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提纲刘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9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决定原子的质量数。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等)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直观表现。
3.电子排布: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周期表结构与周期律1.周期表结构:周期表分为横行(周期)和竖列(族)。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2.周期律: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为:a.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c.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d.非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预测元素性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预测其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性质。
2.判断化合物类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其形成化合物的类型。
如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卤族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3.解释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可以用来解释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变化,如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四、复习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周期表结构等基本概念。
2.理解周期律:深入了解周期律的内涵,掌握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3.做题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注重实际应用:将周期律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补充点:(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周期表。
(2)周期表中的空白区:周期表中存在一些未填充的空白区,这些区域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新元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得构成原子 A Z X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得质子与中子得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得数值,叫质量数。
XA Z ——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请看下列表示a b+dXc+e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阳离子 a 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 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得最小粒子;2、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得化学性质中得最小粒子;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得同一元素得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得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核外电子 Z 个中子 (A -Z)个质子 Z 个②天然存在得某种元素,不论就是游离态还就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得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就是不变得。
练习:1、法国里昂得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得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得质子数相同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得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得原子得核电荷数由大到小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 。
3、现有b X n-与aY m+两种离子,它们得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得就是( )(A)b-m-n (B) b+m+n(C)b-m+n (D) b+m-n4、某元素得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得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得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三、元素周期表得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得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一、选择题1.V、W、X、Y、Z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V、Y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X、Y 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W、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X)<r(W)<r(Y)<r(V)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VC.X与Y、Y与Z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W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发生反应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NH4Br 的电子式:B.SO2分子的比例模型:C.18O2-的结构示意图: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Cl3.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大小排序不正确的是A.键角:NH3>H2O>P4B.阴离子配位数:CsCl>NaCl>CaF2 C.第一电离能:Se>As>Ge D.酸性:H2SO4>H2SO3>HClO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前两位,Y 在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基态W原子价层电子数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Y)>r(X)B.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X的简单氢化物反应C.Z与X、Z与Y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D.X与W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黑色固体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同主族,B、C、E 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A和D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D>E>B>CB.A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E>BD.化合物DCA、DEC的水溶液均显碱性6.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
一、选择题1.X 、Y 、Z 、M 、Q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是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M 的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Q 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Q 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ⅠA 族B .原子半径:r(Y)<r(Z)<r(M)<r(Q)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D .X 2M 和Q 2M 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2.X 、Y 、Z 、M 、Q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Q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M 2 和YZ 2的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X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M >Z > Y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M >Q > YC .等物质的量时,Q 2的杀菌能力大于QZ 2D .X 2Z 2与X 2M 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元素的阳离子与同种阴离子可形成多种化合物B .阳离子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但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C .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 .1 molNa 和1 molAl 各自发生化学反应时钠失去的电子少,则钠单质的还原性弱于铝单质4.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大小排序不正确的是A .键角:NH 3>H 2O >P 4B .阴离子配位数:CsCl >NaCl >CaF 2C .第一电离能:Se >As >GeD .酸性:H 2SO 4>H 2SO 3>HClO5.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D 同主族,B 、C 、E 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和D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A 和D 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D>E>B>CB .A 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E>BD .化合物DCA 、DE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332HCO + Ba + OH = BaCO +H O -↓B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223CO +H O+2ClO =2HClO+COC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32242Al +4NH H O=AlO +4NH +2H OD .向2FeI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3+-222Fe +2I +2Cl =I +2Fe +4Cl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精华)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质子数减电荷数和质子数加电荷数。
前20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需要熟背。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横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数等于最外层电子层数。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当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变化,副族元素的性质随着主量子数增加而变化。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如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这种周期性变化实质上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
Ⅱ)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其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氢化物的化学式、与H2化合的难易、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及对应水化物、变化规律、酸碱性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Ⅲ)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金属性强(弱)的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弱),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和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金属腐蚀难易。
非金属性强(弱)的元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弱),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Ⅳ)同周期比较:在同一个周期内,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Z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7周期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期末复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两课时)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提纲 一、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能量越低越稳定);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三)同位素: (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同位素与元素、核素的区别: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例如:16O和18O;12C,13C和14C (3) 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4)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1×a1%+A2×a2%+A3×a3%+„ A1、A2„„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a1%、a2%、a3%„„:各同位素原子的原子百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四)电子云:用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大小的模型,并非电子运动的轨迹。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大;密度小的地方,表明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小。 例1:(深化备选题)A Xn+共有x个电子,则X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已知A Xn—共有x个电子,则mg A X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例2:氯元素的天然同位素有35Cl 和37Cl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天然氯元素中35Cl 和37Cl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
例3:(深化备选题)已知C有12C、13C、14C三种同位素,O有16O、17O、18O三种同位素,则可形成 种二氧化碳分子,形成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种。
练习: 1.据报道,某些不合格大理石装潢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22286严重超过规定标准, 2
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同位素原子中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2.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K4019与Ca4020 B.T2O与H2O C.K4019与K3919 D.金刚石与石墨
3.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 a > c > b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4.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 5.某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当它作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该电子层可能是 A.M层 B.K层 C.L层 D.P层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H2O、F- B. NH3、NH4+、NH2- C. H3O+、NH4+、NH2- D. HCl、F2、H2S 7、核内中子数为N0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mgR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
的量为( )
AmolNAAm)(0 BmolNAAm)8(160 CmolNAAm)6(160 DmolNA)2(0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元素周期表: 排列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周期表结构:周期(7个横行):短周期(一、二、三周期);长周期(四、五、六周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族(18个纵行):主族(ⅠA~ⅦA共7个);副族(ⅠB~ⅦB共7个);Ⅷ族(8、9、10纵行);零族(稀有气体) 注: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三)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 (1)金属性的判断:①水或酸中反应置换氢的难易程度 3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③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2)非金属性的判断:①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③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3)规律:①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Na>Mg>Al;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Si②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Li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F>Cl>Br>I。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五)具有“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 10电子的微粒 分 子 离 子 18电子的微粒 分 子 离 子
一核 N2 Na、Mg、Al 一核 二核 二核 三核 三核 四核 四核 五核 五核
例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例2: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Na < Mg2+ < Al3+ < F- B.S2- < Cl-< Na+ < Al3+ C.Na > Mg > Al > S D.Cs < Rb < K < Na 例3:.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___ 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 ____; (3)C的元素符号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 (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 练习: 1、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每1列都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4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3.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与水剧烈反应 4.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2个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5.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 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ⅤA族 C.氢化物比H2O稳定 D.常见化合价只有-3、+2、+3、+5价 6.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7.A和B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B和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则A、B、C三种元素按照顺序是 A.N、 F、 Cl B.F、 O 、S C.S、 Cl 、O D.S 、O 、F 8.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 H2YO4> 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单质氧化性:X>Y>Z 9.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3周期第ⅠA族 B.第4周期第ⅠA族 C.第5周期第ⅠA族 D.第3周期第ⅡA族 10、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能生成+3价离子化合物 C.T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 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强 11、美国劳仑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Kr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成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A.它的中子数是118 B.它是第八周期元素 C.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12、现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中A、C、D、E为短同期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A40%,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是第四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和D能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 ,且B、D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和D能形成C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