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为企业面对世界舞台的重要形式。
然而,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未能实现企业自己期待的赢利,能称得上国际化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
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1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现状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输出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从发展阶段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比较初级或相对比较中级的阶段,即资源导向或者是成本导向。
从发展程度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还不够快。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在连续申报海外收入的2008、2009、2010、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74%~15.25%、15.99%、12.85%。
这些数值不仅低于跨国公司30%的基本要求,而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甚至出现了下降。
2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存在问题(1)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海外企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和水平与开展跨国经营的需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信息技术正在大力推动工业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应用,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
然而,在过程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导致无法将管理同生产紧密结合,erp 等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erp系统实施失败。
(3)受到跨国文化影响,海外并购屡屡受挫,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时同样会遭遇来自受并企业国家的文化及其他企业的阻力这方面的案例近年来也是一再发生,例如,前些年的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公司、华为收购英国通信企业马可尼公司、海尔同惠而浦公司争夺美泰克的并购战以及中国移动拟收购全球性移动运营商millicom的事件。
中国石化分析报告一、公司简介及产品分析(一)公司背景及历史沿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
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
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二)公司产品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中国石化自IPO以来在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方面得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认同,曾经数次荣获由权威机构评出的中国十佳上市公司、中国最佳公司治理公司、最有投资价值上市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奖等荣誉称号。
二、公司所属行业(一)石化的行业地位2009年,我国石化产业的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重心仍在东部沿海一带,但部分产业正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山东、江苏、广东和辽宁四省的行业产值合计已达全行业总产值的46.2%;内蒙、江西、四川和湖北等中西部省区的增速已位于全国前列。
2009年全年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00%,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01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12.9%;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3270.70亿美元。
中国石化的发展目标
中国石化的发展目标集中在实现“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
这一目标通过“十四五”规划期间实施的发展战略来推进。
该战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能源发展转型:中国石化将推进能源的洁净多元化和安全供给,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产供储销体系。
2.产业转型升级:公司致力于从化工原料向高端材料的延伸,加快
技术先导型公司的建设,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3.科技创新:中国石化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旨在跳出传统要素
驱动发展模式,练就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快速迭代的能力。
4.绿色发展:公司注重绿色发展,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
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以及能源产品绿色化。
5.智能管理变革:中国石化将加快智能管理模式变革,推动管理体
系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提升全要素价值创造能力。
这些目标旨在支持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试述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进行全球布局时制定的战略。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特点如下:
1.市场拓展: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战略,积极寻找全球市
场机会,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他们在海外市场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战略。
2.产品差异化: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产品差异化,提
供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产品。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产品定制和改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跨国合作:中国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获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
他们与国际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资、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4.国际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品牌建设,努
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和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人才培养: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人才队伍。
他们积极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人才,提供员工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素质和管理能力。
6.风险管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风险管理,针对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他们积极了解并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
总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旨在通过市场拓展、产品差异化、跨国合作、国际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风险管理等手段,实现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石化的发展战略中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石化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措施。
一、战略目标:1.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石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推动绿色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提升核心竞争力:中石化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加强在石油石化领域的市场地位,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 推动能源转型:中石化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发力度,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二、战略重点:1. 优化资源配置:中石化将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石油石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加强科技创新:中石化将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拓展国际市场:中石化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跨国经营和全球化发展。
4. 推动绿色发展:中石化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三、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架构优化:中石化将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石化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创新机制和平台,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加强品牌建设:中石化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树立中石化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
4. 加强国际合作:中石化将加强与国际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总结:中石化的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推动能源转型。
中⽯油的战略分析报告(包含中⽯化、中联煤、中海油的swot分析)⽬录⼀、公司简介 (2)⼆、使命与远景 (2)三、外部分析 (3)(⼀)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产业环境分析(五⼒模型分析) (5)(三)主要竞争对⼿ (7)(四)EFE矩阵分析 (12)四、内部分析 (13)(⼀)、管理 (13)(⼆)、营销 (16)(三)、主要财务 (22)(四)、研究与开发 (27)(五)、价值链分析 (28)(六)、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29)五、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30)(⼀)总体战略 (30)(⼆)竞争战略 (38)(三)职能层战略 (39)六、实施 (40)七、评估与控制 (46)⼋、结论 (50)⼀、公司简介中国⽯油天然⽓集团公司(简称中国⽯油集团,英⽂缩写:CNPC)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案,于1998年7⽉在原中国⽯油天然⽓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型⽯油⽯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油公司。
作为中国境内最⼤的原油、天然⽓⽣产、供应商,中国⽯油集团业务涉及⽯油天然⽓勘探开发、炼油化⼯、管道运输、油⽓炼化产品销售、⽯油⼯程技术服务、⽯油机械加⼯制造、⽯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油、天然⽓⽣产、加⼯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08年,中国⽯油在美国《⽯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25位。
经过近50年的积累建设和6年多的快速发展,中国⽯油集团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油专业化⽣产建设队伍,具有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油⽓⽥和⼯程技术服务项⽬的全套技术实⼒和技术优势,总体技术⽔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少技术已达世界先进⽔平。
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油集团在国家⼤公司、⼤集团战略和有关政策的指导、⽀持下,正在实施⼀整套新的发展战略,瞄准国际⽯油同⾏业先进⽔平,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竞争⼒强的⼤型跨国⽯油企业集团,继续保持排名前列的世界⼤⽯油公司地位⼆、使命与远景中国⽯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战略,着⼒加快转变增长⽅式,着⼒提⾼⾃主创新能⼒,着⼒建⽴安全环保节能长效机制,着⼒建设和谐企业,致⼒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的国际能源公司。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大,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开始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条路径是通过传统出口做大做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就是劳动力资源的价格优势,这也是中国企业生产初始并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走向海外市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企业通过保持价格优势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出口额,通过不断拓展对国际市场的出口量,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影响力。
但是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速,传统的出口模式不再是长期可行的路径。
第二条路径是通过海外并购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快速输送。
这一路径是在国内市场遭遇竞争压力,产品收益率迅速下滑、产品的技术、品牌等价值不断被削弱时,企业选择通过战略收购海外企业来实现增长。
这条路径不仅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取海外市场的资源和优势,还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外市场的适应瓶颈。
第三条路径是通过“走出去”战略开展海外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可以帮助企业直接获取海外市场的地位和资源,实现巨大的成长潜力。
该路径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全球化和去产能,包括其他全球化的产业重组,这将为国外市场的竞争和策略方式提供更多机会。
最后,企业家可以适时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在现有市场中的定位和升级产品等。
这也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和资本战略等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指导思想和路径选择合理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并在新的事业领域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动因及竞争优势分析[摘要]企业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特许经营或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和并购等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
我国企业走国际化道路通常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转移过剩产能和规避汇率风险等,并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下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进行的。
目前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快国际化步伐。
[关键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竞争优势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界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
就现有的理论文献来看,对于“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国际化是一种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模式,可以用理性的外部化、所有权和区位优势的经济分析来解释(williamson 1975,dunning 1988)。
2.国际化是一个持续的演进过程(melin 1992),公司随着知识和市场投入的增加而提高国际参与度(jollanson&vahlne 1977)。
3.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逐渐认识到国际交易对于公司未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和执行贸易(beamisll 1990)。
除了这几种观点外,多数学者用国际化来描述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外向型经营活动。
国外对于“国际化动因”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有传统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维农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邓宁(dunning)的经济发展五阶段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切合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投资相互关系理论。
最新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主要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规模效应和资源限制等角度来分析。
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角度来看,认为管理者的教育经历、接受能力、是否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经历都是推动企业国际化的原因(mcdougall&oviatt 1991)。
从规模效应来分析,认为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达到更低的成本和价格,在更低价格时达到更高的质量,以及面对国内市场不景气时,企业会进行国际化(coviello & mcauley 1999)。
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石油化工行业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于多方面,包括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资源优势、市场适应能力、国际化经营等方面。
下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石油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化工企业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技术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这个领域,中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已经积累了很多创新经验。
例如,中国已经开发出一些新型的合成树脂、高性能工程塑料和新型材料等,使得中国的石油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其次,规模经济也是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更容易承受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因为它们能够经历更长时间的营销活动和资金流动,并因其规模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使得它们能够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市场成功。
此外,石油化工企业的资源优势也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定价,因此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储备能够给石油化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某些国家、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和其他石化原料,如美国的页岩气、中东地区的石油等。
这些资源对于那些不拥有这些资源的石油化工企业是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这些石油化工企业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市场适应能力也是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
中东石油集团Aramco通过对各种市场和区域的适应性来掌握了全球石油市场。
在美国,Aramco已经签署了20年的原油销售协议,为其在美国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
最后,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是其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际化经营使得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将生产能力和品牌推向全球市场,因此能够实现更高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更大的市场份额。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市场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已成为提升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海外市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海外市场拥有更广阔的经济空间和更多的商机,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海外市场的开拓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进军海外市场还可以通过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机会。
二、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在追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首先,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化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其次,国际化可以提升企业对市场与资源的掌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同时,国际化也可以促进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国际化的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国有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语言与文化差异是国有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障碍。
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当地人才、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习俗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政治与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国有企业国际化的一大挑战。
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化解这一问题。
此外,国有企业还需要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本地企业的反制。
在此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总之,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市场的开拓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应该积极抓住机遇,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制定合适的战略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克服各种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国有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MAR 中国石化:与世界共建美好生活多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初心不改,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海外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刊记者 王霁平产经企业 Business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自2001年以来,中国石化集团(下称中国石化)先后与11个“一带一路”国家从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合作。
截至2016年底,中国石化拥有或参与项目18个,主要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伊朗、叙利亚、沙特、也门、埃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如其所愿,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石化“走出去”的业绩可圈可点。
2018MAR 中国企业在海外 Going Global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方略和作为,让中国石化在海外得以稳健前行呢?互利才能共赢科威特,傍依波斯湾,国土面积仅约是北京的1.1倍,却拥有10%的世界石油储量。
这是一片石油的热海,更是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博弈之地。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队伍自2009年在科启动第一台钻机以来,现已成为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OC)最大的钻井承包商。
在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下称科威特分公司)总经理张从邦看来,中国石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很好地践行了“互利才能共赢”的理念。
通过对当地法规、社会环境、财税政策、作业者技术标准、竞争对手实力等方面的分析,尤其通过深刻剖析科威特计划到2020年将原油日产量提高到400万桶以上的长期发展战略,张从邦的团队认定科威特石油工程市场存在重大发展机遇,与中科石油产业之间互补性明显。
他发现,科威特虽油储量丰富,但基础工业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当地钻井承包商服务能力有限,KOC欲提升原油产量却力不从心。
科威特为保持其国家收入,制定了长期的石油产出计划,计划从2009年的220万桶/天发展到2020年的400万桶/天,2016年底已达到320万桶/天。
“显然,为实现这一计划,科威特政府需要新上大量石油工程队伍——特别是钻修井队伍!” 张从邦回忆道。
2012年第9期山东社会科学No.9总第205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5收稿日期:2012-04-29作者简介:徐传谌,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德海,男,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助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大学“985工程”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杨大楷:《国际投资学》(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②Dunning ,J.H.,1993,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评析———基于32家中央企业的统计数据徐传谌孔德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对中国32家特大型中央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并在10个重要的国际化测度范围内,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及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运营现状和总体实力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央企业持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9-0143-04加入WTO 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政府的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本文基于权威机构的真实调研数据,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央企业的属性特点,尝试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指标进行设计和分析。
1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化工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国际经营 策略 2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market, as large state-owned China Petrochemical Sinopec International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competition, only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strategy to take the correct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both home and abroad markets on a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oil companies to maximize profits. [Key words] Sinope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3
目录 一、前言................................................................... (1) 二、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分析 ............................................. (2) (一)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 (2) (二)中国石化面临的任务 ................................................ (2)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装置能力 .......................................... (2) 2、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 ........................................ (3) 3、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 (3)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 (3) (一)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 (4) (二)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 (4) (三)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 (5) 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 (5)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 (5)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 ................................ (6) (三)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 (6) (四)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 (6) (五)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 ...................................... (6) 五、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 (7) (一)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 (8) (二)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 (8) (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 (9) (四)体育营销成就中国石化国际化品牌 ................................... (10) 六、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 ............................................ (12) (一)战略目标 ......................................................... (12) (二)战略保障措施 ..................................................... (13) 七、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将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中国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目前,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以来,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己达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500多亿美元,引进外资对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正把传统工业和技术成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力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吸引和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遍布全球、发展迅猛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与西方大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载体,我们可以利用它扩大出口,把中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已经在经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巨大优势,并力图维护不合理、 2
不正当的世界经济竞争秩序,这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石化企业要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 二、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分析 (一)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利润最大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化工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利益。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石油,石化工业进入了以资产重组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大型跨国石油,石化公司间出现了全面购并联合,形成了以埃克森-美孚公司,BP阿莫科—阿科公司,英国壳牌公司,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为首的四强,这些超大规模集团将在全球石油石化市场起着长久的均衡作用, 必将改变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竞争格局。 (二)中国石化面临的任务 为了我国石油化工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期主要任务有4个方面。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装置能力 3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实现2000年和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亿吨和3亿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和800~1000万吨这个设想目标,必须扩大装置规模,拥有一批千万吨级能加工高硫原油的装置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装置及相应的下游装置,形成规模经济。 2、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 降低加工成本是一个综合因素,除了大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扩大装置能力,形成规模,以及采用新型高效设备,以节约能耗、物耗和管理费用,提高收率和生产率外,还应在提高加工深度、提高气体资源综合利用率、优化原料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效。 3、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从节能和环保考虑,应尽早消灭70号汽油,用90号以上汽油取代,实现无铅化;要改善柴油安定性和十六烷值,并提高柴/汽比;要加快润滑油品种牌号升级换代的速度。合成树脂要加快专用料的发展,在农用薄膜、家用电器、电线电缆和工业管道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合成纤维在发展涤纶、腈纶的同时,适当发展锦纶和丙纶,在品种牌号上要突出差别化、功能化和非服装用纤维等新产品的开发。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