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思品第一单元复习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一单元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车船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A.自然资源B.可再生资源C.生物资源D.不可再生资源2.下列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①森林②石油③土地④煤炭⑤气候⑥天然气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①④⑥3.地球上的万物之母是()A.水B.空气C.土地D.矿产4.近年来,各地的蛇、猫头鹰被大量捕杀,造成鼠害横行,粮食大量减产。
仅以我国消耗野生动物最多的城市之一南方某大城市为例,每年都有约1000吨野生蛇类、50余吨野生蛙类、5万余只鸟类,成为该市酒楼餐馆里的野味“卖点”或市民的盘中美餐。
这种行为()①破坏生态平衡②破坏了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③说明人类置身于食物链之外④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A.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B.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C.人对自然的无能为力D.人类与大自然的对立6.人类呀,醒悟吧,我们的地球在“哭泣”!地球之所以“哭泣”是因为()①资源日趋枯竭②环境日益恶化③土地荒漠化严重④大自然在报复人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如今,全世界的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据专家估计,在今后的20-30年中将有1/4的物种灭绝。
造成物种灭绝的人为原因是()①人类的乱砍滥伐②环境污染③自然界之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④人类的乱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的这段话告诉我们()A.我们不能战胜大自然,否则会遭到报复B.我们要尊重大自然,合理利用并与它保持和谐关系C.大自然有报复的心态D.人类只能被动利用大自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
1、在一节自习课上,同学们就“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下列观点错误的有A、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B、家庭中,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不受法律保护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也是一家人D、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2.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B. 家是我们休息的场所C. 家是我们熟悉的地方D. 家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3.、孝敬父母()A、是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B、是法律义务,但不是道德义务C、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D、既不是道德义务,也不是法律义务4、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父母子女关系B、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C、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D、明理者不嫌父母丑,不嫌家里穷5.小明发现父亲做了违法的事,遂向警方举报。
对他的行为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忘恩负义,枉费父亲的养育之恩B.孝敬父母要建立在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C.孝敬父母也不能包庇其违法行为D.父亲触犯法律,我们也要依法办事6、海口晚报网2008年3月19日讯,本报曾报道过的为救儿子甘愿捐出骨髓的母亲翁业玉躺在了海口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正式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了儿子,我连命都可以不要!”翁业玉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健康的生活下去。
……这启示我们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成长的港湾,为了子女,父母可以牺牲自己;②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不管何时都会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③母爱是最无私的,哺育儿女茁壮成长;④父母应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必牺牲自己换取子女的安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对此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A、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上的身份()A.法律B.意识C.现实D.道德2.凡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就是该国的()A.选民B.居民C.公民D.人民3.下面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A.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王冬 B.留学北京大学的韩国女学生C.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张 D.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李某4.下列不属于公民身份的内涵的是()A.有公民意识B.个人与国家之间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C.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D.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5.广东省肇庆有位17岁的中学生,多次写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反映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
在“两会”期间,他还用特快专递的形式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寄去了建议书。
这说明了该学生()A.是中国人B.有公民身份C.有公民意识 D.有中国国籍6.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是指()A.法律上平等 B.物质上平等C.精神上平等 D.经济上平等7.我国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说明()A.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B.公民要树立国家观念C.公民要提高文化程度 D.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8.以下选项能体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是相互结合的()A.劳动权和休息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平等权和自由权 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9.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是()A.未经他人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B.初二学生小刚家境贫困,父母让他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C.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为少惹麻烦,没去报警D.小敏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禁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10.人们在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作了相应规定,要求公民依法规范网上行为。
这主要表明()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B.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D.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再承担义务11.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A.权利保障和司法保障 B.确保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C.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D.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2023年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中国共产党领导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强制亲子鉴定查超生以“不合宪”退场,民族自治地方法规要求民族学校应使用民族语言教学被判定与宪法“不一·致”…2021年12月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再一次引发社会关注。
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目的在于()①削弱地方的立法权①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①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①减少地方性法规数量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充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这规定()①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①落实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①确保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得以实现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2022·广西北海·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这是因为宪法()①是国家的根本法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是根据其他法律来制定的①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国务院近期任命的27个部门和单位的32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以上人员对宪法宣誓的原因是()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所有的问题①宪法是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2022·广西南宁·统考模拟预测)公安部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并对它们负责,受它们监督。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
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5.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6.在我国,人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7.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错误(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了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推荐5篇]第一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
”()A.人民B.公民C.中国共产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中,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主要的构成,成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主体部分。
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D.完全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3.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4.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
实现人权理想需要()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2017年8月18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由此杭州诞生了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据悉,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家互联网法院。
杭州互联网法院属于国家的()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 6.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 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7.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 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8.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答案1、下列做法体现“珍爱生命”的是()A、中学生沈可因学习基础差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B、学生李明迷上了网上聊天,热衷约见网友,对父母和老师的劝导不理不睬C、青年林沐因琐事与人大打出手,致他人伤残而被判入狱D、临近高考的学生李洋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他一边复习一边治疗,如期参加高考2、珍惜自己的生命,需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
假如你遇到一个抢劫犯,将你关起来,他的目的是向你的父母要钱,这期间你( )①不听从抢劫犯的要求因为父母的钱来之不易②假意听从抢劫犯的安排,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机智地给父母暗示③在不激怒抢劫犯的前提下,与其周旋,为父母和警方争取时间④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勇敢地同抢劫犯搏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3、如果你打开家门时,发现家中煤气轻微泄漏,此时,你的正确做法是,立即()①开窗通风②开灯检查③点燃煤气灶④关闭煤气开关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④4、一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抢救一个落水的老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前途无量的大学生换一个老农,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B、大学生的死是有价值的,这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是一笔精神财富C、应当珍爱自己的生命,没有必要去牺牲自己抢救他人,尤其是一个老农D、这位大学生死得没有意义,太冲动、太可惜了5、球王贝利成名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童年时的生活十分差,但我却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
我的儿子生活安逸,没有经历困难的磨练,他就不可能成为球王。
他的这番话告诉我们( )A、生活在顺境中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B、在逆境中愈挫愈勇,会逐渐磨砺出坚强的意志C、人生中的逆境一定会产生积极的结果D、只有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才能带来欢乐6、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