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_红楼梦_中人物的绰号
- 格式:pdf
- 大小:711.46 KB
- 文档页数:8
《红楼梦》人物绰号漫谈
姜子龙
【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1)003
【摘要】<红楼梦>语言的研究虽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还未被重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值得研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功用--在小说创作中形成固定的人物塑造模式,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即体现出传统释道文化对通俗文学创作的辐射作用.探寻<红楼梦>人物绰号独特的文化意蕴,会拓宽<红楼梦>语言的研究途径,并且丰富我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姜子龙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1
【相关文献】
1.论《红楼梦》人物的绰号艺术 [J], 孔令彬;文白梅
2.《红楼梦》人物绰号的美学意义 [J], 王少栋
3.《红楼梦》人名、绰号翻译与人物身份构建 [J], 李占芳;杨春红
4.《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 [J], 王羽馨
5.《红楼梦》人物素描语言修辞美学的诗性体认与翻译——中国传统诗学思辨观与《红楼梦》人物素描语言文化美学翻译 [J], 唐灵芝;包通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的人物绰号也是作家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但它不再是简单着眼于某一点表征,而是能够深入到灵魂深处,提挈人物的全貌。
不仅如此,许多人物绰号的命名还反映了小说里被命名人的文化教养和性格特征。
*贾迎春迎春花*迎春花是木犀科的落叶灌木,先花后叶,小枝细长有角棱,纷被下垂,花冠通常六裂,开似喇叭,开后呈金黄色.由于它耐寒性,适应性特强,常在早春带雪冲寒开花,故名〞迎春〞.贾府里的二小姐迎春,除了名字与迎春花相同外,在品性方面几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她是贾赦之女,贾琏的同父异母妹,庶出.第三回写她的外貌〞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可是她的性格却是懦弱无能,正如兴儿所说: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贾府里的小姐们都有一个专长,不是能诗就是会画,独是她才具平庸.她在书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贾府里出现风波,抄检大观园时,迎春的丫头司棋因与表兄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行将驱逐出境。
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而迎春却无动于衷,不加过问,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尽。
所以迎春这位弱女子注定了没有好的命运:《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写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后来书中写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大同府人氏孙家,祖上系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的孙绍祖,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
可怜迎春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宋代刘敞一首咏迎春花的诗: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所以红楼梦中的迎春其实也只是徒有其名.。
红楼梦诗社人物别称
红楼梦中涉及的诗社中人物有众多的别称,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 1. 贾宝玉:宝玉、宝二爷、玉兄、贾哥儿、贾掌柜、贾家小二等。
2. 林黛玉:黛玉、林妹妹、黛儿、黛官、黛姑娘、黛郎等。
3. 薛宝钗:宝钗、钗儿、薛姑娘、宝贵人、薛贵人等。
4. 贾母:老祖宗、母亲、贾老祖、老太君、太君等。
5. 史湘云:湘云、云儿、湘姑娘、太真等。
6. 贾政:父亲、贾大爷、贾老爷、贾县令、贾老板等。
7. 王熙凤:凤姐、熙凤、王夫人、秦可卿、凤姑娘等。
8. 贾琏:琏二爷、贾二爷、琏大爷、琏兄等。
9. 贾珍:珍大爷、贾爷、珍父亲、贾家大少爷等。
10. 贾芸:芸哥、芸儿、芸兄、芸大爷等。
这些别称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够表达人物性格、地位、亲密程度等不同的含义,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 1 -。
关于红楼梦中各种命名的含义关于红楼梦中各种命名的含义《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中各种命名的含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贾宝玉——假宝玉林黛玉——怜待玉薛宝钗——削宝拆贾府——假府甄士隐——真事隐甄英莲——真应怜甄宝玉——真宝玉霍启——祸起封肃——风俗贾雨村——假语存贾化——假话娇杏——侥幸冯渊——逢冤秦可卿——情可轻、情可倾、情可钦(3种说法)秦钟——情种詹光——沾光卜固修——不顾羞卜世仁——不是人吴新登——无星戥石呆子——实呆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抱琴,司棋,待书,入画——琴棋书画(抱琴--元春的大丫头,司棋--迎春的大丫头,待书--探春的大丫头,入画--惜春的大丫头)单聘仁——擅骗人戴权——大权张友士——张有事秦业——情孽钱槐——奸坏青梗峰——情根峰仁清巷——人情巷十里街——势利街贾政、贾敬——假正经潇湘馆——消香馆梨香院——离乡怨蘅芜院——恨无缘怡红院——遗红怨群芳髓——群芳碎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王熙凤:站在冰山上曝晒的凤凰。
(一说“亡西风”或“枉为犀利的女子”)红楼梦命名规律1、寓意暗示小姐名字:贾府的每一个小姐的名字地很有意思,都是以春字为结尾,大姐叫:元春,二姐叫:迎春,三姐:探春,四姐:惜春,名字合起来就是寓意“因缘叹息”。
她们的结局也是可悲可叹,远嫁、横死、暴毙,每一个人的结局都很凄惨,确实可悲可叹。
丫鬟名字:丫鬟的名字:抱琴、司棋、侍书、入画,连起来就是寓意“琴棋书画”。
这些名字寓意岁好,但是每一个人的命运也在名字里透露出来。
入画同音入化,寓意着遁入空门的意思。
侍书,同音事殊,她的结局也早就在名字中体现出来,主子和亲远嫁,作为丫鬟的结局也不会有多好。
司棋,寓意奇死,小姐被夫家虐待致死,不得善终,也算是死的离奇了。
2、谐音暗示贾宝玉:谐音假宝玉。
《红楼梦》一书本名《石头记》,而这个石,说的就是主角贾宝玉,玉非真玉,而实为顽石,他一生批判封建礼教,多次冲撞家族道德底线,确是顽石一颗。
红楼梦人物的简介红楼梦人物的简介导语:《红楼梦》一书,在说部中几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百年后且有自命才子佳人者流,为宝黛流泪者。
而大家对书中的角色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人物的简介,供大家了解。
红楼梦人物简介1、贾宝玉,幼号绛洞花主,原籍金陵,荣府贾政次子,自幼深得祖母宠爱。
也生于仕宦世家,容颜姣好,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暝视而有情。
因住怡红院结诗社时起号怡红公子,资质聪颖,个性温柔、终日嬉戏于脂粉队里,养成一种偏僻乖张的性情。
2、林黛玉,字颦卿,别号潇湘妃子。
原藉姑苏,贾母心爱的外孙女。
先伤母,其父亦不久去世。
作者形容她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如姣花照水;形动如弱柳扶风一幅古代病态美人图,跃然纸上。
她性情孤高,胸怀狭窄,才情之高,为十二金钗之冠。
3、薜宝钗,别号蘅芜君,与宝玉原系姨表姊弟。
生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下画而横翠,肌肤也丰泽而白皙。
她性情温和贞静,行为豁达大度,处事随分安时,才情之高,亦只她堪与黛玉匹敌。
故贾府中自贾母起,上上下下没有不称赞她的,不过她在滴翠亭外嫁祸黛玉更足见她心机之深。
4、王熙凤,小名凤姐儿,浑号凤辣子,贾琏之妻。
生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由这段的描写,不难想像出她是怎样一个人物。
她争强好胜,处处不肯落人褒贬,工于心机,把一个复杂的大家庭荣府治理得当,不能不说是她的长处。
但她虚荣,贪财、阴险、毒辣、邀功、诿过等缺点,亦不为少。
5、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原藉金陵。
贾母的内侄孙女。
生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面貌非常美丽。
虽然亦出于仕宦世家,但幼年伤父母,寄食叔家,其际遇当然差些。
然而这种遭遇并没影响到她的性格。
在<红楼梦>十二个奇女子中,她是活泼、天真爽朗,不受穿着,乐观主义的典型代表;如冒失地以戏子比黛玉,大吃鹿肉,抢联即景诗等,无不显出她的天真可爱。
《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绰号是指人们根据对方的容姿、性格、嗜好、经历等特点而命名的一种带有戏谑色彩、或用以臧否人的称谓符号。
明末李渔有一段关于绰号的精彩议论:"始信天下的混名,再取不差,不象自家表德,只择好字称呼。
天下接交之法,不必察其所为,观其所事,只问此人叫做甚么混名,就知道交得不交得也。
"由此可见,一个入木三分的绰号往往产生于一种特定的社会氛围,它不仅需要机敏的民智,而且有别于"正统文化"的那种装腔作势。
这样,绰号便具有显著的社会学意义起来,它非父母所命,无表德之义;又非自名,而无言志之功,无掺人个人意愿,因此往往寥寥几字,便道出一个公认的人物特征,令人忍俊不禁,心领神会。
清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论道: "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
"又云:"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矣。
"可见《红楼梦》书成的清代,正是绰号多姿多彩的成熟期,在民间运用广泛。
我国古代通俗小说在大力汲取民间口头技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间审美意识的影响,从绰号在《水浒传》中应用的炉火纯青到《红楼梦》绰号运用的精致高妙,可以说,绰号己与民间审美意识紧密联系,成为俗文化的微缩式代表。
《红楼梦》全书基本以当时的北京话写成,也参杂有古代汉语,并吸收了其它旧通俗文学语言,这些时代与语言的特色在绰号措辞上或有体现。
纵观《红楼梦》人物绰号命名角度,大抵可分三类,即拟态类、拟事类、拟性类,它们通常以借喻或借代等方法来实现。
下面就走进《红楼梦》,于虚虚实实的众生百态、社会万象中,领会绰号背后的独特意蕴。
一、拟态类以对象的神态容姿做绰号的主体,或做直观的反映,或引申以表现出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特征。
例如:呆雁:贾宝玉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
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红楼⼈物绰号种种《红楼》⼈物中有绰号的有好⼏位,取法基本上都是从性格⼊⼿的。
它们不仅是主⼈名、字寓意的进⼀步深化和补充,⽽且对⼈物刻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
⼀看到这绰号,那⼈物仿佛⽴刻就在我们⾯前活了起来。
下⾯捡⼏个重要的说说。
“⽆事忙”这是宝⽟的绰号。
是第三⼗七回结诗社时,宝钗给取的。
虽然未被采⽤,但此绰号却留了下来。
第四⼗三回,谈到惜春画画,宝⽟说:“詹⼦亮的⼯细楼台就极好,程⽇兴的美⼈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
”宝钗道:“我说你是⽆事忙,说了⼀声你就问去。
等着商议定了再去。
”第六⼗三回,怡红院的⼥孩⼉们单独给宝⽟过⽣⽇,宝⽟说:“关院门罢。
”袭⼈笑道:“怪不得⼈说你是‘⽆事忙’,这会⼦关了门,⼈倒疑惑,越性再等⼀等。
”可见,不少⼈这样称呼他。
第五⼗七回的回⽬是“慧紫鹃情辞试忙⽟”,这⾥“忙”字,即“⽆事忙”意。
宝⽟⽣在钟鸣⿍⾷之家,倍受宠爱,尤其是有⽼太太撑着,⾃然成了全家的中⼼。
其兄贾珠早逝,其弟贾环⼜是⼀副那样猥琐的样⼦,他虽⾏⼆,实为⽼⼤,肩上肩负着承祖业、兴门庭的重担。
可他却“背⽗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弃宝钗、湘云、袭⼈之劝,不仅不为正统社会规定之“事”,反⽽视其为“铒名钓禄”,是“禄蠹”之⾏为。
第五回,警幻仙姑曾⾔及荣宁⼆公的嘱托,希望宝⽟今后能留意孔孟之间,委⾝于经济之道。
宝钗等也劝其放弃诗酒风⽉的⽣活,致⼒于经济学问和功名利禄。
可他却说,黛⽟何曾说过这样的混帐话,如果说了,也早与她⽣分了。
因此,从正统的“事”上来说,他是“⽆事”的,亦是“⽆能”的,正所谓“⼀技⽆成,半⽣潦倒”;“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章”;“天下⽆能第⼀,古今不肖⽆双。
”只知终⽇与姐妹们为伍,吟诗赏花,不务正业,专在“秾诗艳赋上下⼯夫”(贾政语),的确是个“富贵闲⼈”、“⽆事忙”。
但同时,他每天⼜是忙碌的,⽽且⽐谁都忙,他的⾝闲不住,他的⼼更静不下来,或⼊诗社、或猜谜语、或寻古庙、或祭⾦钏、或填芙蓉诔、或探黛⽟的病、或见杏⼦满树⽽叹、或见空榭伤怀⽽归…… 他关⼼体贴着每个⼈的情感,他悲痛伤⼼着任何⼀次离合,他痛恨着牢笼枷锁对⼈的束缚与戕害,他对⾃⼰的⽆能为⼒痛恨不已,从这⼀⾓度来说,他纯粹⼜是⼀个“有事忙”。
网络教育学院毕业/学位论文姓名:学号:学习中心:专业:导师:论文题目:年月日毕业/学位论文承诺书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之规定,抄袭、代写等一律不及格,学位论文将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
承诺:本人充分了解北京语言大学论文写作的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整篇论文除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对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签名:日期:摘要近代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甚至有了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红楼梦中的人物特点,文化背景,甚至是饮食文化和服饰特点都有过研究但是红楼梦中人物的绰号研究的很少,不曾得到重视。
《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有价值,不仅富有语言学功底,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密联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为经典的一部,自然其中人物命名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界注意。
但是阅读之前的一些研究也发现,《红楼梦》中人物的绰号的研究并未得到重视,缺乏相关的文献。
但是人物绰号无疑是《红楼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希望通过对《红楼梦》人物绰号的分析来拓展《红楼梦》的研究宽度,丰富我们对于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关键词:《红楼梦》绰号命名目录摘要 (3)目录 (4)《红楼梦》中人物绰号研究 (1)1引言 (1)2《红楼梦》中绰号的命名来源 (1)2.1作者假托世人、街坊、邻里所取 (1)2.2具体为小说中某人所取 (2)2.2.1长辈给小辈起绰号 (2)2.2.2平辈之间取绰号 (2)2.2.3晚辈给长辈取绰号 (3)2.3其他类别的绰号命名 (3)3绰号的命名方式 (4)3.1绰号的一名多用 (4)3.2绰号的改造与创新 (5)3.3一人多号与多人一号 (5)4.结论 (7)参考文献 (8)《红楼梦》中人物绰号研究1引言中国民间有句谚语“有起错了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
”其实我们的名字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父母长辈给予的,带着他们的期许和关爱,很少能反应我们自身的性格,外貌等等特点。
《红楼梦》里的绰号孔令彬一民间有句俗语云:“有起错了的名字,没有叫错了的绰号。
”的确“一个人的名字也许说明不了什么,但一个人的(绰)号则多半是有意义的”(古龙语)。
那么什么是绰号呢?绰号就是人的外号,又叫诨号、诨名(浑名)、混号、混名,俗又称作花名、野名。
“是人们凭着机智根据对方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命名的一种带有戏谑、幽默、讽刺色彩,或用以臧否人的称谓符号。
”[1]研究绰号文化不难发现,其实绰号也是人类姓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称谓现象,古今中外,帝王将相、社会名流、村夫野老、医卜百业,各式人等,皆可能有绰号。
王利器先生说:“绰号的使用有着深广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基础。
”[2]中国的姓名文化是世界姓名文化中最复杂独特的一种,而它的绰号文化也是富有民族特性和丰富多彩的。
关于中国人绰号的特性,中华一家人网上有两段精彩的文字,兹引述如下:它(绰号)和别号、斋号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
而任何一个绰号在获得多数人认可之前,又几乎全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途径传播,这与别号、斋号的发生与流传照例都依赖文字自署、又多借助作品的方式形成中级性区别。
很多绰号都在与相貌、姓名、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担当者的禀赋德性、行为举止等做出外观与内涵有机统一的概括,同时富有强烈的公众舆论的褒贬性能,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社会评判机制的一个部分(其间因阶级立场、文化教养和道德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乃至错误性导向,是另一回事)。
因此,它又和别号、斋号通为取用者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述或纯主观的自我评判和标示,形成高级性区别。
从语言艺术看,绰号对汉语文化潜力的开掘,在修辞手法上所达到的造诣,远远超过了名讳、表字、别号、室名之类的平均水准。
也许大多数绰号都不象前者那样或出于经典,或工于雕琢,缺乏书卷气雅致味,但它们运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真正能使担当者在人闻见时获得一种立体感。
红楼梦人物及悼号贾宝玉:第一主角,外号:宝二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 ; 绰号:无事忙。
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
厌恶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学情怀的满足。
住在怡红院,在诗社中号为‘怡红公子’更是母亲眼中的‘混世魔王’。
脂砚斋透露雪芹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三字,某些人认为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林黛玉:女主角之一,外号:颦颦、颦儿、潇湘妃子、林姑娘、林妹妹。
与贾宝玉相映衬,为‘木石前盟’。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
林黛玉为贾母外孙女,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贾府,父母双亡,品貌风流,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文采风流,字颦颦(本无字,这个字是贾宝玉所赠),住在潇湘馆,在诗社中号为‘潇湘妃子’。
占花名签得芙蓉。
脂砚斋透露雪芹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
高鹗版为病逝。
有红学家认为最后投水自杀。
薛宝钗:女主角之一,外号:蘅芜君、宝姐姐、宝丫头、宝姑娘与林黛玉相对,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
薛宝钗为王夫人的外侄女,即宝玉的姨表姊,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居住贾府。
她体态丰艳,才情亦高,为人亲和圆融,心思细腻,在贾府众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欢迎得多,也深得贾母喜爱;住在蘅芜苑,在诗社中号为‘蘅芜君’。
占花名签得牡丹。
薛宝钗服膺世俗价值,虽然她身上所佩戴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为‘金玉良缘’,但在宝玉心中仍不及超凡脱俗的林黛玉。
书中反复隐喻,如:冷香丸、所居院落蘅芜苑前大石封闭及无花冰冷的环境来看,有人认为评语似乎应为“冷情”。
警幻曲中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暗示宝玉与宝钗成亲,但宝玉只怀念黛玉,虽然宝钗有如山中高士,也有举案齐眉的美德,但宝玉心中依然不平,只能空对宝钗,没什么夫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