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案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7.00 KB
- 文档页数:24
一、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的概念与性质1、作品的认定【案情介绍】帅达公司是黑雨牌保暖内衣的代理商,专门设计创作了黑雨牌功能型保暖内衣的功能示意图,并用于产品外包装盒上。
欧德罗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焕宝和另一股东曾分别担任帅达公司的副总经理和财务主管,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未经帅达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将该功能示意图用于欧德罗公司产品的包装盒上。
帅达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欧德罗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问题】“功能设计图”是否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未经许可,欧德罗公司使用“功能设计图”是否构成侵犯?【评注】一、“功能示意图”是否为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司、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依此规定,作者对一项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关键看此作品是否为著作权法中所称的作品。
一般认为作品要成为著作权的客体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独创性。
亦称原创性,这是作品成为著作权客体的首要条件。
独创性可以体现在思想方面,也可以体现在表达形式方面,也可以同时体现在思想和形式两个方面。
具体说,独创性可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该种表达是创作成果,而不是例行公事;比如,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依靠计算机,将张承志的作品《黑骏马》和《北方的河》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版本,就没有产生新的作品,因为转换只是简单的重复输入劳动。
②与日常的例行公事相比,有其个性。
比如“真金不怕火炼”作为成语,早为《汉语成语词典》收录。
金正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将其作广告语用于广告创意。
这体现不出超乎例行公事的个性,不成其为作品。
相反,将唐诗“到处逢人说项斯”改编为广告词“到处逢人说汉斯”足见改编者的独到之处,有其个性。
③与发明创造不同的是,作品没有新颖性的要求,该种创作,只要是独立创作就足够了,即作者自己独立创作,没有从他人那里获取并使用。
2、可复制性。
符合著作权保护条件的作品,通常是能以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