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焊件通用技术要求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焊件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中无特殊要求的组焊件通用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零部件中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焊接的钢制组焊件。

2 一般要求

2. 1 组焊件的制造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本规范的规定。

2. 2 用于制造组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的材质、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由设计部门认可并填写“代料通知单”后方可代用。

2. 3 用于制造组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 进厂时,须经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及订货要求验收后,才准入库。

2. 4 严禁使用牌号不明及未经检验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3 材料的准备

3. 1 各种钢材在下料前,其公差不符合下面规定者,均须矫正以达到要求的公差。

3.2 钢板局部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 的规定。

表1

3. 3 型钢在下料前各种变形超过表2规定时须矫正后才可下料,且局部波状及平面度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2mm。

表2

4 组焊件各单件的未注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

4.1 单件的外形尺寸未注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4.2单件上孔的定位尺寸、连接尺寸的未注公差为IT14,具体数值见表4的规定:

表4

注:对于要求组焊后加工的孔,执行表4的规定。

4.3板件应平整, 不允许有波纹、皱折、凹痕、擦伤、拉痕和其他缺陷,构件边缘粗糙度不大于50。平面度允差±1mm/㎡,整体平面度允差±2mm。

4.4 折弯部位要求按照所注R值加工,R值允差±1mm,折弯角度公差±10。

4.5 圆周分布的一组连接孔,以分布中心为基准,位置度公差为Φ0.5。

5 焊接装配

5.1准备工作

5.1.1 焊接前应检查每一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零件不准进行拼焊。

5.1.2 焊接时所使用的量具应经过检验部门检验并在有效期内。

5.1.3 焊接所使用平台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1 mm/m2,整块平台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1.5 mm/m2,两块以上平台拼装成的平台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2

mm/m2。

5.1.4 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才能担任焊接工作。

5.2 拼焊

5.2.1拼焊前应预先清除焊接区域的表面污物,如铁锈氧化皮、油污、油漆等。清理区域为离焊缝边缘不小于10 mm。

5.2.2 拼焊所使用的焊接材料的性能应与正式焊接时所使用的焊接材料的性能相同。

5.2.3 拼接好各单件后检验各部尺寸(包括角度尺寸),对于超差尺寸应进行修复,特别注意安装孔的位置尺寸及连接尺寸,未注尺寸公差按表5、未注形位公差按表6要求,全部合格后方可施焊。

表5

表6(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

5.3焊接

5.3.1 正式焊接时应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制定出最合理的焊接装配顺序,预留反变形尺寸,减少焊接变形。

5.3.2焊缝要求平整、光滑均匀,无漏焊、咬边、偏焊现象,不允许出现烧穿缺陷;焊后应清除焊瘤、焊渣,打磨光滑。

5.3.3 图样上未注焊缝的高度为对接材料的厚度。

5.3.4驾驶室、车厢等外露组焊件断续焊缝间断处应涂焊缝密封胶,涂胶应均匀且与焊缝高度一致。

5.3.5 车架等重要组焊件焊后应采取喷砂或振动的方式消除焊接应力。

5.3.6 工件焊后严禁强制冷却(如直接投入冷水)。

5.3.7 禁止在工件的非焊接区任意引弧。

6 外观和喷漆要求:

6.1经检验合格的组焊件方可进行喷漆,喷漆前应进行打磨、除锈处理,要求表面光滑美观,不得有焊点、毛刺及锈蚀现象。对接焊缝处打腻子修复平整、光滑。

6.2表面喷底漆和面漆各两遍,每遍之间必须待上一边干透才可喷下一遍。

6.3表面漆层应均匀,不得有流痕、漏漆和脱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