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学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9分)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为、、、。

2.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3. 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的影响。

4.地面上同一点的方向与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方向与方向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5.用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6.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12分)

1. 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

A)地理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

C)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D)都可以

2. 水准测量中,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 竖轴竖直 B)视准轴水平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十字丝竖丝竖直

3.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A) LL⊥VV B) HH⊥VV C)CC⊥LL D)CC⊥HH

4. 已知直线AB的真方位角为48°50′15″,A点的磁偏角为

δ=-2′45″。该直线磁方位角为()。

A) 48°53′00″ B) 48°50′15″

C) 48°47′30″ D) 48°55′45″

D)N/2倍;

5. 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6.下列选项中,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A) 水平距离 B) 水平角度 C) 高程 D) 坡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2分)

1. 水准点:

2. 尺长改正:

3. 误差传播定律:

4.路线测量转点:

四、问答题(7分)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为什么?

五、计算题(50分)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每空2分,计16分))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16分)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O

Q 0.582 1.513 88 25 98 30

3.如图所示,水准点BM0的高程为44.856米,1,2,3点为待求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均标注图中,图中

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试计算各点高程。

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

44.856

BM0

8

1

12

2

5

3

10

BM044.856

∑35

辅助计算:

∑h=

答案:

一、填空题

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方向

交会、距离交会。 2.传递高程(高差)。

3.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

4.真北(磁北)与磁北(真北),真北(轴北)方向与轴北(真

北) 5.3 。

6.单三角锁,线形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 二、选择题:C ,B ,D ,A ,B ,D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2. 尺长改正: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值 3. 误差传播定律:是一种阐明直接观测值与其

函数之间的误差关系的规律

4. 路线测量转点: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

为测角和量距需要,应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测定一点或数点,称为转点(其作用主要是传递方向)。

四、问答题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五、计算题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 1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º ′ ″ º ′ ″ º ′ ″

º ′ ″

O

左 A 0 05 30 120 12 54

120 12 51

120 12 53

B 120 18 24 右

A 180 05 42 120 12 48

B 300 18 30 O

左 A 90 04 18 120 12 48

120 12 54

B

210 17 06 右

A 270 04 24 120 13 00

B

30 17 24

24.计算如下表: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

改正数(mm )

改正后高差(m )

高程(m ) BM 0 8

-1.424

+8

-1.416

44.856

1

43.440

12

+2.376

+12

+2.388

2

45.828

5

+2.365

+5

+2.370

3 48.198 10 -3.352 +10 -3.342 BM 0 44.856 ∑ 35

-0.035

+35

辅助计算:

∑h= -35mm

±71mm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竖直角 ° ´ 水平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1 07

32.488

-0.327

64.994

Q

+1 33

58.157

1.602

6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