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34.95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oBi YinHangXue

货币银行学

(2017-2018年)

授课教师

课程安排说明时间:

教室:

课程调整:节假日课程按学校规定执行。

期末考试时间:2018年1月。

课程网址

教材

指定教材:戴国强主编,《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参考书目:[美] 《货币金融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周骏,王学青,《货币银行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2。

黄达主编:《金融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易纲、吴有昌主编:《货币银行学》,格致出版社,2014年。

陈学彬主编,《金融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杂志:《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上海金融》等。

相关网站:/;/CSRCSite/default.htm;

/;/;

/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我将在假设你们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讲授课程,主要着重于金融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此外,政治经济学是学习本课程的必备知识。

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你们系统阐述有关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你们对货币、信用、银行等方面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比较系统地掌握,同时,通过介绍国内外货币金融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动态,加深对金融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课前预习

由于本课程是关于金融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你们最好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我将就这些原理进行阐述和解释,如果你们事先阅读有关章节,将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通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考核形式

考核将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与小文章。认真听课是学习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因此会对学生进行抽查点名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各章节会适时介绍金融相关案例,有条件时将结合案例要求学生撰写表达自己观点的小文章,在指定时间提交作为平时成绩的补充。最后期末考试一次。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平时成绩(考勤、小论文)30%

期末考试70%

试卷结构

填空题10%

选择题10%

是非判断题15%

名词解释15%

简答题24%

计算题10%

论述题16%

(类型与比例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通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篇导论

第一讲金融与经济(教材第一章)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范畴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章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

1、学生初步了解货币及货币与财富、收入的区别;了解银行在当代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对货币银行学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基本掌握金融与经济的辨证关系: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金融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阐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及其核心地位的具体表现。

3、使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

第二讲货币和货币制度(教材第二章)

1、掌握各种货币形态的特点,重点掌握信用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关系。

2、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比较足值货币和现代信用货币在储藏

手段职能上的区别。

3、要求能具体分析马克思的货币本质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货币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现代信用货币计量的基本原理。

5、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

6、重点掌握纸币制度的特征,正确理解目前我国“一国两币”的特征和必要性。

第三讲信用、利息与利息率(教材第三章)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及其形式、信用工具和利息率决定理论。通过本章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明确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主要的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的商业信用工具(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的区别和不同的银行信用工具(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和支票)的区别,进而理解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地位: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3、阐明利息的本质。重点讲述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利率变动的渠道和利率变

4、使学生掌握当代主要的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模型、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5、结合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实际,讲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

第二篇金融机构

第四讲 商业银行(教材第五章)

1、了解银行的起源和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

2、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框架、每一类业务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4、掌握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