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不再迷恋糖果
- 格式:pdf
- 大小:134.23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甜甜的糖果》【活动目的】1、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克制糖果的诱惑,体验延迟满足带来的收获。
2、初步建立幼儿自我控制意识。
【活动准备】糖果数粒,礼品盒,盘子,小熊头饰若干,透明的玻璃小瓶若干, 多媒体课件,装饰挂满糖果的大树,扮演大象伯伯的老师。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甜甜的糖果)体验“馋”的心理1、教师以熊妈妈的身份导入。
师:亲爱的熊宝宝们,大家好,妈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猜猜看会是什么呢?2、教师倒出糖果,放在鼻子上闻一闻,引起幼儿馋的欲望。
师:啊,好多甜甜的的糖果啊,熊宝宝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糖果你们有什么感觉呢?(辅助提问:嘴巴怎么样?有没有流口水的感觉?)师小结:妈妈告诉你们,这种感觉叫做“馋”。
3、把糖果分给幼儿,让幼儿感知糖果五颜六色的包装,请幼儿放到鼻子上闻闻,好香啊,激起幼儿想吃的欲望。
师:宝宝们的嘴巴馋了吗?妈妈送给每位宝宝一颗糖果,好不好?(二)了解、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1)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后,观察幼儿第一次延迟满足情况,了解幼儿原有心理,引导幼儿初步抵制诱惑。
1、师:糖果好吃吗?你们还想不想吃?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呢,教师把糖果放在盘子里,每位熊宝宝都可以来拿一颗。
妈妈告诉宝宝们一个秘密:拿到后你可以吃掉它,也可以不吃。
如果你不吃的话,等一会儿妈妈就再送给你一颗,可如果你吃掉了,妈妈就不能再送给你了宝宝们听懂了吗?快去拿一颗吧!2、师:你吃掉了吗?你真是个小馋猫;你没有吃掉,为什么?(先让孩子回答没有吃掉的原因,不要着急告诉答案)——你想到妈妈还要给你一颗就忍住馋,不让自己的嘴巴吃。
这是个好办法!(同伴经验分享)3、激励:给忍住的小朋友一颗糖果。
师:现在宝宝们可以吃掉手中的糖果了。
(2)情景表演。
通过情景渲染,培养幼儿有意识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诱惑。
1、让小朋友们带上小熊的头饰,再请出扮演大象伯伯的老师。
师:大象伯伯来家里做客了,熊宝宝们想把糖果送给大象伯伯吗?妈妈再分给你们几颗,我们一起送给大象伯伯吧!2、教师和大象伯伯来到幼儿当中,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颗糖果认识糖果包装的颜色。
幼儿亲子糖果游戏教案反思引言。
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亲子互动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糖果游戏是一种常见的亲子互动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然而,对于糖果游戏的教学,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一、游戏目标。
在进行糖果游戏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游戏的目标。
糖果游戏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合作,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计算和规划?不同的目标会对游戏的设计和实施产生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确定游戏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二、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游戏的灵魂,是游戏进行的基础。
在进行糖果游戏教学时,我们需要明确游戏的规则,并向孩子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孩子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游戏的规则,才能更好地参与游戏,并且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游戏规则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进行调整,以便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游戏材料。
糖果游戏需要一定的材料来进行,比如糖果、骰子、游戏板等。
在进行糖果游戏教学时,我们需要准备好充足的游戏材料,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游戏。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以便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四、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游戏进行的环境和氛围,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糖果游戏教学时,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游戏中注重亲子互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游戏,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五、游戏评价。
游戏评价是对游戏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是对游戏教学效果的检验。
在进行糖果游戏教学后,我们需要对游戏进行评价,看看游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是否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需要听取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游戏教学。
过量“甜食”不利宝宝健康1.催肥众多胖宝宝富含果糖的甜食和饮料,可引起宝宝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刺激体内一种引起暴食的激素分泌,导致宝宝食欲大增。
大量果糖在肝脏中代谢为脂肪,致使热量过剩,体重也随之上升而变成小胖墩。
吃过多的甜食会使机体的脂质和糖代谢异常,宝宝易患小儿高血压、糖尿病。
有的宝宝虽在孩提时未发病,却埋下了日后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隐患。
2.影响宝宝食欲,降低机体免疫力糖果、糕点、饮料等甜食糖含量高,如果宝宝毫无节制地吃甜食、喝饮料,很容易引起饱胀感,吃饭时食欲全无。
宝宝在饭前喝饮料,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果汁饮料中的色素还易沉着在宝宝嫩弱的消化道黏膜上,干扰多种消化酶的功能,引起宝宝厌食和消化不良。
甜食中缺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易致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3.降低体内的B族维生素含量人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催化,而甜食品含糖分过多,机体因加速糖的氧化而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缺乏。
症状一:影响宝宝大脑发育维生素B1缺乏导致宝宝体内的葡萄糖氧化不全,代谢中间产物蓄积脑组织中,影响中枢神经的活动和智力发育。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精神焕散、多动、夜间睡不安稳、易惊醒等症状。
症状二:降低宝宝视力水平维生素B1缺乏,易引起视神经炎,使宝宝视力减退。
此外吃过量甜食,会降低体内钙的含量,导致眼球巩膜弹性降低,眼球容易变长,形成轴性近视。
4.增加龋齿的发生率爱吃糖果及甜食的宝宝,如果没有注意口腔卫生,留在牙齿上的甜食残渣,给乳酸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活动能量,在它的代谢作用下,牙齿表面和窝沟中的釉质被侵蚀,牙齿的保护层受到破坏,形成龋洞,造成龋齿的发生。
5.产生甜食依赖宝宝如天天甜食不离嘴,可使味觉发生改变,对口味清淡的食品失去兴趣,必须吃那些口味浓烈的食物,如巧克力、很甜的糖果,才有感觉。
这样宝宝就越来越离不开甜食,形成对甜食的依赖,挑食偏食的`陋习也因此养成。
2024年小班综合教案《糖果宝宝》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综合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糖果宝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糖果宝宝的特性,学会分辨不同种类的糖果,并培养幼儿对糖果的喜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糖果宝宝的外形、颜色和味道,提高幼儿对糖果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分辨不同种类的糖果,并能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果宝宝图片、糖果模具、糖果实物、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糖果宝宝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宝宝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爱的糖果,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糖果,让幼儿分辨并说出糖果的名称。
(2)教师发放糖果模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糖果的认知。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模仿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其他幼儿猜一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
(2)幼儿相互分享作品,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糖果。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糖果制作有趣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糖果宝宝颜色:红、黄、蓝、绿等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味道:甜、酸、苦、辣等2. 画糖果画纸、彩笔、糖果模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糖果颜色:红色糖果形状:圆形糖果味道: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对糖果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
【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方案:糖果宝宝一、活动主题“糖果宝宝”亲子活动二、活动目的本次亲子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与糖果相关的趣味游戏和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孩子及其家长六、活动准备1、准备各种颜色和口味的糖果,如巧克力、水果糖、棒棒糖等。
2、准备制作糖果的材料,如糖浆、模具、糯米纸等。
3、准备装饰糖果的材料,如彩色糖珠、糖霜、丝带等。
4、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如气球、彩带、小篮子等。
5、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出糖果主题的氛围,如悬挂糖果形状的气球、张贴糖果图片等。
七、活动流程1、糖果猜猜猜将孩子和家长分成若干组,每组面前放置一些不同种类的糖果。
家长蒙上眼睛,通过品尝糖果的味道来猜测糖果的种类,孩子则在一旁提示。
猜对最多的组获胜,并获得一份小糖果奖励。
2、糖果拼图准备一些糖果形状的拼图卡片,将孩子和家长分成若干组,每组同时开始拼图。
最先完成拼图的组获胜,并获得一份小糖果奖励。
3、制作糖果手链为每组家庭提供一些彩色的糖果珠子和丝线,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糖果手链。
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手链款式。
4、糖果绘画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最喜欢的糖果。
家长可以在一旁指导和协助,完成后可以将作品展示在墙上,让大家欣赏。
5、制作糖果屋准备一些纸板和泡沫板,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搭建一个糖果屋。
可以用彩色纸、贴纸等装饰糖果屋,使其更加美观。
6、糖果接力赛将孩子和家长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列。
在起点放置一个装满糖果的篮子,终点放置一个空篮子。
每组的第一个成员需要从起点的篮子中取出一颗糖果,跑到终点将糖果放入空篮子中,然后跑回起点与下一个成员击掌,下一个成员继续。
最先将起点篮子中的糖果全部转移到终点篮子中的组获胜,并获得一份大糖果奖励。
7、分享糖果活动结束后,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带来的糖果,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拒绝零食活动方案以下是 9 条幼儿园拒绝零食活动方案:1. 咱把幼儿园打造成一个健康乐园咋样?在这个乐园里,让孩子们对零食说拜拜!就像我们大人拒绝垃圾食品一样坚决。
比如说,让老师们每天都提醒孩子们,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呀,就像小怪兽会咬坏我们的小肚子!然后搞个班级比拼,看哪个班级最能抵抗零食的诱惑,这多有意思呀!2. 别再让零食在幼儿园里猖狂啦!我们来个“零食大作战”吧。
可以请小朋友们当小侦探,发现谁带零食就“举报”,就像警察抓坏人一样。
比如说看到小明偷偷带了巧克力,就马上告诉老师。
这样孩子们肯定觉得超级好玩,也会更愿意遵守规则呀,难道不是吗?3. 让咱们给幼儿园来个彻底的零食大扫除!设定一些禁止零食的区域,就像家里的卧室不能随便扔垃圾一样。
同时,老师们给孩子们讲有趣的故事,关于吃零食长蛀牙的故事,让他们知道不能随便吃零食。
比如小熊因为吃太多糖果牙疼得大哭,这多生动呀,孩子们肯定能记住!4. 展开一场“拒绝零食挑战”吧!鼓励孩子们互相监督,谁敢吃零食就给他贴上一个小哭脸。
这就好比比赛,看谁能坚持到底。
想象一下,孩子们为了不被贴小哭脸,那得多努力呀!我们可以每天公布结果,让表现好的孩子得到奖励,是不是很棒呢?5. 把幼儿园变成一个零食禁区怎么样?老师带头拒绝吃零食,给孩子们做榜样。
就像大英雄带领大家打怪兽一样有气势。
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代替吃零食的时间,比如一起做手工、唱歌跳舞。
难道孩子们还会惦记那点零食吗?肯定不会啦!6. 在幼儿园搞个“健康小天使”评选呀!专门选那些最能远离零食的小朋友。
就像选美比赛一样激动人心呢。
老师平时多提醒孩子们,吃零食会长胖变丑哦。
比如小花以前很爱吃零食,现在不吃了变得多漂亮呀,这样孩子们就有动力啦!7. 让孩子们成立一个“拒绝零食联盟”吧!大家一起发誓不碰零食。
就好像超级英雄们结盟对抗邪恶势力一样热血。
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发一些小卡片,集满一定数量的卡片就可以换小礼物。
孩子爱吃糖易得甜食综合征控制宝宝吃甜食妙招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嘉奖方法就是一块糖,几乎全部的小伴侣对于甜甜的糖果都是毫无反抗力的,但是家长们知道吗?让宝宝爱上吃糖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宝宝吃糖吃太多,会引发口腔疾病,也有可能影响到视力和智力发育,因此家长必需清晰了解到宝宝糖吃太多的危害,掌握宝宝吃甜食的量。
下面跟随网了解一下吧!孩子爱吃糖易得这些病:1、龋齿由于儿童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削减,对牙齿的清洁作用减弱,有利于细菌繁殖。
口腔中残留的糖简单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
2、甜食综合征葡萄糖在人体中分解供能过程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催化。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B1,全靠从食物中汲取。
而大量吃甜食,不仅消耗维生素B1,还会降低食欲,影响葡萄糖分解供能,产生较多中间产物(如乳酸),这类物质在脑组织中蓄积,影响大脑活动,引起“甜食综合征”。
孩子会消失烦躁、精神不集中、爱哭闹等问题。
3、养分不良常常吃甜食降低味觉灵敏度,抑制胃酸分泌,减弱胃肠道的消化和汲取力量,简单使孩子消失厌食、偏食等问题。
4、肥胖糖虽然是我们人体活动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摄入过多,过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造成孩子儿童期超重或肥胖,这里的糖包括我们吃的主食、水果,以及白糖等。
5、近视遗传、长期眼疲惫等都是导致近视的缘由。
假如儿童过多地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体内微量元素铬的含量削减,会使眼内组织弹性降低,眼轴易变长,最终导致近视。
6、影响智商讨论发觉,儿童多吃甜食,一日三餐都会受影响,从而削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取量。
儿童时期,大脑发育最旺盛,假如缺少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将使大脑发育迟缓,影响智力发育。
7、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糖的代谢过程需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参加,假如糖摄入过量,大量的糖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特殊是维生素Bl)和微量元素;同时糖含量高的食物往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少。
因此,糖过量摄入会使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足。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糖果宝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宝贝》,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可爱的形状》中的第三节《糖果宝宝》。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糖果的形状、颜色以及简单的分类,使幼儿对糖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分类游戏,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糖果的形状、颜色,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发现糖果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果模型、糖果图片、分类盒、教学PPT。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糖果模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糖果形状和颜色。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的糖果,引导幼儿说出糖果的特点。
(2)进行糖果分类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糖果形状、颜色的认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然后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
(2)进行糖果分类比赛,比一比谁分得最快、最准确。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糖果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糖果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3. 糖果分类:按形状、颜色分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给糖果涂上漂亮的颜色。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的糖果,进行家庭版的糖果分类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2. 丰富教学手段,如增加互动游戏、故事环节,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产生的“副作用”
佚名
【期刊名称】《学前教育:幼教版》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新学期,某中班开展了《甜美的糖果》主题活动。
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可也有个别孩子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特别是佳佳:“妈妈说,吃糖的孩子不乖,我很少吃糖。
”课后,为了使孩子们对糖果有更多的了解,赵老师建议孩子们与糖果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到超市亲自感受一下,看一看各色的糖果,闻一闻,摸一摸……
【总页数】2页(P24-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2
【相关文献】
1.喝中药加糖或可产生副作用
2.喝中药加糖或可产生副作用
3.喝中药加糖或可产生副作用
4.喝中药加糖或可产生副作用
5.避免党报副刊产生“副作用”的几点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喜欢吃甜食,而且家长也喜欢给孩子们购买各种甜食,这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多危害。
因此,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危害预防教育,以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吃甜食的危害1.容易导致牙齿蛀坏。
幼儿的牙齿比成人脆弱,过多的摄取糖分容易导致牙齿蛀坏,甚至需要拔牙。
这种情况会对孩子们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也会使孩子们在社交交往中受到歧视。
2.容易引起肥胖。
吃太多甜食会增加孩子们的能量负荷,导致脂肪代谢失调,长时间内就会导致肥胖。
如果小孩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肥胖,就会对以后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3.容易伤害消化系统。
吃太多糖分也会导致孩子们消化系统受损,导致胃痛、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
这些症状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心情,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和游戏。
二、预防措施1.家长要给孩子供应营养均衡的食物。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
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均衡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等,这些食物都是不含糖分的。
家长还可以在食物中添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
2.教育孩子们更好的饮食习惯。
孩子们对甜食的喜欢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选择健康的食品。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引导孩子们选择健康的食品,如水果、牛奶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和画画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糖分对身体的危害。
只有在孩子们懂得了健康的饮食习惯,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饮食。
3.严格控制孩子们的甜食摄入量。
尽管甜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因此,幼儿园要对孩子的甜食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
幼儿园应该加强孩子们糖分摄入量的监测,尽可能减少甜食的摄入,以保证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三、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了解甜食对身体的危害,以及控制甜食损害健康的方法。
让宝宝不再迷恋糖果
两岁半的宝宝非常喜欢吃糖果,有段时间住在外公家,亲戚朋友都爱拿糖果哄她开心,结果她吃糖越来越厉害。
外公把宝宝重新送回家,她依然每天都嚷着要吃糖果和巧克力。
为了让她改掉这个坏习惯,我想了不少办法。
买糖果,那是外公的特权哦
说真的,我老是拿出育儿的姿态在我爸面前声明“不许买糖果”,我爸很有点失落,毕竟我爸爸难得和宝宝在一起,他对她很偏爱,有时忍不住“明知故犯”迁就她,带她进了商店就常常由她做主。
宝宝与我们离别多日,见面还总是被我“这不准,那不准”,她也显得很是情绪低落。
看着一老一小,我终于觉得很难为情。
有一天我带宝宝去医院,医院的自动售糖果机前,两个小男孩正由着性子往里面扔硬币。
宝宝不声不响地拉着我走过去。
我正想说“不可以再吃糖果”,可见她只是低头站着,我忍不住心软了。
我想了一下,高高兴兴地说:“哎哟,这里有自动的售糖果机啊!”
宝宝一听,抬头露出了微笑:“对的,妈妈,有好多的糖!”
我说:“要是外公在这里就好了,他一定会给我们买糖的。
”
宝宝很同意地点点头:“对的。
”
我蹲下来,搂着她一起看糖果机:“妈妈小时候,外公也给我买很多糖。
外公真好啊!”由衷地说出这句话,想起小时候我爸疼我的很多片段,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宝宝果然很动心,她说:“妈妈,宝宝很喜欢外公的!”
“妈妈也好喜欢外公!和外公在一起真开心啊,外公很疼我们的,”我搂着宝宝,“外公会买糖果,会讲。
可惜妈妈的钱不可以买糖果,妈妈要带宝宝看病,要做很多事情。
”
宝宝笑眯眯地抱一抱我的头,然后就由着我带她离开了。
我想,有时候也许她并不是非要吃糖果,她要的,是想证明一下被爱的感觉吧。
妈妈心得
嘎嘎妈妈(宝宝10个月)
呵呵,嘎嘎还没有吃过糖果呢。
就连面包,我们都是给她吃咸味面包或原味麦胚面包。
我压根不让她从小喜欢上糖果,以后就没有这么麻烦啦!
柴柴妈妈(宝宝3岁)
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糖,结果牙齿大受其害。
现在我儿子也爱吃糖,但我坚持一条原则,每次都不给他吃很多糖果,而且吃完糖果一定多喝水,把嘴里的糖分冲淡。
儿子做得不错,他即使做客时也不忘记多喝水。
当然,睡觉前我是绝对不让儿子吃糖果的。
瑞瑞妈妈(宝宝4岁)
女儿想吃糖果时,我几乎每次都带她买棒棒糖。
因为其他糖果大多是一买就一袋,要孩子自觉控制食量比较困难。
棒棒糖大多是一根根卖的,女儿挑一根好看的就满足了,往往一根还没吃完呢,看见好玩,就放下糖果去玩了。
如果是吃奶糖,她就容易含在嘴里边吃边玩,一粒又一粒。
想吃糖果?妈妈还有好东西呢
花花绿绿的糖纸里面,裹着甜甜的味道,可爱的糖果是小女孩难以抗拒的甜蜜诱惑。
为了让宝宝少吃糖果,我还寻找了不少糖果替代物——
1、吃“无糖”的糖果
那是从宝宝太公那里得到的启发。
太公爱吃甜,但血糖高,我们一向给他买无糖食品。
后来想到,给宝宝吃些“无糖”糖果,应该是既可以避免龋齿,又减少糖分的摄入吧?
2、吃类似糖果装的牛肉粒
很多的牛肉干都是采用类似糖果的包装法,漂亮的包装纸会让宝宝高兴地伸出手,吃起来虽然口味与糖果明显不一样,却也是被味蕾迅速接受的好味道。
多吃有韧劲的食物,还有助于锻炼咀嚼能力呢。
3、用甜水果代替糖果
宝宝爸爸喜欢给她买新鲜的肉桂,虽然糖分也不少,但总归比糖果好很多。
而且,桂圆也像糖果一样圆溜溜的,剥壳的过程也怪好玩的。
现在,附近的水果店主都知道我家有个爱吃桂圆的小妹妹啦。
4、“水果糖葫芦”
用小牙签,把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块用小牙签串一串,然后对宝宝说:“好漂亮的水果‘糖葫芦’啊!”她一高兴,就举着“糖葫芦”跑开了。
嘿嘿,到底是小孩子,被妈妈骗一骗还是很容易啊!
提醒:牛肉干虽然能磨牙,但也很费牙,3岁以前尽量给孩子少吃或不吃。
周公安神贴 208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