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固体废物——尾砂的处置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铁矿尾矿废渣的处理方法
铁矿尾矿废渣的主要处理方法有:
1. 堆积处理法:将尾矿输送到指定场地按一定工艺科学堆积,进行压实和覆土,防止粉尘污染。
2. 水淬处理法:将尾矿与水混合,搅拌使矿物细粒分散,减少尾矿的毒害性。
3. 回填法:将尾矿混入水泥、粘土等物质,充填到开垦的矿山地下空间,防止地表沉降。
4. 综合利用法:从尾矿中提取稀有和贵重金属,也可用于建材等领域。
5. 再选分离法:使用重力、磁力、离心等方式,提高稀有金属的回收率。
6. 荒漠化防治法:在荒漠地区铺设尾矿,控制风蚀和固沙。
7. 功能填埋法:填埋到采空区或矸石山体,进行场地夷平。
8. 清洁化处理法:使用微生物等技术,降解和净化尾矿中的污染物。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减轻铁矿尾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第一,概况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业固体废料的历年积存量约60亿吨。
每年排放量约12亿吨。
目前,这类废料多以自然堆积法储存于尾矿库和堆场中。
这些尾矿、尾砂、废矿、废石不仅要侵占大量的土地,污染着矿区与周边地区的环境,而且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化学资源并且是无法收回的用于处理这些废物污染源的和只投无收的大量资金。
处理成本——大得惊人,成为排渣单位最为沉重的负担。
也是排渣所在地民生受害最大的污染源。
尾矿、尾砂、废矿、废石已成为全中国的矿山,以及数十万个矿山加工企业一直谋求解决,而又一直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撑,因而成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焦点与难点课题,从而成为排渣单位的环保和排渣所在地的民生最为沉重的污染大包袱。
很明显,充分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资源,用它来实现和可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地步。
充分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资源实现和可成为发展节地、节能、节材、环保利废的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的产品,已经是事在必然的时刻和时不我待了。
充分科学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直接被得到彻底的利用的同时,也就是对尾矿、尾砂、废矿、废石污染源的最为彻底的处理与治理,不仅成为实现绿色、生态、环保为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唯一不可不走的必然路径,它必将对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研究与利用现状近20年来,我国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建材领域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生产玻璃制品和耐火材料。
2、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生产陶瓷制品和无机人造大理石。
3、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配制砼骨料,用于铺路基、基础垫层。
4、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作少量掺合料和填充料生产水泥熟料和墙体材料。
2002底——2003年初,随着中国杏花村人申报的专利技术信息,在全国的公开,这项重大技术误区终于被彻底的突破和化解。
尾砂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尾砂是指煤矿、矿石开采等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颗粒细小、孔隙度高、化学成分复杂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隐患的来源。
然而,近年来尾砂资源利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报告旨在对尾砂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尾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2. 尾砂利用的潜力2.1 建筑材料领域尾砂具有一定的粉状特性,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掺合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
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减少对天然砂的需求,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2 塑料增强材料由于尾砂具有高硅含量和低金属含量,它可以作为塑料制品的填充剂或增强材料。
尾砂粉末可以填充在塑料中,增加其硬度和强度,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同时还能减少塑料的成本。
2.3 环境修复尾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养分,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土壤修复和农作物生产。
合理利用尾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3. 尾砂利用的现状3.1 建筑材料领域在建筑材料领域,尾砂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山东省在青岛、烟台等地建设了一批以尾砂为原料的环保混凝土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 塑料增强材料尾砂的塑料增强材料领域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还是在实验室研究层面。
一些研究机构通过控制尾砂粒径和含量,研制出了一些具有较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尾砂增强塑料制品。
3.3 环境修复尾砂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除了有限的一些农田试验外,对于尾砂的环境修复效果和可行性研究还相对欠缺。
4. 尾砂利用面临的问题4.1 检测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尾砂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标准和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尾砂利用的标准和方法,给尾砂利用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2 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滞后尾砂利用需要对砂矿设备和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
然而,大多数砂矿企业在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方面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尾砂利用的需求。
尾砂尾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方案
一、前言
尾砂尾渣是矿山、采石场等行业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制定了尾砂尾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方案。
二、尾砂尾渣综合利用
1. 建筑材料:将尾砂尾渣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如生产砖块、混凝土等。
2. 路基填方:将尾砂尾渣用于道路建设中的路基填方。
3. 土地复垦:利用尾砂尾渣进行土地复垦,恢复被破坏的土地。
4. 提炼有价金属: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从尾砂尾渣中回收有价金属。
三、安全处置
1. 尾矿库建设: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尾矿库,对尾砂尾渣进行妥善储存。
2. 防渗措施: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尾砂尾渣中的有害物质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尾矿库内的雨水和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
4. 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尾矿库的水位、渗滤液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
5. 环境应急预案: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结论
通过尾砂尾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尾砂尾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工作的开展。
采矿业中的尾矿处理与环境修复尾矿处理和环境修复是在采矿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采矿活动的增多,尾矿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尾矿处理的方法和环境修复的重要性。
1. 尾矿处理的方法尾矿是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如果不得当处理,尾矿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采矿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尾矿对环境的影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尾砂干堆放。
在这种方法中,尾砂首先通过过滤和浓缩等工艺,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然后将尾砂堆放在指定的区域。
由于干堆放不需要水源,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占用,并且可以减少尾矿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干堆放还可以利用尾砂中的矿物质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另一种常见的尾矿处理方法是干燥堆肥。
在这种方法中,尾矿通过干燥和堆肥过程,将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分解,转化为肥料。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尾矿对水源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然而,干燥堆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注意处理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2. 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尾矿处理只是第一步,环境修复同样重要。
采矿活动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因此,进行环境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环境修复包括对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进行处理和修复,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还需要对采矿活动造成的其他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修复。
环境修复不仅可以减少采矿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
3. 尾矿处理与环境修复的挑战尾矿处理和环境修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效的尾矿处理技术和环境修复方法需要不断研发和改进。
目前,一些尾矿处理方法仍存在着短板,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环保性。
其次,采矿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企业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降低尾矿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配合环境修复工作。
文章标题:尾砂尾渣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方案探讨一、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概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尾砂尾渣是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通常难以降解或处理。
然而,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是当前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包含多方面内容,如资源化利用、再循环利用、安全处置等方面。
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概念,其实质就是将尾砂尾渣从“废弃物”转变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再生。
在当前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大背景下,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尾砂尾渣产生量大、占地面积广,若无有效综合利用,将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尾砂尾渣中可能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很容易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甚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循环利用。
三、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方案针对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可以提出以下方案:3.1 资源化利用在尾砂尾渣中提取有用的资源,如金属、矿物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和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3.2 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尾砂尾渣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处理的方法有生物堆肥、厌氧消化等,能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并将尾砂尾渣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
3.3 热化学处理利用高温或化学反应将尾砂尾渣进行处理,提高其资源价值和安全性,可以将尾砂尾渣转化为燃料、建筑材料等,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3.4 安全处置对于无法彻底处理的尾砂尾渣,需要采取安全处置的措施,如密封填埋、固化处理等,确保尾砂尾渣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四、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前景和挑战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尾砂尾渣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尾砂尾渣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尾矿处理的方法和途径尾矿处理是指对矿山或冶炼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尾矿处理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 堆积法堆积法是最常见的尾矿处理方式之一。
这种方法将尾矿堆积在指定的区域内,通过堆积的方式将尾矿固化,并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堆积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尾矿的渗漏,例如使用防渗材料进行封闭,或者在堆积区域周围设置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渗漏的尾矿水。
2. 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尾矿处理的一种可行方式。
对于含有有价值成分的尾矿,可以通过提炼和分离的方法将其中的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便再次利用。
例如,对于含有金属矿石的尾矿,可以通过浮选、磁选等物理化学方法将其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并用于再次生产。
3. 浸出法浸出法是指将尾矿浸泡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溶解出来,以达到处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酸性物质等有害成分的尾矿。
在浸出过程中,可以根据尾矿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液,例如使用酸性溶液来溶解含有碱性物质的尾矿。
4. 填埋法填埋法是将尾矿掩埋在地下或者特定的填埋场中,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填埋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尾矿渗漏和扩散。
通常会使用防渗膜来封闭填埋区域,以防止尾矿渗入地下水。
此外,还可以在填埋区域周围设置管道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渗漏的尾矿水。
5. 筛选分离法筛选分离法是将尾矿中的固体颗粒按照大小和密度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使用不同粒径的筛网和重力分离设备,可以将尾矿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这种方法常用于处理含有矿石的尾矿,可以将其中的矿石颗粒分离出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尾矿处理的方法和途径有堆积法、回收利用、浸出法、填埋法和筛选分离法等。
不同的尾矿根据其性质和含有的有害成分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尾矿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尾矿转化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萤石尾矿再选的综合利用项目方案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自98年创办以来,利用先进的浮选工艺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很快打开市场销路。
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已发展成含有5个萤石子公司及其它产业的集团公司,成为同行业的骄骄者,产品占全国出口配额的10%以上。
随着企业发展,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公司确定了“综合利用尾矿,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战略”,经过长期的探索,条件已经成熟。
公司创始人杨赋斌董事长,被中国萤石协会推选为会长,他非常注重技术的开发、创新,并特别设立试验基地。
公司研发部先后进行过10多项技术试验。
如尾砂再选试验、废水处理技术试验、尾砂制砖试验、自动给料、浮选的液位自动控制、浮选新工艺试验等等。
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为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会昌石磊矿业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8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8人,其它工程技术人员42人。
具备矿山开发、设计,选矿技术研究及其它相关技术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
公司的萤石资源储有量在50万吨以上,在能源、资源及主要原材料消耗上居同行较低水平。
“三废”中废水已全部通过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尾砂再选也经过了半工业及工业试验,取得了工业生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二次尾砂制砖试验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功。
经过长期的实验实践研究,已撑握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
并具备相关前沿技术研发能力。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与周边群众问题。
二、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在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试验,在尾砂再选、尾砂制砖、废水净化处理、选矿自动化技术、选矿新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首先,尾砂再选的可行性试验报告,公司于2006年投资40万元建立试验选厂,专门对尾砂进行再磨再选试验,通过长期的尾砂再选试验,能够从含CaF2含量为8.48%的尾砂中回收CaF2,最终精矿品位为98.15%,SiO2%为0.85%。
尾矿处置方案背景尾矿是矿山开采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通常包含水、粉尘、矿渣和化学药品。
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尾矿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
因此,尾矿处置成为矿山开采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尾矿处置方式1.堆积处理堆积处理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尾矿处置方式,它将尾矿倾倒在露天堆场上,然后通过排水系统将水分分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体会逐渐被覆盖土壤,以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然而,长期台风阴雨天气对堆积体的稳定性构成一定的挑战,加之进一步渗漏和泄漏的风险,使堆积处理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2.海底排放海底排放是将尾矿直接排放到海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尾矿对土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然而,海底排放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并可能污染附近岸线以及海洋渔业资源。
因此,更多的国家正在限制海底排放方式的使用。
3.筛选回收筛选回收是一种将尾矿通过机械或化学方式进行处理,提取其中可再利用的金属。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用于矿物质含金属的尾矿中,可以将其中的金属粒子分离和回收,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但筛选回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人力物力。
此外,如果处理方式不当,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沉降池沉降池是通过让尾矿在池中静置和沉淀,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沉降池的优点在于易于建立和操作,且能够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但如果操作不当,沉降池可以成为有害物质的发源地。
结论由于尾矿的危害和对环境造成的威胁,尾矿处置是任何矿山开采的必要环节。
在选择尾矿处理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矿物元素成分、环保效果、安全性和操作成本等。
各种尾矿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优缺点,没有一种处理方式是完美的。
因此,矿山开采企业需要研究并优化自己的尾矿处置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危害和成本。
矿区固体废物——尾砂的处置利用1引言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有95%以上的能源,80 %以上的工业原料,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等都来自矿产资源[1 ]。
矿产资源开采量的日益增大,矿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及废石在100亿t以上[2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t以上,且每年以数亿t的速度增加。
大量尾矿的排放和堆存,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我国四川叙永县众多的硫铁矿选矿厂将其尾矿排入永宁河中,造成了河床升高,河道堵塞,两个水电站报废,航运中断,河水严重污染[3 ]。
矿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顾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据统计,我国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70%白白浪费。
我国矿业采选回收率,铁67%,有色金属50 %~60 %,非金属20%~60 %,国营煤矿40 %。
70%以上的综合矿山,综合利用率不到25%。
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年损失金属量达20万t以上[1 ]。
矿业生产中,我们往往只回收其中少量的成分,而大量的作为尾矿排放。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
为了保持持续发展的矿业基础局面,在积极寻找新的可替代的资源的同时,必须科学合理高效率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回收各种有用成分,尽可能减少废物排放量或达到无废生产。
矿产尾矿具有粒度细,数量大,成本低的特点,除含有可回收的少量成分外,可视为一种“复合”的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材料,是可利用的二次资源。
因此,如何使其资源化已成为人类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制定的《中国2 1世纪议程》中提出,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00年达到50%,2010年要达到65%~70%。
对矿山的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2000年达到50%,2010年要达到70%以上。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工程技术与应用 |·93·2019年第11期全尾砂充填技术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陈俊清(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5)摘 要:选择合适的尾砂处理工艺对遗留矿山尾砂的治理有着关键的作用。
经过对比分析多种尾砂处理技术方案,最终选定全尾砂充填采空区的工艺,能确保遗留尾砂得到有效治理。
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修复当地矿山生态环境,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促建和谐社会。
文章对全尾砂充填技术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尾砂处理;尾砂充填;矿山环境治理中图分类号:TD85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1-0093-02作者简介:陈俊清(1979—),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
过去,矿山无序开采,遗弃的采选尾砂或矿渣随意堆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遗留的矿山尾砂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一到暴雨季节,大量尾砂随雨水冲入河道,不仅淤积河道,而且固体废弃物有毒给下游农田、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致使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铅、锌、砷、镉等重金属因子,已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文章根据湖南某县遗留的采选尾砂处置的实际情况,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与修复,并就其治理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1 工程概况本工程治理的尾砂来源于历史上遗留在河岸旁的尾砂堆。
通过实验,遗留的尾砂为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治理措施如下:(1)对遗留的尾砂堆全部挖掘,将其外运充填至废弃采空区。
(2)对挖掘运输后的区域进行整理、复垦,恢复生态。
2 尾砂处理工艺选择2.1 就地处置就地对尾砂进行安全处置后,再在尾砂堆积场上覆土,然后种树或植草绿化,此工艺目前应用最广泛。
但是,遗留的尾砂堆堆积过高,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对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也不适合,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尾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包含了大量的有用矿物质和金属,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尾矿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主要方案以及实施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尾矿产生的规模庞大,一旦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尾矿中含有大量未被开采的有用矿物质和金属,如果能够有效提取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开采新矿石的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二、尾矿综合利用方案1. 尾矿填充法尾矿填充法是指将尾矿用于填充地下矿井或开采坑洞,用以稳定地质结构和减少地表沉降。
同时,填充后的尾矿可以继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或矿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尾矿填充法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尾矿排放和地质灾害问题。
2. 尾矿浸渣处理尾矿浸渣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将尾矿中的金属或矿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常见的尾矿浸渣处理方法包括浸矿法、浮选法、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这些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尾矿中的有价值物质,并使剩余物质达到环境安全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将尾矿进行分类、分离和浓缩,从而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或矿物质。
化学处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溶解等,将尾矿中的有用物质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产品。
生物处理方法则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微生物活性,将尾矿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或提取出有用物质。
三、尾矿综合利用的挑战尾矿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尾矿的复杂成分和多样性使得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难度较大。
开发适用于不同尾矿特性的高效处理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其次,尾矿综合利用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尾矿处理实施方案尾矿处理是矿山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尾矿处理实施方案对于矿山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尾矿处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尾矿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矿山尾矿处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尾矿堆放面积大,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二是尾矿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传统的尾矿处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
因此,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尾矿处理实施方案,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尾矿处理实施方案。
1. 环境影响评价。
在制定尾矿处理实施方案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全面了解尾矿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尾矿资源化利用。
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有用矿产资源,可以通过选矿、浮选等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尾矿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尾矿综合利用。
尾矿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水泥生产等领域,实现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4. 尾矿处理技术改造。
传统的尾矿处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需要引进先进的尾矿处理技术设备,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5. 尾矿处理管理。
建立健全的尾矿处理管理制度,加强对尾矿处理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尾矿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尾矿处理实施方案的效益。
1. 环境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尾矿处理实施方案,可以减少尾矿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2. 资源效益。
尾矿资源化利用和综合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经济效益。
尾矿处理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尾矿处理实施方案的建议。
1. 加强科研力量,开展尾矿处理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尾矿处理技术水平。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尾矿处理工作的扶持和监督力度,促进尾矿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尾矿综合利用方案主要是指对于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尾矿进行有效利用的方案。
尾矿是指采矿过程中剃除的岩矿物质混合物,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石和矿石的残余物。
尾矿综合利用方案的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1.尾矿的固体废弃物利用:尾矿中可能包含有价值的矿石或矿石残余物,可以通过选矿、提纯等工艺将其分离出来,从而实现矿石的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矿石资源。
2.尾矿的填埋利用:对于无法回收的尾矿,可以考虑进行填埋利用。
填埋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以采取加固、渗透阻隔等措施,确保填埋过程的环保性。
3.尾矿的水处理利用: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通过水处理工艺将尾矿中的水分提取出来,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提取出的水可以进行再利用,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4.尾矿的能源利用:尾矿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或可燃材料,可以通过热解、氧化等工艺将其转化为燃料,用于发电或供热等方面,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5.尾矿的建材利用:尾矿中的一些成分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例如砖瓦、混凝土等。
通过研究合适的工艺,将尾矿中的矿石残余物与适量的粘结材料混合,可以制成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行业。
综合利用尾矿的方案还可以根据尾矿的特性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考虑对高含金量的尾矿进行浸出提取金,提高金的回收率;对含铁尾矿可以通过磁选等工艺分离出铁矿石;对于含硅尾矿可以采用高温处理工艺使其转化为硅酸盐等。
此外,尾矿综合利用方案的实施需要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技术手段的支撑。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尾矿的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监管,确保尾矿综合利用方案的可行性和环保性。
总之,尾矿综合利用方案是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通过综合利用尾矿,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矿区固体废物——尾砂的处置利用1引言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有95%以上的能源,80 %以上的工业原料,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等都来自矿产资源[1 ]。
矿产资源开采量的日益增大,矿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及废石在100亿t以上[2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t以上,且每年以数亿t的速度增加。
大量尾矿的排放和堆存,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我国四川叙永县众多的硫铁矿选矿厂将其尾矿排入永宁河中,造成了河床升高,河道堵塞,两个水电站报废,航运中断,河水严重污染[3 ]。
矿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顾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据统计,我国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70%白白浪费。
我国矿业采选回收率,铁67%,有色金属50 %~60 %,非金属20%~60 %,国营煤矿40 %。
70%以上的综合矿山,综合利用率不到25%。
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年损失金属量达20万t以上[1 ]。
矿业生产中,我们往往只回收其中少量的成分,而大量的作为尾矿排放。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
为了保持持续发展的矿业基础局面,在积极寻找新的可替代的资源的同时,必须科学合理高效率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回收各种有用成分,尽可能减少废物排放量或达到无废生产。
矿产尾矿具有粒度细,数量大,成本低的特点,除含有可回收的少量成分外,可视为一种“复合”的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材料,是可利用的二次资源。
因此,如何使其资源化已成为人类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制定的《中国2 1世纪议程》中提出,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00年达到50%,2010年要达到65%~70%。
对矿山的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2000年达到50%,2010年要达到70%以上。
可喜的是在矿业尾矿综合利用方面,已引起不少矿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并在其资源化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2 尾砂的综合处理与利用2.1尾砂综合处理与利用的一般原则矿山尾砂既是一种可能影响环境的固体废物,又是一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宝贵资源,因此要合理处置和利用尾砂,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准则[4]。
(1)必须选用最佳的技术方案。
(2)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环境效益。
(3)优先开发利用尾砂中的有价组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先利用后处置的原则。
(5)处理开发尾砂要首先对尾砂进行勘察评价。
2.2从尾矿中回收有用金属和矿物尾矿属选矿后的废弃物,一些老矿山,因原有选矿技术较落后,造成尾矿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有用成分和有用矿物,其再选效果很好。
包头稀土研究院[5]研究从包钢选矿厂还原焙烧磁选尾矿中回收稀土矿物,采用H205作捕收剂,用水玻璃、明矾作铁矿物、萤石、重晶石、硅酸盐等非目的矿物的抑制剂,在矿浆pH值8.5~9.5,矿浆浓度30%~35%时浮选,小型试验获得含RE0 61.85%,回收率24.06%的高品位稀土精矿,含RE0 30.88%、回收率14.05%的稀土次精矿。
我国攀枝花铁矿,年产铁矿石1350万t,同时又从铁尾矿中回收了钒、钛、钴、钪等多种有色和稀有金属。
表1给出了从1350万t铁矿石中选出的铁精矿及综合回收产品的数量和价值。
从中可看出,铁的价值只占矿石总价值的38.6%,而从尾矿中综合回收产品的价值却占60 %以上[5]。
表1攀枝花铁矿和尾矿综合回收一览项目原矿:1350万t总价值:80961万元铁精矿五氧化二钒硫钴精矿钛精矿氧化钪数量(万t)902.1 3.31 5.26 48.41 12.96价值(万元)31309.2 3612.6 706.9 7262.3 38070.0所占比例(% )38.67 4.46 0.87 8.97 47.02铜陵公司铜管山铜矿是有色金属行业中最早开发尾矿再选的矿山。
该矿响水冲尾矿库共堆存尾矿860万t,经钻孔勘察,探明可供回采的再选尾矿数量为620万t,尾矿平均含硫5.82 %,含铁28.73%,采用选硫后选铁的工艺流程,1975~1988年共处理尾矿45万t,产硫精矿61.1万t,铁精矿83.5万t,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
云锡公司有28个尾矿库,35座尾矿坝,累计尾矿1亿多t,含锡达20多万t,还伴生有铅、锌、铋、铜、铁、砷等。
公司已建成两个处理老尾矿的选矿工段,处理尾矿112万t,回收了锡1286t,铜443t。
2.3尾矿的建材利用矿产尾矿在提出有用元素后,仍留下大量无提取价值的废料,这种废料并非真的无应用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复合”的矿物原料。
它们主要有非金属矿物石英、长石、石榴石、角闪石、辉石以及由其蚀变而成的粘土、云母类铝硅酸盐矿物和方解石、白云石等钙镁碳酸盐矿物组成。
化学成分有硅、铝、钙、镁的氧化物和少量钾、钠、铁、硫的氧化物。
而硅、铝的含量较高,这就为其用作建材的原料奠定了基础。
因为陶瓷胚体的主要原料组成,一般都包括了塑性原料(如粘土)、非可塑性原料(如石英)和溶剂原料(如长石)三大类,其化学成分主要就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
成分十分接近。
因此开发应用前景很好。
西南工学院廖其龙[7]等利用石棉选矿尾矿制造微晶玻璃装饰板,取得很好的效果。
石棉尾矿的化学成分为:SiO236.9%,Al2O30.86%,CaO4.46%,MgO45.91%,Fe2O36.08%,其它5.71%.产品原料配合比为:石棉尾矿40%~60%,硅砂10%~20%,长石20%~30%,晶核剂5%~10%,还原剂(炭粉)3%,采用图1所示生产流程。
生产出的微晶玻璃机械力学性能,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优异,外观光亮平整,纹理清晰,美观大方,能很好的满足现代以煤重选尾矿为原料,用塑性成型或半干压成型来生产粘土砖,前苏联进行了工业规模的生产试验,流程如图2[6].在配料中尾矿所占的比例为75%~100%,根据尾矿中有机碳的含量和它的可塑性能来确定。
由于尾矿中含有机碳,当其含量超过4%时,焙烧时间需增加。
用煤重选尾矿生产砖,可大大节约燃料,其耗量减少70 %~80 %。
砖的质量一般也要优于传统方法制的砖,其强度可达125~150号。
利用赣南地区钨尾矿和稀土尾矿生产陶瓷材料的试验研究也取得进展。
用65%~70 %的稀土尾矿,30%~35%的钨重选尾矿配料,烧成温度控制在1100~1130℃,烧成率在90%以上,其制作过程为:钨尾矿→细磨→过筛→测水份→配料→磨料→过筛→练泥→压坯成型→烘干→烧成稀土尾矿→细磨→过筛→测水份坯体产品表面平滑,有较强的玻璃光泽,颜色为暗红色,声音清脆。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尾矿用来生产工艺瓷及墙地砖是完全可能的。
用尾矿生产的小型空心砌块,在绍兴已用这种砌块建成70万m2的居民小区。
月山铜矿利用尾矿制砖,产量达2000万块。
产值100多万元。
产品图2以重选尾矿为原料用塑性成型或半干压制成型生产砖的工艺流程图我国黄梅山铁矿,其尾矿较细,其中—20m部分占60%左右,属一种可塑性好的陶瓷原料,该矿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制成功用尾矿作原料烧制无釉装饰面砖,地面砖等,现第一期工程已投产,年处理尾矿4000t,生产10万m2的装饰面砖。
2.4 尾矿的其它应用尾矿还可用作矿井的充填料。
采用充填法采矿的矿山每采1t矿石,需回填0.2 5~0.4m3或更多的填充材料。
将尾矿用旋流器进行分级。
粗级别部分可直接送入井下充填采空区,或分级后掺入水泥或其它胶凝材料混合后充入井下。
近年来,国内外已成功的使用全尾砂充填。
如前苏联的一个矿山,选矿尾矿中0.074mm含量占70 %~100%,每m3充填料中含水泥100~140kg,全尾矿1550~1600kg,水400~420L。
混合后充入井下。
我国沂南金矿也已成功的采用了全尾砂充填。
尾砂还可用来生产塑料,橡胶等产品的填料。
前苏联陶土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了用选矿尾矿加入一定量的煤灰(加入量一般为10%~30%),生产多孔粘土填料,该工艺已在工业上应用。
有些尾矿因含有Zn,Mn,Mo,V,B,Fe等微量元素,可用来生产微肥,即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又能根治一些病虫害。
3 无尾工艺的发展为了彻底解决尾矿资源化问题,使矿产资源得到完全合理的利用。
其根本出路就是寻找矿业生产的新模式——这就是创造无尾生产工艺。
无尾生产(无尾选矿)是一种矿业生产的新的组织型式。
按这种型式组织生产,可使原料的一切组分在原料加工过程中被充分利用,使原料中未利用的那部分组成(也就是尾矿)减少到最少量(少尾生产),或根本没有(无尾生产)。
焦家金矿每年排出尾矿30万t。
除一半用于井下充填外,有15万t送入尾矿库堆存。
1996年矿山引进国内“双免”砖生产技术,建成4条生产线。
该产品以尾矿为原料,添加少量水泥,炉渣,化学添加剂,经强力搅拌,二道辊辗,高压后一次成型。
生产的标准砖具有表面光洁,棱角无损,不变型,抗压、抗折、抗风化、耐冻,耐酸碱等特点。
改变了我国几千年“秦砖汉瓦”烧结工艺,不用熔烧,不用粘土,不耗土地,节约能源,变废为宝,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焦家金矿正步入无尾矿山的行列。
4 结语综上所述,矿业尾矿并不是废物。
而是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尾矿的资源化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逐步恶化的大趋势看,矿业尾矿资源化更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邓建等.矿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应用[J].黄金, 1997, (7).[2] 邱廷省等.尾矿应用于陶瓷材料的试验[J].矿产综合利用, 1993 , (3 ).[3] 冯启明等.非金属矿产与环境保护[J].矿产综合利用,1996, (4).[4] 杨国清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工程[M].科学出版社,2000.[5] 任俊.从包钢选厂还原焙烧磁选尾矿中浮选回收稀土矿物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1 990 .378.[6]《三废治理与利用》编委会.三废治理与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95.[7] 廖其龙等.利用石棉尾矿制造微晶玻璃装饰板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 1 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