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养殖常规管理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12.52 KB
- 文档页数:1
奶牛生产管理措施1.饲养管理措施:-合理配方饲料: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阶段的需要,科学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确保干净的饮水:饮水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要保证饮水器的供水充足、干净卫生,及时清理水槽和更换水质。
-控制饲料质量:饲料的新鲜程度和质量对奶牛的产奶水平有直接影响,要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饲料。
-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保持牛舍干燥清洁,提供舒适的卧铺和安静的环境,确保奶牛能够安心休息和产奶。
2.繁殖管理措施:-精确测定发情期:通过观察奶牛的行为和生理变化,结合使用发情检测仪器,精确判断奶牛的发情期,以提高受胎率。
-确保良好的配种品质:选择品质良好的公牛和合适的配种方法,确保配种的成功率和繁殖效果。
-管理妊娠期:对已经受胎的奶牛进行妊娠期管理,包括合理饲养、疾病预防和注重补充营养等,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3.健康管理措施:-疫病预防控制: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驱虫,防止奶牛感染疾病。
定期做好奶牛的体外诊断,发现和治疗疾病。
-疾病隔离:对生病的奶牛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提前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早期,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监测体重、体温和泌乳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经营管理措施:-数据记录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系统,定期统计分析奶牛的产奶量、饲料消耗等数据,以便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
-员工培训和管理:对奶牛饲养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确保饲养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资源利用和节约:合理利用资源,节约饲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是奶牛生产管理的一些常见措施,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手段,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生产效益,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福利。
同时,经营管理和数据分析也是确保奶牛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奶牛的饲养方法范文奶牛饲养方法是指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养护措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奶牛饲养方法。
1.饲养环境奶牛饲养的环境应保持干净、通风、无湿度过高和过低的状态,确保奶牛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饲养场所要有足够的面积供奶牛活动,地面平坦、无尖锐物体,以避免奶牛受到伤害。
饲养舍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温,确保奶牛的生活环境舒适。
2.饲料供给健康的饲料供给是保证奶牛养殖质量和产奶量的基础。
奶牛饲养的主要饲料有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饲料、饲草和秸秆等,能提供奶牛所需的纤维和粗蛋白质。
浓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饼、麦麸等,能提供奶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在供给饲料时要注意定量供给,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来确定饲喂量,并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3.饮水管理水是奶牛生活和产奶的基本需要,也是奶牛身体健康的保障。
因此,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量对奶牛饲养非常重要。
应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定期更换水源,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
饲养者还需要关注奶牛饮水量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饮水困难的情况。
4.疾病防治奶牛疾病的防治是保证奶牛健康的关键。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应根据季节和地区的需求,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定期检查饲养者应定期检查奶牛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了解奶牛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奶牛的食欲、排便和产奶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疗养措施。
6.合理配种和繁殖管理合理配种是提高奶牛后代生产性能的关键。
饲养者应根据奶牛的产奶情况、遗传基因和性状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公牛进行配种。
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对奶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确保配种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发情。
此外,还要关注奶牛的怀孕情况和胎次,合理安排繁殖间隔,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
奶牛养殖场管理制度奶牛养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产业,需要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下面是一个奶牛养殖场管理制度的范例,供参考。
一、奶牛养殖场的基本管理制度:1.安全管理-所有承担任务的员工必须参加必要的培训,包括安全意识,操作规程和急救处理等。
-奶牛养殖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紧急情况下,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且员工要知道如何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2.动物保护和福利管理-奶牛养殖场要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福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卫生、饮水、饲料和安静的场所等。
-奶牛必须定期接受兽医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注射,并进行疾病防控和治疗。
-强调动物的自然行为和需求,避免过度饲养和各种不当对待。
3.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计划必须科学合理,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性能。
-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奶牛的生活品质。
-饲料的选择和配方必须科学合理,并根据奶牛不同的生产阶段进行调整。
4.生产管理-奶牛的生产过程必须做好记录,包括发情、受孕、分娩等重要的生产信息。
-对于有需要的奶牛,可以进行人工授精,确保种公牛优良的遗传基因。
-产奶量的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疾病。
5.原料管理-饲料和药品的采购必须从正规厂家购买,保证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进货的饲料和药品要做好记录和管理,以便追溯和排查需要。
-储存和使用饲料和药品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二、奶牛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制度:1.员工管理-领导要做好员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分配合理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对员工进行管理规范,包括行为规范、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等方面。
-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
2.时间和任务计划-根据奶牛的生产周期和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时间和任务计划。
-对于重要的工作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责任和进度安排。
-保证养殖场的运营,对于每天的工作任务要做好安排和执行。
3.设备和场地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做好记录和管理。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量,促进奶牛生长发育,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以下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1. 合理饲料配方: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奶牛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
配料中应包含适量的粗纤维和维生素,饲喂饲料要细致、充分,保证奶牛吃饭时间充足。
2. 定期饲喂和定时供水:严格按照规定的饲喂时间和量进行饲喂,保证奶牛每天摄入充足的饲料和水分。
定时供水可以促进奶牛消化吸收,预防奶牛腹胀和消化疾病的发生。
3. 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保持饲舍内空气新鲜,并定期清理卫生,避免细菌污染和疾病传播。
4.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体检,确保奶牛的健康状况。
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减少奶牛的损失和生产成本。
5. 配种和妊娠管理:选择优良品种的种牛进行配种,确保后代的遗传品质。
及时确认奶牛的妊娠情况,并进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如合理的营养补给和运动锻炼。
6. 产后护理和哺乳管理:提供干净、舒适的产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产后对奶牛进行合理的饲养和护理,保证奶牛及时恢复身体,提高产奶量。
对于新生的小牛,保证母乳喂养,提供适宜的饲料以促进生长发育。
7. 疾病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的疾病,如乳房炎、胃肠疾病等。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管理,保证奶牛的健康状况。
8. 精确记录和数据分析:建立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档案,记录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奶牛是一种高效的家畜,依靠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让奶牛高产、健康、长寿,从而为奶牛养殖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的饲料配方奶牛的饲料应该根据奶牛的生产阶段、体重、年龄、生理状态、品种等因素进行调配。
通常,奶牛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粗饲料,如青贮、饲草、饲料秸秆等,以保证牛体内菌群平衡。
此外,奶牛还需要一定量的浓缩饲料,例如谷粒、饼粕等,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其生产功能。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比例合理,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其饲料利用率,达到奶牛高产的目的。
二、合理的饲喂量奶牛生产阶段对饲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未孕奶牛或干奶期的奶牛,饲喂量较为适中,而对于产奶期的奶牛,饲喂量需要比较大的增加。
一般来说,牛每天的饲喂量应在其体重的2%~3%之间,并且要确保牛有足够的水源。
此外,饲喂量应根据奶牛的生产状态进行调整,如奶量、发情期等,及时监控和调整奶牛饲喂量,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饲料利用率。
三、良好的环境和卫生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水平与环境和卫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保持牛舍内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宜、无异味等,既有利于奶牛生产健康,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卫生方面,应定期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污水,并对奶牛进行必要的洗浴、消毒等操作,控制牛舍内的病虫害,从而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水平。
四、科学合理的育种选择合适的奶牛品种和育种方案,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在赛选奶牛种畜方面,可以从育种性能、机体形态和祖先遗传记录三个方面来进行赛选,以选出高品质的种畜。
同时,也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育种方案,使奶牛在出生过程中就具备高产的潜质。
五、定期的健康管理奶牛高产需要保持身体健康,定期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健康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对奶牛进行定期体检,对牛舍进行蚊虫防治,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等措施。
此外,在疫情出现时,应及时对奶牛进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和传播。
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奶牛饲养是养殖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
一、饲养环境:1.牛舍设计:牛舍的通风、保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与布局都应符合奶牛的饲养需求,并确保牛舍内部干燥、清洁和舒适。
2.空气质量:牛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对奶牛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新鲜,并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有害气体。
3.温度控制: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在夏季提供防暑降温的措施,同时在冬季为奶牛提供保温设备,保持温度稳定。
4.病虫害控制:定期清理牛舍,管理牛粪等废弃物,防止病虫害传播和滋生,避免奶牛因此受到感染和伤害。
二、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奶牛的饲养主要以牧草、玉米秸秆、饲料和精料为主要食物,要根据奶牛产后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品质。
2.水源供应:奶牛每天需摄取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体内需要,因此要确保饲养场有充足的饮用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
3.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粪便、乳房和泌乳情况等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奶牛的健康问题。
4.健康管理: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对奶牛进行疫苗注射、驱虫等必要的预防措施。
并注意对新购入的奶牛进行隔离观察,防止传染疾病的发生。
5.饮水管理:奶牛水的摄取量对奶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保持牛舍内清洁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三、泌乳管理:1.按期定时泌乳:奶牛的泌乳周期一般为305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泌乳,保证产奶的连续性与效益。
2.泌乳后调理:泌乳后要给予奶牛充分的休息和调理,补充体力和营养,提高下一个泌乳周期的产奶效益。
3.乳房卫生:养成良好的乳房清洁习惯,每天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乳房炎症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四、员工培训与管理:1.员工培训:培训饲养人员具备相关奶牛饲养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奶牛饲养的管理水平。
如何搞好奶牛的饲养管理奶牛是乳用品种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牛奶是营养全面,是适合饮用和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奶牛的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奶牛的饲养管理的方法1、提早检查奶牛场的各类棚舍。
强对流天气来临之前开展展饲养棚舍安全检查,牛场负责人要组织组织人员对牛舍、产房、贮草库、贮料库、挤奶台、牛场围墙、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加固,防患于未然。
对居住在有危险性棚舍内的人员和奶牛要及时转移,严防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2、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控。
强对流天气成灾后,往往是畜禽疫病多发时期,要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免疫消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应急准备,及时处置突发疫情。
3、做好防风、防疫、防雷电准备,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做好应对连阴雨的准备。
强降降雨时,特别是连阴雨,要及时驱赶奶牛进棚,使奶牛避免遭受雨水侵袭。
要及时排除圈舍、运动场的积水,避免奶牛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给奶牛创造舒适环境。
5、合理调整日粮,提高日粮营养成浓度。
适当增加一些优质精料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根据采食量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饲料的比例,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饲喂日粮要做到体积小、质量、易消化,并适当增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
6、做好奶牛乳房炎预防。
雨季是奶牛乳房炎的高发季节,要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一是对产奶牛应时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及早防治;二是搞好奶牛牧场环境及牛体卫生,减少病源;三是做好挤奶机械的检修维护,对易损件及时更换,防止机械损伤奶牛乳房;四是加大对挤奶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按挤奶程序时行规范操作;五是勤观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已患乳房炎的牛只最好时行人工挤奶,防止机械传染和病情加剧。
7、做好青贮玉米生产加工。
8月下旬,北方地区容易出现连续暴雨,对玉米生产和加工制作带来严重影响,各牛场要注意天气预报。
组织好人力、加工机械及生产物资,衔接好收割和加工环节,加紧玉米青贮加工制作,注意铡短、压实、密封、防雨。
奶牛的管理技巧
奶牛的管理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和水源,根据奶牛的生理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养计划。
保持饲料的优质和新鲜,定期清理牛舍,确保良好的卫生条件。
2. 健康管理: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应急来临时立即抗菌治疗,预防重要疫病的接种,如牛痘等,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
3. 繁殖管理:合理安排奶牛的繁殖计划,选择适合的公牛进行配种,确保奶牛的正常怀孕和产犊。
定期做配种检查和产后检查,及时处理相应问题。
4. 环境管理:提供舒适且干净的居住环境,保持牛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以减少奶牛的压力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5. 定期观测:定期观察奶牛的饮食量、体重、毛色、反刍情况、呼吸和排泄情况等,及时察觉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6. 人员培训: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奶牛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妥善管理奶牛并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7. 数据记录:建立健全的奶牛管理档案,记录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繁
殖情况等数据,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和评估。
通过以上管理技巧的实施,可以使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并确保牛群稳定和可持续的奶制品产量。
l24 应用科学 科20蔫1辜结7霸 0年第期 L
浅谈奶牛养殖常规管理措施
冯艳
(龙江县头站乡畜牧站,黑龙江齐齐哈尔161100)
摘要介绍养殖奶牛应注意的一些常规管理措旋,以期引导农户加以改进,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收益。
关键词奶牛;养殖;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一(2010)041—0124一叭
近年来,随着乳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H益提
高,尤其是飞鹤乳业进驻我县以来,我县更是把奶牛产业的发展做为农
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农户在养殖奶牛过程中,对品种、疫病防
治以及棚舍方面比较重视,舍得投入,但常常忽视一般日常管理,如:
过早配种(1周岁左右)、掠夺式挤奶、饲料单一、长期拴养、忽视奶
牛运动和调教以及平时不注意定期消毒、发病乱用药物等,给奶牛的生
长发育和正常泌乳埋下了隐患。因此,要从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引导农
户加以改进,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收益。
1日常饲养管理
1)根据当地牛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
地对牛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特 别是冬春季奶牛体表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奶牛吃了一个夏 秋的青饲料,也容易使肠道感染各类寄生虫。因此,在冬初要对奶牛进 行1次彻底的驱虫防病T作。平时对牛群勤观察,发现奶牛乳房、子宫 疾患要及时进行诊治。 2)做到六净,即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牛 体净。对牛圈、牛舍勤清扫,定期用10%新鲜石灰水或者3%漂白粉等消 毒杀菌;对饲草、用具等应勤放在阳光下曝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勤 煮沸消毒。冬季奶牛食枯草较多,而枯草在收贮时易混入杂物,伤害奶 牛的肠胃。因此,在饲喂前应仔细榆查饲草,剔除杂物。还要特别注意 奶牛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每日最好刷拭牛体1—2次,既能除去污物, 保持体表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又便于对奶牛的调教。方法为由前 至后,由上到下。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经常放些干草使奶牛夜晚睡得舒 适,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3)奶牛生长到l8个月龄达到体成熟,方可进行初配;牛犊出生 后,应及时哺乳初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4)长期拴养的奶牛,要坚持必要的运动,每天2次,可在舍外和 舍内运动场进行,每次0.5一lh。要注意护蹄,运动场应平整,无砖头石 子,保持蹄的清清,每64"月定期修护蹄1次。 5)奶牛目粮中的青饲料种类不得少于2种,精饲料成分不得少于3 种。目前许多奶牛饲养户对精、粗饲料的调配达不到种类要求,满足不 了奶牛生长发育和哺育犊牛、泌乳的需要,致使奶牛生长发育受阻,泌 乳量减少。 6)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饲喂3次为宜,少给勤添,饲喂Jl顷序大多 采用先精后粗,喂量要根据体重而定,要防止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消 (上接第114页) 在触摸屏的手动控制画面上输入润滑点号,然后点击手动控制即可对 应现场的相应润滑点。开启电动高压润滑泵后,润滑脂被压注到主管 路中,待管道压力升至10MPa时(根据管道远近此压力可在5—30MPa之 间),输人数字来选择现场润滑点号,对应点电磁给油器得到信号,开 通油路,将润滑脂压注到相应的润滑部位。 系统在自动运行时,按照设定好的量(可调整)自动地对每个润滑 点逐点供油,逐点检测,直至所有润滑点给油完成,进人循环等待时间 (可调整),循环等待时间结束,自动进行下一次给油过程。 2)流量信号反馈。当某个润滑点工作时,此润滑点的给油器箱内 的四个传感器电源同时带电,该点运行过程中,如有油通过时,基于霍 化道疾病。 2冬季饲养管理 1)进入冬季的奶牛,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必定导致体能的消 耗。用来补充其能量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在蛋白饲料不变的前提下,要 增加玉米20%一50%。每天给高产奶牛供给的精料应达N6—8kg,给一般 产奶奶牛供给精料量每天不少于3.2妇。 2)冬季应给奶牛多喂青贮、微 等一些多汁饲料,从而代替夏秋 季奶牛采食的青草类多汁绿色饲料。实践表明,冬季饲喂青贮或微贮饲 料的奶牛产量比不喂青贮或微贮饲料的奶牛多近l倍。可见如果冬季给 奶牛饲喂足够的多汁饲料可以增加其产奶量。 3)由于冬季奶牛饲草料成分单一,每天在其饲料中必须配入5—15g
的钙和磷。为防止奶牛盐中毒或由于食盐过多而带来其他不良病症,在
给奶牛补盐时应尽量搅拌均匀,有条件的农户可购置盐砖和盐槽让奶牛
自由舔食为宜。
4)冬季给奶牛供水不足会直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引发其他
功能紊乱。奶牛忌饮冰碴水,因为冰碴水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
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奶量。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
10-30oC。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应按顿供水。
5)注意保温通风。许多饲养户冬季只有雪天才将牛赶进房舍内,
平时都将奶牛散放在露天场内。在这种情况下,会随着气温的下降造成
奶牛体能消耗,严重影响产奶量。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一15%
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固舍过夜,以防因冻伤乳头或使体能消耗过多而
影响其产奶量。冬季牛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O一25℃为宜,牛舍湿度不
宜过高,其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0%,否则会使奶牛受到水分过多的外界
刺激,导致其产奶量下降,严重者会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症。另外,
许多饲养户用塑料大棚做成的简易牛舍往往忽略通风设施,这样易使奶
牛患疥癣,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
参考文献
【1】毕永胜,马娟,李海芳.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_科技信息(科学
教研),2007,22:283—269.
12]李涛.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各月的饲养管理要点lJI.养殖与饲料,2003,5:20-21.
【3】王旭升,孙居祥.奶牛饲养管理新技术【JJ.河南畜牧兽医,2000,9:41-42.
尔原理反馈DC24V的直流信号,驱动控制柜中的接收流量反馈信号的继
电器,这样 块接收到信号,由P 判断该点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了
故障点的记录功能,方便设备的点检,可以快速判断故障点所在。
3)总线系统特点。集成度高;故障点少,维护量少;控制润滑点
数量较多,最多可达10o0点。
2结束语
620mm带钢炉区设备润滑系统改造后将彻底解决了炉区设备的润滑
问题,可大大减少因润滑不良造成的设备故障,降低故障时间,节约大
量备件成本,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的稳定运行则保证了生产的
顺行,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使其满足节奏加快与规格变化的生产要
求,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