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答案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482.00 KB
- 文档页数:14
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Fe-56Hg-2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玄武岩“织”出“中国红”。
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A.单质B.盐C.氧化物D.碱2.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丰富。
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肇庆端砚B.广彩青瓷C.潮州木雕D.云浮铜鼓3.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2ClB.Cl2C.MgCl2D.2HCl5.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 B.使用可降解塑料C.合理施用肥料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专题25 阅读理解题1.(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
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
(任写一条)(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
(任写一条)【答案】(1)导电性(或者导热性等)(2)电子领域(3)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解析】(1)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有广泛应用,且能将热量传送给人体,故其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
(2)根据图2信息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应用占比27%,在该领域占比最高。
(3)文章内容中已给出: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2.(2022年安徽省中考)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
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
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外…………○………○…………订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内…………○…………○…………订四川省宜宾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B .屠呦呦C .侯德榜D .袁隆平2.下列日常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保鲜膜B .纯棉毛巾C .羊毛大衣D .天然橡胶手套3.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符的是( )A .直接排放工业废水B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C .随意丢弃废旧塑料D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4.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 .药匙B .长颈漏斗C .量筒D .玻璃棒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内………………订…………………外………………订………※※线※※内※※答※※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 .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6.宜宾早茶享誉全国。
早茶中的绿茶汤绿明亮,香气四溢,茶汤中的茶氨酸(C 7H 14N 2O 3)具有消脂减肥、健脑提神等功效。
下列关于茶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由四种元素组成 C .由26个原子构成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7.宜宾正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单质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
下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4B .元素符号为SiC .图中m 的值为14,n 的值为4D .图中“28.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8.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KO 2+4CO 2+2H 2O=4KHCO 3+3O 2。
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Hg-2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玄武岩“织”出“中国红”。
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A. 单质B. 盐C. 氧化物D. 碱2.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丰富。
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 肇庆端砚B. 广彩青瓷C. 潮州木雕D. 云浮铜鼓3.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B.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 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 2ClB. Cl2C. MgCl2D. 2HCl5.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第一篇: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吃的食物到我们居住的房屋,从我们穿的衣服到我们使用的电器,化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化学、生活、食品、材料、能源、健康第二篇:化学简史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炼金术的发展到现代分子科学的兴起,化学史就是一部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关键词:化学史、炼金术、化学分子、科学发现第三篇: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将元素进行了有序的排列。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预测元素性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元素、电子排布、化学性质第四篇: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式,分子结构则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理解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是掌握化学反应和材料性质的基础。
关键词:化学键、分子结构、化学反应、材料科学第五篇: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通过对反应速率的测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度、控制化学反应第六篇:化学与环保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化学、环保、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第七篇:化学与新材料新材料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化学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满足各种需求。
关键词:化学、新材料、性能、制造、科技发展第八篇:化学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
化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分子、生命过程、生命本质第九篇:化学与能源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
通过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转换技术和存储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Hg-2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玄武岩“织”出“中国红”。
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A. 单质B. 盐C. 氧化物D. 碱2.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丰富。
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 肇庆端砚B. 广彩青瓷C. 潮州木雕D. 云浮铜鼓3.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 B.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 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 2ClB. Cl 2C. MgCl 2D. 2HCl5.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环境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B.减少煤的燃烧,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D.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2.沙坪坝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相信你对环境保护已有了新的认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环卫工人可以直接将垃圾堆放到人烟稀少区B.清洁工就地将落叶焚烧C.对餐饮业的油烟排放进行严格把关D.周边农区禁止喷洒农药3.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①增大绿地面积;①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①分类回收垃圾①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①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①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①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①4.我国政府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处理B.推广新型能源汽车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5.“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用智能开关确保电灯人走灯灭B.电冰箱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及时除霜C.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D.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换电热水器6.下列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没有价值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C.远离烟草、拒绝毒品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7.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为防止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化肥农药C.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化学方法处理污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8.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B.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C.废旧金属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和风能等9.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每一个泉城人的义务。
湖南省常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卷345分)1.位于常德汉寿县境内的西洞庭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那里有白鹤、黑鹤等珍稀、濒危物种。
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垃圾焚烧B.任意捕杀C.私挖滥采D.资源监测2.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侯德榜D.道尔顿3.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指的是()A.N2B.CO2C.O2D.H2O4.小龙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100g小龙虾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食用龙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C.食用龙虾可以预防坏血病D.食用龙虾可缓解四肢乏力等症状5.某学校到常德德山参观云锦棉纺厂,棉纺厂主要生产棉纱等产品,你认为棉纺厂生产车间应张贴如图所示哪种标志()A.禁止烟火B.注意行人C.当心中毒D.当心腐蚀6.下列对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燃烧的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取一段羊毛线,灼烧,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D.纯铝片与硬铝片相互刻画,纯铝片上出现划痕7.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酸雨的pH<7,pH<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8.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C8H11O2N)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一个多巴胺分子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C.相对分子质量是153D.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9.超氧化钾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均为﹣2C.X的化学式为K2CO3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10.硒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专题十一科普阅读题1.(2023·宁夏吴忠·统考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而铜的冶炼对青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铜的冶炼技术包括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
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此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而火法炼铜则是将孔雀石和焦炭混合加热炼铜,其原理如图所示。
先将孔雀石[Cu 2(OH)2CO 3]加热分解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另一种常见氧化物,然后利用焦炭和反应得到的氧化铜反应获得金属铜。
(1)青铜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_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1)金属材料(2)44Fe CuSO Cu FeSO +=+(3)节约能源【详解】(1)青铜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化学方程式44Fe CuSO Cu FeSO +=+。
(3)湿法炼铜不需要加热,不生成使温室效应增强二氧化碳气体,故湿法炼铜可以节约能源不影响环境。
2.(2023·安徽滁州·校考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设计中的创新“黑科技”火炬黑科技之一:用氢气做燃料,除了环保属性外,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并可抗风10级。
然而,若要维持同样的燃烧时间,氢气的存储空间比传统液态丙烷燃料的大一倍。
这也意味着氢燃料的燃烧罐需要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试卷第2页,共18页试卷第4页,共18页试卷第6页,共18页C .湿法炼铜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碳纤维属于化合物【答案】(1)低于(2)塑料(3)242222N H 2H O N 4H O+=↑+(4)AC【详解】(1)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
【化学】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请写出两点).【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图如下:.(2)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是因为大气温度降低,植物蒸发水分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3)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难度不大.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
纯碱工业始创于18 世纪,西方国家对这一技术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一些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的秘密,均以失败告终。
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针对西方纯碱生产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
发明原理第一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
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
第二步: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
第三步:在5℃~ 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向时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①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②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联合法综合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NH3、CO2都来自于合成氨工艺:这样NH4Cl就成为另一产品化肥。
综合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NaCl利用率达96%。
第四步:加热碳酸氢钠制取纯碱。
温度溶解度物质0 10 20 30 40 50 60 NaCl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 4HCO 311.9 16.1 21.7 28.4 36.6 44.1 59.2 NaHCO 36.9 8.15 9.6 11.1 12.7 14.4 16.4 NH 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侯氏制碱法第二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饱和食盐水中持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
(3)第二步的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常温下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以沉淀的形式先析出的原因是_____。
(4)写出侯氏制碱法的一个优点_____。
(5)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6)侯氏制碱法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
(7)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_____。
【答案】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 Na +、NH 4+、HCO 3-、Cl - NaHCO 3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 绿色、环保、无污染、原材料利用率高(填一个即可) 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 置换反应 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否则没有【解析】【详解】(1)侯氏制碱法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
故填: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
(2)饱和食盐水中持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后,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溶液中有氯化钠、碳酸氢铵,含有的离子是:Na +、NH 4+、HCO 3-、Cl -; 故填:Na +、NH 4+、HCO 3-、Cl -。
(3)第二步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常温下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表中所给的数据可以得到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的形式先析出;故填:NaHCO 3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
(4)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绿色、环保、无污染、原材料利用率高;故填:绿色、环保、无污染、原材料利用率高(合理即可)。
(5)从流程图可以得到,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所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故填: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
(6)侯氏制碱法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氯化钠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是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7)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也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否则没有;故填: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否则没有。
3.村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 2H 5O 2N )、丙氨酸(X )、丁氨酸(C 4H 9O 2N )、戊氨酸(C 5H 11O 2N )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 2CH 2COOH .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已知醋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 3H 7O 2N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解析】【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C 3H 7O 2N 。
故填:C 3H 7O 2N 。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故填: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点睛】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mg/L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
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
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5NaClO2+_______=4ClO2+5NaCl+2H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B.40℃时 4.0 mg/L 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C.40℃时0.8 mg/L的二氧化氯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任意一条即给分) 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 4HCl B 在40℃时,0~50h内,0.5 mg/L 二氧化氯都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少【解析】【分析】【详解】(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氯黄绿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进行制取,减少危险发生;(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少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4HCl;(4)由题目信息可知,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由图示可知,在0~50 h内,0.5 mg/L二氧化氯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所以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
说起硫,大家想到最多的是SO2和酸雨,实际上生活中硫和硫的化合物应用很广泛。