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22
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齐征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以下是关于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及注意事项的描述。
齐征低分子肝素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注射前,请确保双手清洁,并正确地准备药物。
使用清洁的注射器和针头,将药液从药瓶中吸入注射器中。
通常情况下,注射齐征低分子肝素的位置是在腹部的皮下组织,可以选择腹部的任何一个部位进行注射。
用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以及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在给药前,请确保详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的剂量。
齐征低分子肝素通常需要一天使用一次或两次,具体的用药频率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并尽量按时每天固定时间给药。
在使用齐征低分子肝素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不要混淆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瓶子。
确保每次使用正确的药物和瓶子。
其次,观察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药物。
此外,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者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齐征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使用时需要谨慎。
确保从合法渠道购买药物,并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
如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调整用药,请立即咨询医生。
记住,正确使用齐征低分子肝素能够帮助预防和管理血栓相关的疾病。
低分子肝素患者用药教育单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简称LMWH)是一种抗凝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以及心脏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低分子肝素的患者用药教育内容。
一、用药适应症:1.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2.心脏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3.高危个体,如手术后、骨折、严重感染和肿瘤患者等。
二、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1.用药方法:a.低分子肝素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一天注射1-2次。
b.治疗期间,应尽量在同一时间注射。
c.使用时,请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正确使用药物。
2.注意事项:a.注射前,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b.注射前,请洗净双手,并消毒注射部位。
c.自注射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选择注射部位。
通常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部、大腿、臀部外侧等。
d.肚子上注射时,应选择臀部两侧下方5公分处的皮下脂肪组织。
e.充分挤捏皮下脂肪,快速将注射针插入角度约为45度的皮下组织中。
f.缓慢注射低分子肝素,避免迅速注射引发皮下血肿。
g.注射结束后,轻轻拔出注射针,并用棉球轻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h.确认注射完成后,请按医生的建议处理废针。
i.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如果有不适或疼痛,请及时告知医生。
三、药物副作用及处理:1.皮下注射部位红斑、瘀血: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会自行消退。
2.出血:若出现明显出血且无法自行止血的情况,请及时就医。
3.过敏:如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四、药物存储和处置:1.储存方式:a.将低分子肝素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b.请将药物保持在原包装中,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放。
c.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储存。
2.用药过期或废弃处理:a.药品过期后请勿使用,可以向医院或药店咨询正确的处理方式。
b.请不要将药物随意抛弃或倾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污染环境。
临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准备、注射中规范操作以及注射后注意事项等要点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瘀斑、硬结、血肿等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依从性。
注射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推荐使用针头长度为5~6mm的短型固定针,以避免因针头过长而刺穿血管或误入肌层。
确定注射体位:腹壁注射时,患者应取屈膝仰卧位;上臂注射时,可选择平卧位或坐位,若选择坐位,应使上臂外展与躯体成90°,并确保上臂肌肉放松。
选择注射部位:首选腹部,因为该区域皮下组织较厚、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迅速且神经纤维较少。
应避开有破损、瘀斑、瘢痕、硬结、色素沉着、水肿、溃疡或感染等迹象的部位。
腹部注射区域建议以脐为中心,向左右两侧各延伸10cm,但需避开脐周2cm范围内。
为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两个注射点的距离至少应保持2cm 或一横指。
建议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推荐采用表盘轮换法。
注射中规范操作注射方法:推荐使用预充式针剂或运用“气锁”技术(注射之前不需排出预充式注射器内的气泡。
但需将气泡驱向注射器尾端。
利用针管内的气泡将全部药液注入患者体内,确保注射完所有药物,并形成一个气塞——防止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减轻组织受刺激的程度,减少皮下出血及淤伤的发生。
)进行注射,以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并预防药物溢出或外渗。
应用捏皮技术: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相距5~6cm提捏患者皮肤,形成一皱褶,并保持皮肤褶皱在整个注射过程中不放松。
掌握进针角度: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在皮肤皱褶的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避免抽回血:注射前不宜进行抽回血操作,以防止针尖移位而加重组织损伤。
控制注射速度:推荐进行皮下慢速注射,持续匀速注射时间应大于等于20秒,以减轻注射点的疼痛感、促进药物的吸收,并减少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发生。
注射后注意事项拔针后的处理:注射后停留3-5s——使药液基本扩散,避免拔针时药液反流而刺激皮肤毛细血管引起出血。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通常,LMWH用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严重创伤、高危患者等情况下预防DVT。
剂量和使用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的危险因素而定,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LMWH也可以用于治疗已发生的DVT和肺栓塞。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确定,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使用方法:通常,LMWH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或大腿。
注射前请确保彻底清洁该区域,并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指示正确注射。
注意事项:在使用LMWH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以排除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
通知医生关于任何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如出血、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在做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前,要提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LMWH。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老年人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
请记住,LMWH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
行,遵循医嘱并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示使用。
低分子肝素(LMWH )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抗血栓剂,常用于预防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可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也可改善妊娠结局。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腹部皮下、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及外侧、两侧腹壁、后背等是常用的皮下注射部位。
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患者痛感明显,用药依从性较差;在大腿外侧部位注射,拔针时容易发生漏液的情况;腹部温度恒定,皮下脂肪多,注射面积大且毛细血管相对少,药物吸收快,不易受到破坏,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最佳位置。
LMWH 为抗凝血药,具有特殊性,在长期注射过程中,部位的选择以及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减少局部出血、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般选择注射区域为患者脐周上下5厘米,左右8—10厘米处,避开脐周1—2厘米。
腹部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有十字轮换法、常规注射法、同质化表盘式注射法。
有研究表明,表盘式注射法优于十字及常规注射法,采用同质化表盘式轮换注射法注射,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硬结、青紫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体方法为:以肚脐为中心,按照时钟分布形式将腹部分为12个区域,周一至周六上午依次注射1点至6点区域,下午依次注射7点至12点区域,周日注射3点及9点区域。
两穿刺点之间的间隔距离至少为2厘米,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射前低分子肝素需要排气吗注射低分子肝素前不需要排气处理,注射时针头向下,气泡会移动至药液上方,注射完毕后遗留的空气会填满针头和针管之间,不会进入体内。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体位半卧位时,双腿呈屈膝,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褶皱,使药液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出血。
健康域用药102RRJK注射低分子肝素的角度及深度选用垂直褶皱法注射可以减少LMWH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传统的皮下注射需要收紧皮肤,针头刺入角度在30°—40°,皮肤收紧会容易使毛细血管被刺穿,出现水肿或硬结,且如果针头插入角度小,药物很容易被推进肌肉层而引起疼痛。
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注意事项1.用药前注意过敏史:低分子肝素钠过敏反应相对较少,但仍需询问患者有无与该药物相关的过敏史。
如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低分子肝素钠。
2.获取患者的病史:在给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之前,医生应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并发症情况,如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症等。
患者如有已知的出血或血小板减少风险,需谨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
3.注射部位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需要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应选择在腹部或上臂外侧。
尽量避免选择注射部位有淤血、损伤、炎症或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区域,以减少局部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4.注射技术:低分子肝素钠的注射需要使用专用注射器,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目标疗程来确定剂量。
注射时,应注意将药物缓慢注入皮下组织而不是血管内,以减少血管损伤和出血的风险。
完成注射后,应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帮助药物的吸收。
5.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性: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过度抗凝。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监测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情况。
7.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使用注意:低分子肝素钠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应慎用。
虽然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钠穿过胎盘和分泌进乳汁的量相对较少,但仍需权衡利益与风险。
8.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低分子肝素钠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其他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总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患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合作,监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