10℃的积温2100℃开始打顶。 3、棉花打群尖去花蕾的指标以积温满足1400℃向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