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裁判法(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85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一、排球竞赛规则排球比赛是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的集体项目。
每队由 6 名队员组成,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站成两排。
(一)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为 18 米×9 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 3 米宽的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 7 米。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网柱应安放在两条边线外05 米~1 米处,其高度应使球网两端的高度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的网高。
(三)比赛用球比赛用球的圆周为 65 厘米~67 厘米,重量为 260 克~280 克,气压为 030 千克/平方厘米~0325 千克/平方厘米。
(四)比赛的方法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得一分。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或三局两胜制。
前四局比赛采用 25 分制,决胜局(第五局或第三局)采用 15 分制。
(五)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 8 秒钟内将球发出。
发球时,发球队员不得踏及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
(六)击球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击球,但不得持球,不得连击。
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七)进攻性击球进攻性击球是指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
前排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进行进攻性击球,但在击球时,球的整体不能高于球网上沿。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区域内击球时,击球的瞬间,球的整体不能高于球网上沿,且不能将球击过网。
(八)拦网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
(九)比赛中的犯规常见的犯规包括触网、过中线、四次击球、后排进攻违例、位置错误等。
二、排球裁判法(一)裁判员的职责和权力第一裁判员负责主持一场比赛,其权力高于其他裁判员。
第二裁判员协助第一裁判员工作,并在其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接替其工作。
(二)裁判员的手势裁判员通过手势来表示各种判罚。
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一、长传不平在排球比赛中,长传球是一种传球技术,队员一次接球将球传给队友。
裁判判罚长传不平的情况是当接球队员在长传球时,球没有顺利地传给队友,而是产生了斜向或者非正面的传球。
此时,裁判可以判罚对方的长传不平,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长传不平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判罚情况。
因为判断长传是否平,需要裁判凭借主观判断来评定球的轨迹。
有时候球可能看起来偏离了平面,但实质上是因为接球球员的传球技巧较好,球并没有满足根据规则的定义,也就不是违例。
尤其当球速较快,判断更加困难。
因此,长传不平的判罚存在较大争议。
对于这种争议,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判断球的轨迹。
比如,可以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在比赛结束后对争议的判罚进行回看,以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此外,裁判员可以向主裁判提出疑问,并解释自己的判罚依据。
最终,争议的判罚会在裁判组协商后得出结果,并告知队伍。
二、传球平台传球平台起到接球员平稳、规范传球的作用,它是一只平直的手臂和手掌,并且并不弯曲。
裁判判罚传球平台的情况是当接球员在接球时,手臂和手掌呈现的不是平直的状态,而是弯曲或者抬起。
此时,裁判可以判罚对方的传球平台,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传球平台的判罚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规则。
因为判断平台是否规范,同样需要裁判凭借主观判断来评定接球员的动作。
有时候接球员的手臂可能稍微弯曲了一点,但并不影响传球的质量。
特别是当球速较快、接球时间较短,判断体现得更加困难。
因此,传球平台的判罚也存在较大争议。
解决这种争议的方法与前面的情况类似。
可以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在比赛结束后对争议的判罚进行回看,以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此外,裁判员也可以向主裁判提出疑问,并解释自己的判罚依据。
最终,争议的判罚会在裁判组协商后得出结果,并告知队伍。
三、球是否出界排球比赛中,球是否出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裁判判罚情况。
当球在接球或者击球过程中,出界或触碰边线时,裁判会判罚球出界,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通常由两个由6名球员组成的队伍进行比赛。
下面将介绍排球比赛的规则及裁判法。
一、比赛规则1.1比赛场地与装备: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米,宽9米,中间有一根高2.43米的网将场地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球场上除了网外,还会有边界线、中心线、攻击线等线条。
比赛双方必须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1.2比赛人员与队员位置:每队可派出最多12名球员,分为两个位置,前排和后排,每方6名球员。
前排球员通常负责防守和攻击,后排球员则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
1.3比赛流程:比赛始于发球,首先由发球方在自家场地发球,对方接发球并发起进攻,双方通过扣球、传球、扑救等技术交锋,争夺得分。
每次发球后,球将在进攻或得分结束后转换给对方。
1.4得分规则:得分者将得到一个得分,并换发球权,获得一方在规定局分达到预设分数(通常为25分)后获得胜利。
如果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数(通常是24比24),比赛将进入延长赛,需要在两分之差下获得胜利。
1.5替补规则:替补球员可以在比赛任何时候替换现场球员,每队有限次数的替补次数。
二、裁判法排球比赛中有多名裁判员负责裁判,在比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球场内裁判员:球场内裁判员主要有以下几名:-主裁判:负责公平地掌控整场比赛,做出最终决策。
-第一副裁判:跟踪球场边界和中心线的位置,同时控制替补球员入场,并确认发球方。
-第二副裁判:分析进攻线,并记录得分和得分方。
2.2线判:线判负责判断底线和边线上球是否在界内或界外。
通常有四名线判,两名对各自队伍负责的线判在场地两侧,一名在底线处,一名在中线处。
2.3技术代表:技术代表负责使用技术手段(如慢动作回放)来确认争议性判决。
他们根据需要向主裁判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建议。
2.4裁判决策:裁判员应该了解并准确地执行国际排球联合会制定的规则。
他们需要及时、公正地做出判决,并根据规则和比赛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裁判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判定技能、快速反应和决断力。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一、场地、器材、设备(一)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
并且划一。
比赛场区为18×9m的长方形。
中线把它分为相等的两个区,两条长线是边线,两条短线是端线。
所有界线的宽均为5cm,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发球区:在两条边线后各画一条长15cm,垂直并距离端线20cm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
发球区的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前场区向边线外的无障碍区无限延长,进攻线于端线够成后场区。
比赛场区的四周至少有3m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要有7m的无障碍空间。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为黑色,长9.5m,宽1m,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
球网的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
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35m,女子一般为2.15m。
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网高。
球网高度的测量应用量尺在场地的中间丈量。
场地中间的高度必须符合规定高度,两条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超过规定网高2cm。
网柱为两根高2.55m的光滑圆柱。
最好能够调节高度,固定在边线外0.5-1m处,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必须排除。
标志带:为两条宽5cm,长1m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标志杆:两根有韧性的杆子,长1.8m,直径10mm,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两侧。
出球网80cm,高出部分每10cm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三)球:比赛用球的颜色可为一色的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的多色球,圆周为65-67cm,重量为260-280g,气压为0.30-0.325kg/cm²。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
比赛的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
排球裁判法(2)第一篇:排球裁判法(2)第二章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得一分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犯规结果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胜一局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胜一场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
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以上相同。
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
对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
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比赛程序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场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2.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3.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a发球权b接发球权。
c场地。
输者只有另一选择。
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
热身时间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
2.若两队队长同意一起进行赛前热身,则依据规则的规定,两队可同时进行6分钟或10分钟的热身活动。
球队上场阵容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
2﹒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场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表。
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
《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排球竞赛规则概述•排球比赛规则详解•排球比赛裁判方法•排球比赛策略分析•排球竞赛规则应用实例•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排球竞赛规则概述排球竞赛规则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是由美国军队制定的一些简单的比赛规则,用于军队内部的排球比赛。
随着排球运动的逐渐普及,这些规则逐渐演变成为正式的排球竞赛规则。
排球竞赛规则的起源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竞赛规则也不断地进行着修改和完善。
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是负责制定和修改排球竞赛规则的国际组织,其制定的排球竞赛规则被世界各地的排球比赛所采用。
排球竞赛规则的发展排球竞赛规则的起源与发展制定排球竞赛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排球比赛的进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
排球竞赛规则的意义排球竞赛规则是保证排球比赛顺利进行的基础,它确保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了因规则不明确或执行不严格而引起的争议和纠纷。
同时,排球竞赛规则也保障了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避免了因不规范的比赛行为导致的意外伤害和健康问题。
排球竞赛规则的目的排球竞赛规则的目的与意义VS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排球竞赛规则也不断地进行着修改和完善。
一些旧的规则被淘汰,一些新的规则被引入,以适应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比赛的需求。
排球竞赛规则的更新为了保持排球竞赛规则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会定期对排球竞赛规则进行更新和修订。
这些更新和修订的规则通常会在每年的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生效。
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与更新02排球比赛规则详解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应该在室内或室外,且场地表面平坦、干净、无障碍物。
比赛场地分为进攻区域和防守区域,进攻区域包括前场、中场和后场,防守区域包括发球区、接发球区和换人区。
比赛场地与设备要求球网排球球网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颜色为黑色。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一、排球竞赛规则(一)场地与器材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 米,宽9 米。
场地中间由球网隔开,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排球的周长为 65-67 厘米,重量为 260-280 克。
(二)比赛队员每队上场6 人,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接应二传和自由人。
自由人可以在后排进行替换,不参与进攻。
(三)比赛的开始比赛由裁判哨声开始,发球方将球抛起,用手将球击出。
发球必须在发球区内进行,且发球不能出界或落在对方界内。
(四)得分方式1、球落在对方场地内,本队得分。
2、对方击球出界、击球下网、四次击球、过网击球等违规行为,本队得分。
(五)比赛中的击球规则1、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2、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3、球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击球,但必须清晰、不得持球。
(六)进攻性击球1、前排队员可以在任何高度进行进攻性击球,但击球时不能踏及或越过进攻线。
2、后排队员进攻时,击球点不能高于网的上沿。
(七)拦网1、队员可以在球网上方进行拦网,但不能过网触球。
2、拦网不算击球次数。
(八)触网比赛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球网都算触网犯规。
(九)过中线队员的脚完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地为过中线犯规。
二、排球裁判法(一)裁判员的职责1、主裁判负责掌控比赛的进程,判定得分、犯规等情况,并做出最终的裁决。
2、副裁判协助主裁判工作,主要负责观察球是否出界、队员是否触网等情况。
(二)裁判的手势1、得分手势:手臂上举,掌心向前。
2、发球手势:指向发球方。
3、界内球手势:手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
4、界外球手势:手臂向外伸直,掌心向上。
5、触网手势:手指触网的部位。
6、连击手势:双手胸前交叉摆动。
(三)比赛中的判罚1、当出现犯规情况时,裁判应及时鸣哨并做出相应的手势。
2、对于有争议的判罚,裁判应根据规则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保持判罚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四)位置错误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的位置与轮转顺序不符,即为位置错误犯规。
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1. 排球规则概述排球是一种团队比赛项目,由两支队伍参与。
目标是通过发球、接发球、传球、扣球等技术手段,将球送入对方场地内并使对方无法正确回击。
比赛一般分为五局,每局以25分为胜利目标(需领先至少2分),如果进入决胜局,则以15分为胜利目标。
2. 球场布局排球比赛场地为矩形场地,长18米、宽9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分割线,将场地分为两半。
两边各有一条攻击线,距离中线3米。
攻击线与场地末端线之间的区域为攻击区。
3. 球的规格和性质排球是由气密性材料制成的圆球,外皮为柔软、有弹性的材料,直径为约21.5厘米,重量约为260~280克。
排球必须具备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可判定性。
4. 参赛队伍和队员每支参赛队伍由6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担任队长。
每支队伍还可以有2名替补队员。
队员须按照顺时针方向站位,每位队员都有特定的位置和任务。
5. 比赛开始与结束比赛开始前,两支队伍需派出队员进行抽签,决定发球方和场地选择。
比赛开始时,发球队员站在发球区内,将球发至对方场地。
比赛结束时,达到规定分数的一方获胜,或者比赛规定的比赛时间到达。
6. 大名单和换人在比赛开始前,每支队伍需提交一份大名单,包括正选队员和替补队员。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每支队伍有3次换人机会。
替补队员进场后,原先上场队员不得再次进场。
7. 规则违例与判罚排球比赛中存在一些规则要求,如果违反这些规则,将会导致违例和判罚。
常见的规则违例包括:•发球时脚跨界线或者未将球踢出手中导致发球犯规;•回击球员连续触碰球三次导致犯规;•发球时球未过网或直接出界导致发球犯规;•攻击线内其他位置队员进攻导致犯规。
对于违例行为,裁判员将会做出相应判罚,比如罚分、交换发球权等。
8. 裁判员的角色和责任裁判员在排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有责任确保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裁判员的职责包括:•检查球的规格和性质;•解释和执行比赛规则;•判定球是否出界、是否有违例行为;•计分和记录比赛进程;•监督和指挥队员进场和离场;•处理比赛中出现的纠纷和投诉。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1.比赛方法: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比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方法是由一名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的。
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
一名球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比赛不间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
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同一名队员继续发球。
接发球队胜一球后,按预先登记的发球顺序,换由下一名队员发球。
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六人制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得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在发球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沙滩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只得发球权不得分。
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两胜制和一局胜负制。
每局的胜负为限分制,即首先达到规定分数的队为胜队。
(以下以六人制排球比赛为例进行介绍)1.比赛概要:每场排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6名队员。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
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每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每次获得发球权后,六名球员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轮转,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
2. 球场概况: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
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
3.球网: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
网宽1米,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
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
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