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纸发行量情况统计
- 格式:pdf
- 大小:147.20 KB
- 文档页数:1
·问题探讨·新闻知识(2003.8—9)美国现代报业竞争与黄色新闻浪潮王蕾岛zl移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
l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刊经营全面转上商业化轨道,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美国报业的主体。
日益加剧的报业竞争以及报业初期垄断现象的出现,使发展于煽情主义新闻基础上的“黄色新闻”迅速演变成美国现代报业的一种主流新闻样式。
美国新闻史上曾出现两次典型的黄色新闻时期。
一、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美国报业竞争l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城市的兴起,通讯工具的大发展以及大企业巨头的出现等等。
美国由此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整体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的兴起、经济的发展、移民的大量涌入及教育的普及,使美国报业拥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由近代报业演进为以商业报纸为主体的现代报业。
1、报业发展的特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是美国报业发展中的重要转变时期。
报纸的种数越来越多,其发行量成百倍增加,报纸的普及率空前扩张。
报纸主要由社会力量创办,其经营纯粹商业化,主要依赖广告费和发行费。
从1870年至1900年,全美报纸数目增加了3倍,每天的销售量增加近6倍,报纸订户从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0%上升到26%,周刊数目增加了2倍。
①据统计,1880年全美报纸有7000家,到90年代增至12000家。
@与此同时,报纸销量也在飞速上升。
所有日报总销量从1870年的260万份上升到1900年的1500万份。
③由此美国报业形成一条“90年代的分水岭”,它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进入现代化的时代的进程已经完成。
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报纸逐步兼并集中,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报业集团,报业的初期垄断开始发展。
在多数媒体人正被金融危机搞得沸沸扬扬、心神不安之时;在诸多企业和广告代理公司在小心翼翼地紧缩预算时;在媒体公司苦苦寻求应对之策时;甚至在个别媒体已经被危机席卷而来的呐喊声淹没、销声匿迹之时,我不禁想反问一句:危机真正到来了么?正如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分会金国强主任所言,现在的经济“泡沫”还没有完全破碎,我们感受的仅仅是心理上的危机,待“泡沫”被完全消化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经济危机才可能到来。
毋庸置疑,2009年是媒体应对危机的关键之年。
而作为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如何在心理危机与实体危机的双重考验下顺利过关?为此,本刊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唐绪军教授。
危机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说金融危机突如其来,无法预见,但是从根本上说,传统报业依托于纸质这个载体进行传播的模式早已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实际上是新旧媒介传播工具交替换代的过程,因为新型的传播工具、数字化的传播手段已经变革了传统的传播格局。
金融危机只是短期的、偶发性的外在因素,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本身负重艰难的情况下资金链的突然断开使报业经营雪上加霜,步履维艰。
2009年,金融危机将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在危机加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影响下,处于由传统媒体形式向新媒体形式转型期的报业,面临着比金融危机更大的压力与考验。
因为报业经营建立在广告经营的模式上,广告资源短缺了,报业经营短期内会出现一些困难,这正是需要决断与勇气的阶段。
纸质发行工具的萎缩报业依托于纸张载体进行传播,从科学发展观上看存在着缺陷,是不可持续的大众传播媒介。
未来几年,基于纸质发行的报纸经营模式是处于颓势的。
一方面,纸张耗费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印刷、运输成本等以前不太显现,但是当更新颖、更清洁、更快捷的媒体出现时,其弊端即暴露无遗;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受众往往通过手机或网络媒体了解信息,读报纸的越来越少。
从全球范围来看,2008年底,美国百年老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放弃纸质载体的出版,而专注于网络。
国外个性化报纸印刷应用案例分享作者:孟丹来源:《印刷技术·数字印艺》2015年第06期如果你想要印刷少量的个性化报纸,那么现在不止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供你选择。
在数字印刷方面,当前的卷筒纸喷墨数字印刷机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和尺寸,它们的低成本和高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生产速度上的不足。
有些数字印刷机甚至能在低速状态下实现比胶印机更高的印刷质量,它们对纸张的兼容性也更大一些。
在传统印刷方面,胶印机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已经将报纸印刷机的起印量降低到了几千份。
高斯国际的Magnum Compact声称能在起印量上与数字印刷机相抗衡,它不但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换版,而且还具有更高的生产速度,同时还能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不停机的选项。
即便是普通的报纸印刷机,也可以与柯达Prosper S系列等喷墨印刷系统结合,用于印刷单色图像或100mm宽的彩色图像。
此外,这项技术可以给纸质报纸的买家提供一个每日更新的访问代码,使其可以阅读相关的网络内容,比如德国的《图片报》和英国的《太阳报》等都采取了这种方法。
另外,包括高斯和曼罗兰等在内的印刷机制造商也都在考虑将喷墨打印头与报纸印刷机整合在一起。
曼罗兰公司目前计划在印度生产一款速度稍慢的单幅轮转胶印机,这将是一款集喷墨打印与报纸印刷机于一体的混合型生产设备,并配有专门的报纸折页机和数字印后加工生产线。
那么,个性化报纸印刷在国外的应用进展如何?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则案例。
迪拜Masar:个性化报纸在悄悄萌芽阿联酋一家拥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日前宣布将推出面向迪拜本地居民和外籍人士的个性化报纸。
这种基于门户网站的报纸能让读者选择自己想要看的新闻,而且在软件的帮助下,其还可以转变成一种全新的数字印刷品。
提出这种大胆想法的是迪拜媒体公司(Dubai Media Incorporated)的子公司——Masar印刷出版公司。
迪拜媒体公司是阿联酋的一家主流媒体,旗下拥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多种传媒渠道。
美国广告发展史美国广告发展史.txt1:美国第一则报纸广告刊出的准确日期无法确定,但人们习惯上将《费城报》的出版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称为美国广告之父。
1841年,帕尔默在费城开始创办广告贩卖店,酬金由广告主从付给报社的广告费中提取25%,帕尔默的这种手续费制一直延续至今。
大多数广告史学家认为帕尔默是美国第一位广告代理人。
1860年,罗厄尔创办了与今天广告公司更相似的媒介掮客公司。
罗厄尔不仅从报纸取得广告费,而且采取了大量购买地方周刊报纸的版面,然后直接转销给广告主的做法。
他在付给报社现金的时候,从中收取50%的回扣,奠定了现在的代理费(回扣)制度。
罗厄尔的广告代理店是第一个向媒介垫付费用的代理店。
罗厄尔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于1879年编辑的“美国报纸索引”。
“索引”介绍了美国当时的5411家报纸,包括它们的发行量。
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以广告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印刷品》(也有人译为《印刷者的墨汁》)。
1869年由F?魏兰德?艾耶(F?Wayland?Ayer)创办的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被广告历史学家称为“现代广告公司的先驱”。
人们把杂志发展成广告媒体归功于J?沃尔特?汤普逊。
当汤普逊1869年加入威廉?J?卡尔顿的广告代理店时,后者正专注于宗教宣传,汤普逊说服卡尔顿向一般性杂志发展,尤其是针对妇女的杂志。
科罗德?C?霍普金斯开创了简洁、直接的广告形式,即人们常说的“理由”文稿。
艾耶父子广告公司和国民饼干公司的合作非常密切。
这种合作关系使艾耶采用了“非竞争价格”方针。
后来,这成了广告业中的一种标准做法。
艾耶父子广告公司于1879年承担了今天人们认为的首次正式调查项目。
1915年,J?沃尔特?汤普逊在广告代理公司中首家设立了市场调查部门。
1880年,日本第一家广告代理店在东京日本桥十杆店开业,叫“空气堂组”。
1912年,美国哈佛教授赫杰特编写了第一本以讲授广告方法和推销方法为主的教科书。
1938年,在美国创立了国际广告协会(IAA),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
美国政党报刊史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报纸就已经有“效忠”和“爱国”的观念分歧。
战争爆发后,几乎全部报纸力计划分为立场分明的两派,或支持独立战争或效忠于英国统治者,从此,美国进入政党报刊时期。
一独立战争时期的两派报刊[1]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部分美国报纸属于爱国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波士顿公报》,其他较著名的爱国派报纸有《马萨诸塞侦查报》(Massachusetts Spy该报首先报道了克列星屯的第一枪)和《费城新闻报》(Philadelphia Journal)。
效忠派的主要报纸是《利温顿氏纽约公报》,该报办于1773年,报馆曾两次被愤怒的群众捣毁,被迫于1775年11月停刊,1777年易名为《皇家公报》后再次出版,该报捏造新闻,歪曲报道,被爱国派成为“利温顿扯谎公报”。
二建国初期的两党报刊美国建国后面临着决定国家未来政治体制的诸多问题,争论中形成相对保守的联邦党和比较开明的民主共和党,激昂的政治热情使得美国报刊,包括商业报刊大多卷入了各种政治、社会问题的论战,形成新的两大党派报刊的局面。
《合众国公报》(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是联邦党最早的机关报,创建于1789年。
《国民公报》(National Gazetee)是共和党最早的机关报,创建于1791年。
两党的报纸编辑从政治论战发展到人身攻击,甚至街头对骂和殴斗,报道亦无真实性可言。
三19世纪30到50年代新的两党的报刊随着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确立,美国的政党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几经演变而形成新的两大党,及民主党和共和党。
民主党的主要机关报是30年代的《华盛顿环球报》。
共和党的报纸以50年代的《春田共和报》(Springfield Republican,1824年创刊)为代表。
60年代发生南北战争后,全国的报纸大都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形成两种主要的政治倾向。
支持林肯(属于共和党)政府废奴政策的报纸占多数,较著名的有《纽约时报》《纽约晚邮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反对林肯政府立场的有《纽约先驱报》《纽约每日新闻》《纽约世界报》等。
美英报刊简介美国和英国的日报总数约两千多家,各种期刊为五千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性和专业性报刊,全国性大报和杂志为数并不多。
下面介绍在美英国内若干有影响的报刊。
美国报纸American quality papers include:’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矶时报》USA Today 《今日美国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国际先驱论坛报》Free Press 《自由新闻报》Chicago Sun-Times 《芝加哥太阳时报》New York Daily News 《纽约每日新闻》Boston Globe 《波士顿环球报》Dalas Morning News 《达拉斯晨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旧金山纪事报》American news magazines:Time 《时代》周刊Newsweek 《新闻周刊》Reader’s Digest 《读者文摘》Fortune 《财福》杂志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Far Eastern Review 《远东经济评论》U.S.News and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Smithsonian 《史密斯森学会》杂志Star 《明星》Family Circle 《家族》月刊American Legion 《美国军团》People Weekly 《人民周刊》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杂志1.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
属苏兹贝格(Sulzberger)家族所有。
美国废纸的分类标准美废1号废杂纸:由不同质量的废纸混合组成,不受包装方式或纤维组成的限制。
杂物不得超过2%。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10%美废2号此类废纸目前不见使用。
美废3号高级废杂纸:由经过拣选的不同质量的废杂纸混合组成,打包供货。
此类废纸(涂布或未经涂布)的磨木浆含量不得超过10%。
杂物不得超过0.5%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3%。
美废4号制盒纸板边角料:在制造折叠纸盒,装配纸箱和其它同一类型的纸板制品过程中的新边角料,打包供货。
杂物不得超过0.5%。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2%。
美废5号工厂包装纸:用于卷筒纸,纸捆,平板纸的外包装的废纸,打包供货。
杂物不得超过0.5%。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3%。
美废6号旧报纸:废旧报纸,打包供货,其他纸张含量不多于5%。
杂物不得超过0.5%。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2%。
美废7号特种旧报纸:经过拣选且不受潮的废旧报纸,打包供货。
此类旧报纸既没有受太阳光的曝晒,而且也没有其他杂废纸混杂在其中。
其凹印和彩印部分不超过正常的数量。
不允许混有杂物。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2%美废8号特级旧报纸(供脱墨用):经过拣选且不受潮的废报纸,打包供货。
此类旧报纸既没有受太阳光的曝晒,不含杂志、空白纸张、印刷厂过期报刊和其他杂废纸,其凹印和彩色部分不超过正常数量。
不得用其它纸张包装。
不允许混有杂物。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0.25%。
美废9号发行量过剩的报纸:报纸发行量过剩部分,打包供应或扎成捆状供应。
凹印和彩印部分不超过正常数量。
不允许有杂物和不合格废纸混入。
美废10号旧杂志:干、涂布的旧杂志、目录及同类的印刷品。
打包供货。
允许含有少量未经涂布的报纸。
杂物不得超过1%。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3%。
美废11号旧瓦楞纸箱:旧瓦楞纸箱,其面层为仿箱板纸浆;麻浆或牛皮木浆、打包供货。
杂物不得超过1%。
不合格废纸总量不得超过5%。
美废12号经双重拣选的旧瓦楞纸箱:干、经双重拣选的旧瓦楞纸箱,货源自超级市场、工/商业机构;其面层为仿箱板纸浆、麻浆或牛皮木浆;经特别拣选,不含碎片、外国制瓦楞纸、胶或腊。
论报业发行的重要性“发行是报纸的生产线”。
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
又到了2010年发行高峰期,各家报社的发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不难看出,虽说大家都在谈论着品质年,办报质量最重要,但各类促销却少不了。
无论是广州还是外地,只要订报基本都有礼品赠送,而且各个报业公司礼品也非常趋同,不外都是一些老百姓经常用的,非常实惠的东西,以此来争取每一个订阅者。
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
因此,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生存的高度来重视,建立全新的发行模式是报纸现代营销的迫切需要。
今年有一些报纸也想出了很多新的招数来吸引订阅者,北京青年报推出的一系列的套餐就非常别出心裁,他们把旗下不同的报纸组合在一起优惠征订,价格非常吸引人。
譬如北京青年报与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与北京科技报和北京电视报等等,可选的范围很大,既有效地推销了自己的报纸,也为读者选择提供了多样性。
北京晨报则推出了“我与晨报一同走过——寻找五星级读者活动”,将从1998年北京晨报创刊至今,累积订阅5年期以上的自费订户称为五星级读者,为他们建立系统资料库,免费为这些“五星级读者”办理上海浦发银行“晨报东方卡”,享受特别的续订晨报优惠,并举行抽奖活动。
想想能五年始终如一地订阅一份报纸,在目前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实属不易了。
针对目前报纸的发行方式,有专家建议报社还要探索报纸发行的新模式。
譬如说,与银行合作,在发行报纸的同时,向客户赠送该银行的一张存有一定金额的储蓄卡;与保险公司合作,现在人们保险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有购买保险的欲望,在征订报纸时发行一种小额保单,客户会很容易接受;报业可寻求合作的销售伙伴还可延伸到电信、运输甚至IT行业。
在美国,报纸的发行渠道与中国相似,即家庭投递、街头零售和邮寄三种,但比重不同。
美国报纸发行量中,家庭投递占绝对多数,只有少数4开城市日报以零售为主。
听力讲美国报纸的发展一、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的到来1830年以前,美国报纸是没有客观性的,大多以广告和政治为主,背后依靠政党和财团,内容沉闷、发行量小。
售价6美分,对普通劳工来说十分昂贵,因此受众也大多是中上阶层。
1830年后的便士报售价1美分,十分主动的雇佣报童沿街售卖,将受众扩大到普罗大众,并将受众卖给广告商,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新闻业的发展。
后来人们也分析着报业发展的其他原因,是因为科技———印刷机、交通技术的发展?还是因为学校普及、人们识字率的上升?或者这就是报纸这一物种渐渐演化的过程?二、19世纪60年代:新闻业成为一种职业虽然19世纪30年代,报业得到了发展,但是记者的地位依然低下,大部分的报纸依旧依靠着熟人顺道所带来的的信息。
直到19世纪80、90年代,新闻业才逐渐成为美国城市内一个注重自我、荣华显贵的职业,记者们求真的态度也逐步崛起,他们强调事实,希望能如相机一样重现生活。
1890年高德金自信地说“新闻采访也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重要职业’”三、19世纪90年代:两类不同生存方式的新闻本章阐述了新闻业的两种生存方式。
一方面,作为娱乐的《纽约世界报》。
普利策于1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
此时的美国有大量的移民,有些不识字,有些不认识英文,但他们都有学习的渴望,希望从19世界发展猛烈的报纸上学到什么。
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纽约时报》建立了新闻业的标准。
四、20世纪初:新闻客观性的出现美国对于民主本身的讨论出现在20世纪初。
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提到“今天的个体公民就好像坐在后排的聋哑观众,本应该聚精会神于台上的剧情,却无奈忍不住睡去。
”公民性的“理想无法实现”。
公共事物不是公民个人的事物,往往还存在于公众很远的地方,因此他们不关心,甚至不知晓。
而群体决策似乎一直没有特别的智慧之光,智慧往往只存在于参与管理过程的知情者和专家学者这些少数人脑中。
五、20世纪60年代:大众的批判文化客观性一直在遭受攻击。
作者: 黄卓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54-54页
主题词: 中文报纸;《世界日报》;《中央日报》;《中国时报》;《星岛日报》;华人社区;侨报;
华报;中央日报;印刷媒体
摘要: 作为印刷媒体的美国中文报纸,为数不少。
这些报纸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美国编辑出版,向全国各地发行的,如《侨报》、《中国时报》;一类是在海外编辑出版,或在海外编辑而在美国印刷出版,或大部分版面在海外编辑,小部分版面编辑及全部印刷在美国进行的,如大陆的《星岛日报》海外版、台湾的《中央日报》海外版和《世界日报》,香港的《星岛日报》等;还有一类是当地的华人社区报纸,如《芝加哥时报》、《美中新闻》、《神州时报》、《辰报》、《华报》及一些教会(如基督教、佛教)小报等。
纽约、加州的华人社区报纸还要多一些。
美国中文报纸的竞争手法,可以说五花八门。
有的志在宣传,财大气粗,实行免费赠送;有的也是只送不卖,但要靠广告收入,所以大力突出社区性、高业性、可读性;有的要靠办报赚钱,所以苦心经营,努力丰富内容,提高文字质量,迎合各种读者的口味;。
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1998年报道的对比分析(下)三、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在分析不同的新闻写作方式之前,我们必须对新闻加以定义。
主流美国新闻学教材对新闻大体是这样定义的,新闻"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对社会的真实及完整记录"等等。
Martin and Anju Grover Chaudhary,Comparative Mass Media Systems,在中国,较权威的定义是由陆定一于1943年做出的,即"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真实事件的报道。
"新华社北京分社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上述定义均强调对真实事件的报道,但它们并未涉及到新闻的其他重要特征。
首先,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是新闻。
只有经过记者编辑选择并"包装"过的事件才是新闻。
其次,既然有选择,就必定涉及记者编辑的个人倾向问题。
换言之,新闻天然就不是"客观的".相反,"主观性"才是新闻的特点。
在上述两个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记者编辑是如何"选择"新闻的,从而解释中美新闻差异的深层原因。
政治和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体制决定了其媒体运作的环境,各国的主要媒体必然支持各自的政治哲学和理念。
中国的媒体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和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让中国人民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目标,了解自身的利益所在,教育大众、动员人民,扞卫国家利益,因而政治性是中国媒体的一大重要特点。
而美国则是媒体"高于"政治并向大众提供"中立的"信息。
我们当然不能笼统地说这一神话是虚伪的。
因为就表层的党派政治利益而言,美国媒体大体上是中立的,媒体通常会报道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的态度,并发挥着"看门狗"的作用,监督政府的行为。
美国主要报刊简介节选自《美英报刊新闻作品选读》一.美国的主要报刊(一)报纸《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位于纽约市中心的时代广场,为苏兹贝格(Sulzberger)家族所有。
其创始人是亨利·J·雷蒙德和乔治·琼斯。
打算创办一份比较严肃的报纸,来打破当时在纽约盛行的花花绿绿的新闻报道方式。
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将其纳为己有,在他领导下《纽约时报》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和声誉。
从奥克斯起,《纽约时报》就制定了独特的新闻守则,即“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oint”,意为“所有制的刊登的新闻”。
这句话印在每天头版的左角,成为《纽约时报》的宣言,也成为新闻报道的一条铁律,它是招揽数以万计读者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百余年来报纸对读者的一种矢志不渝的承诺。
这一信条在广告层面也有发展和延续。
《纽约时报》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和维护广告的格调和品位,而且以其客观严谨的报道态度,庄重凝练的大家风范,赢得了“权力机构的圣经”和20世纪人类历史的“档案记录报”的美誉。
《纽约时报》比较充分和详尽地报道了国内国际大事,尤其是国际新闻,并刊登一些重要演说及文件的全文(其他报纸一般只报道摘要)。
历届总统和内阁成员常常为该报提供内幕消息,该报也是美国历届总统每一按必读的一份报纸。
在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中,《纽约时报》遥遥领先。
《纽约时报》分平日版和周末版两种版本,读者可以分开订阅。
周日版的订数要高于平日版。
20世纪90年代数字通信的飞跃发展开拓了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崭新渠道。
传统的三大媒体不得不放下矜持的身段,与他们既爱又恨的“网络小妖女”进行合作,其中包括一度坚持严肃风格而拒绝使用彩色印刷而被戏称为“灰色贵妇”(The Grey Lady)的《纽约时报》。
1995年,《纽约时报》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事实证明,这种“下嫁式的联姻”是正确的,能够为公司带来广泛的影响力和滚滚的财源。
1 Main Newspapers in the USAThe New York Times 1851 (美国第一大报,报道国际事务有威望)The Washington Post 1877 (美国第二大报,报道美国国内政治动态)The L.A. Times 1881 (美国第三大报,西部最大的对开日报)USA Today 1982 (美国唯一的彩色的全国性、对开日报,全国性综合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1889 (美国金融界最具权威性的报纸)The Chicago Daily News 1875Baltimore Sun 1837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908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8652 Main Magazines in the USANewsweek 1933Time 1923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19483 Main Newspapers in the UKThe Guardian 1821 (英国第一大报纸)The Sun 1921 (英国乃至世界上发行量第一的报纸,“世俗报纸”)The Observer 1791 (爱迪生创办)Daily Express 1900Daily Mail 1896Daily Mirror 1903The Daily Telegraph 1855Financial Times 1888The Independent 1986The Times 1785英国四大全国性“高级日报”The Daily TegegraphThe TimesThe GuardianFinancial Times4 Main Magazines in the UKThe Spectator 1828Nature 1896The Economist 18435 Famous News Agencies in the worldReuters Ltd. 路透社(总部在英国)AP ( the Associated Press)UPI (the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AFP 法新社PII 报业托拉斯(印度)TASS 塔斯社(俄)DPA 德新社(西德) AND 德通社(东德)ANSA 安莎社(意大利)Kyoto 共同社(日本)Xinhua 新华社。
世界主要报刊和通讯社简介一、报刊的起源与概述最早的新闻媒介是报纸,近代报纸的雏形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其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The Daily Courant)由马利特(Edward Mallet)于1702年在伦敦创办。
该报最初较为粗糙,仅一版,且以翻译荷文、法文消息为主,直到19世纪后才陆续增加了财经、金融、工商企业、娱乐消息、体育及读者信箱等内容,从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日趋相关,成为人人每天必读的信息来源。
二、世界主要报刊1、《泰晤士报》(The Times)《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悠久、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报纸。
该报创刊于1785年,原名《每日环球记事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改为现名。
该报创办人为约翰·华尔特(John Walter),由泰晤士报业公司(The Times Newspaper Ltd.)出版,隶属于英国泰晤士报业集团。
《泰晤士报》是中国人最早接触的西方报纸。
它以消息灵通、来源可靠、内容翔实、报道和评论严肃著称。
该报的新闻从业者两百多年来坚持“忠实地记录”的立场,为它赢得了“雷神”(The Thunder)的谑称。
1980年默多克成为它的第五代主人。
面对电子传播媒介的冲击和报纸同行的激烈竞争,默多克在该报的内容和编排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图片增大,人情味新闻和犯罪新闻取代了部分严肃的新闻报道”。
自1986年1月开始,该报纸采用电子技术出版;1996年1月1日它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行。
2、《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1855年创办于伦敦,由电讯报业公司(Telegraph Newspaper Ltd.)出版。
在四家全国性“高级报纸”中,它是发行量最大的一家。
1937年该报与《晨邮报》合并。
该报公开标榜持“独立保守”的政治观点,其宗旨是“提供充分、明了和易于理解的新闻”,而实际上其观点倾向于保守党,是保守党的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