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就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与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就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与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瞧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她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瞧见人们互帮互助、与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与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就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瞧,肇事司机与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就是,冷静下来再瞧,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就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

与人口的密集度有关系,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人们往往会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就是否正确,这就导致了许多人在场时反应变慢,或者认为该做的事情别人会去做,或者认为既然别人不做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或者不能做。因此,面对年轻女子被车撞倒,现场的许多人彼此观望,一时无人施加援手,固然反映了她们的道德麻痹,但也与这种从众效应与责任分散效应有关。

悲剧后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旁观者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就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就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就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帮助别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就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就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她人在一起时就是不同的。由于她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她行为。

(二)助人行为得不到实施

救援别人实际上属于亲社会行为的助人行为,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但就是如果这种合作背后的机制被破坏的话,就会影响到这种行为的出现。

而助人行为的发生又会受到个人、环境、受助者三方面的影响。个人会考虑到时间压力、结果回报,比如说由于国内缺乏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导致旁观者知道救援行为会导致自身的伤残、死亡,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与生活上的巨大困难,从而放弃救援;甚至有时担心在救人之后还会遭遇反咬一口;更有甚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毕竟“各人自扫门前雪”可就是自古流传的。除此之外,由于社会文化倡导的不恰当的助人观念,导致了助人者很多情况下出现了“越俎代庖”的行为。另外,小悦悦对于路人而言就是陌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对助人行为的出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助人观念教育的不到位与各种实际情况的不允许导致了社会冷漠现象的悲剧。

(三)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就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就是否具有魅力、就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与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扶摔倒的老人最后却被老人反咬一口,诸如此类“碰瓷”事件在媒体网络上的报道、宣传,强化了人们不能随便对处于危急中的人实施救援的心理,人人都害怕被讹。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再就是如何去救,而就是该不该去救、救完了以后我会怎么样等…从而导致了救援的耽搁、或不救援。

不得不承认扶老人反被讹事件掀起了我国思想道德的一次大变革。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社会活动实质就是进行各种的交换,但前提就是相互等价地给予或汇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在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的河南驻马店年轻女子被撞几十人路过无人施救的报道中,路人在知觉到年轻女子处于危急状况之时,内心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不救的话,内心会产生焦虑、愧疚的心情,但就是由于旁观者众多,实际上分担到身上的焦虑与矛盾就会变少,“如果每个人都不采取救援措施的话,自己也没必要愧疚”,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而反之如果采取救援行动的话,虽然缓解了自己的愧疚心理,但就是做出与群体相逆的行为会为其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媒体报道的“好心扶老人反被讹”事件以后国人产生的“救人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印象,路人会觉得就是回报小于付出的,于就是选择了漠视。

(五)群体性的认知失调

年轻女子明明就是被车撞伤,旁人救助不会出现类似“扶老人事件”中出现的被讹诈的现象,另外,打电话报警或者给医院都不会遭遇被讹诈的后果。而可能性的原因在于旁观者产生了“年轻女子如果受伤了肯定会被别人救起,一定就是自己瞧错了”这样矛盾的心理,所以就对选择对需要帮助的年轻女子视而不见。

(六)社会抑制

个体行为受群体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社会促进行为与社会抑制行为。社会促进行为就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她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而社会抑制行为则与此相反,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她成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