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问题材料0903
- 格式:ppt
- 大小:11.82 MB
- 文档页数:22
保定农业生产问题第一篇:保定农业生产问题浅谈保定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保定的一份子,面对日愈严重的农业问题,我有责任去思考保定农业现状和未来发展。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保定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形态分为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两大类型,属北半球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比较有利于农业和林牧业生产。
但在农业生产中依然会碰到很多难以逾越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解决。
一、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减少现象严重,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生态环境较差。
平原地区果园侵占良田现象严重,山区林木发展较慢,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不利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土地资源粗放经营现象严重。
2.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定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长年降水量的81%。
降水量年间变化大,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发生,保定市农业用水量从90年代中后期大幅度增加而有效降水量减少。
目前,保定市对自己用于农业生产的雨水资源尚未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雨水资源利用工程技术措施尚不完备,这种情况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3、农业投入、支持力度不够对农民生产的投入低。
尽管近几年农业投入的总量有绝对增加,如实施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但与大幅度增加的种子价格、农资价格和种粮效益偏低相比,不足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各级农业推广机构装备水平低、运行经费和试验示范经费严重短缺,仍处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境地。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4、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水资源匮乏和耕地资源逐年减少造成的瓶颈效应日益突出,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对稳定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劳动力资源稀缺,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绝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了其它行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缺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王林青 200901404031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0903 】摘要:环境中磷元素的多少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
磷素的缺乏会影响核蛋白形成,抑制细胞分裂与增殖,使作物生长发育延缓或停止。
玉米缺磷,苗期生长缓慢,叶片呈紫红色,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物质合成受影响,从而影响到植物生长及粮食产量[1-2]。
本实验以沈玉26品种为材料,运用培养液为基础进行植物溶液缺磷培养。
以茎高,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确定植株的光和能力及生长情况。
本实验表明:磷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能促进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缺乏磷元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影响作物产量。
在实验中出现的症状可以指导实际生产合理施肥。
关键词:玉米磷缺素培养根冠比叶绿素缺素症状引言:玉米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及工业原料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出口外贸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农业和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缺磷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它不仅是核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分,而且在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活性调节、氧化还原反应、信号传导和碳代谢等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2]。
环境中磷元素的多少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上开展各项研究的同时掌握作物个体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营养需求极为重要,磷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必需元素,它既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结构和生理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以及作物的早熟高产优质都起着重要作用[4]。
缺少磷元素时,植物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抗性减弱。
本实验通对玉米幼苗在缺磷的生长状况,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和叶绿素的含量的测定,做出实验分析,以证明磷元素是玉米生长必需的重要元素,对玉米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也可通过玉米缺磷表现指导施肥。
河北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农民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广泛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已成当务之急。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奔小康目标的战略措施。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都受到市场经济的支配,都存在农业合作组织,并且这种组织对农业有重要保护作用。
河北省农村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在目前形势下,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河北农业合作组织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合作组织;问题;对策分析一、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1.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内涵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就是在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及其上下游行业各环节的当事人,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贮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自治组织。
农业合作组织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可以在日常运行中,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等行为主体的活动,依法享受国家对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2.河北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规模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合作组织开始加速发展起来。
截止2013年3月,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达到26848家,覆盖行政村21103个,涉及农户122.3万户。
3.从河北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进程来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农业产业化、农村的经济繁荣和农民的增收。
主要表现为:第一,扩大了生产和交易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时,特别是面对大企业和大公司时,提高了自身的谈判地位和能力,有利于维护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
河北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论文报告:河北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一、引言河北省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农业大省。
它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对于推动全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河北省不断加强绿色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农业绿色化进程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
但同时,河北农业绿色化的进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篇论文将从五个方面讨论河北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能为河北农业绿色化进一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二、河北农业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 自然环境恶劣限制了农业发展和绿色化进程河北省位于北方,自然环境严酷,水荒、土壤退化、干旱等问题面临着河北农业绿色化进程发展的严重制约。
加快农业绿色化需要通过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加强水源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品质安全问题突出当前,河北省的农业品质、安全存在着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不达标,而且一些农药、兽药、化肥等大量使用有害于自然环境和各种动植物,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这些问题对于河北农业绿色发展形成了极大影响。
3. 农业科技水平低下河北省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作物种植技术和耕作方式已过时,效率低下。
促进农业绿色化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发达地区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不足的情况直接限制了农业绿色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5. 农业人才短缺河北省农业人才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农业科技人员、农村经营主体和技术人员少、教育、劳动模范等匮乏。
这不利于河北农业绿色化进程的发展。
三、解决河北农业绿色化问题的措施1. 建立“大农业”模式为加快河北农业绿色化进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先进农业科技、机械化生产方式和农业信息化技术,河北省应建立“大农业”模式,以建设现代化大农场为主的农业绿色化发展为前提。
河北省农业调研报告标题:河北省农业调研报告摘要: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农业对该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河北省农业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业调研。
本报告总结了该省农业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特点:1. 作物种植:河北省以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为主要经济作物。
2. 牧业发展: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养殖较为发达,肉制品产量较大。
3. 农产品加工业: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较为发达,拥有一批优质的农业加工企业。
二、问题存在:1. 农村土地利用:由于农村土地流转难、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2. 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科技创新推广不够,农民缺乏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部分农产品质量不过关,草地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三、发展方向:1. 农村土地流转: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2. 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农民的技术交流,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药、农兽药使用的监控,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结论:河北省农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只有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河北省农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为农民增加收入,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词汇:1. 农业调研:agricultural research2.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3. 支撑作用:supporting role4. 牧业发展:livestock development5. 农产品加工业:agricultural processing industry6. 科技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7. 规模经营:scale operation8. 农村土地利用:rural land use9. 土地流转:land transfer10.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2019-08-04摘要:河北省作为农业经济⼤省,农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河北经济的腾飞有着重要作⽤。
虽然近⼏年河北省的农业经济有了较⼤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潜⼒还有待进⼀步发掘,主要从农民⽂化素质、农业产业结构、⾦融体制、市场、等⽅⾯分析分析影响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对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
关键词:河北;农业;困境;策略中图分类号:F320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31-0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本物质保障。
河北省作为农业⼤省,始终把农业当作强省富民的战略产业来抓,农业⽣产取得了好成绩:粮⾷⽣产连续⼋年增产,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不断创新纪录;蔬菜产业不但能实现⾃给,⽽且还打⼊了北京多家⼤型超市;⾁蛋奶已从副⾷品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必备主⾷。
虽然河北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重⼤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业经济顺利发展的因素。
在发展农业⽅⾯,河北省还⾯临诸多实际问题。
现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经济⾯⾥的困难,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制约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农民⽂化素质⽔平制约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进步是成为保证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教育在农村的⼴泛普及,河北省农民的⽂化素质有了较⼤地提⾼,但是整体⽂化⽔平相较于发达省份仍然偏低,据统计:平均每百个劳动⼒中 80%左右⽂化程度在初中⽔平以下,中专⽂化程度⽐重较低,这表明农民缺乏农业职业教育,农村缺少农业技术型⼈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发展的⼀⼤因素河北省农业的产业结构虽然⼏经调整,但它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其他省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已经不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
在河北省第⼀产业结构中,农业、牧业占主要部分,林业、渔业、副业占⽐重较⼩,产业结构与农民消费结构严重脱节。
浅议河北省农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作者:陈雪英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8期浅议河北省农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陈雪英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其它省份一样,河北省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造成的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带来的工程建设严重滞后、种植结构有待转变和提升、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农业劳动力;面源污染;种植结构调整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2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近年来,河北省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在飞快向前迈进着,快速发展带来了成果,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农业大省,必须承认河北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 农业劳动力缺口大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力推动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都要求农业人口市民化,截止2014 年底,河北省境内的农民工总量达983 万人。
一份以13 000 个进城人口为对象的调整资料显示,在这些过着较稳定家庭生活的进城人口中,工作年限为0-5 年的有163 人,5-10 年的有343 人,10年以上的有350 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9%,40%和46%。
进城人口在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巨大缺口。
1.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一是种植业污染,主要是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由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引起,;二是养殖业污染,主因是河北省的养殖业主要以散养方式为主,传统的清洁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另,规模化的养殖场对畜禽的粪便处理也不科学,大多只是简单的露天堆放,一旦遇到降水,污染物便会恣意横流;三是农村生活污染,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大力建设,农村的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但排水问题至今未纳入系统有效的管理范围,垃圾倾倒随意等问题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